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社会学角度想象力觉醒的研究

2022-12-06

文化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席勒习性场域

张 静

哲学家席勒通过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入反思,审视人类生存现状与精神,借由“古希腊人”的形象描绘出对完美人性的理想,为当时人们描绘了人类经验的总结、超越经验产生的生存思考以及审美教育带来的作用的诸多可能性得以实现的生动成果图景。笔者将着重阐述席勒想象的产物即美育图景的构造是如何系统产生,以及想象是如何作为审美场域的入场券实现新经验与旧经验之间,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调适,进而打造审美共同体,实现人类真正绝对自由的审美场域。

一、审美场域的生成

顾名思义,“审美场域”是由“审美”和“场域”两个部分组成。“审美”指的是审美主体将自身之外的客体事物视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从而建立起审美关系,并以感性体验的适宜为基础获得精神愉悦,而“场域”首先是一个具有某种特定概念或力量的空间组织[1]。其中“场域”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最先被心理学所吸收和运用,最后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发扬光大。

“场域”的理论不仅适用于社会学,也可以拓展到其他学科,例如审美教育研究。布尔迪厄在《区隔》一书中曾提出他的有关实践、习性、行为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式的简要公式:习性+场域=实践。首先,在方成学者那里曾就此公式理论有过一段论述:习性-实践-结构-习性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主体心智与主体行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身体是一种社会记忆,社会主体的动作、说话的样子、思维习惯、情感形式都是场域里习性的产物,而且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常常存在于诸如打扮、行为、装束,这些看来并不十分重要的主体习性之中[2]61-66。 其次,某场域空间里的实践行动者们必须具备适当的习性才能适应某种特定场域,那么就审美场域而言,在审美场域里的人必然需要具备特定习性即审美能力,审美教育便是可以为这些初次入场审美场域却不具有这种习性的人以及希望长期在此场域活动付费的载体和中介,包括认识审美的价值以及如何获得审美能力和运用审美知识能力的实践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审美场域里的群体起到了调节现代资本社会与人类自身现状的矛盾作用,席勒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活的例子。审美教育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再产生,尤其在大工业时代潮流不可逆转的情形下,社会运行的方式主要是资本经济,每个人为了生计各司其职,形成太久的社会秩序自然很难从外打破,只有建立新的场域,建立新的模式逐渐影响到社会才能改善社会。在审美场域里,每个行动者都是美而自由的公民,他们在各自的行为中都不再以他人他物为目的,自身存在即为目的本身。因此,布尔迪厄从社会学角度关于“场域”的研究对我们研究审美场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审美教育便是在这种社会分工下导致社会稳定却形成人性分裂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社会稳定加以人性和谐的基础。这个公式很显然指出布尔迪厄反对将人类实践归结为习性、资本、场域三者中任何一个单独结果,而是它们结合产生出实践。习性在布尔迪厄的认知中似乎等于一种日常行为的驱动力,正如审美的认知是具有一种触发美的行为动力的力量,这种能力一旦形成,便是伴随人一生且成为他的某种习性,在审美场域直至大的社会中发挥一定作用,最终会落实在每个行动者的行为实践上,而每个人的行为实践就促成了社会集体的模样。在当时人类连理想的道路都找不到的社会状态下,正是打造审美场域的意义所在。对此席勒提倡审美教育对人类进行一次全面革命,使审美场域不断扩大,从部分审美行动者的觉醒到整个社会的觉醒,成为整个世界场域的主流直至占据全部。

综上所述,“审美场域”这个概念正是构建于物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场域”理论基础之上,吸收了多种学说对“场域”的理解和运用。笔者意图通过对审美场域的生成结构探讨,上升到席勒产生美育思想背后的动机的重要性正是美孕育的真正核心,即想象力。那么想象力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审美性格的形成是想象力觉醒的关键。什么又是审美性格呢?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二、审美性格和想象力觉醒

