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2022-12-09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2期
关键词:支模立杆扣件

郭 强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产生,促进了建筑产业的安全、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被应用,但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挑战,因为不同建筑物的设计参数不一致,一些技术类的问题未全面解决。因此科学进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建筑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三门峡市向青路小学新建项目,建设地点:三门峡市开发区崤山西路南侧,虢国西路北侧,向青路东侧。总用地面积14 826.14 m2,总建筑面积13 599.85 m2。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楼建筑安装工程、综合楼建筑安装工程、操场建筑安装工程、门卫室建筑安装工程、室外运动场、配套室外道路、管网、景观及其他配套设施。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如下:

(1)教学楼,地下1层,地上4层,框架结构,檐高16.05 m,总建筑面积为9 415.47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3 117.65 m2,地上建筑面积为 6 297.82 m2,地基处理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形式为灌注桩承台基础。(2)综合楼,地上5层,框架结构,檐高17.5 m,建筑面积1 772.46 m2,地基处理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形式为灌注桩承台基础。

教学楼为最大建筑结构,所采用柱尺寸0.6×0.6 m,柱高5.5 m。所采用梁模板支架纵向长度为87.52 m,模板支架横向长度为40.82 m,模板支架高度为5.5 m,梁截面尺寸为0.3×0.7 m。所采用板厚为0.015 m,模板支架纵向长度为87.52 m,模板支架横向长度为40.82 m,模板支架高度为5.5 m。

教学楼的主要结构施工计算参数指标为:该模板支撑体系支架高度为5.5 m>5 m,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搭设跨度为9.475 m<10 m;设计施工总荷载为5.0 kN/m2<10 kN/m2;集中线荷载为1.0 kN/m<15 kN/m;因此本项目属于危险性加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并且项目具有工期紧,场地狭窄,梁板钢筋密的特点。

2 高支模设计

2.1 材料选用

支架的主要承重结构采用钢管,钢管的型号为直径48 mm,壁厚3.5 mm。支模的木板采用的15 mm厚的胶合板,背带采用方木,方木尺寸40×90 mm。梁底为顶托,可以调节标高,扣件采用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和十字扣件。

2.2 柱模板设计

取尺寸最大的混凝土柱为设计柱模板结构,柱高5.5 m,断面尺寸为0.8 m×0.8 m,设计考虑小梁根数为2×2根,长边螺栓根数为3根,短边螺栓根数为3根,对拉螺杆布置方式为均分,面板材料选用覆面木胶合板,小梁尺寸为方木,柱箍材料为钢管,对拉螺杆为M14,蝴蝶扣26型。通过上述设计进行复核验算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柱模板设计验算结果

根据设计验算结果查看,设计合理,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3 板模板设计

新浇的混凝土板厚180 mm,模板支架高度为5.5 m,模板支架纵向长度为87.52 m,横向长度为40.82 m,立柱钢管型号为φ48*3.5 mm,纵向间距1.2 m,横向间距1.2 m,步距1.4 m,覆面木胶合板作为面板,小梁为间距300 mm的方木,主梁布置与立杆纵向方向平行。通过上述设计进行复核验算分析。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板模板设计验算结果

根据设计验算结果查看,设计合理,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4 梁模板设计

最大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300 mm×800 mm,模板支架高度为5.5 m,梁侧楼板厚度为180 mm,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立柱支撑钢管型号为φ48*3.5 mm,梁跨方向立柱间距为9 m,两侧间距为4.8 m,步距为1.4 m。梁底增加立柱根数为3根,采用覆面木胶合板作为面板,小梁方木,主梁钢管,通过上述设计进行复核验算分析。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板模板设计验算结果

根据设计验算结果查看,设计合理,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3 施工方法

总体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搭设满堂架→顶板标高引测→安装柱及梁底模板→安装梁侧模及板模板→检查验收→浇筑柱砼→绑扎梁板钢筋→检查验收梁板钢筋→浇筑梁板砼→养护到设计强度→拆模。

