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中国哲学中的“胜”思想*
——以老子为中心的考察

2022-12-06宋德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不争老子孙子

宋德刚

引 言

“胜”是人们对参与竞争或对比结果的肯定性评价,相反者则称为“负”。竞争现象中,最常见且强烈者当是战争,但它也延及政治、经济或其他日常生活领域。因此,“胜”也自然进入到思想家的论域中。本文以老子思想为中心,刻画早期中国哲学中关于“胜”的不同观点及其相互关系,为理解中国传统的某些文化特色提供一个思想视角。

不过,在进入讨论之前,需要对“胜”作一些基本分析,以便于论文的展开:

(1)“胜”包含对抗中的胜(胜者)与比较中的胜(优者),后者是被挑选的结果。

(2)对抗中的胜的标准,与对抗者共同设定的目标相关。同时,由于争胜、取胜(获取特定目标)需要付出代价,因此,代价大小往往被纳入评价考虑的因素。比如在判断胜负的重要指标时,有时候,过大代价获取目标就是失败。此外,某个目标的获取同整个事业的发展关系不必然有肯定性的意义。这意味着不是所有的胜负评价都是直观自然的。那么,对是否设置争胜的具体目标或者设置何种目标,特别是以代价巨大的战争行为为手段时,引起思想家的警觉和反思。

(3)由于争胜总是竞争者的意愿,而从长远的观点看,胜的条件不取决于客观因素,而是竞争者的全面(包括外在与内在)实力。那么,提高自身实力便是更重要的准备,把自己作为比较的对象,由此产生如何加强与超越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优的问题,这被称为“自胜”。

(4)即使是在争胜的大背景下,也有思想家无意于竞争,其在意的是如何实现所认同的非竞争性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往往需要将自胜纳入思考的范围中。

二、老子的制胜观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展开了争霸与兼并战争。大国的目标是成为霸主,小国的目标是不被兼并。随着战争的持续发展,武力强大日益成为获得或维持霸主地位的必要或实质条件。这个过程是残酷的,相关研究指出,春秋初期“尚有160多个国家”,“但经过以春秋五霸为核心的长期兼并战争”,到了春秋末期只剩下10多个国家。其中晋国兼并25国,楚国兼并60多国①武国卿、慕中岳:《中国战争史》第一册,北京:金城出版社,1992年,第66页。。面对此种境况,反战成为一些思想家的主张,而老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老子的反战立场与制胜方向

思想家们反战大致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胜利者付出的代价太大,如人员伤亡和对经济、民生的破坏,一种是对失败者的怜悯。前者是理智主义的,后者是人道主义的。老子反战,两种原因都有: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以下只出章名)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②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7—78、80,185,84页。

《三十章》侧重于代价,《三十一章》侧重于怜悯。可见,老子理智与人道并重。但“用兵贵右”“不得已而用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也意味着老子并非彻底的反战主义者,至少并不反对“百分之百的自卫战”③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60页。。所谓“胜人者有力”(《三十三章》),老子尤其反对大国以强大的武力胜人,甚至提出“兵强则不胜”(《七十六章》)④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7—78、80,185,84页。,将以力胜人视为失败。

不过,老子并非无意于胜利。《老子》中的“胜”字出现了16次,多数是正面意义的,与正面的“胜”相近的“功成”“成其大”则分别出现了4次和2次,说明老子对“胜”非常在意。老子所思考的是如何让统治者不通过发动战争而能制胜⑤鉴于“胜人”在老子这里有特指,为避免分歧,本文多使用“制胜”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制胜也是指非特殊意义上的胜人。,而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一定意义上讲,政治问题主要是围绕统治者展开的。与“胜人者有力”相对,老子提出了“自胜者强”(《三十三章》)⑥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7—78、80,185,84页。,这是他的政治主张,即统治者应当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问题是,该如何理解或评估更优?世俗会认为让自己拥有强大的外在实力就是更优,可是,更优还可以指向精神品格方面。既然老子反对以力胜,那么其所关注的便是精神上的自胜。“自胜者强”实际指向统治者追求非凡的精神品格,老子的制胜观是一种以自胜为导向的政治修身学。

(二)何以不争与柔弱

《老子》一书有不少关于统治者修身的内容,而与本文的主旨密切相关者则是不争与柔弱。这是因为老子注意到以力胜人源于统治者精神上的争与刚强,而从长远来看,很多实力的衰败与此有关。正所谓对症下药,不争与柔弱便是灵丹妙药。

