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态靶思维”探讨中医论治甲状腺相关眼病

2022-12-06韩笑王秀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论治眼病甲亢

韩笑,王秀阁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由多种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眼部损害,因90%发生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故又称之为Graves 眼病。临床以突眼、软组织炎症、眼睑挛缩、角膜溃疡、眼球运动受限、视神经损伤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2]。TAO 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而且可因暴露性角膜炎复视、视神经压迫、视力损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及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近年来引起了眼眶病学者和内分泌学者的重视[1]。中医“态靶”理论由仝小林院士提出[3],倡导宏观调态,微观定靶。“态”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态,“靶”是提高治疗的“靶向性”。宏观调态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态论治;而微观定靶是改善症状、调控临床指标的靶方、靶药。笔者基于中医态靶思维论治TAO,兹探讨如下。

1 TAO 宏观识“态”

TAO 多见于甲状腺疾病,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为主,临床上也见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现代中医家多以瘿病论治甲状腺疾病。在瘿病的中医分类中有瘿气、瘿劳、瘿痈、瘿瘤,分别对应甲状腺疾病中的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甲状腺结节等,根据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突眼、眼裂增宽、凝视等主要表现,结合古代文献[4-7]对突眼的描述“目珠子脱出候”“鹘眼凝睛证”“肿胀如杯证”“状如鱼胞证”“鱼睛不夜”,因TAO 多发于甲状腺疾病,中医以“瘿病目病”命名论治。

瘿病目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风热邪毒、七情所伤、水土及饮食失宜、禀赋不足4 个方面。病机关键为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病理因素为气滞、火热、动风、痰(湿)、血瘀;病位在目睛,五脏病变均可导致眼部病变,以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8-11];常见9 大证型[11-15],即肝气郁结、肝火旺盛、风阳内动、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虚湿阻、阳虚水泛、痰结血瘀证。

本病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期以标实为主,后期虚实夹杂。根据疾病的病机演变发展,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急性期:发病之初,突眼发生于甲亢之前或与甲亢同时发生,病理因素以火热、内风为主,病位多在肝,病性以实为主,见肝气郁结、肝火旺盛、风阳内动3 种证型;缓解期:病机演变的中期,突眼与甲亢同时发生或发生于甲亢之后,病理因素以气虚、阴虚、痰(湿)为主,病位在肝、脾、肾,病性虚实夹杂,见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虚湿阻4 种证型;恢复期:疾病演变后期,突眼发生于甲亢之后,病理因素以阳虚、痰、瘀为主,病位主要在脾肾,可见阳虚水泛、痰瘀阻络2 种证型[14-17]。

2 TAO 调“态”论治

2.1 针对疾病

瘿病目病多发于甲状腺疾病,目前临床上以瘿病论治甲状腺疾病,消瘿散结法可以说是临床治疗瘿病最为常用的治法,针对眼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也有良好的作用。通常采用软坚散结中药,根据作用因素的不同,又主要区分为清热散结、化痰散结、行气活血3 类[18-20]。

(1)清热散结:针对瘿病目病“火、热”的病理因素,甲状腺炎症、目睛赤痛,清解热毒,控制炎症,常用药物有夏枯草、连翘、蒲公英、玄参、紫背天葵、黄药子等。

(2)化痰散结:针对瘿病目病“痰”的病理因素,甲状腺肿大、结节、腺瘤,软坚常用海藻、昆布、牡蛎、鳖甲、海浮石、瓦楞子,化痰常用山慈姑、浙贝母、天南星、白芥子。

(3)行气活血:针对瘿病目病“气滞、血瘀”的病理因素,行气散结常用陈皮、青皮、荔枝核、橘核,活血散结常用三棱、莪术、穿山甲、水红花子。

2.2 针对分期

急性期:治疗方面以清火、息风为主。常用的方剂有丹栀逍遥散、栀子清肝汤、镇肝熄风汤等,柴胡、栀子、黄芩、地龙、蝉蜕、白蒺藜、钩藤、天麻、龟板、龙骨、牡蛎、珍珠母、牛膝等常用。

缓解期:治疗宜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为主,采用益气养阴,滋养肝肾,健脾化湿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参芪地黄汤、杞菊地黄汤、参苓白术散、藿朴夏苓汤。

恢复期:治疗以温阳利水、化痰活血。常用的方剂有真武汤、苓桂术甘汤、补阳还五汤,化痰可予二陈汤,活血化瘀可予血府逐瘀汤。

3 TAO 定靶论治

3.1 针对症状

突眼:利水活血,常用茯苓、白芍、川芎、丹参,改善微循环;牡蛎、白蒺藜、钩藤、珍珠母平抑肝阳,控制眼胀。

瘿肿:化痰散结,常用瓜蒌、半夏、鳖甲、山慈菇、白芥子、牡蛎;理气活血,常用川芎、当归、赤芍、莪术、三棱。

炎症:清热解毒,常用黄连、菊花、龙胆草、蒲公英、半边莲、半枝莲等。

3.2 针对指标

调节免疫力[21-23]:糖皮质激素是现代医学治疗TAO 的重要手段,部分中药具有类糖皮质激素效应,临床常用中成药有雷公藤多苷片、火把花根片、白芍、夏枯草、穿山龙、猫爪草。

含硒中药:2016 年,欧洲Graves 眼病管理指南[1]首次提出对于早期轻度的Graves 眼病患者,推荐6 个月的硒补充治疗,对改善眼部症状及生活质量有所帮助。结合现代药理学[24-25],常用的含有硒元素的中药有黄芪、当归、何首乌、人参、地黄、绞股蓝。

