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硬聯通”促澳融合發展

2022-12-08

澳门月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灣區基礎項目

常言道,路通財通。澳門地處中國南海之濱,與廣東省珠海市陸海相連,與深圳市隔海相望,雖說眼下澳門與珠海有拱北、橫琴、港珠澳大橋三處陸路連接口,但也只限於日常的粵港澳三地居民遊客及物流產品的常規通關用途,能直通進入澳門境內的高速公路和鐵路還明顯缺少,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澳門與內地廣大腹地的快捷聯繫和融合,成為影響澳門經濟發展的不足之處。然而這種局面將可能會因為大灣區基建聯通項目的加速推進而得到改變。

消息顯示,11月25日,廣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海段改擴建工程在中山市舉行開工動員會,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建設“再擂戰鼓”。廣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海段於1999年12月建成通車,是第一條由內陸直接通往澳門地區的高速公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A”字形發展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交通量的快速增長,改善這條高速公路的通行服務能力成為迫在眉睫的民生大事,亟須實施改擴建。

據瞭解,廣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海段改擴建工程已納入《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項目起於廣州南沙區黃閣鎮坦尾樞紐立交,經廣州市南沙區黃閣鎮、橫瀝鎮,中山市三角鎮、民眾街道、港口鎮、火炬開發區及南朗街道,止於中山市翠亨新區南朗街道珠海收費站,里程約50.43公里。項目為廣東首條“六車道改十車道”高速,設置互通立交10座、服務區1處,全線預計2027年底建成通車。項目建成後,車輛高速通行能力和服務水準將大幅提升。

專家指出,廣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海段位於珠三角腹地,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車後,將有力加強廣州南沙、中山、珠海等大灣區城市與澳門之間的交通聯繫,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賦能提速,對加快構建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

無獨有偶,11月2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布消息,由南光集團代建,南光置業-中國土木合作經營承建,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中鐵十六局、中鐵建設等單位參建的琴澳重點跨境民生工程——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海底隧道當天順利貫通,該項目起於澳門境內HE1站(高架站),向西下穿十字門水道,在橫琴口岸旅檢大樓下設HE2站(地下站),全線長約2.2公里。該項目作為澳門首個盾構穿海隧道,不僅填補了澳門軌道交通建設使用盾構法施工的空白,也為今後同類型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據稱輕軌延伸橫琴線是澳門政府的重點民生工程及回歸25周年的獻禮工程,是澳門與橫琴粵澳深合區之間的重要紐帶,將為兩地居民創造舒適便捷的跨境出行環境,為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結合今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中央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組長韓正明確表明的中央支持澳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指示,確定澳門輕軌東線可租用內地土地連通關閘口岸至青茂口岸,實現與珠海拱北輕軌站的便捷對接。同時還同意澳門國際機場加長跑道及擴建停機坪等擴建工程。這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推進和落實都將有力地增強澳門未來與大灣區、內地省市及國際之間的交通“硬聯通”條件,對促進澳門綜合旅遊、多元經濟發展等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疫情下的澳門經濟復甦增添信心和動力。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澳門實現持續繁榮發展的重要保證,要真正實現與國家的融合發展,除了要努力縮短澳門與內地間的思想距離,增強“軟聯通”,更須下大力氣在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等“硬聯通”方面努力與國家形成“一盤棋”,通過織密交通網絡實現有效互聯互通體系,實現高效便捷的人員往來、貨物往來及資金往來,從而推動澳門經濟、社會和民生事業的全面繁榮穩定發展。   (澳門/胡楊)

猜你喜欢

大灣區基礎項目
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基础彩妆
全球基礎設施中心項目庫正式啟動中國參與發佈首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