在老子面前有一堵观念之墙,在激烈的对抗中,如果不争,会给人一种柔弱的印象。就日常经验而言,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是常见的。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观念,争与刚强才能获胜,反过来,不争与柔弱意味着失败。因此,老子所主张的不争与柔弱正与世俗的看法价值相反。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关键还要看老子如何破解。如果采用常规的套路,很难有所改观。老子的妙招是改变论说方式,借助“道”与自然现象、生命现象,并运用隐喻、类比等手法,来讲不争与柔弱的道理。

“有道者不处”意味着与“道”亲近就要远离强力争胜,于是我们的目光要转向“道”。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天之道”是“道”的另一种表述,“不争而善胜”指明“道”以不争奠定了宇宙的秩序,正可谓“善胜”。“善胜”即是“功成”,如《三十四章》所言“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还说“道”在运作时具有柔弱的作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①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110,20、169,89、187、120、185页。。不过,单纯以“道”立论,未必具有说服力,毕竟形上之“道”超越于人的感官。人们更愿意相信经验现象,而水和生命的存在情状正是这种不争与柔弱的绝佳表现,从而成为老子的思想资源。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这是从经验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在现实中,水滋养万物(主要是生命体)。比如,水进入到人或动物的体内,后者的生命活动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水是无意志的存在,不凭意志活动,从根本上说,水不会支配万物。而万物的存在是其自身的存在的展开,并非水的附庸。基于这个现实,老子才引申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不争”就是不争主宰和控制之位。老子还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六十六章》)②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110,20、169,89、187、120、185页。溪水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汇于江海。根据这个现象,老子将江海比拟为百谷王。江海的“善下”是居于下位,其实就是“不争”的意思。在老子看来,正是因为水的“不争”或江海的“善下”,才能成就和谐的自然秩序。“不争”具有了正面的意义。这种水与万物、江海与河川的关系,指向一种非支配的辅助型关系。而这种关系不仅属于自然界,还应属于人类社会。具体说,就是在政治领域中也应实现它。这才是老子的真正用意。那么,政治关系被类比为自然关系,水或江海隐喻的是统治者。“不争”应成为统治者的精神信念和执政原则,以此指导政治行动。

柔弱本是种物理现象,柔弱之物是与刚强之物相对的,如舌头是柔弱的,牙齿是刚强的,牙齿可以咬掉舌头,反过来就不行。可老子基于什么理由认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老子提供了侧面与正面两个视角。侧面看,前文指出不争可以导出柔弱,水的不争也是一种柔弱的姿态或方式,而不争成为正价值,也就从侧面肯定了柔弱、否定了刚强。正面看,老子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换个表述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这还是源于经验现象,天下最柔弱的无形的水穿透或腐蚀坚强之物(如土块、石头)。老子将这种自然关系类比为人的竞争关系,从水的物理形态和表现中领悟出竞争中的至柔者获胜的道理。另一个是“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③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110,20、169,89、187、120、185页。生死是生命状态的两极,从物理状态看,人与动植物存活时是柔弱的,而死后是坚强的(或僵硬或枯槁)。生死还是价值的两极,人们普遍具有生存高于死亡的价值观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表明老子将物理存在类比为价值存在,柔弱从物理状态转变为生的象征并作为极致的价值。正面视角是从柔弱的形态入手,表明柔弱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理念,从功用的角度看就是柔弱有大用。如此,对于竞争中的统治者而言,树立柔弱的观念便是有意义的。

(三)老子的许诺

老子的论证是特殊化的,或许不足以彻底推翻以力胜人、弱肉强食,但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和视角。在形上与形下相互“配合”的前提下,老子亮出了底牌,作出了许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①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6—7、169、187、192,171—172、173,159—160页。

“无为”“不言”“不有”“不恃”“弗居”“言下之”“身后之”“受国之垢”“受国不祥”等,构成了一个不争与柔弱的意义链条。概括起来,这些引文所讲的道理就是统治者以不争与柔弱制胜:不妄为、不争功、不贪名,谦让、退让、忍耐,不主宰和控制民众(万物),如此便胜过竞争中的其他统治者,成为天下王。