实验室指标:(1)控制甲状腺功能,选黄芪、穿山龙、龟甲、生地黄、白芥子;(2)保肝降酶,选黄芪、白芍、当归、垂盆草、甘草、五味子;(3)提升白细胞水平,选黄芪、人参、党参、苦参、女贞子、枸杞子、补骨脂、麦冬等。

4 病案举例

于某,男,50 岁,甲亢4 月余,双目突眼肿胀近1 个月,于2018 年12 月5 日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4 个月前曾因“怕热多汗”至外院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断为“甲亢”,口服“甲巯咪唑片”10 mg 日1 次,突眼肿胀近1 个月,FT3:9.66pmol/l,FT4:35.73 pmol/l,TSH<0.01 μIU/ml。刻下症:突眼肿胀,眼干目赤,羞明流泪,急躁易怒,怕热汗出,头胀痛,颈部肿胀,心悸,手颤,善食易饥,睡眠欠佳,二便调。体格检查:甲状腺Ⅱ度肿大,质韧,心率110 次/分,手颤(+)。眼球突出度:23 mm >—<22 mm(眶距98 mm)。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中医诊断:瘿病目病,肝火旺盛证。治则:清肝泻火,消瘿散结。处方:夏枯草10 g,生地黄15 g,浙贝母20 g,远志10 g,醋香附10 g,山慈菇10 g,白蒺藜10 g,车前子10 g,石斛10 g,菊花15 g,牛膝10 g,牡丹皮10 g,猫爪草10 g。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分服,共15 剂。同时应用甲巯咪唑片每次10 mg,每日1 次口服;利可君、护肝片口服。

二诊:2018 年12 月19 日,治疗后双目肿胀、眼干目赤、怕热略减轻,仍突眼、急躁易怒,时头胀痛,手颤,睡眠欠佳,善食易饥,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FT3:7.95 pmol/l,FT4:14.72 pmol/l,TSH<0.01 μIU/L,血常规及肝功未见异常。上方加生牡蛎15 g、夜交藤20 g,服用28 剂。

三诊:2019 年1 月5 日,上述治疗1 个月,多汗心悸、颈前肿胀、手颤、睡眠有所改善,目赤较前明显减轻,仍突眼,眼睑无力,羞明流泪。FT3:3.46 pmol/l,FT4:9.21 pmol/l,TSH:0.05 μIU/ml,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眼球突出度:20.5mm>—<19mm(眶距98mm)。上方去夏枯草,加玄参10 g,穿山龙15 g,太子参10 g,黄芪15 g。甲巯咪唑片减量,原治疗药物继服。

四诊:2019 年2 月6 日,上述治疗1 个月,甲亢症状基本缓解,仅突眼、羞明流泪,上眼睑无力,目赤肿胀明显改善。FT3:1.53 pmol/l,FT4:2.23 pmol/l,TSH:1.9 μIU/ml。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则:益气养阴,消瘿散结。处方:太子参15 g,黄芪15 g,生地黄15 g,浙贝母10 g,远志10 g,醋香附10 g,白蒺藜15 g,茯苓20 g,泽泻10 g,石斛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猫爪草15g。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分服,1 个月。

五诊:2019 年3 月7 日,眼胀减轻明显,轻微眼突,已无目赤红肿,仍易羞明流泪,乏力,气短。舌暗红,苔白,脉细。FT3、FT4 均正常,TSH:1.6μIU/ml,眼球突出度:16 mm >—<15 mm(眶距98 mm)。治则:健脾益肾,消瘿散结。处方: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茯苓20 g,泽泻15 g,山药10 g,浙贝母10 g,远志10 g,醋香附10 g,白蒺藜10 g,密蒙花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猫爪草15 g。后患者一直服用甲巯咪唑片配合中药加减调理,甲状腺功能指标已基本正常,眼突已基本恢复。

按语:本案例中年男性,基础疾病甲亢,突眼1个月就诊,运用态靶临床思维论治,首先宏观识态,甲亢属于中医瘿病范畴,以突眼为主诉就诊,当辨病为瘿病目病,首诊、二诊“火、热、风”病理因素明显,处于疾病早期、急性期,采用清肝、泻火、息风为主要治则;三诊、四诊火热渐退,气阴不足,伴痰(湿),进入缓解期,采用益气养阴为主要治则;四诊、五诊疾病恢复期,培补肝肾,巩固疗效;疾病全程贯穿消瘿散结法(清热散结、化痰散结、行气活血),并针对症状、药性微观定靶,茯苓、川芎、丹参,改善微循环;牡蛎、白蒺藜,平抑肝阳,控制眼胀;夏枯草、香附、贝母、山慈菇、牡蛎,消除瘿肿;菊花,清热解毒,消炎;猫爪草、穿山龙,调节免疫力。

5 小结

现代医学针对TAO 的治疗,轻度以局部对症为主,活动期、重度患者则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对影响视力和生活质量的则采用选择性康复手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中医药在与西药联合应用或者单独应用TAO 的过程中,起到了增效减毒的作用。中医“态靶思维”强调宏观调态,微观定靶,突出中医整体观念、病证结合的思想,运用中医态靶思维诊治TAO 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猜你喜欢

论治眼病甲亢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方分期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眼睛太突出可能是病
TOP10遗传性眼病防治应引起重视
眼开眼闭查眼病
甲亢妇女能怀孕吗
当心药物致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