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病回春》治疗咳嗽的思路探析

2022-12-07许繁琪颜延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诸药脉象宣肺

许繁琪 颜延凤

1.南京市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 210000;2.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龚廷贤是明代著名医家,有“医林状元”之称,为江西十大名医之一,他一生中著作颇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万病回春》,本书同《伤寒杂病论》一道成为日本汉方制剂的主要来源,可见其影响力[1]。《万病回春》一书中涵盖了内、外、妇、儿等各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其中肺系病证的记载占据了重要部分。咳嗽是指肺失宣降所导致的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肺系疾病,同时也是其它肺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接下来对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药应用以及病案角度来探讨《万病回春》中治疗咳嗽的治疗思路。

1 咳嗽的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人体的变化与天地相通,如果气候环境变化,六淫伤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都会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故外感、内伤两种病因,导致肺气上逆是咳嗽的主要病机[2]。《医学心悟》咳嗽篇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3],将肺比作金钟,受击打则发出声响。而外界六淫之邪气若犯肺,肺本身的宣发肃降失调则如钟而鸣,故而咳嗽出声;若受内部因素如劳欲、七情内伤、饮食等影响,亦会影响肺的生理功能,发为咳嗽。龚氏也认为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种,《万病回春》咳嗽一章中论述咳嗽的病因时,提出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六淫和劳倦内伤两方面,指出咳嗽的病理因素有风、寒、热等外界因素以及湿和房劳等内部损伤[4]118。同时龚氏也指出四时之气各有不同,时令变化导致的咳嗽需要根据季节再进行辨证。春为上升之气,而肺气肃降;夏季多为火热之邪伤肺;秋季湿热伤肺;冬季风寒外束,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故四时之气皆能导致肺的生理功能受影响,发为咳嗽。

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而《素问·咳论》中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5]146表明咳嗽一病,病因不独在肺,有时初始病位在肺,若日久未愈,肺病也可累及其它脏腑,其它脏腑的功能失调,也会累及到肺,而龚氏提出“五脏之嗽,各视本部”[4],延续了这一观点。

2 据脉象辨证

龚氏在临证时十分注重脉证合参,通常会根据切诊的部位,判断此次咳嗽牵涉到的脏腑,再根据脉象的浮沉濡数,对此次咳嗽的虚实表里寒热进行辨证。《脉经》中云:“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肝部在左手关上……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脾部在右手关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6]书中根据切诊的部位将脉分为寸、关、尺,左右手各三部,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龚廷贤《万病回春》中云“右关微濡,饮食伤脾;左关弦短,肝极劳疲;肺脉浮短,咳嗽与期”。右寸属肺,濡脉主湿,提示脾失运化,湿邪犯肺,肺气上逆而咳;左关属肝,弦脉提示气机紧张,《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短则气病”[7],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此脉象提示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导致咳嗽;肺脉在《脉经》中记载为右侧寸口脉,而浮短则表明病邪在表,肺气受遏,发为咳嗽。

《万病回春》中云:“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沉滑多痰,弦涩少血。”[4]118龚氏根据脉象判断咳嗽的表里、虚实、寒热等:脉象浮紧提示寒邪束表;沉主里证;数主热证;脉沉数则为实热之证;滑脉主痰湿之里证;沉滑者为痰浊雍盛之证;涩脉主气滞血瘀,故脉象弦涩提示气机失于疏泄,而气血关系密切,气能生血,气机受阻,则血液的生成运行受到影响,为血虚之证。

《素问·三部九侯论》中记载“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5]88。表明形体盛而脉小或形体瘦而脉大者,预后差。龚氏在《万病回春》亦根据形体与脉象的对比提出,若视形体强健而脉象细小,且气短者,或脉沉小浮匿,难以触及者,皆提示预后不良;脉浮大且咳嗽有声者,预后良好。

