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例小母猪腹股沟疝的治疗

2022-12-07夏前贤刘祥利邹平贵代红成邹志权韦明飞曾检华秦铭科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疝的疝气阴囊

夏前贤,刘祥利,邹平贵,代红成,邹志权,韦明飞,曾检华,秦铭科

(1. 安徽壹号猪业有限公司,安徽 亳州 236707;2.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利用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00)

2020年,世界生猪出栏量达到109 084万头,中国的出栏量占比为44.92%[1-2]。改革开放初期,猪肉消费量占居民肉类总消费量比例约为85%。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其他肉食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猪肉的需求逐渐下降。但目前猪肉消费量仍占肉食消费总量的60%以上,是中国城乡居民最重要的肉类供给来源,长期处于绝对主导地位[3]。生猪产业不断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先进的工业生产管理体系被引入生猪生产。一些疾病如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猪疝气病等,也对生猪产业产生影响[4-6]。如何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避免疾病发生、降低次品率等成为养猪从业者着重讨论的热点问题。

疝是一种腹腔内肠管、膀胱等内脏组织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常见病,较多见于哺乳动物[7]。猪疝气主要包括脐疝、腹股沟阴囊疝和外伤性腹壁疝[8]。疝气占遗传性疾病的比例高达87.8%,其中腹股沟与阴囊疝占疝气总量的48.3%;据此分析,全球养猪业每年由于遗传性疾病造成的损失超过17.9亿美元[9]。生猪养殖中,猪的腹股沟疝较常见于公猪(阴囊疝),母猪较少。现有1例小母猪腹股沟疝病例,遂对完整的手术治疗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小母猪,黑色,土猪,28日龄,体重4 kg,体温及采食情况均正常,断奶当天饲养员发现腹股沟处出现异常。

2 诊断结果

右侧腹股沟处皮下出现大块突出物,手触之软且具有流动性,无热无痛、大小可变,结合临床生产经验,诊断为腹股沟疝[10]。

3 手术治疗

3.1 药品及器械

药品:10%聚维酮碘(浙江博信药业有限公司)、鱼石脂(商丘市亮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安痛定(含5%氨基比林+2%安替比林+0.9%巴比妥,上海同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兽药厂)、0.5 g/瓶孢噻呋钠(湖南润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过硫酸氢钾(含氯10%以上,广州迈高化学有限公司)、生理盐水(辰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手术器械:0 号缝合线(扬州市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8×24缝合针(上海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 mL一次性注射器、手术刀、止血钳、医用手套。

手术刀、止血钳等手术器械采用1∶200 过硫酸氢钾浸泡1 h消毒。

3.2 手术治疗

术前肌注2 mL安痛定注射液。采用后肢向上悬挂保定患病猪,术部采用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切口起于右侧第二乳头外侧约0.5 cm,向尾部延伸约5 cm。依次切开皮肤,止血钳钝性分开肌肉及筋膜,找到疝膜后慢慢剥离疝囊,将疝膜自顶端纵向捻转,慢慢将疝内容物挤压至腹腔内;采用贯穿式于疝膜基部结扎2次,手术刀切除多余疝膜,采用连续缝合法缝合筋膜及肌肉组织,间接缝合法缝合皮肤组织,整理缝合线,碘酊消毒,涂抹鱼石脂。

3.3 术后护理

术后肌注1.5 mL 右旋糖酐铁,术后3 d 每日肌注头孢噻呋钠0.05 g(采用10 mL生理盐水稀释0.5 g头孢噻呋钠,每日注射1 mL);稀粥料饲喂。

术后第2 d,患病猪采食正常,精神较好,未见其他异常情况。术后第4 d,伤口未见感染化脓,愈合情况较好,采食及精神状况均良好。术后第7 d,伤口未见感染化脓,愈合情况较好,采食及精神状况正常,因生产需求出苗至育肥场。术后第21 d,追踪育肥场饲养情况,患病猪采食正常,伤口痊愈且未见复发。

4 讨论

猪腹股沟疝是生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生猪生产中,几乎每个批次产房初生仔猪或断奶仔猪均可出现患病猪。通常产房仔猪发病率较高,但在断奶转保育前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可获得很好的治愈效果。因此,患腹股沟疝的产房仔猪病死率相对较低。与产房仔猪相比,保育猪及育肥猪该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病死率却相对较高,可能与疝的发展过程有关,也可能与疝内容物和组织粘连后使相关功能的降低等因素有关。随着猪日龄增长,疝环逐渐闭合,疝内容物坏死,进而导致相关功能废绝。杨忠刚[11]研究表明,仔猪患腹股沟疝,疝内容物进入阴囊总鞘膜内无法及时还纳回鞘膜腔,在腹股沟内环处发生嵌闭,引起仔猪腹痛、呕吐、食欲废绝;当被嵌闭的肠管发生坏死时,可发生内毒素性休克,严重甚至造成猪死亡。

