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对分课堂的中医妇科学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2022-12-01钱国强姜心禅梁颖瑜胡任飞傅南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讲授科学内容

许 英,钱国强,姜心禅,陈 佳,梁颖瑜,胡任飞,傅南琳,2

(1.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中医药防治妇产科疾病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妇科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主干课程与重要桥梁课程之一。中医妇科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等理论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学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为主。LBL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具有利于教师设计和组织、管理教学过程,讲授知识较系统和全面等优势;同时,该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较为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差异较大[1-2]。而且传统LBL教学模式以知识的单向传授为主,忽视知识内化、提升和知识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3]。因此,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是提升中医妇科学教学水平、培养和提升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课题,对于培养具有中医妇科学特色的高水平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对分课堂”是基于传统教学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最早由我国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提出。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对分课堂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由教师讲授,一半以学生讨论为主。而且,对分课堂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心理学中的内化环节,使学生一定程度理解讲授内容后,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4]。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强调了内化和吸收的过程,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对分课堂的创新教学理念,结合中医学学科特色与中医妇科学课程特点,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中医妇科学教学,探索构建融合对分课堂模式的中医妇科学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创新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和潜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医妇科学》为研究课程,选择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2018级中医学专业(3)(4)班(共128名学生;其中男生55名,女生73名)作为教改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授课。2018级中医学专业(1)(2)班(共134名学生;其中男生59名,女生75名)为对照班,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性别比例、大学入学成绩等基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课前准备

确定对分课堂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中医妇科学理论课共60学时。作为初次尝试,本研究选择“理论篇”教学内容(共12学时),对分课堂以隔堂形式进行组织。该课程其余48学时内容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在广东药科大学“超星泛雅”教学平台(http://gdpu.fanya.chaoxing.com)创建课程和班级,上传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及相关课件、视频、文献、复习题等资料,以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

开课前1周,授课教师向教改班学生介绍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和实施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融入对分课堂新模式教学。

1.2.2 课堂讲授

依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原理,课堂讲授中教师做引导性的、框架式的凝练性精讲。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指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点出学习内容的意义与价值,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基础和空间以内化吸收,为自主学习搭建框架[4]。对于基础性、记忆性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自学。学生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课后学习任务,从而学习、理解、内化、吸收该章节内容。

1.2.3 课后学习

学生课后利用空余时间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学习“超星泛雅”教学平台本课程相关章节资料,认真总结分析,书写自学笔记。自学笔记包括“亮”“考”“帮”三方面内容。“亮”即亮闪闪,要求学生至少列举一个该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知识点,或者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表格、与内容相关的顺口溜等,供讨论时分享。“考”即考考你,列举一个以上自己懂了,但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讨论时提出,用来挑战别人。“帮”即帮帮我,列出自己通过学习后仍不清楚的内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讨论时向同学求助[5]。

在课堂讨论前,学生完成自学笔记,并上传至“超星泛雅”教学平台。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笔记中的“亮”“考”“帮”,可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等。学生在内化吸收环节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在完成自学笔记过程中,通过总结亮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中医妇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创新思考能力。

1.2.4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主要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讨论两个环节。在生生互动环节,学生按邻近座位6~7人/组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均要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主要分享“亮”“考”“帮”内容。然后进行组间讨论,要求各组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本组的“亮”“考”“帮”,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分享本组讨论结果,与其他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主讲教师总结,集中解答生生讨论环节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学生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本部分内容简单总结。

1.3 教学效果评价

完成所有对分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组针对该部分内容拟测试卷一份(试题内容紧扣教学大纲),以详细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减少阅卷教师的主观偏倚,测试题均为客观选择题。

完成对分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给学生发放《“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调查问卷》(问卷条目参考[6]),了解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测试成绩结果

测试成绩显示,教改班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详见表1)。条目分析显示,教改班在病例分析、临床应用类型题目准确率较高,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堂讨论中潜移默化掌握并强化专业知识、增加理论素养,特别对学生临床思维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潜力。

