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梅丸联合美沙拉嗪对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2-12-03李克亚陆文洪王真权王军文

中成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同组乌梅溃疡性

李克亚 陆文洪 王真权 王军文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 湖南 长沙410005; 2.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湖南长沙410208)

溃疡性结肠炎是胃肠道常见疾病,属于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肠病,起病隐匿,表现为腹痛、脓血便等,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学习,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1⁃2],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3]。目前,美沙拉嗪作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疗效较好[4⁃6]。中医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痢疾”“便血”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寒湿、湿热之邪入侵肠腑相关,寒热错杂型是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当予以清热祛湿、补气止痛之方[7⁃8]。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相关报道较多[9⁃10],故本研究探讨该方联合美沙拉嗪对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收治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94 例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9 例;年龄23~65 岁;病情程度轻度31例,中度16 例;病变位置全结肠18例,左半结肠29例,而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8 例;年龄24~63 岁;病情程度轻度30例,中度17 例;病变位置全结肠20例,左半结肠27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17⁃KY⁃009)。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溃疡性结肠炎)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11],(1)反复腹泻,黏液血便,腹痛,不同程度全身症状,便秘;(2)肠镜检查显示黏膜多发性溃疡、充血、水肿,或呈炎症反应;(3)排除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炎、放射性肠炎、菌痢等疾病。

1.2.2 中医(寒热错杂型)参照《中医内科学》[12],主证下痢稀薄,肛门灼热,腹痛绵绵;次证饥不欲食,口渴不欲饮,畏寒怕冷;舌质红或者舌质淡,苔薄黄,脉弦或细弦。

1.3 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1.2”项下诊断标准,病情程度轻、中度;②年龄23~65 岁;③临床资料完整,相关数据详细;④可接受乌梅丸、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⑤无其他合并症;⑥患者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①资料不全,或治疗过程中更改治疗方案;②合并肠穿孔、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症状;③合并肿瘤;④其他原因导致的结肠炎;⑤ICU患者;⑥有消化道疾病手术史;⑦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⑧合并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

1.4 治疗手段

1.4.1 对照组 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德国霍克制药厂,批准文号H20171358,编号C14202018878)口服,每天4次,每次1 g,以7 d 为1 个疗程,共4 个疗程。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乌梅丸,组方药材乌梅12 g、太子参15 g、桂枝10 g、黄柏10 g、当归10 g、干姜10 g、附片6 g、川椒6 g、黄连6 g、细辛3 g、甘草6 g,脓血多者,加槐花炭、地榆炭各12 g;大便不畅者,加枳壳、槟榔各6 g;腹痛严重者,加乌药15 g,每天1剂,水煎煮服用,以7 d 为1 个疗程,共4 个疗程。

1.5 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13] 报道,①治愈,反复腹泻、黏液血便、腹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显示肠黏膜恢复正常;②显效,上述症状显著改善,肠黏膜有轻度炎症反应;③好转,上述症状、肠黏膜病变有所好转;④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100%。

1.6 指标检测 ①中医证候评分,参考文献[14] 报道,包括下痢稀薄、肛门灼热、腹痛绵绵、饥不欲食、口渴不欲饮、畏寒怕冷等证候,按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②内镜表现评分,参考文献[15] 报道,包括黏膜充血、糜烂、水肿、溃疡等,按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2、4、6 分;③氧化应激指标,参考文献[16] 报道,采取免疫放射法检测MDA、LPO、SOD 水平,相关试剂盒均由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④炎性因子水平,参考文献[17] 报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8、TNF⁃α 水平;⑤Baron 评分,参考文献[18] 报道,3 分表示自发性出血,明显溃疡;2 分表示肠道黏膜接触性出血严重,1 分表示患者肠道黏膜无出血,但有损伤;0 分表示患者血管纹理清晰,无损伤,分值越低,改善情况越好;⑥改良Mayo 疾病活动性评分,参考文献[19] 报道,1~2 分为临床缓解,3~5 分为轻度活动,6~10 分为中度活动,11~12 分为重度活动,分值越高,疾病活动度越差;⑦参考文献[20] 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TMAO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2、MMP⁃9 水平;⑧参考文献[21] 报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水平;⑨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其发生率。

