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元素分析

2022-12-10杨紫晗翟惠敏梁思静

护理学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胜任编码教师应

杨紫晗,翟惠敏,梁思静

(南方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自此,“课程思政”这一新理念应运而生。 “课程思政”即以课程为载体,思政为概念,于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2]。 有学者借鉴“课程思政”的思路,并加以创新,提出了“课程人文”的概念,即以课程为载体,将人文有机嵌入护理专业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当中,进行一贯式的人文素质培养[3]。 胜任力是指区分工作者优秀与否的个人特征,既包含知识储备、技能水平等显性特征,也包含动机、态度、特质等隐性特征[4]。基于胜任力的概念,有学者提出了胜任力模型,包括“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5]。 洋葱模型由冰山模型演变和发展而来,将胜任力划分为三层,依次为知识和技能、个人角色和态度、特质和动机,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包括本科院校专职教师和临床实践导师,兼具教师和护理人员的双重身份[6]。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护理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虽在逐年增多,但大多针对临床护理老师或临床实践导师[7-8],缺乏对本科院校专职护理教师的研究。 目前构建的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虽系统地总结了护理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但对教师“课程人文”能力的评价还不充分, 对专业教师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多局限在教育学和护理学领域, 未对护理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知识、 人文技能和人文精神等做出具体要求[9-10]。 内容分析法是对定性数据进行客观和量化的阐述,之后对文献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形成类别和主题,为后续构建指标体系提供依据[11]。目前,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胜任力的研究[8,12]。 本研究以“洋葱模型”为理论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从中提取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元素,以期为构建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笔者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VIP、SinoMed、超星期刊数据库以及外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时间为建库至2022 年4 月。 中文检索词为“本科、护理、教师、护理教师、护理老师、护理带教、胜任力、胜任特征、 课 程 人 文”, 英 文 检 索 词 为“undergraduate、nursing/nurse、educator/faculty/instructor/tutor/adviser、Competenc*/ability、humanity”。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 全面提取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元素。 以PubMed 数据库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图1。

图1 PubMed 检索策略

1.2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有关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研究。排除标准:未对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条目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具体阐述的文献; 结局指标不是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人文教学所具备的方法和能力或不是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条目的构建与应用效果的文献;未获得全文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语言非中英文的文献。

1.3 选择分析单元 选取的原则:(1) 对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的内涵进行具体描述;(2)能够体现本科护理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态度、个人特质、动机等胜任力特征;(3)对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人文教学所具备的方法和能力或护理专业教师准入、考核等内容进行具体说明。以句子为最小分析单元。

1.4 建构类目体系 以胜任力的“洋葱模型”为理论依据,对所选取的句子进行分析,初步将“洋葱模型”中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态度、个人特质、动机定为一级条目, 将分析单元中提取的与本科护理专业教师的胜任力有关的元素进行编码,并归纳整合,形成节点,作为二、三级条目放入一级条目中与之对应的内容之下。

1.5 内容编码 (1)训练编码员。2 名编码员在编码前由具有丰富的质性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统一培训,深入学习质性研究的相关课程,熟悉“洋葱模型”的理论内涵,掌握内容分析法的编码方法。之后2 名编码员采用Nvivo12 Plus 软件对文献进行独立编码分析。 (2)资料编码:以胜任力的“洋葱模型”为理论依据进行编码。 对检索到的文献当中符合条件的语句进行摘录, 基于提取到的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类目体系进行编码,2 名编码者对总体样本句子反复阅读,并各自进行编码。 如遇分歧,则2 名研究者进行讨论, 如无法确定, 咨询专家意见,最终将编码达成一致。 (3)信度分析。采用平均相互同意度和编码信度系数进行信度检验。 计算公式为:相互同意度=2×T1∩T2/T1∪T2,T1 为其中一名研究员编码的条目总数,T2 为另一名研究员编码的条目总数,T1∩T2 即一致认可的编码条目数,T1∪T2 为2 名编码者编码的条目总数。编码信度系数R=n×平均相互同意度/1+(n-1)×平均相互同意度,n 为编码者总人数, 编码信度系数R>0.9 时,为可接受的信度,编码者的一致性较高[13]。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035 篇, 导入NoteExpress 3.6 去重后获得文献902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剔除与本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和重复发表的文献,获得文献114 篇;剔除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22 篇,获得文献92 篇;阅读全文后,剔除研究内容与护理专业教师的课程人文胜任力无关的文献21 篇,未具体阐述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条目的概念及内涵的文献29 篇,结局指标不是护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人文教学所具备的方法和能力或不是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条目的构建与应用效果的文献26 篇,语言非中英文的文献4 篇。最终获取中、外文文献共12 篇,纳入分析的文献当中,英文文献6 篇,中文文献6 篇,其中,7 篇质性研究[10,14-19]、4 篇混合型研究[1,20-22]、1 篇综述[8]。

