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2022-12-05宋景军尚慧娟行治国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骨膜开颅结膜

杨 震 宋景军 杨 伟 尚慧娟 行治国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rnous hemangioma,OCH)是眶内常见的良性肿瘤[1,2]。根据病变位置及其与眼眶神经血管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入路,手术效果良好[3~7]。2010~2021 年显微手术治疗OCH共17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17 例中,男6 例,女7 例;年龄28~77岁,中位年龄50.0岁。无痛进行性眼球突出7例,视力下降6例,复视2例,头痛1例,体检发现1例。

1.2 术前影像学检查 术前均行MRI 检查,右侧11例,左侧6例。病变直径8~30 mm,中位数21 mm;增强后明显强化16 例,无强化1 例。根据MRI 冠状位像:眼眶上方3例,外侧7例,下方4例,内侧3例。

1.3 手术治疗 根据病变位置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对前面和侧面或稍下方的病变,选择外侧入路[4]:在眉毛外侧做一个切口,沿眶外侧壁后延伸,经眶外侧壁进入眶内。如果病变位于外上方或上方,可采用眶颧入路开颅术进入眶内[5]。对于背侧或内侧上方或病变较大(直径≥25 mm),选择单侧额下入路开颅术:抬起硬脑膜后,钻开眶顶以广泛暴露眶骨膜[5]。对于下象限内侧和前部病变,采用眶下经结膜入路进行手术[6]。术中切开眶骨膜后,保留周围关键的眶内结构,解剖眶脂肪组织内病变。切除肿瘤后进行眶骨膜重建。对上方入路,可进行骨瓣原位移植,用钛板固定,并用骨水泥覆盖。术中选择低温冷刀辅助切除肿瘤。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17例中,额下入路开颅手术7例,改良额眶入路开颅术6 例,经外侧入路手术3 例,经结膜入路眼眶手术+额下开颅术1例。病灶全切除15例,部分切除2 例。7 例眼球突出均改善,3 例视力改善。术后2例出现短暂复视,2例出现结膜下出血;1例发生动眼神经麻痹。未发生面神经额肌支麻痹。

2.2 术随访 术后随访12~89 个月,平均52.9 个月。未观察到肿瘤复发。

3 讨论

OCH 为眼眶内常见的良性病变,大多数位于肌锥内区,但也可在肌锥外区[1~3]。临床上,通常根据病灶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经颅入路对于眶上方的病变以及眶后朝向眶尖的病变效果良好[8]。对于视神经外侧病变,可选择经眶外侧壁进入。对于位于视神经内侧的病变,可以经颅入路;也可以采用前经结膜入路[6],尤其是眼球后病变,有助于避免眶切开术或开颅术[7~9]。本文15 例术中使用低温冷刀技术。低温冷刀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可以在不损伤其他眶内组织的情况下切除OCH[6,7],有助于降低外囊撕裂的风险。本文7例眼球突出术后均改善,有3 例(50.0%)术后视力改善;术后随访12~89个月,平均52.9个月,无肿瘤复发。

总之,对于存在视力受损或进行性眼球突出的OCH,建议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骨膜开颅结膜
“至骨”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思路探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
被“夸张”的眼病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