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2-12-07张鹏瑞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电力企业

张鹏瑞,王 平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靖边县供电分公司,陕西 靖边 718500)

0 引 言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输配电的传输效率,大大降低了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自动化技术具有强大的集成功能,能够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帮助,不仅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检测,还可以完成电力系统保护及控制的自动化建设,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1]。基于此,分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果能找出现阶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应用措施,则可以进一步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效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

1 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1.1 特点分析

在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功能则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完成远程控制。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过程中,通过远程控制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质量,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电能损耗与浪费,帮助电力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2]。自动化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固有问题,弥补传统配电方式中无法实时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的缺陷,加大对电力设备的控制力度,大大提高了输配电系统的电力服务质量与电力传输效率。针对我国复杂的电力系统管理及维护现状,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管理与维护的水平,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实现智能化发展[3]。

1.2 优势分析

首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有效降低输配电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实现部分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控制,大幅提高管理控制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其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缩短了消缺时间。针对特定的故障问题,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调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辅助工作人员快速解决特定故障问题,从而大大缩减消缺时间。最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配置电力系统中的能源。在传统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供需差的存在不容忽视,如果无法有效解决供需差,则会引发空载功率,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出现大量的能源损耗。而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自主调节供需关系,大大降低了空载功率,减少能源的损耗[4]。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分类

2.1 故障定位自动化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如果某个部分出现故障,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无法及时获取故障地点。故障定位自动化功能则可以有效定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位置,实时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为维修人员提供有效的辅助[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自动化技术能够借助安装于各部位的传感定位装置直接获取故障部位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精准定位,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2.2 就地馈线自动化

利用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排除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短暂性故障,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造价低,具有可靠性较高的优势。当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短暂停电等问题时,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闭合开关,从而帮助供电系统恢复运行。

2.3 调配自动化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用电高峰期也是故障频发的时期,除去部分主观影响因素外,其他引发故障的多来自于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因素。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针对用电高峰期或用电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提前预测与判断,并根据预测结果合理调配用电高峰期的电量分配,从而降低用电高峰时段的故障发生概率。除此之外,调配自动化技术还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用电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数据及结果合理调配各个区域的用电量,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输电效率[6]。

2.4 设备管理自动化

传统电力系统管理模式中,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电力设备管理,无法有效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而通过应用设备管理自动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不仅有效保障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提高了设备日常检修效率。

3 自动化技术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旧设备无法取代,要求新型的设备能够有效兼容旧设备。但现阶段相关的技术储备及实际操作能力较低,无法很好地将实际管理与自动化技术有效融合,同时缺乏一定的技术综合能力,令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一些设备研发人员在对先进的高端自动化设备研制过程中,忽视了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潜力,对自动化技术及其设备的投入较少,仅模仿不创新,相关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除此之外,从业人员对自动化技术的认知不足,使得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不够全面。不论是相关的管理思想或是模式,依旧沿用着传统的管理体系与制度,极大地限制了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应用[7]。

基于实际的发展规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逐步推进的过程。现阶段,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融合问题。由于传统输配电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在同一网络中运用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技术、系统融合类问题。受环境、新旧系统融合等问题的影响,电力系统内部仍存在较大的电能损耗,对自动化技术的实际推广与应用带来了负面影响。

4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化

现阶段我国应用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相关的自动化设备无法很好地与自动化技术有效结合。对于此问题,优化输配电生产体系和相关的管理模式,参考先进的输配电自动化技术对现有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加快输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更新。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体是人,要想有效解决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升一线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从而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首先,通过培训或实际参观等方法让一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益处。其次,开展管理人员专项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活动使其深入掌握自动化技术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解决自动化技术在推广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优化整体的管理结构与体制,借助薪酬激励等方法全面激发一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优化完善技术研发与技术维护工作之间的衔接过程,提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效。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还应加大对整体使用过程的关注度,从而确保相关技术实施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在研发过程中还应认识到自动化技术检查维修工作的重要性,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顺畅。

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要有效提高管理者的意识水平和管理水准。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相关的管理模式较为传统,需要将其调整并转化为先进的自动化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对自动化技术的学习,提高企业整体思想水平,促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除此之外,管理者还要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电力资源市场相结合,借助先进的生产技术进一步优化生产模式。例如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生产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夏季与冬季是我国的用电高峰期,极易出现电力短缺问题,需要借助自动化技术有效应对,确保电力传输稳定。在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用电高峰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会遇到的重点问题,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手段消除各类影响因素,确保高峰期用电稳定。通过实时检测与分析各项参数,合理控制电能传输及供电过程中的设备使用,及时开展设备故障分析与维护工作,从而确保高峰用电时期安全稳定的电能传输,充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要想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全面应用自动化技术,电力企业不仅要重视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与研发,还应从企业发展战略方面进行对其进行升级完善,有效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全面实现输配电自动化发展奠定基础。

5 结 论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现阶段,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显著问题,需要不断实践来总结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通过借鉴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推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健康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输配电用电电力企业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计及输配电成本分摊的不同类型用户输配电价设计
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用电安全要注意
电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究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学习用电小知识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