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基于武汉市H社区的分析

2022-12-14张荆红

关键词:韧性协同居民

张荆红,刘 琪

(武汉科技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法学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社区或城中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学术界将此类社区称为过渡型社区或转型社区[1]360-368。因为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双重特征,所以转型社区面临的治理问题更具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使转型社区成为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提升转型社区应对各类危机的“韧性”,使其具备相应的抗压力和恢复力,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也是风险社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2]。为此,本研究拟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武汉市H社区为例,来分析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转型社区面临的治理问题,进而探寻其韧性建设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一、文献回顾

(一) 转型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转型社区是指城市化进程中由传统村落向城市社区转变的一种过渡形态[3],其治理结构与成员心理充斥着城与乡、现代与传统的矛盾元素[4]。转型社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治理范围的村落化、居民身份的多样性、治理结构的复杂性、治理职能和治理体制的双重性以及转型过渡的长期性等,这些特征决定了转型社区必然面临着更多治理难题。而当面临公共危机时,转型社区的脆弱性更加凸显,成为危机治理的薄弱环节。

关于转型社区治理研究的现有成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转型社区如何快速实现从传统村落向城市社区的适应性转变[5-6];另一类则是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转型社区的治理问题,主要聚焦于社区共同体意识[3]、社区居民参与[7]、干部角色转变[8]、治理模式创新[9]以及发展困境与对策[10]等。

(二) 韧性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韧性”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resilio”,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11]。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学家Holling开始将韧性应用到生态学领域[12]。学术界关于韧性社区治理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内容。

1 韧性社区概念的界定 西方学者主要从能力、过程和结果等视角对韧性社区进行界定。第一,从能力视角将韧性社区看作某种或几种能力的集合,如韧性社区具备承受(withstand)、恢复(recover)和适应(adapt)等能力[13];第二,从过程视角将韧性社区视为系统适应灾害等公共危机的过程或能力提升的过程[14]25-39;第三,从结果视角将韧性社区视为适应灾害的结果,强调危机恢复后的社区状态[15]。国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韧性社区”是指能够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风险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16]。

2 韧性社区评估标准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术界提出的4R韧性评估框架,重点从稳健性(robustness)、冗余性(redundancy)、谋略性(resourcefulness)和及时性(rapidity)四个维度进行社区韧性的评估[13];也有学者提出了社区内在复原力指数(Community Intrinsic Resilience Index, CIRI)[17]。国内学术界对于社区韧性评估标准的设定,最初源自对城市韧性的评估标准体系。学者们或将社区韧性分解为结构韧性、过程韧性、能力韧性、组织韧性、心理韧性、制度韧性和文化韧性等[18-22],或从社区韧性的属性与特征入手,构建物理空间、组织结构、社会环境和经济运行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体系[23]。

3 韧性社区建设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术界注重研究各种公共危机治理实践,在总结危机治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社区韧性的路径。有学者研究社区类型与社区韧性间的关系,认为农村社区比城市社区具备更多的社区韧性因素,应通过增加社会信任、防灾备灾、集体效能、领导力等因素来提升社区韧性[24];有学者提出应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风险应对制度体系[25];有学者提出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情景和适应策略可以促进社区协作,从而提升社区韧性[26];有学者从灾害对居民个体韧性的影响角度展开研究,提出通过接触、理解和合理应用等方式提升社区韧性[27];还有学者在研究了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后指出,公共危机中的紧急权力会带来权力寻租和腐败,应引以为鉴[28]。国内学术界关于韧性社区建设的研究主要呈现两种思路:以公共危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韧性社区建设研究和以治理实践为导向的治理能力优化研究[29]。如,有学者以百步亭社区为例,分析社区疫情防控所体现的韧性能力及如何通过结构调适来提升韧性[30];也有学者以社区疫情防控为背景,探讨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调适策略[31];还有学者从社区组织、制度、技术、设施和主体等方面来探讨韧性社区应急治理体制的优化[32]。学者们大多认为,我国韧性社区建设存在空间设计不合理、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社区自组织性匮乏以及数字化管理程度低等问题[33],应将韧性社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34],通过加强空间硬件设施保障[35]、打造社区韧性共同体[36]、加强数字技术应用[32]等策略提升韧性。

