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观对乡村振兴的现实启示

2022-12-06谭小霞

文化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恩格斯生产力马克思

谭小霞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变革西方传统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基础之上,才解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秘密的,他们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人的物质生产中发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一一揭示出历史得以向前跃迁的源泉动力、根本动力及主体动力。本文旨在以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观为基本的理论牵引,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厘清乡村振兴的三个维度,即为什么要振兴、怎么才能振兴、振兴的目的指向何处?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

社会历史的发展源起人类的需要。“需要”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对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1],且通过具象地表现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意愿与想法,而成为人产生实践行为、从事历史创造的直接原因。黑格尔认为,理性是世界的绝对主宰,并将人的需要视为“理性的机巧”,指出世界精神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参与其中,须通过人的中介行为来完成,而决定这一行为存在的原始动力,就是人的本能与需要,从而揭示出受理性之神主导的需要在社会历史中的源动力作用。费尔巴哈则从“抽象的人”出发,强调“人对自己的爱,即对人性本质的爱,是满足和发展一切本能和才干的推动力”[2],揭示出人之爱欲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性地改造前人需要理论的基础之上,坚持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指出人为了创造历史,最为首要的是保证生命机体的存在与繁衍,必定“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3]158,从而在确定物质是第一性的语境下,勾勒出人的需要——生产活动——社会历史之间的作用机制,挖掘出历史发展的源泉力量。可以看出,需要作为一种引起社会变化的诱因,最先是以生理性的表现形式来刺激人的身体器官,产生相应的行为动机,以人为介质,推动生产活动一一地展开,来揭开人类自身创造历史的序幕的。

需求结构的更新驱使历史活动的深入展开。人在社会历史中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需要即社会发展了人的需要”[4],随着生产水平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充分地解决,像衣、食、住、行等这种最为基础性的需要就不再起着第一性的导向作用,反而会被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所取代。正如恩格斯在著述中所分析的那样,一旦可用于创造的生产条件足以具备,那么就会“不仅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生存斗争……就会变成为享受而斗争”[5],即是说,物质性的需要虽然关乎人的生存与繁衍,一经解决,也会迫切地向精神层面进发。并且,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会将精神需要的满足视为一项更为紧要的工作,因而,择取满足需要的活动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如听演讲、从事教育、发展爱好等一类的高层次需求,所应具备的物质条件和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更为复杂,投入的脑力劳动更多,从原则上来说,新的历史活动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历史的画卷就是这样在需要的更替中得以铺开的。

需要对社会发展的源推动力作用,既可以阐释为社会历史的发端始于人的需要,也可以反推出新的需要驱使历史活动的深入展开,然而,这一切可以实现的前提是,人之需要体系的满足必须置于以社会生产为基本形式的唯物主义框架之内。

(二)人的物质生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的生产创造铸就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彻底划清和以往一切旧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的界限,他们直接从眼前的事实出发,明确既不是黑格尔笔下的那种理性精神的绝对活动,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谓的“抽象之人的爱”,而是“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3]157,从而以深邃的视角洞悉了劳动生产的历史作用,认为这种感性的现实活动不仅创造出了基本的物质资料,比如维持人生命运转的美食、保障人居住休养的楼房、满足人着衣装扮的服饰、方便人安全出行的交通……,还能像魔法术一般造就出绚烂的绘画、精致的雕刻和动听的音乐。简言之,劳动还创造出了美,并且这种美从物质的层面延伸至精神的领域,可囊括现实存在的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正是人类最朴实真切的劳动生产创造了整个现存世界,奠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石。

生产力是社会历史中起决定性的力量。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之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共同织就了一幅华丽的社会发展史卷,并推动社会形态从低到高不断跃迁。究其根本,生产力才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一切社会的巨大变革都需由它来说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6]。由于生产力的变化与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驱使生产关系相应地作出改变,那么,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运动图景也就随之在历史的画卷中展现开来,引发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向前推进,生产关系已由原来的发展形式变为当前的发展阻碍,此时生产关系为了重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会从旧有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实现自我变革。溯本求源,生产力制约着生产关系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在人类历史中起着决定性的驱动作用。

以人为索骥,不难发现,现实的人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创造出整个现存的人类世界,还创造出不可或缺的生产力,生动地显现出人在历史文明中的主体性地位。