“天下乐推而不厌”说明统治者的不争与柔弱开创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局面,那么军事上的以力胜人随之宣告破产。而在不得不面对战争的情况下,也要不争与柔弱。《六十八章》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九章》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②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6—7、169、187、192,171—172、173,159—160页。“不武”“不怒”“不与”“不敢为主”“不敢进寸”“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言说在军事较量中要以不争与柔弱取胜。

虽然上述讨论是围绕大国展开的,但老子认为一切国家的统治者都应持不争与柔弱之道,以成就一国之胜。《六十一章》曰:“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③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6—7、169、187、192,171—172、173,159—160页。“牝常以静胜牡”的意思是“雌柔常以静定而胜过雄强”④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89页。,对于大国和小国而言,都要以“为下”“静”(即不争与柔弱)取胜。所不同者在于,大国设置的目标应当是维持其大国的地位、扩充其拥护者,而非通过兼并战争成为霸主;小国设置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尊崇大国来保国保民,而非不被兼并。两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行事,从而避免了战争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都是赢家。由于大国与小国在政治地位和军事能力上是不平等的,为防止以大欺小,老子特别强调“大者宜为下”。

以上是对老子制胜观的基本论述,概言之,在春秋争霸的背景下,老子反对以力胜人,但也为统治者成为天下王和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提供了制胜策略,此即倡导统治者实现精神层面的自胜。自胜的关键在于不争与柔弱,由于它们与世俗的价值相反,老子在论说方式上下了一番功夫,为统治者、竞争者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三、孙子的制胜观与孔子的自胜观

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有所反思的并非老子一人,其他思想家的论说同样值得关注,比如兵家的孙子和儒家的孔子。孙子支持争霸这一目标,但在战争问题上反对以力胜人,思考如何在军事中既能获得胜利又能减少损失。孔子无意于争霸,但他设置了一个非竞争性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主张优化主体的道德品格。一言蔽之,孙子的制胜观要义是谋胜,孔子的自胜观关键是克己。在论述老子时,我们是从战争和胜人开始的,这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孙子。

(一)孙子的以谋制胜

孙子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主要靠谋。正所谓“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始计》,以下只出篇名)⑤李零译注:《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2—3页。,以谋胜而非以力胜,是孙子的思想精华。

孙子认为,备战时就要做好谋划,并弄清实际情况。《始计》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⑥李零译注:《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2—3页。“计”为计算,“情”为实情,“校计”“索情”属于谋的范畴。将领通过计算,弄清道义、天时、地利、将才、法规等五项内容的情况,从实际出发便可获胜,否则就会失败。

当战争进入到取城阶段时,谋略至为重要。《谋攻》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①李零译注:《孙子译注》,第26,32—33,62,62、67,105、59、75页。孙子指出最好的胜利并非“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百战”乃是强力争胜,即使胜利也必然造成军士与百姓的大量伤亡。但是“不战”非指解甲归田,而是指“伐谋”,即以智谋取胜,通过计策、阴谋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胜利,而实打实地攻城实乃下策。当然,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面对战争,寻求百战百胜或百战不殆是更切实的策略,但也要做到“知胜”。《谋攻》提出“知胜之道”,即针对具体情况而作出判断和谋划,其枢要在于“知彼知己”,对敌我双方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其中“知己”是取胜的最低要求②李零译注:《孙子译注》,第26,32—33,62,62、67,105、59、75页。。

以上皆属于战略层面,而在战术层面,孙子提出“军争”,即“争夺会战的先机之利”③李零译注:《孙子译注》,第26,32—33,62,62、67,105、59、75页。。军争不仅有利,也可能有害,因为争夺先机时可能会放弃辎重或者过早地暴露。军争的原则也是它的困难之处在于“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争》)④李零译注:《孙子译注》,第26,32—33,62,62、67,105、59、75页。。此即在矛盾的对立转化中,谋定而后动。

孙子认为在敌国作战要“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九地》),一边积蓄力量,一边运筹帷幄,将“力”与“谋”结合起来。孙子反对硬碰硬,“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虚实》),“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九变》)⑤李零译注:《孙子译注》,第26,32—33,62,62、67,105、59、75页。,避实击虚、有所不为的背后其实是以谋统力。一切服膺于谋,这是孙子也是兵家之要。

