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突破的四个瓶颈

2022-12-08赵剑峰晨曦

教育界·A 2022年29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中学历史瓶颈

赵剑峰 晨曦

【摘要】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学生而言,历史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让学生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从中获得经验与勇气,从而战胜生活学习路上遇到的困难,明确前进的道路与方向。文章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八节观课为例,分析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四个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瓶颈;对外开放;观课

作者简介:赵剑峰(1969—),男,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外国语高级中学。

晨曦(1984—),女,广东省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浸润课堂。但是现实和理想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一线的中学历史课堂上,几个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环节依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想进一步前行,还得先回过头来彻底解决这几个必须突破的瓶颈。本文试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的八节观课为例,谈谈笔者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突破的四个瓶颈”的思考,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研读课标,吃透课题

说起课堂教学,绕不开的两个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前者属于内容层面,后者属于方法层面,且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方法。“教什么”首要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弄清课程标准的意图,把握课程标准的精髓。

例如,课程标准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的要求是: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几位参赛教师在对课程标准的研读上显然出现了偏差。

例1:课程标准要求“概述史实,分析特点”,显然,特点的分析必須建立在史实概述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但有一位教师在讲课的第7分钟就开始分析特点,学生连基本的史实都还没有梳理清楚,让学生分析特点只能是无源之水,违背了认知的规律。另外,八位教师在概述史实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有关“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的内容,仅在本课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课件以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宽领域”的概念。由于“宽领域”概念解读之前没有史料铺垫,缺少分析过程,学生只能机械记忆该概念。

例2:上课时,教师们都没有理清课程标准中罗列的四点与史实之间的关系,只是泛泛地告诉学生:到1993年,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于为什么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新区没有列入这5个层次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等开放区域的区别是什么,几乎无人涉及。其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2]。只有通过适当的补充与陈述,学生才能懂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二者之间的区别。

例3:关于对外开放背景的探究用时过多。虽然课程标准对对外开放背景的探究未做要求,但为使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相关的史料,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紧迫性。但是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且不可冲淡主题。而几位教师却对背景的探究面面俱到,失之于宏大,用时超过10分钟。这种大量引入史料的方式过犹不及,没能精选史料、突出重点,控制好课程内容与时间,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4:适当延伸课程内容,才能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课的课题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课题的解读重在“格局”和“初步”。“格局”要讲清楚“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初步”要讲清楚对外开放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已初具规模。教材由于考虑到课堂时间、篇幅内容等原因,并没有纳入中国加入WTO、全球化、新丝路经济带等内容。因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适当延伸,补充教材时间点之后的相关史料,从而使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对外开放知识体系。

例5: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是相伴的,在课程标准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方面,各有侧重。有的教师在讲授对外开放的背景及开放层次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讲授同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过程,逐步偏离了课程目标。改革和开放虽然密切相关,但毕竟是两个问题,不能串线。

二、分析特点,概括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是对一定时期的历史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对于特点的概括,一般来说,可以根据要素进行概括,如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课程标准当中史实的概述是为了分析特点,所以把握特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在授课时应该重点研讨和呈现。

例1: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这一内容的教授,八位教师几乎都没有经过任何探讨、铺垫,而是直接通过课件上的文字抛给学生,抛出来后学生依然不甚明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各自指什么?学生之所以不清楚,是因为八位教师没有注意历史课的“过程”教学。历史课一定要讲过程,在展示“过程”时,使学生展开探究思考,形成一定的认识。本课展开的流程应当是先明确对外开放的层次,在充分展示其过程的基础上,逐渐梳理总结出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例2:历史课重在故事、细节、史料。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史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历史概念理解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侧重搜集相关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个别教师在处理该课内容时,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历史名词,以理论解释理论,没有历史故事和细节,学生课后反馈感觉教师是在讲大道理。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提到了《时代周刊》封面“中国农民喝可口可乐”、深圳经济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等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故事和细节。但可惜的是教师没有抓住时机深入挖掘这些史料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只是一带而过。

