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12-13司建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根茎基肥生姜

司建玲

(洋县磨子桥镇政府,陕西洋县 723300)

生姜是食药两用植物,既是烹饪中的一味调味品,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生姜性味温,具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喝生姜红糖水可治感冒,生姜还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含辛辣和芳香气味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姜油萜、姜酚、龙脑、芳樟醇等。此外,生姜还含有天冬素、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营养成分。生姜对人体的防病治病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抗氧化、防衰老。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氧自由基,引起细胞破坏性连锁反应,导致机体衰老。生姜中的姜辣素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还要强)。因此,常吃生姜不仅能抗衰老,还可以消除 “老年斑”。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生姜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维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生姜含有一种与水杨酸相似的特殊物质,提取这种物质稀释后作为血液稀释剂,有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等功效。③抗菌作用。生姜所含的姜油酮和姜烯酮,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皮肤致病菌及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④抗风湿作用。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等功效,对风湿患者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热”兴起并遍及世界,药材出口增多,对生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种姜发芽后发生的根为初生根,是主要的吸收根系;随着根茎的不断分枝,分枝基部相继发生二、三、四次根。生姜根系不发达,入土不深,仅在表土层33 cm范围内。茎分为地下根茎和地上假茎。种姜发芽出苗后,由苗基部的短缩茎膨大形成初生根茎,俗称姜母。姜母肉质具有7~10节,每节均有芽。由姜母发生新根茎,即子姜,由子姜再发孙姜、曾孙姜等。每个根茎均具有生长点,萌芽后分生茎叶形成新枝,其基部膨大又形成肉质根茎。由此可知,生姜分枝越多,姜块越大,产量越高。生姜地下根茎皮为黄色、淡黄色,嫩芽及茎节处的鳞片为紫红色。第1~2次根茎的叶子生长量最大,是生姜植株主要的同化器官。姜母发生最早,但重量轻,约占新姜重量的3.5%。第2~3次根茎形成期气温渐低,环境条件适宜,生姜生长旺盛,形成的根状茎约占总新姜重量的77.6%,是构成产量的主要部分。第3次以后的根茎,由于植株渐趋衰老,数目虽多,但重量不大。生姜的地上茎由叶鞘聚集而成,高约66 cm,叶片披针形、绿色、互生、平行脉,花色一般为黄色。

1.2 生长特性

生姜不耐寒、不耐热、不耐旱,生长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幼芽生长适温为22~25℃,超过27℃会导致芽徒长、细瘦。茎叶生长适温为25~28℃。在根茎旺盛生长期,白天最好保持20~25℃,夜间18℃左右。这样昼夜温差较大有利养分积累,姜块生长迅速。生姜生长期间若遇高温干旱,则地上茎叶徒长,根茎膨大受影响。当温度降到11℃时,植株生长停止;遇霜冻茎叶枯死,地下根茎不耐0℃低温。

生姜叶面积大,蒸腾系数高,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但生姜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弱。因此,生姜对土壤湿度要求严格。但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生姜容易感病枯死。

生姜是耐阴植物,对光反应十分敏感,在强光下叶片易枯萎。因此,生长期间若遇强光高温应遮阴防晒[1]。

生姜喜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生姜喜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pH值5~7均可。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根据各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汉中地区多选择山东莱芜的片姜、陕西城固的黄姜和辽宁丹东的白姜等。

2.2 地块选择

生姜生育期长,田间生长期170 d左右,喜温不耐霜冻,一年在无霜期内栽培一茬。生姜易发生腐烂病(姜瘟),不宜连作,可与水稻、十字花科蔬菜、豆科蔬菜等作物实行3~4年轮作。生姜不耐强烈阳光,前期可套种春作物或蔬菜,后期可间、套搭架的瓜、豆遮阴。

2.3 整地施基肥

生姜的根系不发达且根数少。因此,栽植地块要求深翻、晒垄、施足基肥,创造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以利根系生长[2]。软化栽培的嫩姜,耕深应达32 cm。基肥一般施干畜粪7 500 kg/hm2左右,也可用浓度为50%的腐熟猪粪尿40.5~112.5 t/hm2作基肥。基肥施于栽植沟内,播种后再用堆粪盖住种姜,效果较好。旱田种姜,可在冬季种植绿肥作基肥。

