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辽西北地区庭院畜牧养殖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2022-12-07黄承俊李博平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庭院畜牧

黄承俊,李 宁,李博平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庭院畜牧养殖是农民谋生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庭院畜牧养殖的经济效应更加显著,已发展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辽西北地区(朝阳市、阜新市和铁岭市)地广人稀、饲料作物丰富,是庭院畜牧养殖的重点区域。实践表明,庭院畜牧养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发展振兴[1]。但辽西北地区农村整体经济仍然较为低迷[2],大量的庭院畜牧养殖未能实现良好发展。主要问题为:庭院畜牧养殖成本高、生产力较低,庭院畜牧养殖户的净收入并不显著;相关深加工产业链较少,多数具有大量庭院畜牧养殖户的乡镇仅以牲口买卖为主,融合经济发展较慢。此外,畜禽粪便治理严重阻碍庭院畜牧养殖及其相关产业链在乡村中的发展[3]。我国畜产品仍主要源于家庭养殖业,但针对庭院畜牧养殖等家庭养殖业的相关服务体系远不及企业方面完善,经济效益也明显低于企业。原因在于单个养殖量过少以及养殖不稳定性,难以进行有效调控。

辽西北地区具有较多的养殖户数,或许可实现小范围调控。针对辽西北地区庭院畜牧养殖现状,本文提出将具有大量庭院畜牧养殖的村镇建设为示范区,以此作为服务载体,或可有效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区域为平台进行服务的方向很多,文章综合相关资料,从种养结合、技术服务和互联网监管方面进行简述,为辽西北庭院畜牧养殖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庭院畜牧养殖示范区的建设

庭院畜牧养殖规模小、养殖不稳定的特性使其难以获得稳定的相关服务。因此,农户养殖较随意,依赖性较大。辽西北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饲料作物,但仍以购买饲料为主;整体养殖量很大,但仍以牲口买卖为主。若要庭院畜牧养殖给乡村发展带来更多利益,一个稳定的可服务平台必不可少。建设示范区可保证量的问题,不必担心养殖稳定性。基于辽西北地区庭院畜牧养殖户较多的现状,以村为单位进行示范区的建设具有一定可行性。

辽西北地区许多村庭院畜牧养殖的牲口量与一个中大型企业相当。以此为示范区进行相关技术、政策、产业链等的服务,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单个牲口净产值,还可促进相关政策落实,获得额外收益。示范区相当于将整个村建设为企业,由政府等相关部门提供服务,由农户进行生产,其所获产值应远大于企业,更有利于乡村整体振兴。将示范区与科研、高效、餐饮、超市、企业等相关部门或链条合作,进行技术和项目的对接,不仅有利于相关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还可直接促进农户增收,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建设。示范区的发展能够带动乡镇屠宰、加工、餐饮、合作经济等的融合发展,促进乡镇整体经济的发展,十分具可探索性。

2 庭院畜牧养殖+土地模型

辽西北地区盛产玉米和秸秆,养殖畜禽以反刍动物为主;粪便处理方式主要为还田利用,以增加种植业的收入。庭院畜牧养殖+土地的种养循环一体化模型(种养结合)在辽西北地区发展已久。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辽西北地区乡村居住人口总计为3 139 520人(朝阳市1 437 589人、阜新市631 658人、铁岭市1 070 273 人),可耕种土地面积总计不低于13 658.1 km2(朝阳市4 561.4 km2、阜新市3 676.7 km2、铁岭市5 420.0 km2,数据源于前瞻数据库2011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若仅乡村居住户籍人口可分配土地,则辽西北地区农村人均实有耕种土地面积应不低于4 333.33 m2;以每个家庭(三代)4 人计算,辽西北地区农村户均不低于17 333.33 m2可耕种土地。较多的户均土地面积不仅保障辽西北地区饲料供给,也是其成为庭院畜牧养殖重点区域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除家禽外,辽西北地区农户采用自家玉米作为养殖饲料的占比较低。牛羊基本为干秸秆+购买的精料,猪多为全价颗粒料。将玉米卖出再高价购买相应的饲料,势必降低综合收益。干秸秆较轻,产量约1 t/667 m2,极大限制了可养殖数。而全株青贮玉米产量约为7~9 t/667 m2[4-5],不仅育肥效果较好,还可节省30%左右的精料[6-7]。因此,辽西北地区庭院畜养殖+土地模式或可进一步发展,以畜牧生产为收益重点,以期获取更多盈利。

瞿明仁教授分享了“3321”养牛模式,为最小规模家庭农场养殖[8],即30 头母牛每年可提供30 头犊牛或架子牛,消耗200 t秸秆,可获得超10万元的盈利。200 t秸秆(全株青贮玉米秸秆)所需土地约为16 666.67 m2[4-5],理论上辽西北每户均可满足“3321”养牛模式的建设。秸秆可由自家土地提供,在辽西北地区养30头母牛,其年盈利应远不止10万元。辽西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全覆盖[9]和养殖现代化,“3321”养牛模式或可由1~2人完成。将南方的“3321”养牛模式和辽西北地区的种养循环一体化养牛模式相结合,可促进庭院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最大的资源是土地,辽西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其所能带动的畜牧养殖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在示范区推进庭院畜牧养殖+土地模型服务,可实现高收入群体村,进而实现振兴目标。

