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研究

2022-11-30曹静

智慧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头颈部脊髓韧带

曹静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0 引言

寰枢关节是人体中尤为重要的组成结构,一旦发生错位、骨折等问题则会导致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影响,故而加强对其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对于寰枢关节临床认知较少,故本文从寰枢关节解剖结构及功能的角度出发,分析寰枢关节的骨性稳定结构及运动与平衡结构,以期丰富国内对于寰枢关节的研究,以期对提升国内寰枢关节的治疗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寰枢关节概述

寰枢关节为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结的总称,具备良好的韧性,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脊椎完成旋转、屈伸的运动,是人体中尤为重要的关节之一。寰枢关节整体可视为一个完整的车轴功能关节,它只有一个运动轴,中寰椎与颅骨一同绕着运动轴完成一定角度的回旋运动,就是人类头部运动的基本机制,但想要完成基本的生理运动功能,还要在齿突尖韧带、寰椎十字韧带、翼状韧带、覆膜等多个复杂的辅助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某个特定的运动动作,而其中不乏少数的辅助结构或人体组织是非常脆弱的。据调查研究显示,寰枢关节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位置较为特殊,在人体实际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寰枢关节出现错位、骨折等问题,其特殊的位置,很容易受到咽喉感染的影响发生脊髓损伤,进而会导致患者出现瘫痪、死亡等意外[1]。由此可见,寰枢关节的正常与安全将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对于寰枢关节临床表现的研究较少,对寰枢关节缺乏认识,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问题,而一旦寰枢关节出现问题但未接受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进一步的恶化,因此,加强对寰枢关节的研究是尤为重要的。

2 寰枢关节骨性稳定结果

2.1 寰枢关节的位置结构

寰枢关节位于脊椎与头部的连接部位,处于头颈的移行处,呈现椭圆形的椎孔结构。寰枢关节由四个部位组成,分别为前弓、后弓及左右两个侧结构连接而成,其属于无棘突的椎体。寰枢关节上关节与枕寰相连,下关节与枢椎相连[2]。

寰枢关节的发育特点与人体的年龄阶段有关,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并不具备前弓,故寰枢关节主要由后弓和两侧结构组成,但后弓发育并不完全,新生儿后弓普遍为软骨。在5~6岁时开始发育前弓,待骨化成型后发育为完成的寰枢关节。通过寰枢关节的解剖可发现,寰枢关节的前弓中间有一个凸起的骨性,医学上将其称为前结节,且正常情况下,前结节与枢椎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寰齿关节是寰枢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前弓后面凹陷处与齿凸关节构成,正常情况下,寰齿关节与前结节之间的间距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故而在诊断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寰齿关节与前结节之间的间距判断寰枢关节是否存在脱位的问题,通过关节之间的距离、方向等特点可判断寰枢关节损坏的分型。

2.2 寰枢关节的特点

通过对寰枢关节解剖结构的研究发现,在颈椎结构当中,寰椎是骨性最宽的结构[3]。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寰椎主要连接的是人体头部的肌群,其主要起到的功能是为头部肌群提供支持力,若寰椎受到损坏,则会导致头部肌群正常运动受到影响,故而致使头部无法正常地进行物理运动。寰椎是孔状结构,且孔面积较大,在寰椎孔内主要有两个结构部分,一部分为齿突,另一部分为脊髓,齿突位于寰椎的前部,占据整个寰椎结构的2/3位置,其占据面积较大,而脊髓作为寰关节最重要的部位,其位于寰椎的后部,占据整个寰椎结构的1/3位置。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该种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脊椎的安全,这是由于当寰枢关节发生脱位、骨折时,占据寰椎2/3面积的齿突能够帮助脊髓承担一部分的冲击力,给予脊髓一定的缓冲保护,有效避免脊髓受较大的冲击力量导致脊髓受到损伤,从而降低了脊髓损伤的可能性。在寰枢关节解剖后发现,有部分人体的寰枢关节呈现变异性骨折,该种异性骨折并非指人体的寰枢关节周围骨存在破损、骨折,而是指寰枢关节的结构发生的微小的改变,医学上将此现象称为寰椎桥。致使人体出现寰椎桥的因素有很多,但通常与头部结构系统有关,如慢性紧张头痛、头晕颈部疼痛等,这些都会导致寰枢关节的结构发生骨性的改变,致使产生寰椎桥[4]。