腹股沟疝是因先天生理缺陷或后天致伤,导致腹股沟管内环过大,肠管[12]、子宫[13]、膀胱[14]等内脏组织延腹股沟内环进入腹股沟处皮下或阴囊中形成的疝。临床上腹股沟疝多发病于公猪[15-16],母猪发病较少[17]。公猪发病表现为腹股沟处或阴囊处出现明显突起,发病原因主要与公猪的生理结构特征有关[18]。研究表明,雄性胎儿在发育后期,睾丸由腹腔延腹股沟坠落至阴囊内[19];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后睾丸已下降至阴囊,腹股沟管环关闭。若腹股沟环过大或关闭不全,胎儿出生后一些内脏器官组织延腹股沟环坠入阴囊,引发腹股沟疝。但小母猪胎儿在发育中无此过程,故小母猪发病较少。

腹股沟疝可根据发病时间分为先天型和后天型。先天型疝主要由遗传或机体缺陷所致,而后天致伤型疝主要由饲喂过饱、打架、阉割等原因导致。先天型疝具有完整的疝膜形成的疝囊,疝内容物与组织粘连程度极低;后天致伤型疝则因伤口处易发生纤维素性渗出,极易发生疝内容物与组织粘连。王跃新[20]研究发现,手术治疗猪疝气时应及时检查疝内组织;若发现存在疝内容物与组织粘连,应及时剥离并将疝内容物转移至腹腔,对病猪肠管进行合理调节,保证其顺畅性,禁止出现扭转等操作,否则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本病例中,发病小母猪切开组织发现具有完整的疝囊,也未见存在外伤。因此,推测该病例属于先天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可能仅发生于一侧,也可能两侧均发生。临床上以一侧多见,两侧较少见。腹股沟疝对猪的后期生长危害极大,易引起肠道梗阻、坏死甚至死亡。有关疝的治疗,可采用闭合型手术疗法(如绷带压迫法),也可采用开放型外科手术法[21-22]。上述疗法各有优、缺点,结合术后恢复速度考虑,绷带压迫法优于外科手术法。但绷带压迫法通常应用于腹壁疝和脐疝的治疗。从本病例实际情况考虑,腹股沟处不便于绷带固定,且疝内容物大量积于皮下,完全将内容物归于腹腔较难。因此,更适合选择外科手术疗法。

在腹股沟疝的防控方面,应考虑品种的影响。江平翠等[10]研究发现,以长白、约克杂交的二元商品猪腹股沟疝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品种杂交猪。日常生产中,外三元商品仔猪的腹股沟疝发病率明显高于大白和长白杂交的二元仔猪以及纯种的大白、长白仔猪,推测可能与杜洛克公猪的发病基因有关。此外,后期饲养管理也是导致腹股沟疝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小公猪阉割去势不当、猪转运前饲喂过饱、断奶时仔猪护理不及时、养殖密度过大等均可引发该病。因此,在腹股沟疝的防控方面不仅应考虑品种的问题,更应从可控的饲养管理方面着手降低发病率。

5 结论

本病例采用手术疗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以下方面:术前禁饲1 d,便于减小腹腔内压,防止术中疝内容物压迫疝膜暴露在外。切开皮肤后需钝性分离肌肉及筋膜组织,防止疝囊破裂,暴露疝内的组织或器官。此外,应注意皮肤缝合选择间接缝合法而非连续缝合法。部分公猪阴囊疝的手术时采用连续缝合法,增加了术后刀口崩裂的风险和感染概率。术后补右旋糖酐铁,便于增强造血机能,同时饲喂粥料可提高采食量,促进仔猪生长和伤口恢复。

在讨论如何治疗疝气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规避或减少该病发生。疝气的发生大多与遗传或后天的饲养管理有关,如在临床生产中通过合理的育种选育、有目的地剔除携带腹股沟疝病例的猪作为种用后代、猪转运前禁饲、断奶后加强护理以及合理的饲养密度等手段均可降低发病率。因此,通过品种选育以及提高生产管理,降低或杜绝此病的发生,降低次品率和人力、财力的投入,是畜牧从业者真正追求的方向。

猜你喜欢

疝的疝气阴囊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为什么会得疝气?疝的病因分析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阴囊瘙痒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