(三) 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协同治理理论起源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学理论。协同学理论认为,那些与外界有着充分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37]。至于协同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给出了颇具权威的界定,即协同治理是个人、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调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冲突并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其中既包括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38]5。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外较多将协同治理应用于政府跨部门管理和跨领域协作。例如,美国的应急管理重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强调通过协同治理提升应急响应核心能力,实现社区生命线的首要目标。就跨地域协作而言,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湿地保护计划中,佛罗里达水资源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居民、非政府组织共同构成湿地恢复计划的协同主体[39];英国为了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结成合作伙伴关系[40]。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挪威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治理富有成效,其重要经验在于:通过政府的不同层级、不同政策和横向部门间的协作,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合法性之间的平衡[41]。国内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协同治理理念、协同治理困境和危机管理领域协同治理的合作路径等。如协同治理理念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协同作用[42],地方政府在危机响应中遇到的协同治理困境[43],区域间组织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44],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与社会协同关系[45],应对公共危机时的跨省域、跨部门的应急协同逻辑[46]和应急协同机制[47],数字政府背景下的跨部门协同治理[48]等。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广泛应用于社区治理研究领域,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49-50]。

上述成果是国内外学术界智慧的结晶,不过,已有研究较少涉及转型社区的韧性建设问题,笔者在知网仅检索到一篇研究转型社区韧性重塑问题的论文,即《城市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的韧性重塑研究——以福州L社区为例》。该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转型社区与韧性社区在空间、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结构互嵌,但并未重视公共危机背景下转型社区的应对机制研究[5]。可见,现有学术成果较少涉及公共危机背景下的转型社区的韧性建设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公共危机背景下的转型社区韧性建设展开专题研究。

二、分析框架

本文的分析框架主要由协同治理的核心要素和转型社区的韧性建设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中,对协同治理核心要素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协同治理概念和学术界关于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协同治理的核心要素包括协同环境、协同主体与协同机制等,强调在一定的协同环境下,各主体通过多种制度安排和机制协作实现共同治理目标。

对社区韧性建设主要内容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学术界关于城市和社区的韧性评估标准和方法,如Cutter的DRI模型[51]、Gerges的社区内在复原力指数[17]以及颜德如[18]、张勤[19]、蓝煜昕[20]等学者关于韧性社区属性的论点。笔者将韧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环境韧性(制度韧性、物理韧性)、主体韧性(组织韧性、个体韧性)与机制韧性等。

笔者将协同治理核心要素与转型社区韧性建设内容相结合,构建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1)。第一,转型社区的协同环境由制度环境和物理环境构成,通过制度层面的相互配合、物理空间的合理规划等社区环境协同,提升转型社区的的环境韧性;第二,转型社区的协同主体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政府、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和居民等,通过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提升转型社区的主体韧性;第三,转型社区通过平战转换机制的有效衔接、多元协同机制的统筹协调和应急管理机制的数字化管理等措施实现敏捷性的韧性治理。本文拟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武汉市H社区为例,来探讨转型社区如何通过协同治理的逻辑进路实现转型社区的韧性提升。

图1 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三、武汉市H社区韧性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武汉市H社区概况。自2000年始,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南部的H村逐步实施撤村设居,村民陆续迁至还建房。H村的生活空间、产业结构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传统村落元素与价值认同逐渐消失的同时,城市化的产业、资本和治理格局并未完全建立,具有典型的“半村半居”转型社区特征。目前,H社区有常住居民1.8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7 000余人,其余为流动人口。