席勒在《美育书简》第十封信中指出,完整性的性格即审美性格,它不同于感性冲动中的自然性格以及理性冲动中的道德性格,它对美的事物有着极强的敏感度。席勒深刻指出,只有通过美的途径才可以使原本受到束缚的自然以及之后被道德束缚的自由统一起来走上正路。而只有在审美场域里,自然性格和道德性格才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成就行动者的审美习性,即性格的完整性。而两种性格相互作用的前提必须有第三种性格(即审美性格)作为桥梁,起到连接和转换的中介作用。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的第三封信指出的那样,当自然性格与道德性格产生冲突时,也不能终止自然直接向道德飞跃,必须需要某种支柱。席勒在《美育书简》的第四封信中指出,只有第三种性格(即审美性格)占据主导地位,才能毫无损害地完成按照道德原则以及自然规律实施对国家的正确改造。因此,若要找到性格的完整性,还需要在审美场域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审美场域里,才会实现自然道德的自由以及自由的自然道德。

在今天的教育领域里,到处是陈词滥调、技术至上、理性至上、忽视个性等层出不穷的问题,如何才能拥有想象力?审美教育成了最佳途径。总而言之,只有当自然与自由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里,人类拥有了性格的完整性(审美性格)的情况下,才能厘清秩序、控制混乱的同时,又可以敞开心扉拥抱神秘与陌生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不同于感性和理性的另一种灵性:想象力,从而推动着我们去探索未知,创造生命。同时纵观席勒美育理念的整体而言,审美性格的塑造是重塑社会的鲜活动力,而想象是审美性格的产物,有着存在的必然性。

三、生成“美育”思想的先验想象力

在席勒《美育书简》整本书中,不难发现席勒受到了康德“先验想象力”的直接影响。首先,在康德的美学分析中,他善于使用“先验论”去对人性和美进行分析,在康德关于人性的观点中,认为存在一种持久不变的因素以及不断变化的状态。不变的是人格,而变化的则是人格的一种状态,在时间的流动中,人格和状态两者是彼此互为存在,互为证明的基础。在康德看来,人性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各自的效能。康德说:“我们都具有一种纯粹的想象力,作为人类灵魂的基本能力,它先天地为一切知识建立根基。凭借它,我们把一方面直观杂多和另一方面即纯粹统觉的必然统一性条件连接起来。两个终端,即感性与知性,必须借助想象力的这种先验功能而必然地相互联系,因为若不然,感性虽然会提供显现,但却不会提供一种经验性知识的对象,从而就不会提供经验。因此,想象力作为一种先天综合能力而存在,我们也可以为其取名为生产的想象力[2]61-66”。其次,席勒继续站在康德的肩膀上发散自己的想象力思维。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即人类本质消失于各种技术的情形里,“人类本质”也消失于各种形象化的符号中,以及我们生活的经验与生命历史中其他的虚拟化表征之中。人类自身被不断客体化、物化以及模式化,与其说大工业技术使我们生活更好,不如说人类逐渐被技术打着“为人类服务”的幌子对人类实施的控制欲操纵,促使人类感性与理性得以失衡。正因如此,人类无法通过自身看到已被时代潮流贴上标签的身份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尚未知晓的可能性存在,他们的人格似乎固定在某一种状态里,不再顺应自然规律,不再主动自由选择。席勒在《美育书简》第十一封信中进一步指出,人作为有限的存在物,人格和状态对于我们而言则是永久的两种东西,各自具有自我规定性和由他规定性。状态在人格的不变中变化,人格在状态的变化中不变,人格和状态的同一需要在时间的流动中不断被确定,是不断被接近的无限性的目标而已,但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一个终极状态。其次,席勒指出这两种完全对立的冲动破坏了人性本身的和谐统一,人格中的理性冲动要求不变,而状态中的感性冲动要求变化,但由于两者自身属于不同领域的对象,所以本质而言不会发生矛盾,正如席勒所言:不相遇的事物是不会发生矛盾的。感性冲动虽然要求变化,但并不要求把变化延伸到人格及其领域,不要求强烈改变原则。

于是,席勒指出需要调节这两种冲动的第三种基本冲动来自审美场域,只有审美场域中美的出现能恢复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冲动。那么,这第三种冲动的任务就是从这两者冲动中出发,明确这两种冲动的界限,起到加以限制的功用。正如席勒所讲,任何一种伟大的构图都需要使其各个部分受到限制从而发挥整体的效果,美与自由也只有在对各个局部的限制中才能产生,它产生的界限是一种自我规定。

