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

2022-12-01李丰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樟子松造林幼苗

李丰年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华隆自然保护站,甘肃 天祝 733200)

樟子松耐寒特性较强,休眠阶段能够承受-50~-40 ℃的低温,春季生长阶段能耐受-6.5 ℃的低温。樟子松树冠较为稀疏,针叶相对较少且短小,角质层较发达,气孔密度较小,表皮细胞致密,保水能力强,可控制和减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抗干旱能力较强[1]。

1 樟子松育苗技术

1.1 育苗地选择

首选结构疏松,具有较好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不高,肥力条件较好的沙质土壤为育苗地,不能在同一地块持续多年育苗,否则会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苗木健康生长,应遵循2 年轮作原则。土壤沙性较大时需施加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促使苗木健康生长[2]。

1.2 施肥

为了确保苗木生长的养分供应、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育苗前应施加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作底肥,同时作床前在育苗地上均匀撒施肥料。

1.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樟子松育苗的重要部分,可促使种子尽早发芽、确保出苗整齐、增强幼苗抗性,播种前应科学合理地开展催芽工作。

1.3.1 雪埋 将收集好的降雪放置于提前在背阴区域设置好的坑中,厚30~50 cm。把种子与3 倍量的雪充分搅拌后,盛放于麻袋或木箱中,置于雪上,并在其上覆盖雪进行雪藏。

1.3.2 混沙埋藏 播种前10~20 d,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向阳背风区域开挖埋藏坑,深度与宽度均控制为50 cm 左右,长度由种子量确定。坑底铺草席,将种子消毒后与湿沙(2 倍量)充分混合,放入坑内。夜晚覆盖草帘,白天揭去草帘并翻动种子,合理控制水分,17 d 左右后多数种子开裂时,便可播种[3]。

1.4 作床

床高10~15 cm,床面宽1 m,小步道宽50 cm。首先浇足底水,水分完全下渗后把步道上的土翻到苗床上,并搂平压实,保证床面平坦,以免浇水或降雨冲毁种子或幼苗,对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1.5 播期

在最佳时期内播种可大幅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苗齐、苗壮,提高幼苗抗性,减少病虫害。地表温度持续保持在8 ℃以上时便可播种,通常4 月份是樟子松的最佳播期[4]。

1.6 播种地管理

风沙天气较多,育苗地没有防护林或防护林生长较稀疏的地区,需在播种区的四周与中间部位设置防沙障。为了避免大风将覆土吹散,需对地面温湿度进行调节,种子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稻草,出土幼苗达50%左右时撤除部分稻草,幼苗全部出齐时将覆草全部撤除,并对苗木加强保护。覆盖稻草还能有效控制或减少浇水与降雨时冲刷表土,在有效调节床面温湿度的同时,避免土壤板结。樟子松幼苗顶壳出土之后,极易遭受鸟类啄食,为了避免鸟类为害樟子松幼苗,应安排专人看护。苗床上搭设遮阴网,不仅能够起到保湿、防风的作用,还能避免鸟类啄食[5]。

1.7 苗木越冬保护

冬季要加强幼苗越冬保护,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土壤冻结前掘起步道上的土壤,敲碎后覆盖在苗床上,厚度控制为10~15 cm,次年4 月份地表土壤10~20 cm 全部融化后,将覆盖在苗床上的土分2次撤除,同时浇灌苗木。为了促使育苗地土壤风化,控制或减少病虫害,可在秋季掘苗,掘苗后开展假植工作,用土埋实苗木根部。可将1 年生的幼苗捆成小把,土壤上冻前用土深埋苗梢。

2 樟子松造林技术

实施造林工作的第1 年开展整地工作,新退耕地和新采伐地杂草相对较少,土壤疏松的区域可随时整地、随时造林。风蚀地可不用整地,直接实施造林工作。杂草生长较少,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选择窄缝栽植法进行造林。造林时苗木蘸泥浆可有效避免苗木窝根。苗木侧根较发达时,可选择穴植法开展造林工作。春季是造林的最佳时间,多为顶浆机械造林。春季干燥多风的区域,可在雨季开展造林工作。苗木在造林前14 d 进行原床切根,有新根分化时及时起苗造林,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3 樟子松栽植方法

3.1 小坑垂直靠壁法

小坑垂直靠壁法操作简便,栽植效率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栽植质量。坑深控制为35~40 cm,上口宽度30~35 cm,坑底宽15 cm,将苗木垂直于坑壁侧边放置并扶正,并把第2 个坑挖出的土,回填至第1 个坑内、踏实,第3 个栽植坑内挖出的土填入第2 个栽植坑,依次开展倒坑栽植。

3.2 缝隙植树法

用植树锹开挖深50~60 cm,上口宽约10 cm的缝隙,把苗木根系全部放入缝隙中,并将苗木轻轻抖动,确保苗木根系充分舒展、苗木靠近缝隙侧壁,使苗木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填实孔隙、踏实苗木周围。然后在相距第1 个缝隙10 cm 左右的区域,设置相同深度和上口宽度的缝隙栽植苗木。

3.3 其他

其他樟子松造林方法还有机械造林法和明穴栽植造林法等,造林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栽植地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造林方法。