2.3 寰枢关节的枢椎

寰枢关节的枢椎是支撑人体头颈部运动的重要结构,其主要帮助人体头颈部完成旋转功能。枢椎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尖、体、基,枢椎的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枢椎运动的稳定性,其上部为柱状并向上凸起。枢椎下部与齿突距离最近部位之间的距离称为寰齿前,在进行寰椎关节的诊断时,可将通过枢椎与寰齿前之间的距离作为诊断依据。枢椎上关节面平坦,与寰椎关节下关节形成寰枢外侧关节,通过寰枢关节解剖结构的研究可发现,枢椎在上颈段中是最大的棘突处,故在进行诊断时,可利用X线对患者的寰椎关节进行拍摄并通过枢椎位置判断枢椎是否存在偏歪,从而诊断寰枢环节是否存在脱位、骨折的问题[5]。

3 寰枢关节运动与平衡结构

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寰枢关节承担了头颈部运动的50%的旋转功能,其是头颈部与脊椎部重要的连接体,其活动量较大。寰枢关节具有良好的韧性,这是由于寰枢关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这就要求寰枢关节周围必须连接肌群与韧带,而在通过对寰枢关节解剖结构的分析可发现,寰枢关节运动状态下与静置状态下,其肌肉、韧带与骨性结构是不同的,故本文为了更好地分析寰椎关节的解剖结构,开展了对寰枢关节运动与平衡结构的分析。

3.1 动力性稳定结构

总体而言,寰枢关节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分别为寰枢椎、韧带及关节囊。而通过对寰枢关节解剖结构的分析可发现,寰枢关节的关节囊较薄且较为松弛,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外部,分别为横韧带、十字韧带和翼状韧带,横韧带由齿突尖韧带与关节囊外部的两侧连接,在其中间有一条纵向纤维与其组成十字韧带。由此可见,寰枢关节具有丰富的韧带结构,这也就说明寰枢关节能够为头颈部运动提供良好的动力支持,并能够保证头颈部运动的稳定性[6]。

在寰枢关节的韧带中,横韧带的宽度最宽、厚度最大且强度最高,其参与了头颈部的全部运动,故其活动量是所有韧带中最大的。但由于横韧带结构的特点导致横韧带的韧性最差,相比于其他韧带结构而言,横韧带延展性较低且弹性较差,故而在人体实际进行头颈部运动时,横韧带是最容易出现损伤的,主要损伤为撕裂损伤和断裂损伤。

十字韧带位于齿突后方,为横韧带与纵性纤维一同组成。十字韧带分为上纵束和下纵束,上纵束的主要功能是为头颈部运动提供稳定的支持力,保证右颈部的正常运动,其具有较高的延展性与弹性,上纵束起始位置在横韧带的中间部位,终止位置在枕骨大孔前缘。下纵束主要起到限制头颈部旋转运动的功能,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寰枢关节不会脱位,下纵束起始位置在横韧带的中间部位终止位置在枢椎体部中央的后面。

翼状韧带弹性最为丰富,其位于寰椎横韧带前上方、尖韧带外侧,其分为枕翼支和寰翼支。翼状韧带的主要功能是为头颈部提供旋转运动,并为寰枢关节提供屈伸运动。翼状韧带由两条似蝴蝶的韧带共同组成,一旦其中一条韧带受到损伤无法正常运动则会导致整个翼状韧带失去运动性能,且翼状韧带对寰枢关节提供的运动性能需要两条韧带协同作业才能够完成。

覆膜位于十字韧带后方,其主要功能是限制寰枢关节的运动以保证寰枢关节的安全。覆膜位于枕骨底部,当头颈部存在过度运动后,通常情况下均会导致覆膜发生损伤,同时,当发生剧烈撞击后覆膜也会发生损伤。故在实际诊断时,可根据覆膜的损伤情况判断患者寰枢关节疾病的分型。

3.2 静力性平衡结构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脊髓位于枢椎的后部并占据1/3的位置,而寰椎横韧带与枢椎后部相连,当寰椎关节失去稳定性时,则会导致枢椎前部的齿突向后运动并对脊髓造成挤压,而脊髓内含有枕下神经与枕大神经,这就会导致患者脊椎神经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颈枕疼痛和颅顶头皮痛。

