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暴巨兽与人类的失败
——“侏罗纪”系列电影赏析

2022-12-09汪彦中

科学大众 2022年22期
关键词:霸王龙恐龙公园

□文/汪彦中

今夏登陆银幕的《侏罗纪世界3》,尽管评价褒贬不一,票房方面却表现不俗,证明“侏罗纪”这一系列电影在观众心中依然占据着相当的分量。

如果算上同一世界观的老三部曲,这个电影IP 系列迄今已有近30 年历史。一般而言,恐龙题材电影属于“怪物电影”的大范畴,但与科幻界其他形形色色的怪物形象不同,恐龙这一悠久题材却总有一种不褪色的魅力。“侏罗纪”系列电影与一般怪物片最大的不同在于,即使为追求商业吸引力而存在“恐龙越变越像怪兽”的趋势,但在每部作品中,对于科学、自然、人类、社会等方面,总坚持着一种反思性的思想内核,即在大自然和科学规律面前,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终究必然失败。

在电影中,侏罗纪公园是能够观赏史前动物的游乐园

“侏罗纪”系列电影暴露出的是人类文明的自大脆弱

《侏罗纪公园》(1993):技术灾难的必然爆发

本片原著小说写于20 世纪80 年代,核心设定“从琥珀中提取恐龙的DNA 并进行复制”在今天看来自然行不通,但故事中的另一项重要设定——由强大的电脑系统全盘控制园区,则在当下完全能够实现。实际上,这看似宏伟先进的构想,恰是造成公园毁于一旦的主因。

依靠电脑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园方希望节约人力成本,然而这反而导致了公园的毁灭:面对数量庞大、行动不可预料的恐龙,依赖预设程序的电脑系统无力禁锢它们;削减成本导致职员心怀不满,擅自关闭安保系统以图倒卖公司机密,从而成为危机的导火索。另一方面,为追求利益,技术人员肆意更改恐龙的遗传信息,造出的“娱乐产品”完全超越了传统认知,其超强的智商和繁殖能力突破了人类的控制范围,其中最聪明的伶盗龙甚至能够学会开门。“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的另一面是这些不可知、不可控的巨大风险,只要人类对待生命时仍抱有功利心,它们便总是无可避免。

《侏罗纪公园2》(1997):自大脆弱的人类文明

本片对原著的续集小说进行了大量修改,主体情节变得更浅显单纯,不过依然保留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精神。

在影片中,为了挽回损失,园方雇了一批猎人前往岛上捕捉恐龙。除了猎人,岛上还来了一支由环保主义者组成的考察队。不过,这批环保主义者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同样建立在“人类中心”的立场上。面对受伤的幼年霸王龙,他们不顾自然淘汰法则,人为地介入营救,引发了成年霸王龙的袭击,反而造成岛上恐龙活动范围扩大。猎人们则更加盲目自大,拥有先进装备的他们竟连麻醉恐龙所需的麻醉剂量都弄不清楚,最终造成霸王龙冲进繁华都市的恶果。

影片高潮部分,雄性霸王龙肆意破坏城市的戏份其实颇具隐喻性。与企业、环保主义者一样,大都市同样是人类近代文明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以人类为中心、与自然相隔绝的实质。面对霸王龙,城市人的对策居然是派出流浪狗抓捕队,滑稽的场面下暴露出的是人类文明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无力。

《侏罗纪公园》海报,这扇大门开启了这一系列的冒险之旅

《侏罗纪公园3》(2001):科学工作者的盲目一面

出于成本限制,系列的第3 部格局较小,是单纯的营救故事,不过其主要人物的身份值得注意。

古生物学家格兰特博士再度登场,带着助手前往恐龙制造基地搜寻幸存者,但一路上众人始终被拥有集体智慧、能互相交流的伶盗龙追杀。最终,格兰特发现,这一切竟是自己的助手为了学术目的擅自盗取恐龙蛋所致。关键时刻,格兰特想用最新科研成果挽救众人,却讽刺地发觉自己的研究成果出了错,不起效果……

人们通常认为,近代科学文明总是以理性为宗旨。殊不知,在打着“科研”旗号的欲望下,某些科学工作者也有可能被贪念所蒙蔽,灾难当然也就如影随形。

在本片中,出现了新设定的明星恐龙——棘龙。根据近年的研究,真正的棘龙更像是一种与鳄鱼习性趋同的鱼类捕食者。从本片起,“侏罗纪”系列影片中恐龙的“怪兽化”趋势也就逐渐明显了。

《侏罗纪世界》(2015):最不可控的是资本与暴力

全新登场的公园设施“侏罗纪世界”,物如其名,确实是全球资本的产物,也有着相同的致命风险:极端无视风险的盲目扩张。将大量危险的凶恶生物放置在拥挤狭小的园区内还不算什么,园方更在暴虐霸王龙身上堆砌了许多完全不合自然法则的身体机能。这些机能综合而成的巨大破坏力,让暴虐霸王龙彻底成为不可控的怪物,灾祸当然在所难免。

安全问题爆发后,园方找来一批具备重火力的雇佣兵,企图以暴制暴。与狂暴的恐龙一样,人类的暴力一旦登场就无法控制。雇佣兵借机控制了整个公园,不但未能抵抗住恐龙,更将关键资料带走,为续集里更多的灾祸埋下伏笔。暴力源自人的自大,它只能带来更多的暴力。片中唯一的温情亮色——男主角与伶盗龙的“友谊”,在和谐环境崩溃的状态下,最终也无法维系。人与自然间的完全信赖,终究是困难的。

《侏罗纪世界3》剧照

《侏罗纪世界2》(2018):社会的软弱与全球灾难

《侏罗纪世界3》中的恐龙

恐龙生活的岛屿面临火山爆发的灭顶之灾,对此,管理者们选择了放弃拯救,尽管自有其道理,但也显示出,面对大自然的剧变,人类社会常常显得软弱。站在“人类中心”立场上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们再次出场,尽管初心善良,但他们仍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又一次被图一己私利者利用。

与此前的故事不同,本片中,恐龙生态风险借助触角庞大的全球资本渠道,彻底向全世界蔓延,将系列电影的视角延伸到更大范围。恐龙拍卖会上,资本的狂欢可谓丑态百出,当目睹暴虐伶盗龙对拍卖者展开追猎时,观众在揪心之余,心中或许也会生出一丝快慰。

本片的情节架构呈开局宏大、收尾狭小的趋势,不过在对科学伦理的反思方面仍有涉及,如克隆人小女孩的设定便是对违背伦理之技术的直接指涉。在她的协助下,恐龙最终外逃,这又是由不可控的技术风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侏罗纪世界3》剧照

随着《侏罗纪世界3》的结束,“侏罗纪”系列电影的故事也将画上暂时的句号。熟悉好莱坞大片套路的观众能够料到,无论危机如何深重,电影的主角总能求得生存。然而,电影毕竟是虚构的,现实中那些真实的技术风险和失控隐患对我们而言,是否也只是一场两个钟头的隔岸观火?英雄总能在电影里脱身,在现实中的人们是否也能如此?答案,恐怕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危机感与警惕心。

猜你喜欢

霸王龙恐龙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在公园里玩
我是霸王龙
放生一只霸王龙
好冷啊,霸王龙灭绝了
霸王龙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