资料来源。笔者对H社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跟踪调研,研究资料来源如下:(1) 2019年6月,在H社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参与式调研所搜集的资料;(2) 2021年4月,通过与H社区书记等人的座谈和访谈等所获取的资料;(3) 2022年4月和6月,通过对H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居民进行访谈、问卷调查所获取的资料;(4) 相关文件档案和新闻报道等资料。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H社区以协同治理推进韧性建设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根据疫情防控需要,H社区初步确立基层应急管理协同治理制度,加强某些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探索建立常态治理和危机治理之间的平战转换机制,采取统筹协调和数字化手段优化协同治理机制等。上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社区的环境韧性、主体韧性和机制韧性。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应急治理实践也表明,H社区的协同治理面临以下挑战。

(一) 社区应急治理环境韧性不足

1 社区应急治理的制度赋权空间不当 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治理实践中,H社区出现了应急制度赋权空间狭窄和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的现象。

(1) 应急制度赋权空间狭窄。由于制度赋权空间不足,H社区的应急管理受到较大限制,出现社区工作人员权小责重等现象。如,笔者对H社区某干部的访谈内容如下:

“社区没有权力,什么事都要向上级汇报,第一时间汇报,领导同意之后我才能实施,处理不当要追责的,是犯错误的,就好比部队的管理方式,有纪律原则。”(访谈记录20220620XSJ)

制度赋权空间狭窄的消极后果是,部分转型社区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心理,缺乏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工作趋于谨慎保守,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转型社区出现应急制度赋权空间狭窄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转型社区需要更为宽松的应急治理制度空间。与其他社区相比,转型社区处于城乡共存的双轨化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制度空间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集体资产股权分配等城乡融合治理问题。当面对公共危机时,转型社区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加剧了应急治理难度,也需要相对宽松的应急治理制度空间。另一方面,现有的国家治理科层制限制了转型社区的应急治理空间。现有的国家治理科层体系并未对转型社区应急管理提供更宽松的制度空间。同时,在我国的治理实践中,基层政府对社区实施的属地化管理进一步收窄了转型社区的应急治理空间。

(2) 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在应急管理实践中,H社区存在一定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的现象。如,对来自外省低风险地区人员的防疫措施层层加码等。笔者对一名居民的访谈内容如下:

“有的人(密接人员)家门口贴了告示,不让大家(与其)走动,有的从外省回来的不让进小区,那时候健康码不是跨省的(不能互认),不认外省的健康码。”(访谈记录20220417WLS)

上述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的现象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严厉的问责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权力自身具有扩张性特征。在严厉的问责制下,最大限度使用自由裁量权、层层加码的防疫措施,是治理主体避免因出错被问责的理性选择结果。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的消极影响是,引发居民不满,形成新的治理问题。

2 社区应急基础设施韧性不足 H社区应急基础设施的韧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应急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应对风险社会各类危机带来的挑战。

(1) 社区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H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均与城市社区存在一定差距。目前,H社区缺少广场和体育中心等休闲娱乐场所,缺少垃圾处理站,现有的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公园等生活服务设施尚不完善,文娱设施难以满足居民差异化需求,居住环境卫生较差。如,笔者对两名原H村的村民的访谈内容如下:

“之前垃圾处理问题很严重,管理蛮混乱,现在处理了,把花坛拆了用来放垃圾。”(访谈记录20220417WLS)

“我们这里以前属于农村,后来被重新规划建立了几所学校,才慢慢发展起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感觉还是农村。”(访谈记录20220415WAY)

(2) 社区应急基础设施薄弱。目前,H社区的应急基础设施主要是消防设施,缺少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应急场地与应急物资储备等。此外,社区的老旧设施也缺乏相应的维护与更新。可见,H社区的应急基础设施薄弱,其坚固性、恢复性、优化措施和效能评估等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难以应对风险社会随时可能来袭的各类危机。

转型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应急管理理念落后、对应急管理不够重视和资金来源不足等。第一,缺乏全周期的应急管理理念。部分社区干部存在“轻预防重应对”的心理,对常见公共危机隐患的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理念。第二,对应急管理设施建设重视不够。部分社区干部不重视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只有政府推进相关工作时,才给予必要的配合。第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受制于资金状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财政收入较少、社区资金来源不足,难以充分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二) 社区应急治理主体韧性不足

