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多面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为例

2022-12-13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卓良福

广东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师名师大赛

文/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卓良福

一、背景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原则上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实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 )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这为中职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目标。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行业企业对先进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学校传统办学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无法适应企业一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自身技能素质与企业生产一线相脱节,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素质与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多面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个例,分析总结中职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举措。“多面手”双师型的含义就是把教师培养成“教学高手、技术能手、教研好手、管理助手”四手为一体,师风师德好、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二、存在问题

(一)教师技能水平提升困难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常常采用多年前的陈旧教材和实训设备进行技能训练,实战技能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向学生讲解基本原理,在机床上进行简单操作。很少有机会能带着学生共同完成企业一线所需要的产品设计与加工等项目,教学技能提升困难。

(二)教师服务企业能力薄弱

中职学校大部分专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就到学校工作,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学校在教师下企业实践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度不完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导致教师没法按教育部文件要求去企业实践锻炼,积累企业经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和影响了校企深度合作。

(三)教师教学研究水平不高

中职学校教师对教学研究认识不深,理论学习不够,缺乏科学和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培训。加上平时教学任务重,很难有时间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将它转化为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四)管理人员成长平台缺乏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成长发展的机制不健全、教学任务繁重且晋升通道单一、培养发展成为管理人员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管理人员成长的锻炼平台。难以适应中职学生生活习惯不良、学习兴趣不佳、纪律观念不强的管理要求,无法满足正常教育教学有序进行的需要。

三、解决措施

(一)新手教师:入职师徒结拜,全面系统培训

学校制定新教师培养方案,印发《新教师入职学习手册》,要求各专业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编制教师成长手册,规范培训内容、管理与监督,确保新教师快速适应环境和工作岗位。数控专业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时间为1年,选配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师傅全面指导新教师,培训内容以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名师成长历程讲座、专业教学技能培训项目为主线,采用统一学习、专家讲座、师傅指导、项目自学、教学实践的方式进行,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促进教师快速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尽早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二)合格教师:形式多样指导,促进教师成长

数控专业制定了从新入职工作到成为合格教师要经过2-3年的培养培训的方案。每位教师做好自身专业发展规划,选择2-3门专业课程方向和班主任工作,接受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以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技能提升、企业实践等多种类型项目为主线,采用校内外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有所选课程技能培训、课堂教学跟岗学习、班主任培训日、外出理论培训、暑假国培、省培项目及企业实践。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师傅全程指导和监督培训质量,确保受训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和班主任岗位的要求,能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三)骨干教师:搭建大赛平台,打造教学骨干

数控专业制定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方案。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原则,通过搭建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教学大赛、班主任大赛或指导学生参加大赛等多种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专业优势,让每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选择一种大赛平台,经过3-5年专业、专注的钻研、学习和高强度的系统训练以及自身参赛、指导学生参赛所积累的经验,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获得良好成绩和成就感、认同感,成为骨干教师。

(四)教学名师:名师团队引领,成为未来名师

国家名师卓良福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教育局首个卓良福数控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名师工作室的领引下,从骨干教师确定名师培养对象,制定详细的培养培训方案。培养方向分为技能名师、教研名师、名班主任等各个领域的名师。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把专业细化成专业建设、技能大赛、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等项目,选拔优秀骨干教师、具有责任心强、有相关经验的成员担任项目管理负责人,积极发挥骨干教师智慧,形成自主工作、主动思考,认真负责的工作局面。卓良福主持人亲自带领骨干教师通过负责项目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等环节的指导和培训,让骨干教师在负责项目的全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在某个项目领域逐渐成为有经验的高手,未来打造成为师德好,素质高,能力强,业绩优的名师。

四、成果创新

(一)模式创新:建构并完善“名师引领、师徒结对、阶梯成长”的中职数控专业“多面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

数控专业在广东省卓良福名师工作室引领下,技能大赛、企业服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四个平台,都采用了“名师引领、师徒结对、阶梯成长”的培养培训模式。卓良福国家级名师带领核心成员欧阳笑梅、邱道权等7人成长为全国、省技术能手。核心成员带领徒弟陈俊文等12人获全国职业技术大赛优秀教师,王佳、陈子强等11人获宝安区高层次人才称号。实现从“新手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到“教学名师”的阶梯成长。培养了一支集“教学能手、企业高手、教研好手、管理助手”的“多面手”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机制创新:构建“4平台+1文化”为载体的中职数控专业“多面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建设新机制

1.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培养一批教学高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都是行业企业的最新设备和技术,与来自全国的选手同台竞技是对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检验。数控专业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原则,累计辅导297名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荣获市级一等奖以上96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张义武等12人被组委会授予“全国优秀指导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学高手。

