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造趋势下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策略研究

2022-12-16张志斌李雪霞李鹏谭华刘晓利温平则

西部皮革 2022年16期
关键词:集群河北省纺织

张志斌,李雪霞,李鹏,谭华,刘晓利,温平则

(1.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00;2.河北省服装个性化定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 邢台 054000)

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现阶段,一些服装产品出现了大量过剩,尤其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还存在库存多、供需错配,缺设计、缺品牌、缺营销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化升级。基于此,从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改革视角分析当前传统纺织服装企业库存高企、盈利能力低下问题的原因,在分析国内外纺织服装业升级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策略[1]。

1 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纺织服装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改革方向上[2]。何涛(2017)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分析了传统纺织服装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提出以智能制造引领服装个性化定制的战略、模式和路径。林琳(2019)分析了以大数据应用、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组织边界的作用机制和影响。中国经济新常态只能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这三大供给侧变革同时出现和良性互动的结构性结果。

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与是否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密切相关。梁天宝(2016)从构建传统产业集群升级动力机制框架,提出集群政策、集群自我优化和市场需求拉力三大产业集群升级动力来源[3]。颜永才(2013)运用生态学、博弈论、协同理论等理论,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治理机制和进化机制。

利用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何亚男(2017)通过对我国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及生产模式的研究,提出结合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联合设计师、制造商和用户终端,构建具备短路经济效应的生态平台[4]。李文瑞(2018)提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应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全面互联、企业数据智能体系、企业智能制造三方面入手。

企业向个性化定制服务转型升级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吴义爽(2016)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智能化个性定制的实现机理,通过个性化需求的同质化解构,实现同质化需求的标准化部件规模化生产。朱伟明(2018)对个性化定制提出,构建供应链快速协同的“互联网+制造业”的C2M 工商一体化创新模式[5]。

国外对于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研究以研究美国、日、韩和英国居多。研究美国服装产业的相关文献一般是从企业角度出发,提出服装产业升级的策略方法,强调服装生产的快速反应和国际化标准。日本富泽修身重视人才要素,认为人才缺乏是影响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6]。英国Emma Wiggin 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英国服装业的优劣势,指出从贴牌加工制造的低附加值工业结构转变为有品牌、设计和销售的高附加值、高利润的模式是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难点。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供给侧角度、产业集群、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等视角对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提出自己的见解,如通过创新驱动、服务型制造、提品质、创品牌、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实施人才战略等路径提升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但是没有对供给模式转变、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进行研究,对于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可持续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没有涉及。对于智能制造改革视角,也鲜见从数字孪生、数字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研究[7]。没有专门针对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现状提出的优化策略研究。未来研究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要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制定清晰的生态体系战略发展框架和具有课操作性战略落地制度,有重点、分步骤的推进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在京津冀一体化框架下,重视纺织服装产业区域化布局研究,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向定制化方向发展。在纺织服装企业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联合服装设计师、制造供应商和用户终端,通过企业智能制造体系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构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推动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2 河北纺织服装产业现状

2.1 河北纺织服装产业优势

2019 年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1574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2000 多亿元。经过多年发展,培育形成了清河羊绒、容城男装、辛集皮革、肃宁和大营皮草、宁晋休闲装、高阳毛巾毛毯、白沟箱包等一批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知名企业及产品[8]。河北省劳动力丰富,经济发展程度适合时尚产业发展。京津冀一体化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有利于加强产业协作和转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有利于河北省纺织服装业发展。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数量多、分布广、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基础良好。

2.2 河北纺织服装产业劣势

受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影响国外订单减少,出现了外销受阻、内销不畅的局面。产品供给结构升级滞后,致使纺织服装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幅下滑。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时尚、品牌力度需要加大。在纺织服装产品设计、品牌创建等方面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全国纺织服装知名品牌不多,有全国影响力的时尚赛事不多。服装工厂效益低下、技术工种稀缺;服装产品加价率高,为房租、渠道、流通买单多;周转率低,渠道冗长、产品同质;供需错配,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不足并存。传统服装制造业和零售业都面临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3 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路径和优化策略