在承认或默认争霸的背景下,老子与孙子都反对穷兵黩武,重视策略制胜。讲策略离不开对事态变化发展的关注,他们都强调对立转化,孙子的迂直患利之道体现出一种与老子相近的“反向思维”⑥曹峰指出老子的守雌、处下、谦卑、不争、知足、退身、守柔等都属于“反向思维的论述”。参见曹峰:《老子永远不老:〈老子〉研究新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71—172页。,所以二者在辩证观上具有一致性。但他们的差异也是明显的:(1)老子的思想宏阔,致力于观念的变革,其视域超出战争,着眼于政治,策略上有整体方向(不争与柔弱),这些都与其世界观相联系⑦老子把战争与政治关联起来,也是一种深刻的战争观。后世有人将老子与兵家相关联,并非空穴来风。。孙子则直接以战争为思考主题,关注的是如何优化军事,谋略上讲求灵活机动,无一定之规,具有实操性,这源于其自身的战争经验。(2)老子的制胜思想虽有“谋”的色彩,却没有孙子那样浓重,其反战立场是出于理智与人道。孙子的“不战”之说主要是一种策略,而且是非必要的,其考虑的是在战争中以最小代价来制胜,这是出于理智而非出于人道。孙子并不像老子那样极度排斥军事实力的扩充,从现实的角度看,军力匮乏或孱弱是很难发动战争的。老子讲不争,这是不可更改的原则。孙子重军争,即便是“有所不争”也是因为战术的一时之需。(3)在论说方式上,二者都以水为喻,却讲出了不同的道理。(4)老子的致胜观重在强调统治者的修身,是以自胜而致胜,而孙子不着意于修身。

(二)孔子的克己之道

修身自胜不仅是老子所关注的,也是孔子所致力的。孔子强调修身,并非没有缘由。《论语·季氏》(以下只出篇名)载: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72页。

争霸开始后,天下便进入无道的状态,且每况愈下。孔子不认同争霸,希望天下有道,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政不在大夫”“庶人不议”的秩序。这种秩序可以概称为礼乐秩序。要解决礼乐秩序问题,不是靠武力或外在的实力,而是靠人加强道德修养,优化自身,正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为政》《季氏》)①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1、170,24,121,23,118、37、164、25页。。

在孔子这里,最重要的德目是“仁”。孔子的“仁”有很多面相,而就礼乐秩序层面而言,孔子为礼乐注入了“仁”的内涵,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②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1、170,24,121,23,118、37、164、25页这种礼乐与仁德的关联,意味着具有仁德才能成就良好秩序。当然,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颜渊》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1、170,24,121,23,118、37、164、25页

夫子说得明白,克制或约束自己,以使自己的视听言动符合于礼,这便是仁。具体说,就是要做到四勿。虽然是孔子针对弟子的问题而作出的教导,但“天下归仁”说明孔子将克己作为恢复礼乐秩序的原则。孔子强调克己,也是鉴于身边的为政者根本不把背礼当回事。他曾批评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④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1、170,24,121,23,118、37、164、25页采用天子之礼是僭越,孔子的批评不仅指向背礼之举,还指向季氏态度的嚣张、道德的堕落。

广而言之,争霸、礼乐秩序的坏乱都与人的态度嚣张、争强好胜有关。因此,克己还意味着要懂得礼让、不争。比如在四子各言其志中,子路主张以勇力治国,孔子“哂之”,理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先进》),进而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即使是射箭比赛这样的争胜活动,也要做到谦让:“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⑤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1、170,24,121,23,118、37、164、25页孔子实际上是把射箭比赛作为陶冶心性的活动,“其争也君子”更像是在说连射箭比赛也没有什么好争的。举一反三,争霸没有意义。