3 治法方药

3.1 发散风邪 外邪致病是导致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龚氏在治疗外邪犯肺,但邪气在表未及入里者,不论在何种季节或气候下,只要有咳嗽、发热或咳痰等表证者,都采用发散风邪的治疗原则。而《万病回春》中也记载了龚氏常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的方药。

龚氏选用参苏饮治疗主证为发热头痛、咳嗽声重兼有呕吐痰水的风热犯肺证,方中运用紫苏为君药,宣肺止咳;半夏、前胡、桔梗化痰止咳;干葛解肌发表;陈皮、木香理气宽胸;茯苓健脾渗湿;甘草、人参益气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发散表邪、理气化痰之功。此方应用于风热犯表引起的咳嗽时,可疏风散寒,解表透邪;亦可消中脘痞满,解表邪的同时能够固护脾胃。龚氏运用中药治疗疾病时,十分注重脾胃功能[1]。在实际治疗中运用此方时,常随证加减,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来选择用药。表证较重者,如恶寒无汗,咳嗽亦伴有喘息,或有鼻塞、语声重浊等症状者,为风寒之邪外束肌表所致,加麻黄、杏仁、金沸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感冒初期,表证初起兼有肺热之证,加杏仁、黄芩、桑白皮等清上焦热。咳嗽时兼有肺寒之表证者,加五味子、干姜温经散寒,若兼有里热之证,加黄连、枳实清里热。胸胁满闷,兼见痰量多者,为肺气失司,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加瓜蒌仁燥湿化痰。若有气促、喘嗽,为火热阴伤之象,以知母、贝母滋阴润肺平喘。若心中烦满,兼有热象,加柴胡、黄芩解肌发表,清上焦热。外有表证兼头痛者,加川芎、细辛通窍止痛。若热盛伤及血络导致鼻衄,加乌梅、麦门冬、白茅根清热滋阴;咳嗽伴吐血者,为热盛迫血外行,加升麻、牡丹皮、生地黄滋阴养血;咳血,为热伤肺络,加补血之品;吐血伴有痰嗽,为脾虚不能统血,加四物汤,补血健脾;病程较长者,劳热、咳嗽久不愈,阴津耗伤,加知母、贝母等滋阴清热。

龚氏亦常用三拗汤治疗则以“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多痰、胸满短气喘急”[4]119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风寒犯肺之证。风寒所致的咳嗽声哑,或遇冷风而发的痰嗽亦可运用此方治疗。方中麻黄、杏仁一升一降,宣利肺气,甘草调和药性,三药合用,宣肺解表。亦可加荆芥解表散风,桔梗宣肺利咽化痰。

龚氏在治疗寒热之邪侵犯机体所导致的以咳嗽为主证的表证时,以发散表邪为主要治疗原则,根据气血津液受到的不同影响,调整用药。

3.2 健脾益气,燥湿化痰 龚氏认为痰湿是导致咳嗽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疗时常选用清肺汤治疗因上焦痰盛所致的咳嗽。清肺汤方中黄芩清上焦之热;桔梗宣肺利咽化痰;茯苓、陈皮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贝母、桑白皮滋阴润肺;当归主咳逆上气[7],补血养血;天门冬、杏仁保肺定喘,润肺止咳;山栀清热;麦门冬清肺润燥;五味子益气敛肺;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健脾燥湿、清肺化痰之功。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所以痰的产生与肺脾功能受损,水液输布和运化异常有关。故龚氏在治疗痰湿咳嗽时,常选择肺脾同治。治疗时,根据不同的兼证,随证加减,如痰咯不出,加瓜蒌、枳实、竹沥健脾化痰;咳嗽伴喘息,加苏子、竹沥降气平喘;痰热咳嗽兼有热象,加芍药、生地黄、紫菀等滋阴降火、健脾化痰;久嗽、虚汗多者,为久病气虚不能固护阴液,加白术、芍药、生地黄益气养阴;咳嗽日久,引起喉痹、发声不清者,加薄荷、生地黄、紫菀、竹沥清咽利喉;痰多者加白术、金沸草加强燥湿化痰之功;咳嗽兼有身热者,加柴胡退热。午后至晚发热者为阴虚之证,加知母、黄柏、生地、芍药、竹沥滋阴清热;咳嗽痰结胁痛者,为气滞脾虚之证,加白芥子、瓜蒌、枳实、砂仁、木香等清热化痰、健脾理气,亦加柴胡引经。此方有健脾益气滋阴之效,龚氏亦用此方治疗因肺胀所致的咳嗽气急,以及因久咳所致的肺阴受损。

