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饲养模式对笼养肉兔育肥增重及产肉性能的影响

2022-12-13郑文芳张腾飞

中国饲料 2022年20期
关键词:胸围月龄日龄

郑文芳,张腾飞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天水 741000)

养殖肉兔在秦州区农村是一项勤劳致富的短、平、快项目。目前,秦州区养兔场(户)的饲养设施明显改善。饲养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取得的经济效益不甚理想,生产的肉兔产品质量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肉兔饲养场和饲料厂采用的饲喂模式各不相同。大部分养殖场肉兔养殖各阶段多用同一个营养水平,俗称“一料到底”饲养法。窦如海等(1990)提出,探讨肉兔的适宜营养水平,制定合理的日粮配方,以加快肉兔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和屠宰率,是提高养兔效益的重要一环。本试验在盛丰种养殖合作社选择了两种不同的饲养模式,采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进行饲喂,以期为全区肉兔养殖提供科学的饲喂模式和饲料配方,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场地 试验选取平南镇盛丰养殖合作社内血缘关系清楚,同一胎次的15日龄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新西兰仔兔为研究对象,分两个阶段饲喂两种饲料的为试验组,“一料到底”饲喂的为对照组,每组200 只。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试验期 试验从2021年3月23~31日为预试期,正试期从2021年4月1日开始,到2021年7月20日结束,试验期110 d。先进入7 d 的预试期,记录仔兔的养殖档案,此期进行编号、称重、驱虫和调节两组体重。两组体重差异不显著后进入试验期。

1.2.2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试验期内,试验组按照仔兔15日龄开始逐步添加仔兔料,到65日龄饲喂生长兔料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饲养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饲养模式,仔兔从30日龄开始饲喂基础日粮的“一料到底”的饲喂模式。两种模式的日粮和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

1.2.3 饲养管理及饲喂方法 仔兔胃小,消化力弱,但生长发育快,根据这一特点,在饲喂时要少喂多餐,逐渐增加。一般每天喂5~6 次,每次分量要少一些。在开食初期哺母乳为主,饲料为辅。到35日龄断奶时则转变为以饲料为主,在过渡时期,要特别注意缓慢转变的原则。试验兔舍为双列二层式兔笼,每笼0.36 m2,每笼饲养15日龄仔兔2 只,此期兔笼内温度保持恒温为15~20℃,65日龄开始幼兔单笼饲养。30日龄皮下注射巴波二联苗,45日龄皮下注射兔瘟疫苗。试验期内,两组试验兔同等条件下饲养,试验组肉兔30~65日龄每天喂仔兔料3 次(6:00、12:00、18:00),65~120日龄每天喂生长料2 次(6:00 和18:00);对照组肉兔30~65日龄每天饲喂基础混合料3 次(6:00、12:00、18:00),65~120日龄继续每天饲喂同一营养水平基础混合料2 次(6:00 和18:00)。两组试验兔均每日饲喂青饲料一次,种类和数量相同,自由采食,并设有自动饮水器,早餐供给全价日粮的30%~35%,中餐供给20%,晚餐供给45%~50%,所供日粮新鲜稳定,专人记录和称重。兔舍内均采用统一的标准自然通风和弱光照,室温控制在15~25℃,专人定期消毒、清理粪便。试验期内计算日增重,并测定两组断奶重和2~4月龄体重、2月龄、3月龄体长和胸围;4月龄体长和胸围。试验结束时于宰前禁食12 h,测定宰前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净肉重,半净膛屠宰率、全净膛屠宰率和净肉率。试验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断奶仔兔体重及2~4月龄体重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两种不同营养标准的饲喂模式下,试验组断奶体重比对照组增加37.2 g,体重显著增加7.31%(P<0.05);2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52 g,个体重增加4.27%,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77 g,极显著增加20.43%(P<0.01);4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53 g,极显著增加10.35%(P<0.01)。

表2 不同饲养模式下断奶仔兔体重及肉兔2~4月龄体重的测定结果

2.2 不同饲养模式对肉兔日增重和耗料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试验期内,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48 g,极显著提高17.28%(P<0.01);试验组只均总耗料量比对照组少1657.89 g,极显著降低19.42%(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增重1 kg 体重节省饲料1.33 kg,饲料报酬比目前秦州区传统饲养模式养兔法提高31.29%。