(三)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的首要前提。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唯有现实的人出现,才会有最初性需求的提出,比如吃饱、喝足、穿暖……这便构成了推进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具备了历史发展的诱因。另一方面,唯有现实的人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之中相互交往,相互作用,才会形成庞杂的社会结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3]151,这些关系便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视角去考察现实的社会结构与国家,而不是凭借任何一种思辨性的意识就可以臆造出来,即不论是社会亦或是国家,都应从经验的事实出发才能找到阐释的根源,社会结构与政治机构都是从人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滋长出来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作者,决定历史的最终走向。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历史的真创者问题,批判了以鲍威尔为代表的唯心派,自诩“天才的头脑创造万物”的观点,认为不是意识造就一切,而是在工人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历史的胞胎才得以孕育出来。且就历史的发展来说,他们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结局的最终决定力量。事实已经证明,无论哪一个民族,只要从事生产的劳动者阶级停止手中的工作,不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社会也会走向灭亡。反之,正是依靠劳动者接连不断的实践活动,整个社会才有了供给生命延续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历史才会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还是历史的剧中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伟大事业。列宁曾着重提过:“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7]。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剧的绝对主角,历史活动则是他们赖以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伴随这一活动的深度发展,必定是群众队伍与群众事业的不断扩大。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早就有所分析,在《神圣家族》中,不壹而三地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阐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长河中那源源不竭的鲜活动力。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观对乡村振兴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别从人的需要、人的物质生产、人民群众三个维度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根本动力及主体动力。坚持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科学地找到了驱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诱因、杠杆支点与真正推手,为全方位地透视乡村振兴的三个维度即为什么要振兴、怎么才能振兴、振兴的目的指向何处?提供了现实性的导向。

(一)找准乡村振兴的出发点,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没有人的需要,也就没有了社会向前推进的源泉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需要已经由物质、文化层面向着美好生活的维度进发。历史已经证明,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8],随着农民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人们所对应的需求指向也会发生新的转变,这些新的转变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源动力作用。脱贫攻坚是根本的前提,解决的是大家最为关切的物质需求,比如贫困落后山区长远发展的出行、饮水、用电、通信等问题。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有力地消除了桎梏农村发展的绝对贫困,农民对教育、医疗、居所、环境、文化等有了更多的期盼,比如希冀有更均衡发展的教育资源、更全面普惠的医疗服务、更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更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简而言之,农民也想和城里人一样过上舒坦的“好日子”。那么,乡村振兴的提出就成为了极其关键的一环,并且,这种“振兴”内在地涵括了多维性的意旨,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振兴,还有精神层面的振兴;既要能巩固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又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切实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真正地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向往。

(二)抓牢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物质生产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任何一个民族一旦停止生产,必定无法存续,坚持发展社会的根本动力是一个不可间断的过程,也是解决一切历史难题的重要方法论,更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着力点。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8],物质生产的创造对摆脱贫困、把握幸福尤为重要。推进乡村振兴依然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前期阶段,脱贫地区的群众虽然在整体上实现了脱贫的夙愿,但是他们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存在着返贫的风险,不依靠发展是万不可行的。尤其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产业作为“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9],是赋予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生态旅游、绿色农业、数字经济等已助推越来越多的地区在脱贫的同时锻造出强大的造血功能,可以从根源上有效地防止返贫的发生。归根结底,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首要性的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生产力稳步提质地向前推进,是确保乡村振兴的现实着力点。

(三)明确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应是贯串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利民工程,不仅仅是要解决当下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8],脱贫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所设想且奋力追寻的那个社会里,生产将以每一个人的富裕为目的。人民是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更应是共享脱贫福利的主要对象。脱贫不是一个人的脱贫,也不是某个地区的脱贫,而是所有人、全部地区的共同脱贫,所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期让每一个人享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为显著的优势。现当下,城乡融合发展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但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不补上这块短板,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度与成色。时逢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替之际,要进一步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农民更好更快地搭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就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明确指出要更为扎实地“促进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10],这是乡村振兴贯串始终的最高指向。

三、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需要出发,紧抓人的物质生产,依靠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一一揭示了历史向前演进的源泉动力、根本动力与主体动力。在以物质性为先决条件的视域下,正确地解答了困扰人类社会千年之久的重大难题,为深入地透析乡村振兴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考维度。

猜你喜欢

恩格斯生产力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马克思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阐释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