1.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4.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47]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n=47]

2.2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n=47)Tab.2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n=47)

表2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n=47)Tab.2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n=4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内镜表现评分 治疗后,2 组内镜表现评分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内镜表现评分比较(分,,n=47)Tab.3 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performanc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n=47)

表3 2 组内镜表现评分比较(分,,n=47)Tab.3 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performanc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n=4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氧化应激指标 治疗后,2 组患者MDA、LPO 水平降低(P<0.05),SOD 活性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2 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n=47)Tab.4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表4 2 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n=47)Tab.4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后,2 组IL⁃6、IL⁃8、TNF⁃α 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2 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n=47)Tab.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L,,n=47)

表5 2 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n=47)Tab.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L,,n=4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6 Baron 评分、改良Mayo 疾病活动性评分 治疗后,2 组Baron 评分、改良Mayo 疾病活动性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6。

表6 2 组Baron 评分、改良Mayo 疾病活动性评分比较(,n=47)Tab.6 Comparison of Baron scores and modified Mayo disease activ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表6 2 组Baron 评分、改良Mayo 疾病活动性评分比较(,n=47)Tab.6 Comparison of Baron scores and modified Mayo disease activ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7 MMP⁃2、MMP⁃9、TMAO 水平治疗后,2 组MMP⁃2、MMP⁃9、TMAO 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 显(P<0.05),见表7。

表7 2 组MMP⁃2、MMP⁃9、TMAO 水平比较(,n=47)Tab.7 Comparison of MMP⁃2,MMP⁃9 and TMAO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表7 2 组MMP⁃2、MMP⁃9、TMAO 水平比较(,n=47)Tab.7 Comparison of MMP⁃2,MMP⁃9 and TMAO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8 CD4+、CD8+水平 治疗后,2 组CD4+水平降低(P<0.05),CD8+水平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8。

表8 2 组CD4+、CD8+水平比较(,n=47)Tab.8 Comparison of CD4+and CD8+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表8 2 组CD4+、CD8+水平比较(,n=47)Tab.8 Comparison of CD4+and CD8+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4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9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9。

表9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n=47]Tab.9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n=47]

3 讨论

中医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痢疾”“便血”“泄泻”等范畴[22],寒热错杂型是临床常见证型,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大肠湿热为标,脾阳虚为本,治则清热去湿、健脾温阳。乌梅丸源自《伤寒论》,主要由乌梅、太子参、桂枝、黄柏、当归、干姜、附片、川椒、黄连、细辛等中药组成,具有强杀菌性作用,还可利胆抗过敏,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中乌梅性平,味酸涩,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能吸气归元,主下气,还可除热烦满,安心;太子参益气生津,补肺健脾;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附片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川椒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细辛祛风,散寒,止痛;甘草清热解毒;乌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消肿;枳壳、槟榔润肠通便;槐花炭、地榆炭止痛功效良好,并且乌梅为君药,功效生津解毒、敛肺涩肠;细辛、附片、干姜、桂枝、川椒均是辛热中药,共为臣药,功效驱寒、温补脾肾;黄连、黄柏均是苦寒之药,功效清利大肠湿热,而太子参、当归功效养血、补气、通脉,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可解毒,调和诸药药效,诸药配伍,可寒热并调,去邪扶正,共奏解毒止痛、健脾温阳、补气活血之功。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缓解,病情恢复良好,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善,免疫功能提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乌梅丸联合美沙拉嗪对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包括病例纳入少、证型单一等,今后可扩大样本量及中医证型进行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同组乌梅溃疡性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新知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望梅止渴话乌梅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