APP下载

融于数学 美于童心
——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建构对策研究

2022-12-16林颖琦

考试周刊 2022年40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学科

林颖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全面加强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对小学数学学科而言,重心一直都在关注提升学生的智育能力,而在其中渗透美育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之美,如简洁的数学符号、几何图形、统计图等内容,不仅可以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创造美、发现美,进而将这种审美的能力带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数学学科之美不仅局限于定理、公式之上,还有抽象美、表达美、概括美等内容,即使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能够发现其结构和变式之美。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美育,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适宜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更好地完善人格,提高他们感悟美的能力。

在教育教改的背景下,我们着重从小学数学教育出发,积极构建美育融合课堂,希望能够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我校生源特点差异较大,贯彻落实“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经常遇到教学难题。比如,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寻找美的意识,没有创造美的能力,教师没有对美育开展有效的评价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数学美育融合课堂的有效构建,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给予重视,进而帮助更多教师掌握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美育融合课堂实施策略,促进学生实现均衡发展。

一、 数学中的美育

数学的美育概念范围之广,可以覆盖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是理解、解读宇宙的根本所在。对小学生来说,数学中的美育既可以直观地理解为美的教育和熏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美育理念,在二者高度融合之上形成对美的感悟。从这个角度上说,美育并没有固定的范围,也无固定的形式可言。从具体的内容来看,数学中的美主要包含了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从数学思维方法来看主要包含了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从美学角度来进行探究,数学之美则主要包含了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从情感意志的角度来看数学之美主要包含了坚持之美、永恒之美、不懈努力之美。

数学学科中美育是一种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感性美,毕竟数学学科知识就富含了丰富的美学元素,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等内容都蕴含了美学,如由数字组成的不同的数、加减乘除中所呈现出的数量关系、正方形等几何图形都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圆面积计算公式等知识更是对经典美学知识和概念的形象化解读。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来自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实用性学科,其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独特之美。

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的必要性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审美情趣作为核心素养的要点之一被提出。审美情趣的培育要求将美育融合并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使得他们始终保持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了阻碍。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融入美育,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美的理解,使之更好地感悟数学之美。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根本的提升,他们的审美需求得到了“释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美育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其一,学科发展的必然。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时刻都在渗透美育的“知识”,教师的讲解、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等都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艺术美。再加上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等特点,使得数学教学也体现了美的内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数学学科的艺术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关键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让具体、形象、生动的美育内容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进而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挖掘学科资源,让学科中美的本质得到更为全面有效地展示,然后在进一步探究的过程中来助力学科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其二,学生成长的需要。数学学科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又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其逻辑性更是能够直接反映出数学学科的美。小学生在成长发育阶段既是身心的成长,同时也是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的成长。数学学科作为激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主要学科之一,在助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美育,不仅不会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阻力,相反可以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帮助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学生也能够在美的熏陶下实现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美育符合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审美基础。

其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各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始出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而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一直以来就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将美育与数学学科融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对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进而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更好地回归教育的本源。同时在感受、体验“美”的氛围之下,还能够反向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促进二者更好地统一协调起来。在新时代的教改中,五育并举是教学的主要路径之一,美育在其中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采取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美育融入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我,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进而促进审美情趣的提升,为成为新时代的“新人”打下牢固的基石。

三、 基本的原则——构建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的注意事项

(一)以生为本,瞄准优质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差别,既没有语文学科的华丽辞藻,也缺乏体育学科的争分夺秒,更没有音乐学科的美妙声音。然而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却蕴含了另一种美妙,一些极具想象、意境、美感的数学知识,让相对比较枯燥、单调的数学变得更为生动与具体。而在美育融合加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学生对美育的追求和欲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学生营造出了新颖的学习环境,在二者完美融合中能够让学生获得动感十足、活力满满的成功体验感。然而实现美育融合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付出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美的价值,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学生是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构建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够确保小学数学课堂在美于童心方面起到积极的效果。比如,教师在选择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材料等均应该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在小学低段,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之美就需要以具体的图形之美来进行呈现和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具象之美中领悟到数学中所呈现的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小学中段,引导学生感悟美可以逐渐将数学中所潜藏的规律之美来进行展示,以便于学生在学习时能够逐渐感受其中的逻辑之美、思维之美。在小学高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更深层面上理解数学之美,并将其更好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总而言之,每一位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生命个体,其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生理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的美的需求,但是不论怎样数学之美带给学生的触动却是永恒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构建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充分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来进行。

