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生活资源,助力幼小衔接

2022-12-04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幼儿园张倩怡

家长 2022年31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张倩怡

我国对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引入从20世纪的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在此期间大部分都是沿海发达城市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内地城市对幼小衔接课程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幼小衔接课程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发展规律,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能更好地让幼儿提前拥有最基本的独立能力与学习能力,辅助幼儿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独立进行学习。因为小学的教学模式与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差异化相对较大,如果不进行幼小衔接的课程,幼儿很难在第一时间融入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在幼儿进入小学时需要花费家长与老师大量的精力进行辅导,影响幼儿的小学学习进程。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就要充分地去培养幼儿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让幼儿能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独立生活的知识,进行一些最简单的人际关系的处理,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当幼儿进入小学时就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教学生活,能与周边的同学相处更加融洽,让整个小学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同时,虽然现在已经引入了幼小衔接课程并逐渐开始重视,但是目前的幼小衔接课程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本文从生活资源方向对幼小衔接课程进行深入的探讨,期待能找出更多的方式方法能帮助幼儿进行更好的幼小衔接的学习。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一)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在目前的幼儿园普遍的教育过程中,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已经开始引入幼小衔接的课程培养幼儿,通过幼小衔接课程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幼儿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使幼儿能有更高的独立自主性。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幼小衔接对老师与家长并不是十分重要,他们没有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的重要性,往往认为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是混日子,到小学时才开始正式地进入学习状态,导致幼儿在幼儿园阶段都是以玩耍学习为主,对小学的学习模式与方法一无所知。当幼儿开始初步踏入小学的校园时,幼儿无法很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对小学的整个学习生活作息规律感到十分迷茫,迟迟无法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状态,甚至会有部分幼儿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课程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在幼儿园阶段就将小学的一些作息规律带入到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课程中,让幼儿能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并且逐渐地让幼儿掌握与身边同学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使幼儿能与其他人更加融洽地交流沟通,更好地去理解他人。在整个幼小衔接课程进行过程中,课程的内容也会发生相对较大的改变。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以游戏学习为主,所以在幼小衔接的课程中,教师会逐步减少游戏的环节,逐渐地将小学的作息制度与环境带入到应幼小衔接的课程中,这样幼儿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现在的学习是非常自然的,等上了小学也会自然而然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差异性。

(二)锻炼幼儿心智,提高应变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幼儿的教育的要求也随之得到提高。在目前的幼儿园小学教育中,不仅是对幼儿的学习有一定的要求,对幼儿的心智成长的要求也相对比较突出。这要求幼儿能有更高的独立性,在遇到任何事情时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由于在幼儿园时期幼儿受保护程度相对较高,所接触到的人与知识都相对较为单一,所以幼儿的心智成长相对较为缓慢,因此幼小衔接在培养幼儿心智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幼小衔接课程的整个时期,教师一定要更多地对幼儿进行细微的指导关注,通过生活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培养,让幼儿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会多观察、多学习,只有这样幼儿的心智才能有效地提高。所以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小衔接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的独立性进行提升,让幼儿在进入小学时能有相应的应变能力,幼儿的心智能得到相应的成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三)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

由于现在的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关注度越来越少,很大一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帮助孩子建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对幼儿的身心关怀着相对较为稀少。所以在幼儿幼儿园升小学期间,通过幼小衔接课程可以让家长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孩子身上,与教师一起去见证幼儿的成长,不断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时刻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进入小学、顺利地融入小学生活提供最大的保障。所以,通过幼小衔接的课程,可以有效地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家长能分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能更好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二、幼小衔接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过于生硬,缺乏过渡性

随着幼儿园教育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的幼儿园教师及学校对幼儿教育的意识理念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对幼儿的幼小衔接的培养还相对较为固化。很多幼儿园教师对幼小衔接课程的理解还不是特别到位,他们普遍认为幼小衔接课程就是将小学的作息规律与浅显的教学内容提前在幼儿园中复刻,这种相对狭隘的认知会导致幼儿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课程中无法得到一个相对较好教学效果。幼儿在进行幼小衔接课程的学习时,由于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经常会发生幼儿无法更好地适应课程的学习的现象,不能理解老师的所作所为,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让幼儿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抗拒。所以,在目前的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中,部分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课程教学时,直接将小学的作息时间与教学内容在幼小衔接的课堂上进行运用,没有能给幼儿一定的适应时间,这是目前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相对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阻碍幼小衔接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注重外部培养,忽视心理教育辅导