2.以企业服务为平台,培养一批技术能手。数控专业与企业展开形式多样的合作,包括与企业共同成立“多系统数控机床研发中心”,共建模具产教车间,共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多项,为企业生产近万件产品,开发“铣床控制系统”“车床控制系统”“一种数控车床智能工具车”等8项专利。教师定期要到企业一线学习交流,把任务带回学校,与团队成员共同研讨并尝试解决。经过长期的企业服务工作,数控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例如,培养欧阳笑梅、黄新宇等7名教师成为全国、省级“技术能手”。

3.以教学研究为平台,培养一批教研好手。数控专业带头人卓良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导向,以提高教研能力为目标,引领全体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实践研究。8年来,累计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6项,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全国机械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开发的“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等2门课程获评市级精品课程。编著了数控技能大赛教材等18本,获得深圳市一等奖,成为全国600多所学校的数控大赛训练用书,在《中国职业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5篇。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硕果累累,培养了邱道权、蒋文胜等10教师成为教研好手。

4.以项目管理为平台,培养一批管理助手。以学校数控专业管理为平台,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把专业细化成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技能大赛、学生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技能考证、校企合作、专业宣传等9个具体项目,选拔9名优秀的、有责任心、有相关经验的成员担任项目管理负责人,积极发挥教师管理智慧,形成自主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局面,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培养了带头人卓良福成为校级领导、邱道权成为机电部副部长、黄新宇成为机电部德育负责人、王佳成为数控专业主任、梁凯文成为总务主任等一批学校管理人员,成为学校得力的管理助手。

5.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营造“三干三点”文化。数控专业追求精益求精、“干”出精彩的工匠精神。数控专业形成“干”出精彩,“点”亮人生的“三干三点”工匠文化。所谓“三干”就是要能做到会干、实干、能干。所谓“三点”就是要具有优点、特点、亮点。会干是指做到三规:学规章、守规矩、做规范,从而体现了三好“优点”:师德好、团队好、榜样好。实干是指做到三高: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从而拥有三愿“特点”:愿服从、愿执行、愿奉献。能干是指做到三能:能创新、能示范、能引领,从而做到三专“亮点”:专长点、专注心、专家路。在卓良福团队师父的言传身教下,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专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为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每位教师都经历了会干、实干、能干的“三干”成长过程,形成具有优点、特点、亮点的“三点”文化。在这种文化理念的熏陶下,机电部师生具有了与其他专业迥异的精神气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塑造,涌现了一批工匠之师。带头人卓良福教师被评为“2018年度鹏城工匠”的称号,周荣辉、张何仙等5名教师被评为“宝安工匠”称号。

五、取得的成效

(一)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多面手”双师型教师团队

数控专业创办于2004年,现有教师20名,双师型比例从2005年不足20%到2021年达100%,中、高级教师,高级技师占70%。专业带头人卓良福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2018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首个卓良福数控名师工作室,培养张义武等12名“教学高手”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奖(金牌教练);欧阳笑梅等7名教师成为全国、省级“技术能手”;邱道权等10名“教研好手”荣获全国、省级教学成果二、一等奖。梁凯文等5名“管理助手”成为学校总务主任、机电部教学副部长、德育副部长、数控专业主任、副主任。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多面手”双师型教师团队,对专业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提供有力支撑,对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二)推动了数控专业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技能大赛、服务企业、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等平台的实践,切实推动专业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和发展,专业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联系更加密切,产学研有机融合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形式的合作方式不断出现。教师参加行业技能竞赛、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的热情持续提升,中高企一体化办学路径被打通。数控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双精准建设专业”“深圳市品牌专业”,“中高企”五年贯通大专班成功设立,“中高企”产教联合体的改革项目获南方都市报、深圳市教科研2018年度改革创新奖。研发专利8项,课题研究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二、一等奖,全国机械行业一等奖。课程开发获评市级精品课程,编著了数控技能大赛教材等18本在全国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应用。

(三)全面提升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影响力

“名师出高徒”,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数控专业累计辅导297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数控技能大赛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奖项96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2项。梁洁同学入选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成绩在全国、省名列前茅。学生考证通过率达到99%,就业率98%。专业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三二”对接升学合作。数控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深受企业等用人单位欢迎,大部分学生初次就业月薪逾4500元。中国教育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教育报等媒体对数控专业及工作室建设成果进行报道,接待了全国示范校高级研修班等220个学校、企业、团体来访,公开讲座推广经验20多次,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六、结束语

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大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些为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范本,为提升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猜你喜欢

双师名师大赛
初·名师 施建东
名师风采
名师直播课
向名师致敬 ROTEL CD11 TributeCD播放机 A11 Tribute合并功放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