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视点训练法”在高校戏剧表演课程中的应用

2022-11-30纪婉茹

关键词:弗利视点玛丽

纪婉茹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在众多戏剧表演流派中,后现代主义杰出代表玛丽·奥弗利研发创造出“六视点训练法”,主张打破固有训练方法,打造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训练体系所不同的另一套独特的“视点”训练法。该法通过不断运用“感知当下”“融入自然”等方式,提升受训者自身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将原本僵化的作品鲜明多样地展现出来,供观众进行多视角观赏。与戈登·克雷不同,玛丽·奥弗利并非使演员成为“超级傀儡”,而是要求演员被当下情感所带动,使戏剧表演摆脱了机械复制的单一模式,无疑是戏剧表演训练的重要创新与突破。

对于高校表演专业教学而言,玛丽·奥弗利“六视点训练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认知,提升学生对于艺术探究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对空间、形状、时间、情感、动作和故事的体验、感知与创造,对学生创作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六视点训练法”的内涵与主张

(一)反映当下社会,关注普通群众

“六视点训练法”展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包容性特质。在玛丽·奥弗利看来,人们专注于文化和艺术研究实质上是人类对精神和道德的探索,而当下固化的艺术设计和研究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只会使艺术变得僵化无趣。因此在训练演员的过程中,她要求演员打破固有的原有设计,强调与关注自身的主观感受,由内而外进行角色塑造。此外,她主张去除英雄崇拜,以普通群众为作品的主角,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探索。

(二)强调主观感受,追求自由表达

在后现代主义的戏剧舞台上,鲜有高大帅气的英雄、漂亮善良的贵族小姐,却常见滑稽的疯子、可怜的精神病人、漫无目的的乞丐等荒谬角色,这是后现代主义对于先前审美认知的解构。美国戏剧理论家乔恩·惠特摩尔认为:后现代主义者扩展了现代主义原则,包括了范围广泛的实验:在画面上拼贴各种互不相干的图案和物件残片的一种抽象艺术、无调性主义、非线性主义、无中心、无平衡、怀疑主义、抽象、模糊、连续化、意识流等。

玛丽·奥弗利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并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运用到“六视点训练法”中。她提倡打破种族、阶级、性别的界限,运用创作力打破常规,追求思想表达自由,感受当下真实的生活在社会的精神部分,消解原有的固化认知。“即兴表达”是“六视点训练法”的重要部分,她强调演员的创作应该与时俱进,盲目设计华丽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会使演员变得刻板。玛丽·奥弗利在纽约大学任教期间,她专注让学生对艺术设计做“减法”,寻求“空灵”的艺术创作,运用“本真”“接地气”的艺术审美原则,鼓励演员“活在当下,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做当下该做的事情”,创作出具有独特时代魅力的戏剧作品。

(三)摆脱机械模仿,融入自然场景

玛丽·奥弗利“六视点训练法”打破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传统观念,继承后现代主义在艺术创作上的多元化追求。

“六视点训练法”主张多元化的艺术探索。首先,它让受训者并非简单地停留在对外部生活的模仿,而是通过对自我的探究,从演员自身寻求创作灵感,不断打破原有的表演模式,观察自我在不同环境、不同情绪下的语言与动作,由内而外进行表演。其次,要求演员打破常规,从空间、形状、时间、情感、动作、故事六个不同角度进行创作构思,将表演重心放在创作过程之中,既不刻意取悦观众,也不执着于演出结果。最后,它主张演出训练场所的多元化。俄国著名的戏剧大师梅耶荷德曾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葡萄酒与葡萄”。玛丽·奥弗利深知,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离不开对自然的审视。艺术源于自然,却放大或浓缩自然中的特点。源于这种认知,“六视点训练法”试图让演员融入自然,走进生活场景,训练和演出场所不仅局限在教室或者剧场,而是选择在树林、酒店、草坪等富于生活气息的环境,甚至地下车库、废弃工厂、古典宅院等非传统意义上的剧场。玛丽·奥弗利认为走进生活,或是融入生活,演员的创作应与当下接轨。因此她选择的演出场地,就有了她用艺术设计还原生活、解构生活,又在生活中探究艺术的多元化设计。