从以下7 个方面探究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策略。

3.1 转变供给模式

以需求为中心,以销定产,订单驱动,实现纺织服装产品的有效供给。在原有成衣品牌的基础上,发展定制服务,形成成衣+定制二元互补结构。发展个性化定制的C2M、C2B 商业模式,以规模化供给解决个性化定制问题,构建纺织服装产业短路经济模式,去掉中间的流通环节,使客户直接与制造商链接,注重产品款式设计和客户参与设计,围绕消费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平价的个性化产品,尽快实现预约购买、按需生产。

推进纺织服装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试衣与虚拟模特走秀的应用,以个性定制、众包设计、云设计方式增进纺织服装设计人员与消费者互动,了解消费者需求,提升客户转化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发展服务型制造,使设计与制造协同。通过服装虚拟仿真签订订单后,再由服装智能制造系统进行生产,产品直接发送邮寄给客户。努力做到低库存甚至零库存,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

3.2 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调整,使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构建现代产业组织体系。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院校科技创新、设计研发、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促进纺织服装技术进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促进创新型企业和成长期企业快速发展,优化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培育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

3.3 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纺织服装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努力达到环境友好、高效节能,即从原料、纺织、印染、服装加工用、废弃等整个生命周期都是绿色环保的。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使产业在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前提下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纺织服装行业绿色环保制造生态体系,促进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和普及,建设以纺织服装产业为核心产业的生态产业园,并以此为基础与其他类别的产业进行生态链接,组成生态产业系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4 数字驱动区域协同发展

争创国家、省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搭建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公共服务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渠道转型和流程再造。构建数字化服装产业生态圈,以数字孪生方式重构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使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形成竞争、合作、互惠、共生关系,促进京津冀区域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发展。重点支持清河羊绒、宁晋纺织、辛集皮革、磁县童装等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在有效配置生产要素资源、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数字化升级。

3.5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建设一支多层次纺织服装人才队伍。依托大专院校和中高职教育资源,优化纺织服装学科设置,构建完备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产业技术工人、服装设计师、高级技师和模特等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完善专业人才供给制度。为纺织服装设计、技术、管理、销售以及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创造优质发展环境,激发人力资本和创新人才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在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时尚创新、纺织服装工程科技研发方面的高端设计研发团队和懂得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各类纺织服装人才的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引领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3.6 加快进入纺织服装产业高附加值环节

河北省纺织服装企业积极融入全国和全球价值链,加深产业在全国和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积极推动价值链条延伸,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顶端跃升。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寻找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助力外销企业转内销,推动区域、多边及双边贸易体系发展。河北省纺织服装制造业可通过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购买技术性资产、并购跨国公司品牌或业务等方式,以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先进技术、销售渠道、品牌参与全球生产分工,加快从全国和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纺织服装企业逐步向全国和全球价值链中的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逐步成长为纺织服装商品链中的领导厂商和领导品牌,实现从国内外纺织服装贸易网络边缘向核心转移。

3.7 配套产业发展

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配套能力,发展出版、商务、传媒、展会等配套产业,大力推广和宣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影响力。支持发展时尚类电视、广播节目,鼓励发行时尚报刊杂志,报道和引领河北风尚潮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在创意、设计、研发、生产、贸易、会展、技术服务等现代产业链环节一体化联动融合发展。

结束语

从智能制造改革视角分析当前部分传统纺织服装企业库存高企、盈利能力低下的问题,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研究提供新视野。提出河北省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和优化策略。提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构建纺织服装企业智能制造体系和纺织服装产业生态圈,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上重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纺织服装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解决供需矛盾,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促进河北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效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把纺织服装产业打造成为河北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典范。

猜你喜欢

集群河北省纺织
澳洋纺织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