要之,在孔子看来,要实现天下有道、恢复礼乐秩序,就要优化主体的道德,使主体具有仁德,而自胜的关键就在于克己(四勿、礼让、不争)。

孔子和老子都不满意当时的政治形势,都在思考怎样优化统治者的精神品格。统治者要求具备德与能,“能”带来成效,“德”则让人依赖。修身主要是进德的工夫,精神上的自胜就是往内圣的方向努力。但二者亦有重要区别:(1)老子的自胜是政治修身,主要为统治者成就宏图霸业准备的,不争与柔弱一体。孔子的自胜是道德修身,为非竞争性目标准备的,其自胜的主体并不限于统治者,君子、士大夫、孔门弟子都应自胜。在克己之道中,不争是以礼相让,甚至是要消解争霸,从而与老子的“善下”“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迥异。孔子反对争强,但不措意于柔弱。(2)老子反对礼、仁,所谓“绝仁”“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十九章》《三十八章》)⑥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45、93页。,而礼、仁恰恰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克己不出礼、仁的范畴。以上分析表明,二人所主张的“德”是不同的。(3)从论说方式上看,老子较为迂回,善于结合形上与形下,运用隐喻、类比等方式来讲道理。孔子比较直白,主要阐发道德经验,其言礼也是立足于道德。(4)老子的思想是反世俗的,但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策略性。孔子的学说贴近日常和世俗人情,充满道德上的感召力,却是非功利、非策略的,故而近世学者将孔子视为道德理想主义者。

总之,三子都提出了精彩的观点,他们在思想上有同有异,但终究是异大于同。此后,兵家在“谋”的方面深耕细作,并无太大变动,儒家沿着孔子的道德修身之路继续前行,不过荀子大谈胜人之道、胜人之势、以德兼人,对孔子的思想有所改变。老子的思想则在战国秦汉之际受到了诸多思想家的关注。

四、老子的制胜观在战国秦汉之际的流变

战国时代以战立国,兼并战争更加剧烈,大国的目标在原有争霸的基础上也更进一步,过渡到一统天下。这一目标对战争和政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意味着,老子的思想会在战国秦汉之际不同思想家那里成为一种资源。老子的论说言简意赅,诸多内容有较大的解释和延伸空间,我们主要考察其对黄老道家、法家、杂家的影响。

战国中后期,黄老道家兴起。近年来的出土文献为黄老思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们以帛书《黄帝四经》和竹简《文子》为主。《黄帝四经》继承了老子不争、柔弱的思想,如“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称》)不过将不争、柔弱放入了地道的范畴,则与老子有别。最为重要的是,《十大经·五正》假托黄帝与阉冉的问答来呈现由自胜而致胜的道理。黄帝想要夺取天下,但未能“自知”,阉冉让黄帝“深伏于渊,以求内刑。内刑已得,后(乃)自知屈其身”,即隐藏自己、修养精神。阉冉进一步指出面对天下乱局,不要急于加入,即“勿争”,等待时机成熟便不可错失机会,此即“夫作争者凶,不争(者)亦无成功。”陈鼓应指出这句话“为黄老思想最典型的体现。它迥异于老子道家的澹泊不争。由此,也可见:黄老思想的从‘战哉’等等的有为达到‘乃止于事之所成’的最终无为这样的脉序之前,还有一个统治者先行正己的这样一个准备过程”,而这个准备过程“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①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94、236—239、233页。。笔者认为,《五正》的思想理路主要承袭于老子的制胜观,但有改造之处,首先自胜服务于主动性战争,其次对“不争而善胜”的解构。在《五正》这里,不争沦为一时的策略,最后还是要通过争战获得天下。

竹简《文子》②关于竹简《文子》、今本《文子》的成书年代以及它们与《淮南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众说纷纭。笔者采取较为谨慎的立场,将古今本《文子》都作为汉之后成书的作品,今本当晚于古本和《淮南子》。但是,古本《文子》总体上反映的是战国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想。今本《文子》与《淮南子》重合的部分以《淮南子》为优先,不重合的部分又能和竹简《文子》有所重合,可作为战国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想。中也有“弱”“柔”“卑”“退”“敛”“损”等说法,如:

产于有,始于弱而成于强,始于柔而……于短而成于长,始寡而成于众,始……之高始于足下,千方之群始于寓强……圣人法于天道,民者以自下,卑、退、敛、损,所以法天也。平王曰……(合0581、2331、1178、0871、0912号简文)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

陈丽桂认为:“在卑退、雌后的同时,它又有寓弱于强的意味。”④陈丽桂:《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03页。张丰乾也指出:“认为道始于‘柔’、‘弱’、‘短’、‘寡’,是道家的一贯思想,但认为成于‘强’、‘刚’、‘长’、‘众’,显然是对‘强则灭’、‘强则折’的思想修正。”⑤张丰乾:《出土文献与文子公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这种对老子思想的修正与时代对强者的呼唤有关。竹简《文子》在战争观方面不同于《老子》,提出“以道王者,有以兵”(0850号简文),“兵”有“贪兵”“骄兵”“义兵”(合0572、2217号简文)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但简文残缺,文意不足。今本《文子·道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说法,区分了五种“兵”,分别是“义兵”“应兵”“忿兵”“贪兵”“骄兵”,只有“义兵”和“应兵”是正面的,“义兵”为“诛暴救弱”,“应兵”为保卫战,“义兵王,应兵胜”⑦王利器:《文子疏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35—236页。。而这一内容为《淮南子》所无,且其对“骄兵”的解释与竹简《文子》的相应解释几乎一致,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今本《文子》的五兵之说属于战国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想。黄老思想对强者、主动性战争的支持已经超出了老子的范围。