表3 不同饲养模式对肉兔日增重和耗料量的影响

2.3 不同饲养模式对肉兔体尺胸围的影响 由表4可知,试验组2月龄体长和胸围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3月龄体长比对照组高2.89 c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0.54%(P<0.01);胸围比对照组高2.87 c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1.05%;4月龄体长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81 c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8.27%;胸围试验组比对照组高3.39 c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2.15%;试验组3、4月龄体长和胸围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4 不同饲养模式下肉兔2~4月龄体尺胸围的测定结果

2.4 不同饲养模式在4月龄肉兔产肉性能方面的影响 由表5可知,试验组半净膛屠宰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8.86%(P<0.05);全净膛屠宰率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10.66%(P<0.01);净肉率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10.52%(P<0.01)。

表5 4月龄不同组商品肉兔屠宰产肉性能测定结果

3 讨论

(1)仔兔初生重及断奶体重越大,体质越强壮,对外界环境适应性越强,仔兔生长越快,抗病力越强。在两种不同营养标准的饲喂模式下,试验组断奶重比对照组增加37.2 g,显著增加7.31%(P<0.05),仔兔生长发育快,需要丰富的营养,但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吸收功能弱,因此,在15日龄左右逐步给仔兔添加仔兔料,就能给仔兔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由于饲料从仔兔料换成生长兔料和打针等原因,应激反应较明显,2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52 g,个体重增加4.27%,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77 g,极显著提高20.43%(P<0.01);4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53g,极显著增加10.35%(P<0.01)。高振同等(1989年)报道,肉兔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高、饲料报酬高等特点,适当增加营养可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从增重看,55日龄(断奶)至110日龄最高,在此期间,饲喂搭配合理的饲粮可使增重事半功倍。因此,应根据肉兔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营养需要调配营养均衡的饲料。由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仔兔期和生长兔期的饲料中蛋白质为15%~16%,饲喂效果比对照组“一料到底”的17.43% 理想。

(2)在本试验期内,两种饲养模式中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48 g,极显著提高17.28%(P<0.01);试验组只均总耗料量比对照组少1657.89 g,极显著降低19.42%(P<0.01)。试验组肉兔比对照组每增重1 kg 体重节省饲料1.33 kg。饲料报酬比目前秦州区传统饲养模式养兔法提高31.29%,如育肥期肉兔按2.5 kg 体重为出栏标准,试验组比对照组最少提前出栏20 d 以上,每只肉兔少耗料3 kg 以上,极大降低了饲养成本。

(3)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2、3、4月龄体长和胸围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沈志明等(1984)提出,家兔与大多数动物一样,体重与体长、胸围成正相关。饲料营养水平密切影响肉兔的生长性能,是肉兔生长的关键物质基础。生长兔处于发育旺盛期,高振华等(2001)研究发现,在能量水平相近的情况下,蛋白质水平的高低对发育的影响成正相关。

(4)在两种饲喂模式下,试验组肉兔净肉率比对照组高10.52%。饲料报酬比秦州区传统饲养模式养兔法提高31.29%,倪俊芬等(2011)研究发现,在蛋白质相同的条件下,能量因素对日增重有影响。能量高低限制了动物采食量,直接影响增重,能量高造成采食量较小,生产性能下降。窦如海等(1990)报道,肉兔的生长发育、日增重直接受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饲养条件,适宜l、3月龄肉兔生长发育,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和屠宰率高的日粮配方。

4 结论

(1)本试验肉兔屠宰日龄为100日龄,窦如海等(1990)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法国为75日龄,比发达国家晚25日龄,屠宰率低于发达国家11.29%。但饲料报酬比目前秦州区传统饲养模式养兔法提高31.29%,屠宰率试验组半净膛率比对照组提高8.86%,全净膛率比对照组提高10.66%;净肉率比对照组高10.52%,体重达2.5 kg 时至少可缩短饲养期25~45 d。

(2)试验结果表明,在做好防疫和消毒的基础上,根据肉兔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配方饲料分两个阶段分两种饲料模式,其断奶重、日增重、料肉比、体长和胸围、屠宰率、净肉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秦州区多数兔场所用的“一料到底”的饲喂模式。建议在秦州区兔场试用仔兔料和生长兔料进行肉兔养殖,这样可提高商品肉兔的屠宰率和养兔效益。这两种料的适口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良。

猜你喜欢

胸围月龄日龄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胸围革命
蛋鸡合理投料量
幸而今天买了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