二、六视点训练法”引入高校表演课程的应用策略

“六视点训练法”摒弃毫无意义的舞台修饰,追求质朴的舞台表演技巧。通过解构戏剧元素,提出表演创造的空间、形状、时间、情感、动作和故事概念。该法强调运用“感知当下”“融入自然”等方式提升受训者的创造性与创新性,探索艺术与物质结构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更加精准地表达作品节奏,激发演员潜能,对高校表演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一)形体创作——从感知自我到探索本真

“六视点训练法”试图打开演员的创新能力,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进入故事创作中。形体创作侧重于对演员身体塑造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主要包括动作、形状两大基本范畴。

“六视点训练法”中的“动作”是指演员塑造的行动,如跑、跳、呼吸、伸展等。在舞台上演员开始行动,戏剧才有发生的可能性,而这种行动不仅是肉眼可见的,也包括演员内心的行动、自我的对抗。“形状”是“六视点训练法”另一个基本元素。玛丽·奥弗利认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形状有了固化的认识,要训练演员打破这种固化思维,像婴儿般对形状重新设计塑造,让演员进行身体极限的自我探索。

1.“滚动”训练

“滚动”训练作为“六视点训练法”的基础热身训练,是所有训练的开端。训练者配合着轻快的音乐依次平躺或者趴下,训练者之间保持半米的距离,以保证相不干扰。他们身体的朝向相同,在地上缓慢滚动。训练初期要求演员不必追求滚动的速度,而是专注于感知身体的细微变化,体会身体在滚动中的形状,接收在滚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紧张和不舒适感。这种“滚动”训练与我们日常闲散的滚动不同,它注重以脊柱为中心,慢慢向前移动,不借助身体任何部位去发力,更主张摒弃设计所谓“优雅”。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训练初期,会不自觉地设计“优雅”的滚动,或是带有不同的情绪。而随着时间推移,学生身体变得灵动,并且能够自如体会不同的滚动方式,他们对“滚动”训练的体验由初期的“头晕目眩”到中期“灵活自如”再到后期的“认知转变”。正如玛丽·奥弗利所设想的那样,“滚动训练”改变了大脑认知机能,让演员感受到肢体被压迫后大脑认知的变化。

2.“来妈妈/爸爸这”训练

玛丽·奥弗利认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思维逐渐缜密,在表演之前会下意识为自己设计演出目标,重视演出结果而忽略创作过程,这种认知易导致演员表演固化,缺乏创新。“来妈妈/爸爸这”训练,则是对演员行动意识的再塑造。训练要求两人一组,一位学生充当“妈妈/爸爸”,另外一位则是扮演“孩子”。作为“妈妈/爸爸”,他的任务是作为一个强大的情绪支撑点,使搭档可以像孩子一样勇敢、充满信赖地拥抱自己。

“来妈妈/爸爸这”是接触即兴训练的重要一环,训练要求拥抱要超过对方的肋骨,并附着在对方的身体上,此外拥抱者还要保证盆骨的平行。这个训练单元的目的不仅包括演员的信任力和肢体的认知力,同时也在训练学生回到最本真的状态,像婴孩一样行动,以期促进学生不断对自我身体的设计与创作,帮助学生脱离僵硬的表演,提升自我身体的可塑性。

(二)时空把握——从相互对抗到平行创作

“六视点训练法”中的“时间”与“空间”这两个范畴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也并非戏剧艺术中“剧场时间”与“舞台空间”的概念。玛丽·奥弗利所指的“时间”是由动作而让人感知到的时间,如抬头观察的天气的时间、听心跳的时间。“空间”则是演员在行动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空间。由此可见,玛丽·奥弗利的“时间”与“空间”都是演员行动的产物,演员成为创作的主导。“六视点训练法”主张演员对于时空的把握不再是对抗,而是构建一种平行关系,不停探索与塑造独特的时间与空间,以扩大自我的表演视角。这种训练方法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听从命令而丧失自我的创造力,而是通过挖掘内心的真实情感去探究空间与时间的设计,对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感知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提升大有裨益。兹以“李昂纳多达芬奇”训练为例分析。

