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严密组织体系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2-12-11熊文琦

四川党的建设 2022年22期
关键词:现代化党组织群众

熊文琦

党的组织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力量保障,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依靠严密的组织体系,才能构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党的组织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力量保障,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依靠严密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构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探索以组织体系建设引领基层治理

近年来,巴中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在探索中坚持以组织体系引领带动责任体系、共治体系、服务体系贯通融合、相互支撑,一体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严密组织体系。一是聚焦重大改革抓优化。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同步设置村级党委22个、党总支399个、党支部895个,城乡治理格局得到全面重塑。二是聚焦新兴领域抓覆盖。市县联动成立货车司机、外卖配送等行业党委13个。三是聚焦队伍需求抓提能。依托四川大巴山干部学院、巴中村政学院、巴中干部讲习堂“三大阵地”,常态化开展基层干部提能、后备干部培养、实用人才培育。

压实责任体系。一是组织出卷。围绕党建课题、民生难题,分类推动市县部门党组书记、市县乡党委书记领办“书记项目”391个。二是书记答卷。督促指导各级书记研究、推动并统筹调配各种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三是群众阅卷。坚持媒体监督、群众评价,实行“实地查验+量化打分+群众评价”考核促干,倒逼项目做实见效。

构建共治体系。一是让党员干部沉下去。建立“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微网格体系,成立党员“突击队”等。二是让社会力量融进来。扎实推进“五社联动”,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志愿者成为基层治理“合伙人”。三是让居民群众齐参与。健全“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体系,推行“四议四调四评”等共治机制。

优化服务体系。一是民生诉求“大起底”。采取线上“采”、信箱“收”、问卷“询”、入户“访”等方式,收集民生诉求6.2万余个。二是巴中跑团“送服务”。分级分类组建“巴中跑团”,将300余项服务事项纳入代办范围,打造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上门“服务圈”。三是对接需求“惠民生”。制定“党建惠企十条”,设立256个事业编制“政管企用”,为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创新推出“巴山红色贷”,打造由组织部门牵头、村党组织“牵线”、金融机构“搭台”、党员群众“唱戏”的金融服务项目,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短板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在“治理体制、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方式”上全面发力,但在实践中还有不少短板:

从治理体制上看,存在边界不清、“九龙治水”问题。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有力、有序推动。但现在社会治理存在碎片化严重、“条块分割”等问题,导致治理真空“无人管”,权责交织“多头办”,基层压力大,行政成本高。

从治理主体上看,存在党委政府“唱独角戏”问题。一方面,受“政府包办”传统观念影响,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和“搭便车”心态;另一方面,农村70%以上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既无愿望,又无意识,还无能力参与社会治理。

从治理机制上看,存在权责不对等的“末梢困境”。一是放权不彻底。个别部门选择性放权,责大利小的就下放、利大责小的就不放,导致“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二是担责不给力。有的部门以“属地管理”为由,把风险大、棘手的分内工作往下推,看似层层压实任务,实则层层推责“甩锅”。

从治理方式上看,存在运行低效的“智治”短板。实現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治理方式的现代化。目前巴中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缺乏高效的治理方式和效率。同时,基层治理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专业化水平低,与现代化治理要求差距很大。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严密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必须发挥好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探索,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党建引领目标。

突出政治引领。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工作始终,更加突出政治建设统领地位,推动实现政治责任与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落实到一线,真正把政治功能转化为绝对忠诚的方向指引。

突出组织引领。聚焦组织覆盖有形有效目标,更加主动、及时、有效地推进党的组织体系贯通各层级、厚植各领域、覆盖各群体,特别要重视跟进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做到哪里有党员群众,哪里就要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真正把党的组织功能转化为团结奋进的最大民心。

突出制度引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体制机制入手研究破解基层治理领导体制不畅、社会协同不足、资源下沉不够、方式手段落后等问题短板,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效务实的治理效能。

突出效果引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社会治理效果的标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真正把治理效果转化为牢不可破的执政基础。(责编/刘艳梅)

猜你喜欢

现代化党组织群众
边疆治理现代化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