3 庭院畜牧养殖+技术服务

多数庭院畜牧养殖户的专业化程度不强,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10]。因此,辽西北地区整体畜牧业的生产力并不高,且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3]。以示范区为服务载体,推进开展相关技术,可实现高繁殖低污染的庭院畜牧养殖区建设。

3.1 粪便治理技术服务

污染是庭院畜牧养殖最大的缺点,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最大阻碍。在南方,污染问题通过沼气池、化粪池等发酵技术的推广得到解决[11]。但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冬季较长且寒冷,通过发酵处理的方法难见成效。有研究表明,小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宜选择干燥法处理[12-13]。辽西北地区庭院养殖规模小,且以养殖粪便含水量相对较少的牛羊为主。因此,采用干燥法处理粪便具有可行性。

辽西北地区除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外,户均居住面积很大,这是该地区成为庭院畜牧养殖重点区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较大的庭院面积不仅为干燥法提供足够的处理、储藏空间,还可利用太阳能在庭院合理位置进行全封闭式干燥处理粪便[14]。冬季温度较低,粪便固态储藏,相当于干燥粪便的含水形式。辽西北地区养殖粪便主要应用于开春还田利用。因此,冬季的粪便可直接储存于全封闭式处理、储藏设备,不必再进行干燥处理。这种“夏季干处理,冬季冷处理”的全封闭式粪便处理方法,可在辽西北地区推广应用。但该方法仅为理论设计,尚需大量的试验验证。在示范区推进该设计试验能够推进相关技术发展,找到更合适的无污染粪便治理体系。

3.2 繁殖技术服务

辽西北地区许多庭院畜牧养殖户以架子牛饲养为主,部分可繁母牛无法达到三年两胎的水平;羊的繁殖基本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受孕率较低;多数生猪平均窝产仔数不到10头。养殖户的繁殖力与企业相比差距较大。虽然繁殖相关技术早已成熟,但多数仅限企业应用,极少涉及庭院畜牧养殖。在示范区推广繁殖技术服务,可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庭院畜牧养殖饲养可繁母牛的利润远大于架子牛。辽西北地区,饲料作物丰富,十分适合可繁母牛的饲养。但牛的繁殖调控技术专业性较强、推广难度大、繁殖力低,导致多数农户选择架子牛、犊牛养殖。而这些技术中,肉牛的双胎技术却是例外,十分适合区域性肉牛养殖方面的推广。该技术简单易行,人工授精后6~7 d 在子宫角尖端处移植一枚胚胎即可[15]。双胎技术全程可由地方授精员单独实施完成,胚胎可由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平台对口提供。该技术受胎率接近80%,双胎率可达50%以上[16-18]。在示范区通过推广肉牛的双胎技术和传授讲解其他繁殖调控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可繁母牛的养殖,进而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

辽宁的特色品种辽宁绒山羊和其他一些农户养殖品种羊属单胎繁殖。在单羔母羊发情周期的第12 或13 d,一次肌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500~1 000 国际单位,可促排双卵。羊的自然交配和子宫颈输精受胎率均为30%~50%,低于子宫内输精的60%~80%[19-20]。将同期发情技术和子宫内输精技术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母羊的繁殖率[21-22]。

猪繁殖技术较为成熟,繁殖率多与品种相关,不同品种或品系的窝产子数有数倍之差。太湖猪最高可窝产42 头[23],大白猪、长白猪、豫南黑猪等平均窝产仔数均为10 头以上[24-26],有些杂交猪平均窝产仔数可达15 头左右[27]。在示范区推广高繁品种猪的饲养以及普及不同杂交组合的繁育方法,可显著提升生猪的产能。

上述技术若能够在示范区得到稳定推广,最大可提升庭院畜牧养殖50%的畜牧产值。推进庭院畜牧养殖+技术服务,不仅有利于示范区的建设,还可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利于乡村建设。

4 庭院畜牧养殖+互联网技术服务

庭院畜牧养殖+互联网技术服务即智慧庭院畜牧养殖,主要应用于便民服务和监管监控。随着“互联网+畜牧业”兴起,庭院畜牧养殖与二、三产业融合势在必行,产业间的融合不仅是畜牧产业链的形成所需,也是示范区的自我发展所需。其途径主要包括电视广播、网络平台、“群”服务、小程序、监控视频等,如各种科教频道、畜牧养殖管理一体化平台[28]、科特派微信“群”服务、云上智农APP、远程监控等。

在辽西北地区推进庭院畜牧养殖+互联网技术服务,有利于示范区的现代化建设,还可促进庭院畜牧养殖多方位多元化发展。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政府可掌握各示范区的养殖情况、发展状况等[29],进而针对性调节相关政策和实施相关举措。每项技术的应用、每个项目的实施均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试验地的选择、信息的跟踪和效果的评价,进行有效推广。此外,还可通过网络进行污染的监管、环境的监测等[30]。对于农户,网络服务不仅可提供相关知识、行业行情,还能够进行网上交易、信息咨询等[31]。商家和相关企业则可通过网络服务建立相关产业链条,进行不同示范区间的贸易等,实现辽西北整体经济的协同发展的目的。

5 结论

辽西北地区庭院畜牧养殖具有开展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条件。建设示范区可有效解决庭院畜牧养殖因规模小、养殖不稳定而难以调控和服务的难题。以示范区为载体,在辽西北地区开展多种模型和服务的试点可促进庭院畜牧养殖模式的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工作。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庭院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回到庭院
庭院
寒露
庭院中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