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趋势及制约因子

2022-12-07李彦波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家畜养殖业畜牧业

李彦波

(长春现代农业示范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畜牧业已从附属于农业的副业转变为生产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的独立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发展历程看,各地区畜牧业发展迅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一些畜牧业优势产区提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此外,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完善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利用的管理规定及先进的生态补偿成功经验是当前阶段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1 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因素

1.1 国际竞争力

在中国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国内畜禽生产需要重新迈出国门,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尽管中国畜禽商品的总产量在日益上升,但出口额增长并不显著。以生猪为例,根据有关研究,中国猪肉出口量只占总产量的0.75%,而禽类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也不到5%,同时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出口份额、总出口地位也在日益下滑。主要来源于质量不高等问题和较高的成本,使中国畜产品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居于劣势地位,特别是动物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畜牧业的健康、迅速、可持续发展。经分析,动物疫情和药物残留是影响国家畜产品质量的2个主要原因。

1.2 饲料粮供需矛盾

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直接带动了饲料粮的生产与消费。随着人类收入水平的增加及哺乳动物营养与膳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对肉蛋奶等哺乳动物性商品的需要量也将处于增长的态势,所以,家畜对饲养粮的需要量也会随之增加。而饲养粮产出需求数量的持续上升,也使中国饲料粮供求问题更加凸显。从20世纪90时代初期以来,中国饲料粮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开始凸显,尽管我国种植业内部结构已经实现了战略性改变,小麦种植规模与质量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适应我国饲料生产需求。确定中国未来粮食供应、解决饲料粮供给困难是解决保障口粮问题的关键突破口,而实现小麦持续增产也是保障饲料粮供给的关键[1]。

1.3 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多来自于牲畜排泄物,体现了由畜禽养殖户所排出的污染物、粪渣和恶臭气体,给大气环境、水域、土地、哺乳动物和人类健康及其生态所带来的直观或间接的危害。家畜排泄物的大批堆积或排泄在附近沟渠,阻塞水道、污浊水域和空气质量、滋生蚊蝇,同时,含有大批有机物和N、P营养元素的生活废弃物进入河道中的湖水,形成水域污染富营养化;或渗入地下水,造成土壤的强韧性和微生物数量超标,据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的资料已经证实。2016年,我国家畜养殖业的生化需氧量、氨氮总量已分别超过了2 000万t,畜禽饲养污染已成为中国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为有效過制中国畜禽养殖业污染增长的趋势,在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阐述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布局、畜种、规模、总量、用地及配套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促进畜禽养殖合理布局,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及禁养区外脏乱差的养殖场,改造和完善保留下来的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养殖,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引导畜禽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2]。

1.4 规模化养殖用地

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单一家畜向现代家畜过渡的调适期,相比于常规饲养方式,规模化饲养方式土地资源较为节省,但随着大规模饲养步伐的加速,土地将另行选择,土地量也会不断上升,尤其是市场经济稍发达地区,“用地难”已成为影响地方畜牧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面对养殖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不少地区正在制定长期的大规模畜牧开发战略。以上海为例,在未来上海市郊县的农业结构将会出现很大改变,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对肉、蛋、奶产品的日益增长需要,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采取“农业走出去”的策略,把饲养项目逐步迁移到附近地区,其中50%的奶牛饲养量都将迁移至附近地区,同时,各区人民政府也要严格按照《对于推进大型规模化饲养相关项目用地优惠政策的通告》(国土资发[2007]220号文件)的标准,大型规模化畜禽饲养地块的设计规划与选择上,要坚决允许使用废旧地和荒山荒坡等不使用的耕地面积,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面积,严禁占基本农田,并从经济措施方面解决了饲养项目土地供应紧缺的问题[3]。

2 我国畜禽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畜禽养殖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家畜产品结构失衡主要体现为肉、蛋增长快速,乳、毛类生产落后,肉牛、羊奶等产品落后,且整体没有优良的高效产品。中国中原地区家畜养殖业发展繁荣,但在东北、西北较为滞后。中国标准肉牛存栏总量在最近5年内,始终停留在全球存栏总量的9%以下,且增长较慢。全国优良种比低于40%,但大部分地方仍在养殖质量性状较差的当地种类,而优质黄牛产品的覆盖范围较小,且种类改善水平低下。目前中国标准肉牛胴体重为147.11 kg/头,远不到全球标准的20 416 kg/头,远不及日本的40 018 kg/头。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大规模养殖户与小型个体饲养共存的局面。

2.2 产业化经营困难

生产加工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肉食加工占有农业生产的15%,而蛋类用于加工和制药工业的比例不到10%。乡镇企业普遍出现了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严重老化、产品质量管理不足、生产效益较差等问题,致使生产加工的成本较高。同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相比较,平均每产100 kg牛奶,中国一般要求原料牛奶为710~715 kg,而外国一般只要求515~610 kg[4]。