社区应急治理主体韧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多元治理体系的组织韧性不足和居民个体韧性不足两个方面。

1 社区组织韧性不足 社区组织韧性不足体现为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元治理组织体系韧性不足和社会组织较少参与治理,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多元协同治理组织体系。

(1) 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元治理组织体系韧性不足。由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与居民等构成的应急协同治理体系的形式意义甚于实践意义。在应急治理实践中,H社区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出对其他治理主体的引领作用,居委会与物业公司各行其是,居民大多不清楚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职责范围,居委会、物业公司与居民间缺乏合作共识,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频频。如,H社区的党支部书记谈道:

“就比如垃圾处理,环境脏乱差,投诉率高,这是开发商一开始便遗留下的问题,居民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社区也无法出面帮忙解决,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就是配合,谈不上监督权力,物业公司不配合,居委会也没办法。”(访谈记录20210406MSJ)

“(在疫情封控期间)因为是开放式小区,只能围一些挡板不让大家出来,就有一些居民不配合,经常私自跳出围板,只能派网格员看着。”(访谈记录20210406MSJ)

(2) 社会组织较少参与基层治理。H社区的社会组织较少,也很少参与基层治理。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在谈及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情况时提到:

“街道办会下派社工人员到社区,或者大学里的志愿服务活动会与社区做对接,除了这些也没有什么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里来了。”(访谈记录20220619LZR)

调研结果表明,H社区约97%的居民认为社会组织较少参与社区治理。上述结果可能与居民对社会组织的错误认知有关,即不了解社会组织的真实内涵。事实上,H社区在疫情封控期间,社区里最活跃的社会组织是居民自发组成的志愿组织,这些志愿组织开展的蔬菜等生活用品团购活动和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为社区协同治理贡献颇多。此外,也有个别社工组织通过街道进入H社区开展服务。

可见,在疫情防控的应急管理过程中,H社区协同治理的组织韧性还存在一定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龙头作用不显著,未能充分发挥引领其他治理主体的协同作用;二是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缺乏协同参与的意识和机会,对于基层治理问题,则主要通过居委会、物业公司、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或居民自行设法解决,较少寻求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而社会组织也因信息不对称缺少参与机会。

2 社区居民个体韧性缺失 转型社区居民个体韧性缺失主要表现为居民的社区治理参与度和应急能力较低。笔者在2021年的相关调研显示,H社区居民的社区治理参与度较低,50%以上的受访者的年参与社区活动不足3次,仅3%的受访者的年参与社区活动达5次以上。此外,H社区居民缺乏必备的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如,关于必备的消防知识和实践经验等,两位受访居民谈到:

“一些常识还是知道的,但是(比较)专业的应急知识就不知道了。”(访谈记录20220417WLS)

“灭火器的使用应该会,我看过别人搞演练,但我没实际操作过。”(访谈记录20220415FAY)

居民应急能力不足是社区韧性建设的重要隐患,因为应急知识和能力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的处置结果,尤其在面临突发公共危机时,居民应急能力不足很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转型社区个体韧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区社会资本分散。由于转型社区空间结构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原村居民普遍存在社区居住体验差和认同感低的心理,加之对物业公司和居委会缺乏了解,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不足和参与度较低;外来居民则因自身的异质性和归属感缺乏等原因而较少参与社区治理。第二,社区关于应急知识的宣教力度不够,居民的应急能力较弱。目前,我国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应急培训和演练还较少,针对居民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还有待加强。

(三) 社区应急治理机制韧性不足

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尽管H社区的应急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区应急治理机制韧性依然不足,存在平战转换机制不畅、应急协同治理效率不高、应急管理数字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1 平战转换机制不畅 能否实现常态治理与危机治理之间的高效转换,是衡量社区韧性的关键指标。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际,H社区从常态治理模式切换至应急治理模式时出现断层,具体表现为:缺少危机预防意识和全面系统的应急演练,应急组织与应急物资不能及时到位,出现某些决策失误等。正如H社区某工作人员所言,因地处中部平原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较低,便未举行过应急演练。此外,一位居民对社区应急演练情况回答如下: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算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的灾害了。……举行过火灾演练,但其他的就没有,我们这属于平原地区,很少有地震,也很少遇到自然灾害。”(访谈记录20220415WAY)