2.2 建立类目体系 对纳入的12 篇文献中摘录到的107 句符合选取原则的语句进行编码分析, 最终得到5 个一级条目,11 个二级条目,36 个三级条目。2 名编码员的平均相互同意度为0.84, 编码信度系数为0.91,表明其内部一致性较高[13],2 名编码员的相互同意度见表1,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条目编码结果见表2。

表1 编码员的相互同意度

表2 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条目编码结果

续表2

3 讨论

3.1 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元素框架解析及启示

3.1.1 知识 “课程人文” 不是依靠几门人文课程“毕其功于一役”[3],而是将人文知识渗透、内化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因此,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 才能更好地将人文融入课堂,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专业知识是护理教师开展“课程人文”教学的基础,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应精通护理理论知识, 熟悉常见的临床心理问题, 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专业相关知识[8,16-18,22]。 此外,开展“课程人文”教学,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应知晓人文知识并将其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依附于具体的专业知识点将伦理学知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护理礼仪等自然地融入专业课堂教学[1,19,22],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3.1.2 技能 该要素位于洋葱模型的最外层, 易于培养和发展[5],构建合理完善的能力结构对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人文教学起重要指导作用。“课程人文”教学需遵循“盐溶于汤”的规律,讲究适度原则[3]。 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应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相应的人文能力, 做到善于观察、发现问题[18],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问题[10,22],采用多种方式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元素[14,21],从而在护理临床和课堂教学中融入多种类型的人文素材,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渗透人文理念[8,20],正确把握开展“课程人文”的时机,保证课程人文教学的质量。

3.1.3 态度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3]。 要求本科护理专业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完备的技能,还需有相应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胜任课程人文教学, 护理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思维,勇于接受新事物[1,8,18],认同“课程人文”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并积极推进课程人文教学改革。此外,课程人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求护理专业教师应肩负“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22],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情感方面,护理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时刻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优先考虑[18],并做到关心、爱护学生[8,20]。

3.1.4 特质 作为“洋葱模型”最内层的胜任特征,特质相对稳定且不易改变,较难挖掘和测量[5]。 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关乎课程人文的实施效果[23],因此, 特质在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评价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复杂的临床环境和繁重的教学任务, 本科护理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18,22],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课程人文教学[16]。 此外,本科护理专业教师应耐心倾听他人想法[8,18],虚心接受他人意见[22],懂得换位思考[17],从而为护生营造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8,20],于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课程人文“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3.1.5 动机 该要素与特质同属于“洋葱模型”最内层的核心部分,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起关键作用[5],准确把握本科护理专业教师的动机对课程人文胜任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护理专业教师应对护理教学及临床护理工作充满热情[1,17],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18], 这是本科护理专业教师提高知识与技能等其他胜任特征,开展“课程人文”教学的重要动力来源。此外,本科护理教师应积极投身于护理“课程人文”教学改革当中,并在此过程中主动学习[17,19]、勇于挑战[19,21],不断探索和完善“课程人文”教学的方法和路径。

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虽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本科护理专业教师的课程人文胜任力元素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和详细的解析,但仍有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排除了语言非中英文的文献, 研究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倚。其次,本研究仅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了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相关元素,后续需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对其内容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胜任编码教师应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