2.3 畜产品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薄弱

小规模饲养中没有动物疾病防控系统和畜禽质量安全监测系统,是造成动物疾病防治、管理问题和严重负面影响牲畜品质量安全性的原因。但近年来,小规模分散饲养和动物疾病防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兽医管理力量薄弱、动物疫病问题重大、牲畜疾病较多、家畜中毒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从而严重影响了出口和内销,兽药管理事业单位内控的动物疫病测报系统、动物疾病防控体系、紧急动物疫病快速反应体系和兽医监测体系等都尚未完善。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当前政府虽然已经建立了畜产品质量标准制度,但是对于畜禽饲养过程、畜禽生产加工过程以及贮藏包装等过程都没有规范的监控与管理制度,造成部分不符合卫生质量安全的畜禽制品流入交易市场[5]。

2.4 畜禽养殖业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依然存在

规模饲养造成了养殖畜禽水平提升以及畜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牲畜粪便尿相对集中和管理复杂的问题。同时因没有配套的废弃物处置体系和环保措施,大量粪便未管理好就露天存放或进入河流,对土地、水以及空气等环境影响较大。大中型家畜养殖户,大多聚集在人口相对聚集、水系比较发达的中国东部沿海,近80%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及诸多城市附近地区,中东部区域数量远不足于总数的20%,而整个中国中西部区域则只占总量的1%左右。

3 发展趋势浅析

3.1 合理设计布置大中型家畜养殖场

中国的西北大草场因为人类过量放牧和蚱蜢的入侵而日渐衰退,每亩载畜量也越来越低;而目前的华中带(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已经成为全国麦子主产区,麦秤焚烧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导致了资源浪费。近日,中科院植被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提出了修复草地的新思维“畜南下、禽北上”,将牧业区的家畜迁移到秸秤过剩的农区养殖,将农区集中养殖的家畜迁移到大草原牧区散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目前中国最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基地。东北地区种植区多但畜牧业相对不发达,华东南牲畜饲养量很大,在东北地区大量运输麦子、黄豆等饲粮导致运输费用消耗。

3.2 制定畜禽废弃物防治政策法规

预防家畜饲养环境污染,推动家畜养殖业良性循环发展,正受到更多发达国家和地方的关注。欧盟已经将饲养环境污染的预防政策纳入了立法范围中。和欧盟各国一样,我国长期以来偏重工业、忽略环境保护,没有必要的环境政策和法规治理。对畜牧业这些相对经济效益小、环境污染重的领域没有专门政策限制,没有适当的措施鼓励机制,导致相关执法监督机构无章可循,畜牧业主不重视更没有对畜牧污染物综合利用的认识水平和主动性。国家可考虑采取在加强立法和执行能力的同时,以公共财政投入进行牲畜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整治与综合利用。

3.3 加强牧业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要做好家畜新品种育成技术、大规模养殖和直线育肥先进技术、人工草原畜牧产品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做好先进饲养技术与添加剂技术开发、畜牧先进技术设备研制、主要疾病预防与常见病诊断技术开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完善畜牧技术的装备设施,提升畜牧技术研究能力,保障技术研究单位同时为农户和公司服务;扶持各公司自主或参加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项目,引导公司的研究力度,逐步提升公司科技创新。

3.4 调整税费政策,同时保证企业和农民利益

继续降低副食品调节费为政府收费项目。同时应当充分考虑降低畜产品销售公司个人所得税,并增加出口退税率;降低对屠宰加工企业,特别是出口外贸企业的行政收费标准;采取国债补贴、技改贴息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繁育基地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3.5 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根据当前中国饲养场对固体类便污染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将畜禽排泄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作为中国今后畜禽排泄物处理发展的重点,必将对中国畜禽产品品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污染控制方面产生良好效果。对饲养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天然吸附、净化功能和环境承受能力。并按照中国各地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优势,详细分类选择最有利于成长和发展的地方,以相对少的能耗达到较优预期的环境效益。养殖场的设计与布局,将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联系,逐步建立“作物种植-秸秤青贮-家畜饲喂-粪污秸秤混匀-还田使用”的完善循环生态农业生产体系,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稻田种养与产业、生活、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谐。

4 结束语

近30年,中国畜牧业始终处于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也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地位,但由于受家畜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环境污染状况严峻和饲料粮供给压力增大等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中国近年来畜牧增速已明显减慢。未来中国畜牧业将提高畜禽生产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污染的防控力度,并致力于破解各类资源环境困扰难题等,以此确保中国的家畜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家畜养殖业畜牧业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风雨与机遇相伴!2021年甲鱼养殖业能否在危机中迎来涅槃?
兽医辩证治疗家畜腹泻症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