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黄芩药对功效及临床应用

2022-12-03杨甜甜周新苗肖洋

中成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成药黄芩柴胡

李 岳 杨甜甜 周新苗肖洋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陕西 咸阳712046; 2.陕西省中医医院米氏内科内分泌二科, 陕西西安710003)

药对是临床中比较常用且药物配伍固定,相辅相成的药物组合。药物配伍中一般表现为相须、相使,在组方中可以起到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良性效果。药对首创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柴胡⁃黄芩药对首见于《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是经典药对。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效。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柴胡泻半表半里之外邪,升清阳;黄芩泻半表半里之里邪,降浊火。两药相伍,调和表里,和解少阳,清少阳之热,升清降浊,疏调肝胆气机,清泄湿热[1⁃3],在临床中应用于肝胆湿热及发热性疾病。本研究将从柴胡⁃黄芩药对的功效、临床应用、配伍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其应用规律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及中药配伍理论的探索提供借鉴。

1 功效

在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搜索得含柴胡⁃黄芩药对的中成药共有28 种。柴胡⁃黄芩药对既有作为君药的作用,也有作为臣药、佐药的作用,做君药一般是作为解热剂,发挥清热解表、清热解毒作用,配伍疏风解表药;做臣药及佐药发挥清肝利胆、祛湿的功效,配伍行气药、活血药。含柴胡⁃黄芩药对药物主要功效总结为疏风清热解表、清热解毒祛湿、疏肝利胆解郁,见表1。

表1 含柴胡⁃黄芩药对中成药的功效

2 临床应用

其适应症主要集中在发热性疾病(49.9%)、消化系统疾病(17.8%)、皮肤病(10.7%)、神经系统疾病(7.1%)及其他疾病(17.8%)。

2.1 发热性疾病 发热性疾病是以发热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发热,其致病原因多为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产生并释放致热源,呼吸系统的肺炎、支气管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化系统的肠道感染所造成的发热均属于此类,治疗以抗菌、抗病毒、抗炎为主。柴胡与黄芩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的作用[4],黄芩⁃柴胡协同作用抗病毒效果增加[5]。李佳霖等[6]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清瘟解毒丸治疗新冠肺炎的机制,关键靶点为IL⁃6、CCL2、TNF、IL⁃10等,作用通路为JAK/STAT 信号通路、C 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发生[7]。含有柴胡⁃黄芩药对的中成药多应用于儿科,为治疗小儿发热提供更好的应对措施。

2.2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肝胆脾胃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肝损伤、肝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一般会出现胁痛、胆胀、胃痛或胸胁不舒等症状,临床应用胆石通胶囊、利胆片、柴胡舒肝丸、舒胆胶囊、加味左金丸改善上述症状。研究结果表明,柴胡中的有效成分槲皮素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炎症介质表达,在抗氧化、消炎镇痛等方面疗效显著;黄芩中的成分β⁃谷甾醇具有类激素样抗炎的作用;两种成分通过降低胆囊局部炎症反应,增加胆囊收缩运动来达到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目的[8]。王宪龄[9]、孙付军等[10]研究表明,柴胡⁃黄芩药对治疗肝损伤可以通过保肝降酶,促进蛋白的生成,发挥抗氧自由基损害、降血脂、免疫调节等作用。储媛等[11]发现加味左金丸有抑制胃酸分泌和抗炎抑菌作用,联合常规西药能更好地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

2.3 皮肤病 在2020 年版《中国药典》含有柴胡⁃黄芩药对的中成药中,可治疗皮肤病的有消痤丸、化瘀祛斑胶囊、龙胆泻肝丸,主治痤疮、粉刺、黄褐斑、带状疱疹等皮肤病。刘拥军等[12]运用消痤丸联合理疗治疗痤疮效果良好,安全有效。方中黄芩发挥抗菌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瘀祛斑胶囊主治风热郁阻型黄褐斑,韩婷梅[13]、徐劲等[14]运用化瘀祛斑胶囊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防止复发,有良好的临床意义,方中药物柴胡有效成分柴胡多糖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通过抑制相关酶促反应来抑制和减少黑素生成。