(二)以改为据,开展实践研究

在“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教学也有了全新的变化,要在降低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还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将美育融合到小学数学课堂之中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展示数学学科的艺术美、简洁美、本质美,进而更好地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改为据,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让更多适宜的、合理的、科学的融合美育的数学实践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而所谓美育,顾名思义就是指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实质性教育方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人的审美观、欣赏观、创造美的能力来追求美的精神实质,让人审美境界得到提升。在新的教学改革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科教育需要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在不同的学段进行有效的衔接,完善美育课程设置,实现目标整合,凸显各学科的艺术价值和特点。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据,从美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数学学科资源,积极采取措施来促使小学数学的美育内涵得到全面有效地挖掘,让学生的美育素养得到全面有效地提升。

(三)以教为引,更新教育观念

美是真理的光辉,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数学家都被数学之美所倾倒,并终身投入数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也正是基于此才会产生和得到那么多的数学思维结晶。在这其中,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和实施者,也是小学数学美育融合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教为引,实现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学观念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实际学习之中,正所谓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教师的重要性。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意味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也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相统一,必须在教学观念、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改革。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并执行引导的作用,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来对数学中的美进行学习、感悟、运用等。小学阶段还处在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此时他们的个人经验比较缺乏,探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助力学生在生活中、成长中去学习数学之美、探究思维之美、提升创造之美,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 具体的实践——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构建措施

(一)关注全人教育

1. 教学相长,促进美育融合课堂的有效达成

构建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学相长。美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也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美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解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具体学情,进而主动引导学生对数学之美进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来面对学生对美的个性化认识,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去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比如《认识人民币》一课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人民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其三维教学目标中还提及要开展积极地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学会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以便于促进他们更为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民币。在购物完成之后,能够述说整个购物过程,并形成对人民币多少的量感和金融素养。以这样的方式,在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之中,突出了跨学科实践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并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将美育融合的思想带入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对美的个性化认识,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五育融合,增进美育融合课堂的主动实践

所谓五育融合是指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都应该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五育融合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深挖,并在其中感知五育融合之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主动去感受数学之美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德智体美劳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正方形》一课中,教师在课上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熟悉的物品入手,通过动手摆一摆的方式,加深他们对正方形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在充分激发自己想象能力的过程中摆出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有的学生摆出了小房子,有的学生摆出了正方体,有的学生摆出了长方体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图形所带来的美感理解得更加深刻了,也增进了对美育融合课堂的实践能力,为深入理解数学之美埋下伏笔。

3. 学科交融,推进美育融合课堂的全面实施

数学教学并非独立的存在,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构建美育融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科交融,让学生能够在进一步的探究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数学之美。同时学科交融中不仅仅是要将数学知识外放于行,同时还要将这些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只有这样,学科交融才是适宜的,后续的美育融合课堂全面实施和推进才是切实可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创新,不断突破教学的牢笼,将更多美育融合的内容结合到实际教学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综合数学能力的形成。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他们提出了“八人分12寸的披萨,怎么分才公平”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同时也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因此学生给出的答案也是合理的。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从分披萨这一问题的角度去看待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巧妙,用发展的眼光去更好地体会数学之美。

(二)建构美育融合课堂

1. 提升思维美

新课改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美,让小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探究,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境地,而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促进他们形成更为全面的思维习惯,进而提升和感悟思维之美。

2. 关注生长美

生长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也是世间万物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美也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而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的关键还在于构建出适宜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更好地提升自我。这就要求教师在建构美育融合课堂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生长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会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成长,与此同时,学科也会因为学生的探究而出现生长之美。

3. 激发创新美

在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建构过程中创新也是必不可缺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并会直接作用于审美情趣之上。同时创新也是当今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构建小学数学融美课堂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去进行不断地创新,并在创新中感知到创新美。

(三)改革教学评价

1. 做好评价规划

教学评价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体现出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价是构建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做好评价规划,改进单一的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做出更加全面和具体的规划。在关注分数量化的基础上来进行等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小学数学美育课堂中的表现有更为全面的认知,进而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其在数学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前提。

2. 开发评价工具

小学数学美育融合课堂是一种创新性的工作,相应的评价手段也是相对薄弱的,而针对这种情况开发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往往会受到周边人的影响,而为了更为精准地得到相应的结论,就必须要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开发所需的评价工具。再加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有意识地选用、改编及开发评价工具。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精准科学的评价,然后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也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集赞本、奖励币、小组评价表等评价工具,力求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素养均进行评价,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促使其进一步学习与成长。

3. 给出评价反馈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构建美育融合课堂就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来进行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评价,在美育融合课堂的构建中我们会发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不仅需要关注学习结果,也需要充分关注学生所获得的关于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进步,因此,构建美育融合课堂的过程中还需要专业地给出评价反馈。

五、 结语

美育作为现代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受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美育逐渐与各个学科的教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之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美育融合课堂能够让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也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感受到思维之美、创造之美以及生长之美。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超学科”来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