“李昂纳多达芬奇”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室里随意行走,选择一块感觉舒适的空间作为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要求学生在这方舞台自由行走并测量,学生可以横向、竖向、斜角行走,也可以转圈或者停顿,以唤醒对舞台的思考。而随着学生对空间探索的逐步扩大,教师适时加入音乐,使学生跟随音乐随意设计动作。如此,一场即兴表演得以初步呈现。在传统训练中,学生在表演时往往过于呆板甚至不知所措,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并未习惯用身体行动去设计舞台的尺寸,也不敢擅自行动,而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玛丽·奥弗利出生于大山之中,当地人善于探索空间中的细节,也习惯用周围的变化来测量时间,这激发了她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与玛丽·奥弗利的成长环境不同,学生生源地城乡分布广泛,尤其是城市中由高楼大厦构筑的空间,阻挡了他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正因为如此,笔者在教学中以“六视点训练法”为契机,带领学生走出暗黑、狭窄的空间,尝试让同学们在校园不同的地方静走或用身体测量空间,如教室、操场、草坪、树林等。不同的地点,师生感知到的空间随着行走改变,听到的声音不尽相同,而测量的“时间”也变得丰富多元,如捡起的时间、爬上树枝的时间等。通过“李昂纳多达芬奇”训练,学生的多元感知能力、多角度创作能力,以及对空间的探索与设计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故事展示——从缜密构思到即兴创作

戏剧演出是一场多人合作的艺术活动。“六视点训练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思路,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演出的整体设计能力,即导演能力。与专注自我的演员不同,导演构思更需要全方位的把握整场演出的节奏。卢昂在他的《导演的阐述》里写到:“自萨克斯·梅宁根公爵宣告导演制真正建立之日起,导演的确开始逐步替代作者而成为直观的形象的艺术,他对戏剧的把握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是视觉、听觉及感觉的综合与交融。”理查德则认为:“导演是演员的朋友、仆人、伙伴和预言家。”导演作为舞台的主导,应该具备讲述戏剧故事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六视点训练法”,从“故事”的角度进行解构,运用“连接点”的方式,训练学生将观察和感知到的情节串联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

1.“日本庭院”训练

“日本庭院”练习是一个多人训练,要求训练者在进入空间时能运用自己身体做出相应的姿势与形状,去塑造庭院中可能出现的物品,并感受塑形对空间的所造成的影响。学生在虚拟的“庭院”中塑形并叠加起来,运用空间和形状进行开放式即兴表演。这种训练方法看似没有任何的逻辑性,事实上却不断地让学生感知空间,以及周围不同“形状”对自己的影响。通过该项训练,学生明显更加关注他人感受与整体效果,追求设计的完整性以及舒适度,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亦得以迅速提升。由此可知,“六视点训练法”中,“情感”不是进行“情感记忆”去调动演员的情绪,而是通过“在场感”,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感受,并通过与其他演员以及关注的互动,达到相互刺激的效果。

2.“狗嗅狗”训练

“狗嗅狗”训练属观察训练范畴,但与传统观察训练有所不同。“狗嗅狗”要求受训者相互观察,并通过被观察者的情绪感染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真实的自我情感表达。训练时,表演者应该完成放松,接受观众的观察,并将自己的情绪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能充分感受到演员想要传达的情感。这种训练可以提升演员的在场感,通过情感的相互感染推动故事发展。

3.“第五个故事”训练

“六视点训练法”的故事构建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通过编剧的缜密构思讲述故事,而是通过点与点的搭建,即观众与演员情感的相互刺激即兴创作出来的。例如“六视点训练法”中的“第五个故事”的训练,要求四人一组,每人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依次朗读书中的一句话,以此凑出第五个故事,这一训练极大提高了故事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主题训练,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演出场景,根据主题编讲故事。这种训练法刺激了学生的创作与想象能力,推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场景。笔者在带领学生做“期盼”这一主题训练时,学生跑遍了整个校园,观察变得敏锐,很多之前没有关注的地方都成了可以诠释“期盼”主题的场所,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提升了故事编排的创新能力。