四、释放想象:实施美育的关键

想象是作为进入审美场域的工具同时也是审美场域运行的关键,最重要的也是进入他人世界一个重要中介。在我们试图进入作家、音乐家、画家、电影工作者、雕塑家、舞蹈家以及作曲家等所创造出来的“假想世界”时,便是以想象的方式参与到艺术家的世界里去找寻意义、展望未来、审视自身的。正如我们通常所讲的“移情”“共鸣”“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以物易物”等概念都是说明我们在使用我们的想象能力进入自然世界或者他人内心世界,正是想象使我们能够跨越自身与自身以外的对象产生联系,消除隔阂。因此,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所有人才能超越刻板印象,拥有勇于打破常规的行动力,在混乱的意义纷争中,大相径庭的历史记录中,在无法逾越的鸿沟里,在幽默无法理解时达成共识,寻得共同体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想象是我们去除自我中心,打破精致利己主义,进入新的世界(即审美场域)与他人进行生动的、有意识的互动以及相互作用。因此,笔者再次强调,想象即中介。没有想象,就没有席勒提出关于“世界的美育”构想存在的可能性。

其次,通过想象超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已形成的固有事物去追求认知以外的其他可能性的存在。正如席勒呼吁,真正的艺术家不仅应该立足于他自身所处的时代,同时也要超越和展望并且引领新的时代。因此,席勒呼吁想象力的活泼以及想象力的丰富,因为只有拥有想象能力或想象能力更为丰富的人才会看到社会生活的异质性,他们会将通过想象产生出来的理想铭刻于虚构和真实中,铭刻在自己的行动中,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并且会投入无限的时代里。才会产生强烈的冲动去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凭借想象力的驰骋,人脱离开只有动物性的现时的狭小界限,以便向无限的未来前进[3]。

例如,在《艺术即经验》中,杜威就探讨了想象的重要性,人们要想进入某一题材中,他就必须首先投身进去。那么怎么才能投身进入,这就需要想象的介入。只有通过释放想象,进入审美场域里,经验与经验之间会彼此进行关照,一切事物都会变得真善美或不断趋于真善美的状态。他们通过自己形成的完整性格认知到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假想世界”中的美好与丑陋,创伤与治愈,空虚与完满,从而发扬好的一面,反思并抛弃不好的一面。因为在这样的场域里,万事万物都相互作用,相互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都是处于自然和谐、自由存在的状态里。再如格林所言,想象从来不是指明道路,解决问题,也不是提高和完善,正是想象的重新发现减缓了社会日渐麻木的进程,让我们重拾信心,以尊严与人性的名义采取措施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4]。想象具有唤醒的功能和作用,是要唤醒,要揭示那些通常未曾见过、出人意料的世界。审美性的想象能力并不会自动地或者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以及释放,只有通过美育(审美教育)才能致使我们释放想象。审美同时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从而自由地发现以及辨别出其他可能性的选择。艺术本身便是通过想象带给我们基于客观世界的新视野、新世界,无论是创造的新视野,还是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都是我们能够通过经验感受到的现象。这些新的视野、新的联系被我们所感知后,如若发现与现存事物和现实产生分歧和矛盾时,我们便下意识会想要超越这些现存事物,构造更好的存在之物。当一个人愿意变革风险,意味着集体变革风险就会塑造出一个新的社会愿景,换言之,在我们的经验世界里形成新的认知秩序,随之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使我们重新构造新的社会秩序。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格林所言,只有我们发挥想象才能打破所谓固定的、已经完成的、独立客观的真实,才能超越世界所谓的标准与“共识”。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只有通过审美教育的实施,我们才能拥有释放想象的力量的可能性,所以,应把对想象力的培养放在实施美育途径的中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美育价值所在就是激发每个人的全面觉醒,在审美场域里充满想象地、自由地意识和行动,不断生成新的自己,不断更新每个人对可能性的认识,探索将所认识到的可能性转化为真实存在的现实。席勒正是通过打开自己的想象力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审美新方式来建构现实世界,希望通过“美育”引发一场触及生活本质的变革。在本文中,笔者指出审美教育是唤醒想象的最佳途径,同时想象是走进审美场域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席勒习性场域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习性养成要趁早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席勒的烂苹果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