对于疫情期间的应急物资供应、人员配备和应急管理不当等问题,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谈道:

“当时(社区)有4个网格员回家了,就剩8个网格员在职,一个人大概负责500多户,人手不够啊,忙的时候吃住都在社区……采购和分发物资(环节)很多网格员都有苦说不出,有的居民需求太个性化,买的物资不满意要退货,网格员就自掏腰包买下来……买的物资是网格员先垫付再分发收款,其实大家都亏了钱,都没细算。”(访谈记录20210406MSJ)

2 应急协同治理效率不高 H社区应急协同治理效率不高的突出表现是多元治理主体间缺少明确的职能分工,部分应急事务处于缺乏管理的空白地带。基层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和居民没有形成高效协同治理的有机整体,时常出现分头行动情况,导致协作低效。笔者2021年的调研结果显示,约64%的居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H社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理想。如,关于部门职责分工,笔者对一名H社区干部的访谈内容如下:

“都是做自己分内的事,如果是关系民生的重大事项就通过三方联动会议讨论决定,大家商量着来,分工啊……都是在三方联动会议上讨论决定的。”(访谈记录20220620XSJ)

3 应急管理数字化程度较低 H社区干部大多缺乏数智治理理念,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较少运用数字技术,社区也缺少应急预警与监测系统等硬件设施,难以对公共危机的类型、影响范围等进行科学预判、决策和应对。如,H社区某干部就数字技术应用情况回答如下:

“(社区)没有灾害指挥平台,也没有应急预警平台,灾害预警的话,现在大家都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疫情防控管理)使用最多的是健康码。”(访谈记录20220620XSJ)

转型社区应急治理机制韧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部分转型社区干部的危机管理理念落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均缺少必要的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社区干部主要关注各类日常事务的管理,对公共危机相关知识学习和应急演练不够重视,导致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应急知识储备和应急能力都不足。第二,转型社区居委会角色定位模糊,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倾向。居委会理应发挥社区人口再组织化、组织社区居民自治、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等重要功能[52],但在实践中,转型社区居委会更多的是承接街道办交付的管理性事务工作,而服务居民等工作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这种“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在转型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的基层治理工作中也有所体现。第三,社区干部数智治理理念滞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等条件,难以开展与公共安全技术应用相关的社区应急数智治理建设。

四、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一) 协同治理: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逻辑进路

人类面临的社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发性,风险不仅来自难以预料的地震、瘟疫和水灾等自然灾害,也来自金融危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树立发展与安全同构的韧性治理理念。就基层社区治理而言,应将韧性社区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议程,提高基层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以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各类挑战。

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在常态治理和应急治理之间实现快速平战转换的社区自治模式,而协同治理则是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逻辑进路。H社区的危机治理实践表明,由于转型社区缺乏环境协同、主体协同和机制协同而导致社区韧性不足,难以实现在常态治理模式和应急治理模式之间的快速切换。因此,通过协同治理的逻辑进路优化转型社区的环境适应性、治理结构合理性和治理机制协调性,有助于提升转型社区韧性,从而提高其适应治理环境变化和治理模式切换的灵活性、回弹性和敏捷性。

(二) 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实现路径

转型社区应通过环境协同、主体协同和过程协同等协同治理的逻辑进路提升社区韧性。具体来讲,转型社区韧性建设的实现路径为:完善制度赋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韧性;完善协同治理体系、提高居民应急能力,提升主体韧性;优化协同治理过程,提升机制韧性。

1 完善制度赋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韧性 转型社区环境韧性的提升,既需要通过合理赋权增强制度环境韧性,又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理空间韧性。