2.4 种姜处理和催芽

选留无病、健壮植株的根茎作种。由于生姜地上茎叶的生长量与根茎的生长量成正相关关系,故要求每块种姜重100 g左右且有1~2个壮芽,以便地上茎叶生长良好。为了防治腐烂病,可在播种或催芽前用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20 min。种姜在播前晒2~3 d,有促进发芽的作用。春暖迟的地区多催芽后播种,可促使出芽整齐、叶数多、植株高大粗壮、产量高。熏姜法利用烟加温,经20~30 d幼芽长1 cm左右,即可取出栽植。熏烟催芽有预防姜腐败病的作用。

2.5 栽植

生姜的栽植时期应根据当地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等情况确定。一般在终霜期以后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长江流域在清明到谷雨期间栽种。

生姜的根茎有向上生长的习性,若根茎露出土面则品质不良,表皮变厚。因此,一般除深栽外,生姜栽培过程中须培土。已发芽的种姜栽植时,芽宜向上,然后覆盖堆肥、草木灰或细土6~10 cm厚;未催芽的种姜可平放或稍向下斜播入土中。种姜在栽植以后到新姜收获时,多数不腐烂,仍可供食用。欲在生长期提早挖取种姜的,栽植时种姜的芽应朝向畦的中央,以便挖掘。生姜的叶鞘抱合成假茎,叶片斜生、披针形,植株直立,地下茎由主茎两侧分蘖,适于密植。一般采用1 m宽的高畦开2~3条沟栽植,行距为33~50 cm,沟深10~13 cm,株距16~25 cm。为了降低土面水分蒸发,减少杂草生长,保持土壤疏松,宜在种植沟上盖稻草、麦秆等覆盖物。

2.6 土肥水管理

培土结合施肥和中耕除草进行,生姜出苗后即须浅耕锄草,以后根据生长情况中耕培土3~4次。株高30 cm左右后停止中耕,以免伤根。若用于采收嫩姜,培土要深些,使子姜长度增加,质地脆嫩;若用于采收干姜和培养种姜,则培土可稍浅,使根茎粗壮老健。一般培土3次左右,培土高度13~16 cm。

生姜耐肥,一般苗高13~16 cm时开始追肥,以后每隔20 d左右追施1次,前后共追施3~4次。除施用人粪尿等氮素肥料外,多施钾肥可促进生姜根茎肥大,减少病害发生。特别是用于制干姜的,要适当增施钾肥。

生姜喜湿润又怕涝。土壤干旱,会影响其生长,降低品质和产量;姜田积水,易引发根茎的腐败病[3]。故灌溉和排水同等重要。出苗后至收获前,特别是7—8月,正是生姜生长旺盛时期,不能缺水;江南地区7—8月天热多暴雨,应注意排水。

2.7 遮阴

生姜喜阴怕烈日直射,散射光对其生长有利。可在生姜畦上搭棚架,架上覆盖秸秆等遮光[4],或利用平棚栽培丝瓜、苦瓜等遮阴,疏密以棚下光影斑驳为度。一般在6月上旬,苗高13~16 cm,并有1~2个分枝时进行人工遮阴;到白露前后,气温渐低,光照强度减弱时拆除。故有“瑞午遮顶,重阳见天”的农谚。为节约成本,也可在姜畦南侧用谷草插成稀疏的花篱为姜苗遮阴,称为“插姜草”。具体方法是播后趁土壤潮湿松软时,在姜沟的南侧插成高70~80 cm、稍向北倾斜的花篱,使姜沟上呈光影斑驳的状态。

2.8 收获

按产品用途分,生姜有收种姜、嫩姜和老姜之别。一是收获种姜。种姜一般在6月下旬姜苗4~5片叶子时采收,小心地拔开土壤,在种姜与新姜相连处轻轻折断,将种姜取出。若采收过迟,掘取时损伤根群过多,会影响姜株生长和生姜产量。收获种姜可以提前出售,实现早收益;但多雨时采收种姜易造成根茎腐烂,感染病菌。二是收获嫩姜。从8月起即可陆续采收嫩姜,一般在9—10月采收。收获过早,组织柔嫩,含水量多,辣味少,产量低。三是收获老姜。一般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部茎叶开始枯黄,根茎老熟时收获老姜。此时采收,老姜产量高,耐贮藏,辣味重,可作种姜、调味品或制干姜用。

猜你喜欢

根茎基肥生姜
不同施肥配方对克瑞森葡萄园艺性状的影响
蓝玉簪龙胆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夏吃生姜益健康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水族常用根茎类植物药
油菜栽培怎样施好基肥
文武小生姜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