表1 教改班与对照班测试成绩比较

2.2 问卷调查结果

教改班课堂发放问卷128份,匿名填写,当场收回全部问卷,其中127份问卷有效,1份问卷因题目漏答被判定为无效问卷,有效率99.2%。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参与度较高。所有学生均能够在课后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作业,为课堂讨论积极准备,并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有97.7%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有89%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94.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团队沟通合作能力。85.8%的学生认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后学习负担适中。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达94.5%。(详见表2)

表2 教改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评价结果分析 [n (%)]

3 讨论

鉴于《中医妇科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与重要桥梁课程,前期已有大量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报道,创立了多种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包括案例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提问导向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团队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等[7-10]。以上教学模式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共同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11-13],但弱化了教师讲授的环节,未能最大程度发挥教师讲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且,学生参与讨论的效果高度依赖课前自主学习和资料的查阅,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中医学专业具有课程较多、临床见习和实习占时比例较高以及强调中医名家、名师临床用药经验等特点。上述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度依赖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学课程改革实践中效果欠理想。同时,这一现状也为探索中医妇科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分课堂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原理构建的教学模式,其把教学划分为讲授、内化和讨论3个过程,包含教师精讲、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5个环节,其核心理念是师生权责对分,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分享权力及承担责任,促进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全面、积极、健康的个性发展[14-16]。

综合分析我们融合对分课堂的《中医妇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评价结果,本研究揭示该创新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培养学生对于中医核心课程自主学习信心和动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将课堂时间分为两部分,一半时间教师讲授,一半时间学生讨论;教师讲授在前,学生讨论在后。由于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已对中医妇科学相应疾病的经典文献、病因病机、辨治概要、历代名医经验等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较单纯讨论式课堂降低,自主学习效率增加。同时,主讲教师还会结合自己临床辨治妇科疾病的临证经验和体会进行讲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中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中医药文化自信。因此,可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学生认可度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达94.5%。

另外,由于对分课堂要求课堂小组讨论时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分享各自的“亮”“考”“帮”。为了更好地参与讨论和避免缺乏讨论素材,学生课后必然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查阅资料,学习相关内容。经典医籍是历代医家辨治妇科疾病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妇科学等中医课程的重要讲授内容之一。同时,中医妇科学经典医籍具有体量大、年代跨度大等特点,单纯依靠教师课堂精讲很难做到全面讲授。在融合对分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梳理“亮”“考”“帮”过程中,对自己所查阅的中医妇科经典医籍进行分层概括与总结,并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可显著扩展学生中医妇科经典医籍和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的涉猎。因此,对分课堂模式可提高学生对于《中医妇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有助于提高授课教师中医学理论功底和中医妇科学专业水平。由于对分课堂教师授课时数压缩,为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点及重点、难点内容,教师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地备课,认真归纳、梳理课堂内容,以保证按时完成教学大纲任务。另外,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涉猎大量课外相关文献资料,加之大学生思维活跃,因此,课堂讨论交流较传统课堂互动相比,更具深度和挑战性。在深入、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医妇科等临床专科已探索借助中医四诊数字化采集系统、人工智能(AI)辅助、宏微观结合的智能辩证系统等中西医结合创新诊疗模式。同步,中医妇科学授课教师只有更加充分备课,拓展相关知识,了解及掌握相关前沿知识,方可整体把控课堂。因此,对分课堂可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素质及专业水平。

第三,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85.8%)认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后学习负担适中,说明对分课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课业负担基本合适。12.6%的学生认为采用对分课堂授课模式,自主学习花费时间较多,学习任加重,可能与其平时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欠缺有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我们的初步教学实践和评价结果显示,融合对分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作为中医妇科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并提升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优化和推广。

猜你喜欢

讲授科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主要内容
科学拔牙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