(1) 合理赋权,提升社区应急治理制度韧性。对转型社区而言,尤其需要科学合理的赋权制度,既为治理主体提供相应的权力空间以实现应急管理目标,又合理规范自由裁量权以减少权力使用不当现象。为此,应完善制度赋权设计,形成韧性权力结构,扩大容错纠错空间,保障治理主体的行动合法性,进而增强制度韧性。第一,完善制度赋权法制化建设,构建韧性权力结构。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应急治理权力的法制化标准和自主权力清单,明确基层政府与转型社区间的权责划分、转型社区的属地责任及社区内部门间的权责划分,通过法律法规保障社区干部的合理决策权;赋予转型社区干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适当将应急决策权下放至社区;通过协商与监督机制保证社区干部自由裁量行为的合理性,减少权力使用不当现象,构建转型社区应急治理的韧性权力结构。第二,扩大容错纠错空间,增强制度韧性。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维护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新性出发,支持、鼓励法规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措施。对于某些危机管理措施,扩大容错空间有助于改变转型社区干部“不出事”的政绩思维,激发社区干部的责任意识。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应急治理物理韧性。第一,合理规划转型社区公共空间。通过科学规划转型社区公共空间密度,优化微空间功能,维护社区内部空间结构秩序,保障居民享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同时,实现公园、广场、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功能在常态治理模式和应急治理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第二,加强转型社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应急基础设施的数量与质量,加强相关设施的硬件维护,增强设施资源冗余度;规范应急物资征调程序,与辖区内医疗机构、仓储超市签订应急物资保障协议,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夯实转型社区韧性的物理基础。第三,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参与转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变转型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严重依赖政府的现状,应鼓励转型社区内的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实现集体经济良性发展和社区物理韧性提升的双赢。

2 健全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提高居民应急能力,提升社区主体韧性 转型社区主体韧性的提升,既需要通过健全基层党组织引领的转型社区协同治理体系来提升组织韧性,也需要通过提高居民应急素质和能力来提升个体韧性,从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1) 加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社区组织韧性。第一,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确保党对转型社区应急治理的全面领导。纵向上,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的多级组织体系;横向上,实行区域化党建和行业党建的联合互建,全面延伸党的工作触角。第二,完善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组织体系。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健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与居民等协同治理主体形成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打造各治理主体有效参与的组织体系。第三,在积极配合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工作的同时,居委会应承担起建设转型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主体构成的韧性治理共同体的重要职责。

(2) 提高居民应急素质和能力,提升社区个体韧性。第一,激活社区的社会资本。转型社区由多个村庄或单位组成,原始共同体的社会资本并没有消失,只是在新的治理结构中被抑制或忽视了[7],因此转型社区应通过社区营造积极寻找激活社区社会资本的契机。第二,增强居民的应急素质和能力。居委会应充分利用社区公众号、微视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对居民进行应急知识宣教,以增强居民的应急素质和能力,夯实社区居民的个体韧性基础。

3 优化协同过程,提升社区应急治理机制韧性 优化转型社区的协同治理过程,既要确保平战转换机制的有效衔接,也要推进统筹协调机制的明晰化和提升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

(1) 确保平战转换机制的有效衔接。转型社区干部要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打造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物业公司服务代表、业委会成员和居民代表“四位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建立社区应急管理小组,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积极开展常态化应急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引导居民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确保日常工作与危机响应无缝衔接,常态治理与应急管理快速切换,形成韧性治理闭环。

(2) 推进统筹协调机制的明晰化。确保基层党组织对转型社区治理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统筹协调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治理主体中的协同功能;明确转型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居委会在统筹协同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联动”的议事协同机制,推进协同治理机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 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建立转型社区的分类信息数据库,推动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协同增效,让“数字红利”造福基层应急治理;打造转型社区的数字化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和风险信息治理平台,构建数字技术的治理场景与应用机制;优化线上应急治理流程,通过互联网平台、微信、QQ和微博等数字化载体构建实时互动的应急协同机制,提升转型社区的数字化水平。

猜你喜欢

韧性协同居民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石器时代的居民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