法家和杂家也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但情况更为复杂,其特殊之处在于将“胜人”(制胜)与“自胜”作了明确的逻辑关联,使它们的关系明晰化,体现出更强的目的性和策略性。

《商君书·画策》曰:“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⑧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2页。《画策》篇是为君主发动战争提供理论支持的策论,故此这里所说的“自得”“自胜”都是为战争服务的。《画策》的改造说明思想家既要为天下的形势、统治者的目的服务,也要规劝、约束统治者,让其更加谨慎。《吕氏春秋·先己》也提到:“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不过,这句话的背景是夏后伯启被有扈氏打败,夏后伯启认为“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修养自身,“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①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2—73页。。《先己》用故事引出道理,方式不同于老子,思想倒源自老子,不过也杂入了儒家的“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法家的确更重杀伐,如《韩非子·喻老》曰:“句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于姑苏。文王见詈于王门,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故曰:‘守柔曰强。’”②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64页。这种阴谋式的“守柔”发老子所未发。但杂家也未将老子的反战立场贯彻到底。当天下归一后,《淮南子·诠言训》不无总结地说:

能成霸王者,必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也。强胜不若己者,至于与同则格;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度。故能以众不胜成大胜者,唯圣人能之。③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998页。

这段话可以看成思想家在为刘邦以弱胜强提供理论依据,总体上是对老子致胜观的改造。与此几乎相同的文字也出现在今本《文子·符言》中。而《文子·下德》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④王利器:《文子疏义》,第388,207页。“力”被理解为“人力”,胜人者是“能用人力者”,自胜者是“必用人力者”,“能用人力”就“必得人心”,“能得人心”必“自得”,这里的“自得”即是“自胜”。通过引入“人力”“人心”,老子那里的“胜人者”(以力胜人)的强力或暴力色彩明显减弱,其与自胜者合二为一。但我们也不要忘记《道德》篇是主张“义兵”的。《符言》和《诠言训》在《下德》的这段文字之前都加入了“能成霸王者,必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强调霸王、战争、强力。我们很难确定三篇相关内容所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承袭关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思想家要为主动性战争提供合法性。

当然,那种较为贴合老子原意的思想依然存在。今本《文子·符言》中还有一段材料值得注意,其不出现于《淮南子》:“人之情,心服于德,不服于力。德在与,不在来。是以圣人之欲贵于人者,先贵人;欲尊于人者,先尊人;欲胜人者,先自胜;欲卑人者,先自卑。”⑤王利器:《文子疏义》,第388,207页。以德服人、以自胜来制胜,乃是老子制胜思想的精髓。

结 语

思想的持久之功在于对文化的塑造,道、兵、儒三家的致胜观、自胜观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道家将军事问题放在政治背景下考量,强调不争、柔弱,加强内在修为,这一理路直到今天都发挥作用,如美国人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而中国声称不与美国竞争,只是想超越自己,这种表态本身就是对“胜”的不同文化态度。其次,兵家在军事对抗中强调智取而非力取,不逞匹夫之勇,像韩信、诸葛亮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戏曲和演义小说中不乏类似的军师、帅才,而在更广泛的商战和日常事务中也能看到对智谋的强调。最后,儒道的修身学,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性格,从而有别于自我中心主义、世俗英雄主义,这从“若愚”“若水”“谦之”“子谦”字等名字的流行中便可看出。不过,现代社会更加推崇学习、工作、生活上的竞争,人们的焦虑感、紧张感与日俱增,“内卷”与“躺平”开始流行。面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我们叩问古人的修身思想,就不仅是在解释经典,还是在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为人们回归精神家园指引方向。

猜你喜欢

不争老子孙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不争与争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孙子垚
孙子垚
不 争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