对大部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的教师来讲,幼小衔接课程就是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所以,在具体的幼小衔接课程的进行过程中往往会引入大量的小学知识与作息规律,这样对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确实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大部分的老师没有注意到幼儿心理上的培养,导致幼儿虽然在行为上能融入小学的生活学习中,心理承受能力还远远不足,无法更好地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导致幼儿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开心、不理解等心理因素。又由于幼儿在此阶段缺乏表达的能力,所以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幼儿在整个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中,不仅是学习行为习惯的过渡,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心理转变。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只需要开开心心地进行游戏学习即可,也没有过多的学习压力,但当幼儿步入小学时,就会有固定的学习任务,还会承担着与周边同学相处的生活压力,所以在幼儿的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时刻掌握幼儿内心的心理变化,对幼儿有更好的心理引导,使幼儿能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所以在目前的幼小衔接课程中,教师只重视幼儿的外在适应程度,不重视他们的心理适应,这也是目前幼小衔接课程所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之一。

(三)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许多幼儿园教师长时间没有得到相对正规的培训,这导致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在进行实际的授课时还是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随着幼小衔接课程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小学低年级的实际教学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进行幼小衔接课程的准备,让幼儿更加顺利地度过整个幼小衔接课程,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太多的比较生硬的生活和学习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幼小衔接课程的正常推进做出贡献。因此,在目前的幼小衔接课程所遇到的问题中,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也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之一,应该加大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进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更好地为幼小衔接课程的推动保驾护航。

三、优化幼小衔接课程策略

(一)利用生活资源,开展素质教育

在幼儿的幼小衔接时期,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小学生活学习的适应,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教程时要更多地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帮助幼儿学习素质教育,从而让幼儿在进入小学时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教师作为幼儿整个幼儿园阶段的生理心理成长的重要引导者,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个幼儿园教师都一定要充分地深入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成长状态,以便能更好地辅助幼儿进行成长,通过多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幼儿进行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到表达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地让幼儿接触生活、融入生活,增加幼儿的情感认知,更好地学会与他人相处。比如在幼儿进行幼小衔接课程教育时,教师一定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可以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将现实的生活带入衔接课程中,让幼儿明白生活也是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便让幼儿在上小学时有更高的独立性,不过于依赖教师以及家长。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让幼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整个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二)增加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合作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幼儿园在实际教学时只以自己的幼儿园教学为主,很少有幼儿园能与小学进行沟通联系,所以也就导致幼儿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经常会与小学脱节,无法更好地迎合小学的现实情况进行教学。在整个幼小衔接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幼小衔接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幼儿能更好地融入小学的生活学习中,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时一定要更多地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园应该与小学对接,积极地向小学的实际教育靠拢,不能出现一头热的教学现状,导致只是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对小学的实际教育进行表面上的模仿,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背后的深层次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目前小学的实际教学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所以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课程时,更应该主动地多与小学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课改的发展,保证幼儿所学的内容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也能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到幼儿的需求。所以在幼小衔接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全方面能力的提升,使幼儿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多与小学展开衔接教育工作,更加积极地寻求与小学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联动,共同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转变家长观念,利用生活进行教育

在幼儿的整个幼小衔接学习过程中,幼儿除了接受幼儿园的学校教育之外,家长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成果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课程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许多家长都普遍认为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是能自然适应的。而家长根据以往的经验,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知识在小学时几乎很少能用上,所以导致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学习重视程度并不高,在幼儿进入小学以后才会逐渐提升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因此,这往往会导致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得到了相应的幼小衔接教育,但是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又导致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幼小衔接课程的教学结果,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时,一定要做好家长的思想辅导工作,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对幼儿刚进入小学时的重要性,也让家长能积极地参与幼小衔接的课程中,实时感受到孩子的变化,与教师一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在家长参与幼小衔接课程时,教师可以更多地利用周边的生活资源进行教学。因为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幼儿离开课堂、幼儿园以后,更多接触的是周边的生活,所以家长在进行幼小衔接课程时,主要利用周边的生活环境提升幼儿的生活独立性,让幼儿能有更强的观察学习能力,这样在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时能独立自主,拥有更高的情商,在处理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使幼儿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幼小衔接课程正常举行,使幼儿的幼小衔接能更好地运用,在幼小衔接的实际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边的生活资源,利用周遭幼儿时常见到、摸到的实际事物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观察学习的能力。同时,随着幼小衔接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也要不断地与小学教师进行交流沟通,高频次地对接工作,这样才能领会到小学教学过程中最新、最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幼小衔接课程的正常开展。最后,幼儿的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教师的问题,还需要家长与社会各界的配合。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与家长都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幼小衔接的意义及有效策略研究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