椎动脉是连接脑部供血的重要结构,椎动脉位从寰枢环节的寰椎孔内穿过,而当人体头颈部进行运动时,椎动脉便会受到影响,而一旦寰椎关节过量运动或运动时间较长,也会导致椎动脉供血受到影响,致使人体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眩晕问题。同时,咽喉疾病、劲椎动脉疾病也会导致椎动脉血管受到影响,如咽喉炎、颈动脉炎等问题会导致颈动脉鞘与周围组织相互粘连,致使颈椎旋转对颈内动脉机械压迫发生率增加。

3.3 动力性运动结构

寰枕关节是由寰椎两侧侧块的上关节凹与相应的枕骨骼构成的椭圆关节,属于滑膜关节,关节囊较松弛。寰枕关节有两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即横轴和矢状轴。主要运动为横轴上的头颈屈伸运动和矢状轴的旋转运动以及微小的侧屈运动。研究发现枕骨相对于寰椎有向下平移和向前的平移,其他方向上的平移量均十分微小,均不足1mm。一般在生理状态下,寰枕关节可完成2.0°~24.5°状态下的左右屈伸运动,2.4°~7.5°的旋转运动及3.4°~5.5°的侧曲运动。

4 寰枢关节解剖病理学的相关结论

4.1 寰椎十字韧带发病与诱因

寰椎十字韧带(cruciform ligament of atlas)位于齿突椎的后方,主要分为直部韧带与横部韧带两部分,它在寰枢关节的运动系统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由较为坚韧的横部韧带让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凹相结合,由相对纤细的直部韧带作为寰椎关节上下部之间的纵向约束,由此构成人类头部颈椎骨骼的精密化运动。寰椎十字韧带的横部韧带虽然较为坚韧,但弹性较差,因此若是当寰椎向前方移位运动超过生理范围的3mm极限时,横部韧带就容易出现断裂、伸拉伤或者局部功能缺陷丧失,导致直部韧带纵束力无法满足寰椎关节的稳定作用而被撕裂。而失去了寰椎十字韧带的固定约束作用,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寰椎向前过度移位,同时齿突向后移动挤压脊髓,造成部分身体运动功能丧失。

4.2 旋转绞索固定症的发病与诱因

旋转绞索固定症顾名思义,是患者寰枢关节出现僵直、剧烈疼痛等疾病现象,导致患者的寰枢关节旋转功能受限或完全丧失,这种病症的成因是患者寰枢关节出现自发性、先天性或者退行性的构造改变,患者多见于成人。诱因是患者长期处于头位姿势不良的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或者是某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以及骨软化,这样的条件下,由于患者寰枢关节在长期的不良条件下产生了身体退化,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出现了较大程度损失,所以当患者接受到来自于外部的轻微机械力作用时,就会加剧这种寰枢关节的扭变作用,最终导致患者头部运动功能受损。而除了头部运动机能受损以外,若是寰枢关节退化扭变至一定程度,使得脑部组织将无法正常地从脊髓中获取到足量的血液供应,将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眩晕耳鸣、失眠、恶心呕吐、视线模糊等伴发性症状,同时由于寰枢椎关节的主要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还容易出现颈动脉痉挛等异常表现。临床上针对旋转绞索固定症的诊断识别,主要是通过CT扫描得到患者的骨性结构信息,之后再结合MRI对患者寰枢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完整度进行检查,最终确认病症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

5 结论

综上所述,寰枢关节是支撑人体头颈部运动的重要关节,同时,寰枢关节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产生寰椎桥,在实际进行寰枢关节的诊断时,可通过对寰齿关节与前结节之间的间距和寰椎关节的偏歪判断寰枢关节存在脱位、骨折的问题。寰枢关节主要有前弓、后弓等部分构成,其中,寰椎是寰枢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脊椎的安全。寰枢关节的韧带主要包括横韧带、十字韧带和翼韧带,且还具有覆膜,其能够良好地保证寰枢关节为头颈部提供动力支撑。

猜你喜欢

头颈部脊髓韧带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经皮胃造瘘在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