瓜蒌枳实汤一方为龚氏治疗痰饮病中痰结于胸,咯吐不出,伴见胸闷气急、喘息等证时使用的方药,方中瓜蒌润肺化痰,散结利咽;枳实、陈皮健脾理气;桔梗宣肺利咽;片芩、山栀清热宣肺;贝母、当归润肺止咳;砂仁、木香理气燥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宣肺止咳、清热散结之功。故在治疗因痰气胶结于胸,兼见胸膈满闷作痛者,亦可选用此方。龚氏也用此方治疗胃中有热或胃中食积所致的咳嗽。

龚氏亦使用吸药仙丹治疗痰嗽证,方中鹅管石归肺、胃、肾经,有补益肺肾之效;寒水石主清肺胃热;金礞石主治顽痰胶结,咳逆喘急;附子主风寒咳逆[8];白矾清热消痰;孩儿茶归肺经,清肺化痰;款冬花清肺定喘止咳;甘草调和诸药,使本方有清肺定喘,止咳化痰之效。在临床应用时,根据实际症状进行加减,若有气机不畅,加沉香、木香或官桂等理气;若兼有心悸,则加用朱砂镇静安神等。

3.3 滋阴润肺,清热化痰 滋阴降火汤中用当归与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四物汤滋阴养血,佐以当归主咳逆上气,养血活血;黄柏清热;知母、天花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玄参、桔梗清肺化痰。诸药合用,有滋阴降火之效。龚氏将此方用于治疗因劳力、酒色内伤、忧怒、郁结、阴虚火动等原因导致的夜间咳嗽。火热伤阴所致咳嗽或伴有气虚盗汗者,可运用此方治疗。

龚氏运用加味上清丸治疗以咳嗽咯痰,胸中烦热为主证的痰热咳嗽,方中薄荷叶清热;柿霜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玄明粉润燥软坚;硼砂清热消痰;冰片、寒冰石清热;乌梅肉止咳。诸药合用,使本方有清热除烦,滋阴生津之效。

龚氏认为鸡鸣丸可以治疗“十八般咳嗽,诸虚等症”[4]120。方中知母清热生津;杏仁润肺定喘,止咳化痰;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排脓;葶苈子定喘,通利水道;款冬花止咳定喘;旋覆花消胸上痰结;半夏、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兜铃清肺降逆,定喘止嗽;五味子敛肺气;麻黄宣肺平喘;人参补气;甘草调和诸药。龚氏根据咳嗽症状的不同来判断其病因病机,如胸膈满闷而咳者,多半有喘息,因肺胃咳嗽者多有痰涎郁于膈上;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咳嗽牵涉到大肠者,多有热象;小肠主分清泌浊,若咳嗽兼有口干,则与小肠有关;风邪所致的咳嗽多伴咽痒;胆嗽者夜间不能安眠等。诸如此类的咳嗽,皆可用鸡鸣丸治疗。

龚氏运用清上噙化丸治疗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喘,方中瓜蒌霜清肺化痰;天门冬保肺定喘;橘红归肺胃经,理气化痰;枯芩清肺泻热;海石清肺化痰;柿霜润肺止咳,生津利咽;桔梗宣肺化痰;连翘、青黛清热解毒,除烦止咳;玄参、风化硝(玄明粉)泻热除烦。本方有清热宣肺、泻热除烦、化痰平喘之功。