例3: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开放层次的顺序和对外开放的关系非常密切,逻辑关系清晰。有教师在分析经济特区等对外开放区域时,通过史料分析,引导学生总结特区的特点,但没有梳理清楚开放层次的顺序和对外开放之间的逻辑关系,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授课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启发学生,那么各开放区域之间的关系及特点也就一目了然了。比如,对外开放需要的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哪些地方最容易得到这些,最容易把这些东西转化为生产力,哪些地方就是先期开放的地点。

三、深挖概念,突破难点

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细胞”,是进行判断、推理,运用历史知识解答问题的基本知识要素。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使学生能够全面、准确、透彻地把握历史学科基本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概念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史实为前提,丰富的史实知识,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3]。由于本课历史名词较多,每个历史名词的出现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授课教师应注意分析历史概念的背景,关注历史概念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脉络,以生动的史实解读概念,突破难点。

例1:要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对本课概念的记忆和理解较为困难,不能完全正确说出对外开放区域的名称和开放地区的顺序。学生之所以记不全开放区域的名称、理不清开放的层次,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分析这些名称的内涵及不同点。而事實上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并没有所谓的规划图,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因此,各类开放区域的命名是比较乱的,这也反映了渐进开放的特点,其核心的共同点是开放,吸引外资、技术等。学生只有掌握这些内涵,才能够说清楚经济特区“特”在什么地方,浦东新区“新”在什么地方。

例2:概念不应当直接抛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根据史料尝试分析解读。概念的解读不能过于理论化,一定要接地气,生动活泼,简单易懂。在观课中,有三位教师直接把“经济特区”的概念呈现给了学生,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自己去探究概念,未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品质训练,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案例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极为熟悉却常被忽略的乡土史料进行解读。如在教学设计中提出“淮北是对外开放城市吗?你的理由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可作为案例剖析,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历史名词概念,还可以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本课概念效果的判断

工具。

四、联系现实,升华情感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现实社会、实际生活、学生思想等问题,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例1:课堂生成要做足铺垫。本课有位教师在小结时提出这样的问题:“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的中学生该如何做?”学生回答:“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读书,为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而奋斗!”学生们的回答千篇一律,都是毫无个性的套话、空话。联系现实谈感悟和认识,是历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但历史的感悟要有感而发,不能空发议论。为什么学生谈认识谈不到位?原因可能有很多,如学生的基础不扎实、课程的掌握不够等。但教师也要反思,在教学设计时有没有用足够的史实和理论为学生谈认识做足铺垫。学生只有掌握了不同方面的史料信息,才能从多个角度去谈自己真正的感悟和认识,实现课堂生成的多样性。

例2:升华应当有感而发,不要牵强附会。历史讲求“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升华的点要紧扣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对于本课对外开放的内容而言,大部分教师也都以中国梦作为最后的课堂升华要点,但阐述内容过于浅显、牵强,导致学生的感悟也只停留在表面,且有生搬硬套的问题。

例3:课堂升华感悟,教师不宜越俎代庖。有一位教师的课堂升华感悟是“中国要对外开放,不能封闭自己,面对外来事物要理性对待,破除仍然存在的盲目排外心态”。该任课教师只让一名学生谈了感悟,就开始自己讲述学生应该有的感悟内容,学生课堂上的反应冷淡。笔者认为,该教师对此课的升华点找得比较准,但处理的方式欠妥。既然是让学生谈认识和感悟,就应该引导学生依据史实,有感而发,而不应是教师代劳,否则历史课堂会失去活力,无法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一线教师更要进一步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提升解读课程标准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概念,把握历史事件的特征,突破重点,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有感而发,升华价值观和自我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斐.青岛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刘立新.再论历史科概念教学[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08):24-28,48.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中学历史瓶颈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