3.1 脚手架施工

3.1.1 立杆

根据层高进行组合计算,逐步的搭设梁板支架的钢管满堂架,钢管的立柱间距要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立杆竖向保持垂直,扣件扣紧到为,脚手架、立杆间距都要根据梁体位置和模板进行设计;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扣件开口方向向下或向内。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接头预留应该错开,不得在同一跨里面,并且接头的位置错开不小于0.5 cm。各个接头的中心位置与主节点的位置距离不超过步距的1/3;脚手架的扫地杆是必须设置的,纵向的扫地杆固定在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紧靠纵向的扫地杆固定在立杆上,都采用直角扣件固定。搭设立杆的时候,必须设置抛撑临时进行架体结构稳定,知道连墙件安装完成,结构稳定后,临时的抛撑才予以拆除;立杆必须用直角扣件与水平杆扣紧,以保证脚手架共同工作,保证架体的稳定和刚度;有连墙件的位置,连墙件紧随着立杆、纵横向水平杆施工完成后立刻进行安装;搭设完成一步脚手架架体结构后,采用卷尺校正步距,测量和校正垂直度。

3.1.2 水平杆

与立杆之间采用直角扣件扣紧。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至边角处也可采用搭接,对接的接头错开一定距离,不在同一个跨度内布置接头,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 cm,与相近的主要节点,距离不大于纵向间距的1/3;搭接长度不小于1 m。等间距的设置三个旋转扣件进行加固,端部的扣件盖板边缘到杆件端头的距离不小于100 cm;水平杆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大于6 m;在转角处,水平杆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3.1.3 剪刀撑

架体结构的外部由下到上设置竖向连续的剪刀撑,中间在纵横方向的距离不大于6跨,竖向剪刀撑两个方向的斜杆宜分别设置在立杆的两侧,底端与地面顶紧;在支撑架的顶部、扫地杆处、标高15.95 m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3.1.4 周边拉结

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支架的立柱高度超过5 m时,立柱周围和中间有结构住的地方,架体结构与框架柱环绕抱住连接,水平间距6~8 m,竖向间距2~3 m。

3.2 模板施工

3.2.1 模板安装前准备

制作好的模板采用平板车运输到塔吊的吊装范围内,便于后期安装的时候塔吊可以直接起吊;模板安装前,技术人员给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详细说明安装工艺,安装注意事项;模板在首层施工的时候,底托必须安装在压实的回填土上,或者下面采用脚手板支垫;墙柱、梁板等模板安装之前,在楼层上采用墨盒依次放样,弹出墙体和柱子的轴线,并且要预留门洞口的边线;模板安装前,均匀的涂刷脱模油剂,保证模板表面干净整洁,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外观整洁。施工缝位置的混凝土凿除并冲洗干净。

3.2.2 模板安装要求

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木屑和杂物,在墙体的下部和梁根位置,预留清扫口,采用吸尘器清扫干净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各个结构物的边线、轴线放样过后,测量人员要进行复测和跟踪校正,施工人员也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和测量复核合格之后,才可以报验和加固;模板验收重点为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和接缝,特别注意外墙模板、电梯井模板、楼梯间模板等处轴线位置正确性。并检查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模板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口事先整理清单,按照设计的清单逐项在模板上进行开孔,避免遗漏;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的跨度≥4 m时,模板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至3/1000。

3.3 混凝土结构施工

高支模层结构平面下框架柱、粱、墙达到混凝土强度80%和所有结构先行浇筑完成,框架柱的施工缝留在粱下50 mm处;混凝土浇筑从中间同时对称浇筑,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卸料厚度及浇筑方向,均匀布料,分层浇筑;先浇主梁、次梁,后浇板,梁浇筑分层对称浇,不允许一次太厚。

4 注意事项

所有跨度≥4 m的梁必须起拱0.2%,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采用叠交方式,二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视二只扣件间隔不少于0.4 m;模板支架在施工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混凝土、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坍塌;工程上采用手枪钻柠扣件螺栓必须对扣件扭力矩进行检测,确保扣件扭紧力矩达到40~65 N·m的要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在建筑施工中起到支撑作用,设计时严格考虑各个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工作,对施工方案和临时结构设计计算要进行全面复核,确保方案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从而保证高支模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支模立杆扣件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地基冻胀条件下碗扣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分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科隆蛋扣件力学特性分析
一种改进的LBP特征实现铁路扣件识别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