3.4 滋阴补肾,培土生金 若外感咳嗽不能及时治愈,迁延日久,久咳者,难以单纯地治肺解决。龚氏选用吕洞宾仙传吸芦散,用于治疗难治性咳嗽,不论病程新久,皆可用此方。方中款冬花主咳逆上气,除痰定喘;鹅管石归肺、胃、肾经,补益肺肾;陈皮理气化痰。全方有补肺益肾,止咳平喘之功。年老体虚者加人参补气,冬月寒冷时可加肉桂引火归元。

年老者肾气已亏,脏腑功能较青壮年明显下降,多有气阴两虚之证,肺肾之气亏虚,故发病者除咳嗽外多伴喘息,严重者喘息气逆,不得平卧。龚氏运用杏仁煎治疗老年患者肺肾亏虚所致的咳喘。杏仁煎组方简单,方中仅有杏仁及胡桃仁两味药。杏仁性温,入肺经,有润肺止咳,降逆平喘之效;胡桃仁味甘,性温,入肺、肾经,有温肺定喘,补肾固精之效。

龚氏认为久嗽不止者,多属肾气亏损,津液耗伤或炼液成痰,导致肺阴亏虚或痰湿蕴肺而咳嗽难愈,故久咳之患在于各真脏。所以治疗时主要从肺、脾、肾入手。龚氏运用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滋补精气,能够治疗津液耗伤导致的久咳,加上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方中虽无消痰之药,但仍有消痰之效,可用于治疗痰多之久咳[4]。补中益气汤补脾与益气并用,以补脾为主,兼顾补肺,有培土生金之效。二方共用,肺脾肾同治,日久则咳嗽痊愈。

4 病案分析

《万病回春》咳嗽补遗篇中共2个咳嗽案例:

一是某公,患痰嗽喘热,左足肿痛,日轻夜重。每年发一二次,已经三十年,遍治弗效[4]123。该公主证为咳嗽咳痰,伴喘息,兼有热证,且日轻夜重,切诊示左脉微数、右脉弦数,龚氏根据其主证及脉象诊为血虚夹有痰湿之证,故用药以养血与燥湿化痰并重。其病程较长,患病三十年,每年发作,咳嗽日久,正气已伤,故龚氏治疗时注重扶正补虚。先选用四物汤补其血虚,加苍术燥湿化痰、黄柏泻下焦之火、木瓜除湿痹、槟榔下气、木通清热、泽泻行水,诸药共用,健脾补血,燥湿化痰,兼清下焦之热;临睡前再服参苏饮合四物汤补其血虚,益气补肺。上下同治,服此二方乃愈。

二是一儒者,每至春咳嗽,用参苏饮之类乃愈。后复发,仍用前药,反喉喑,左尺洪数而无力[4]123。春气主升,肺主宣降,故患者春日易发咳嗽,此时多为外感咳嗽,可用参苏饮发散表邪,益气解表乃愈。此后复发时再用参苏饮,却未见其效,反而声音嘶哑乃至失声。龚氏观脉象,左尺洪数而无力,脉经中认为左尺部脉归属于肾,洪数脉提示里热偏盛,此时该儒者肾阴受损,刑克肺金,故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泄虚热,同时加麦冬、五味子滋阴敛肺,山栀清热,再以补中益气汤健脾益肺,此病乃愈。

5 小结

《万病回春》中龚廷贤在辨证论治时,追求治病求本,结合四时的特性,注重脉证合参,确定咳嗽的病因病机,治疗时则能准确的去除病因。龚氏在治疗外感咳嗽时以发散风邪为主,治疗内伤咳嗽则以滋肾健脾益肺为主。选方简单,临床随证加减,灵活应用。龚氏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对于临床实践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诸药脉象宣肺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两个泡脚方降血压
自制蜜膏治反流性食管炎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情绪对脉象的影响研究综述
脉象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冠心病的脉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