2.4 神经系统疾病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中成药所治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为癫痫及惊风抽搐,癫痫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肌阵挛、失神、强直。柴胡及其主要成分总皂苷有镇静和实验性抗惊厥作用,具有对抗小鼠戊四氮致痫作用。柴胡⁃黄芩配伍应用煎煮时可能会增加柴胡皂苷的溶解度,增强其镇静、抗惊厥作用[12]。桂芍镇痫片联合西药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片治疗癫痫能够改善临床症状[15⁃16]。柴胡⁃黄芩药对配伍还能治疗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17],周丽萍[4]、李亚芹等[17]通过均匀设计法评价柴胡⁃黄芩的配伍比例及抗抑郁机制。

2.5 其他疾病 含柴胡⁃黄芩药对的中成药有龙泽熊胆胶囊、龙胆泻肝丸;鼻渊舒胶囊改善鼻炎、鼻窦炎的症状;二十七味定坤丸治疗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通窍耳聋丸治疗耳聋、耳鸣等疾病。柴胡与黄芩均在治疗葡萄膜炎发挥作用,龙胆泻肝汤的应用频率较高,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眼睛发炎症状[18⁃19]。研究发现黄芩苷对急性高眼压造成的视网膜损伤有治疗作用[20]。鼻窦炎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流脓涕、鼻塞、头痛等,严重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鼻渊舒口服液(胶囊)可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21]。

3 讨论

28 种含柴胡⁃黄芩药对的中成药中,柴胡为君药、佐使药,黄芩为臣药、佐药,柴胡做君药占比40.7%,臣药占比29.6%,佐使药占比33.3%;黄芩做君药占比7.4%,臣药占比77.8%、佐药占比14.8%。柴胡重在解表热,黄芩清里热,两者相伍比例不同也体现病情的表里程度不同。单用柴胡的中成药44种,其主要应用在肝郁气滞疾病如乳腺疾病、肝炎等疾病;单用黄芩的中成药159种,应用在因湿热导致的疾病,如腹泻、痢疾、胃痛、便秘、牙痛、口腔溃疡、月经不调、先兆流产、咳嗽等。柴胡黄芩不做药对但配伍其他药物组成的中成药的适应症与含柴胡⁃黄芩药对的中成药的适应症有一定重合,但治疗范围有所扩大。

柴胡⁃黄芩是柴胡汤类方的核心功能药对,小柴胡汤制成小柴胡胶囊等制剂可治疗外感发热病,但原方加减还用以治疗肿瘤、消化不良等病症。柴胡⁃黄芩协同应用解热抗炎、保肝利胆、抗病毒功效增加[4],柴胡⁃黄芩1∶1 配伍时胆汁分泌量最多,单用柴胡无明显胆汁分泌量增加作用[2]。柴芩煎液与小柴胡煎液作用于发热大鼠,两者解热作用没有明显差异[22],柴胡⁃黄芩药对决定了小柴胡汤的功效和适应症,在本方及类方中不可分割[23],提示柴芩药对对柴胡汤类中的功效贡献度较高。但复方配伍中起效并不是化学成分的相加,药对在成药中的具体贡献度,在临床的应用中具体起效方式还需要现代科学方法的研究为其提供依据。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成药是长期用药之后的总结,在临床各科的应用中,有医师对柴胡⁃黄芩药对的不同配伍进行不懈探索以便面对更加复杂的临床工作,常用的经典方,医师自拟方,虽未进入2020 年版《中国药典》,仍在临床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同医师从药理学角度探索柴胡⁃黄芩药对用于疫情的合理性,以期改善患者的症状,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对柴胡⁃黄芩配伍治疗疾病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配伍后药理作用增强,忽视了生物体在药物发挥疗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配伍的合理性还需研究者进一步阐明。

猜你喜欢

中成药黄芩柴胡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黄芩使用有讲究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