4 常见病虫害防治

4.1 针锈病

针锈病主要危害樟子松针叶,病情较为严重时导致大量松针脱落,对樟子松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感染该病的松针早期出现褪绿斑,长短不一,斑段正面出现一些褐色丘疹状的小点,并成行排列,之后转变为暗褐色,褐色丘疹对侧出现黄白色或橘黄色疤囊,高1.5 mm,成熟的疱囊发生破裂有黄色粉状物散出,之后留下一些白色膜片,慢慢破裂、脱落。叶片发病时逐渐变得枯黄并脱落,导致樟子松主枝变短,病情较重时导致枝干干枯或全株干死。

防治过程中应当在加强检疫的同时,有效清除紫菀、一枝黄花等转主寄主,有效切断侵染源,降低发生概率。药剂防治方面,3—4 月用0.3°石硫合剂对树冠进行喷施,或喷施45%代森铵水剂1 000 倍液,或喷施65%代森锌600 倍液,隔10 天喷施1 次,连喷3 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2 松苗立枯病

1~2 年生的幼苗比较多发,3 年生大苗上也有发生,主要有种芽腐烂型、猝倒型、茎叶腐烂型、根腐型4 种类型。种芽腐烂型:播种后种子在发芽出土前由于遭受病菌侵害,种牙组织被破坏、腐烂,导致苗床出现缺苗现象。猝倒型:刚出土的幼苗由于尚未扎根,且茎部没有木质化,外表没有形成角质层与木栓层,从根茎部位侵入的病菌形成褐色斑,病斑逐渐扩大呈水渍状,并蔓延到苗颈组织,导致苗木倒伏。茎叶腐烂型:出土后的幼苗,若密度和湿度较大,遭受病菌侵染后茎叶黏结在一起,并发生腐烂,出现一些丝状白毛,最终导致苗木枯死。根腐型:苗木木质化后细根和根皮感染病菌,根部组织发生腐烂或坏死,导致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养分得不到有效供应,继而导致苗木死亡,但苗木直立不倒伏。

防治方法:科学合理地选择苗圃地,首选排水条件较好的砂质土壤,不可选择粘重土壤和低洼地带进行育苗。盐碱地育苗时,可用明矾或硫酸亚铁酸化土壤,播种前5~6 d,土壤喷洒3%硫酸亚铁。育苗过程中应避开上茬作物为茄子、棉花、马铃薯的地块。种子进行冬埋处理,并用0.1%高锰酸钾将种子浸泡60 min,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以免种子发生霉烂。用5%的明矾、0.3%的福尔马林、1.5%的漂白粉等配合制成混合药土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将药土在苗床上垫一半,另一半在完成播种后覆盖。苗期喷施30%的苏化911 乳油500 倍液,或喷洒5%明矾水,或喷洒1∶1∶200 波尔多液。

4.3 红斑病

红斑病多发生于樟子松的叶尖端部位,病害发生早期阶段病斑中心部位呈褐色,之后病斑逐渐扩大,慢慢变为红褐色,多表现为短条状。针叶发病较重的,植株叶片上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黄,并发生落叶。分布于树冠以下的枝条叶片先发病,然后慢慢向树冠上部叶片发展,病害较重的植株呈火烧状,逐渐枯死。

樟子松红斑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病害,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剧。为了控制和减少该病的发生,须进一步加强苗木检疫工作,避免病菌扩散蔓延。及时修剪发病针叶,连同枯枝落叶集中销毁,控制或减少传染源。此外,为了有效防治红斑病,需进一步强化栽培管理工作,根据苗木生长需求定期浇水、合理施肥,促使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苗木有新叶长出后,病菌孢子散发前及孢子放散盛期,可喷施喷克菌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 倍液,每隔7 天喷施1次,连喷3 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4 松梢螟

松梢螟通常每年发生2 代,不同时期的幼虫均可潜藏在树梢中的蛀虫道内过冬,部分幼虫潜藏在树干树皮中越冬,1 年生的樟子松苗木发病率较高。为了有效防治松梢螟,可喷施90%敌百虫1 000 倍液,或80%敌敌畏1 000 倍液,间隔7 天喷施1 次,连喷3 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次外,树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可减少树干中潜藏的越冬害虫,从而降低虫害发生概率。

4.5 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对樟子松的针叶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同时也会危害红松、云杉、油松、冷杉等多种针叶树种,害虫数量较多时可将整株树木的针叶吃光,呈火烧状,导致樟子松大面积死亡。为了控制和减少落叶松毛虫造成的危害,需高度重视樟子松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害虫卵期可释放赤眼蜂或平腹小蜂杀死虫卵,降低害虫密度,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药剂防治方面,3 龄幼虫可喷施1.2%苦参碱乳油500 倍液,4 龄幼虫喷施高效氯氰菊酯800 倍液。

5 结语

樟子松育苗造林工作中,为了有效提高育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率,培育更多优质种苗,达到预期造林目标,推动樟子松绿化造林工作顺利开展,须严格按照育苗技术要求科学规范操作,并加强育苗地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猜你喜欢

樟子松造林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默默真爱暖幼苗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