三、“六视点训练法”引入高校表演课程的价值启示

(一)打破教与学的边界,提升学生创作热情

玛丽·奥弗利认为,作为一个创作者,应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人生阅历,并敏锐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的了解当下生活的意义,不断充实自我,以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人生哲思引领戏剧创作。

传统的表演教学以模仿训练为开端,强调表演的真实感,仅由教师来判定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教与学泾渭分明,“教师中心论”痕迹明显。而“六视点训练法”则使这一现象得以消解,该法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提出主题方向,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究。与此同时,“六视点训练法”追求思想与创作的自由度,打破了传统表演教学中以固有文本为中心的创作模式。这加速了的教师身份转换及学生的思想解放,在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更提升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改变传统观演关系,巩固学生专业素养

“六视点训练法”所培养的演员,在创作过程中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表演,亦不用丰富的演出道具、华丽的舞台服装博人眼求。玛丽·奥弗利提倡通过表演让人们关注自我,思考自我生存的价值,运用时间、空间、心灵与躯体进行戏剧创作。她主张消解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挑战传统的“镜框式”戏剧舞台,给观众进入舞台的幻觉体验,让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即便进入大众化表演,演员与观众共同成为创作者,但演员依旧掌握整场演出的主导权,作为引导者与观众共同进入一场戏剧演出。这种共同创作不仅是在语言上的沟通,更着重精神上的直观刺激与影响。观众在演出的过程中不在置身事外,而是以“我不能对这场演出毫不关心”的心态参与其中。

将“六视点训练法”引入高校表演课程教学,可使学生更深层次感受即兴戏剧魅力,树立明确的演出目的,集中注意力,并在表演过程中同时兼具演员、观众、导演等多重角色,全程参与并深度感受戏剧情节进程,不断提升语言表达力和观察、感知能力,具备较强的控场能力与临场应变的能力。

(三)延伸固有教学空间,引导学生感知社会

部分高校艺术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西部综合性院校的戏剧影视专业教学开展中面临的排练场地与经费不足、师资有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作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而“六视点训练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对于演出与排练场地的要求并不高,有观众的地方皆可进行戏剧表演,大大延伸了局限传统意义上的剧场演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空间有限、排练场地短缺的问题。

玛丽·奥弗利主张戏剧表演从形式到场地多元化发展,不局限于校园演剧,公共场所也可以进行戏剧表演,以促进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巴尔巴认为,戏剧不能改变整个社会,但是可以局部地、逐步地影响它、改变它,因为戏剧有潜能去改变从事戏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们。毋庸置疑,戏剧发展到今天,从娱乐、仪式到治疗、教育,它的功能一直在变化。当我们将校园戏剧带入社会后,学生便可近距离感知当下时代脉搏的律动,探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社会、家庭伦理,小到行走坐卧、一颦一笑,在深刻体验真实社会的基础上,创作出简单质朴又发人深思的戏剧作品。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做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贴近群众、感知社会、反映生活、服务人民,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六视点训练法”关注当下,打破常规,追求真实与即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舞台表演变得多样化。它所具有的前瞻性、包容性、广泛性将会增强高校艺术教育的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六视点训练法”在我国戏剧教育领域毕竟尚属起步阶段,制定总结出一套科学长效的“六视点”训练计划仍需要广大高校表演教师及艺术领域专业学者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创作出属于“六视点”的成熟戏剧作品,促进中国戏剧开拓和创造,迎来更加璀璨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弗利视点玛丽
虚拟视点插值中参考视图选择策略
难忘的八个字
比弗利山丘庭院
和我一起玩
《威弗利》的地点记忆与政治想象
环境视点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女生玛丽莎Ⅰ
寻找新的视点
天堂的路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