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级别授信背后是“官本位”逻辑作怪

2022-12-08曾那迦

领导文萃 2022年22期
关键词:授信额度用款官本位

曾那迦

“处级干部授信额度120万元,科级干部授信额度70万元,普通科员(职工)授信额度50万元,授信期限5年。”

这一整体授信见于某县政府办近日下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稳增长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一经公布就引发争议,当地回应称,给公职人员提供银行授信,主要还是响应国务院号召,从促进消费的角度推出的一项举措。

给公职人员集体授信并不新鲜。无锡银行就曾在2011年给干部群体授信,领导干部可享受30万元的最高定额。但地方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安排此事实属罕见。

此次提供授信的金融机构是该县农村商业银行,其前身是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些地方的农商行相比四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对较高。在经济增长放缓之后,它们面临不可忽视的经营压力。相比之下,拥有稳定收入和较好信用的公职人员自然是更为优质的客户群。但是,银行对被授信者的授信额度主要取决于被授信者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等情况,从没有按干部级别高低决定授信额度的说法。

虽然当地本意是想让公职人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振消费和经济,但给公职人员按级别划分“三六九等”给出授信额度背后,却透出赤裸裸的“官本位”逻辑。难道这是默认干部级别越高,消费能力就越强?

可以看到,银行给予了被授信者十足的“优待”,被授信的公职人员“只需填表,无需提供纸质材料”,且在授信有效期内,可使用手机银行随时用款,不用款不产生利息,用款时根据用款情况产生利息。这让该县非公职身份的普通银行客户怎么看?

当地如果真的希望通过促进消费来拉动经济,首要任务还是应当放在产业发展上,以產业拉动就业,增加民众的收入。有观点认为,没有产业发展,集体授信非但难以解决广大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还有可能不合理地推升被授信人的杠杆水平。

市场行为不能一蹴而就,公职人员在一个县里占比人口只是少数,当地一厢情愿地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整体授信也有“越位”之嫌。公职人员虽被认为拥有较强的还款能力,但集体欠款并不乏先例。就在2021年10月,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集中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通告了不主动清偿欠款的23名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名单。

集体授信的风险不容小视,此前甚至还发生过公职人员凭借信贷资质和授信额度,从银行贷款转手后以数倍利率转借他人牟利,乃至构成高利转贷罪的案例。当地应当对这些可能发生的状况予以充分考虑。

目前,已有经济专家提出,前面所提的农村商业银行此番整体授信涉嫌违规授信。

纵使当地政府称此举是为进一步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运行,也不应“病急乱投医”。

(摘自《廉政瞭望》)

猜你喜欢

授信额度用款官本位
借名贷款新规则下的银行应对研究
化解企业融资困境的方法和途径
国内大宗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财政部明确中央单位2017年预算执行问题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根治科研“官本位”
温州市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的实务操作
浅谈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