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野下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及改进研究

2022-11-29敏,孙欢,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硕士生跨学科导师

吴 敏,孙 欢,张 璐

(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引言

在智能时代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有效支柱,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研究生群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1]。当前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朝着更为全面化、综合性、跨学科性的方向发展,而高校的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及师资队伍未能及时跟进,跨学科的改革模式未能在各大高校实施,对于跨学科的课程建设、导师指导力度、实践基地等仍需进一步加强[2]。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后备军,是当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跨学科视角,审视当下硕士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提供路径。

一、硕士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

近年来,硕士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各领域对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更加重视。随着实证研究的发展,更多学者开始从实证角度探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徐吉洪等人[3]从多学科视阈下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知识结构、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部分学者进一步探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诸多因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肖阳等人[4]提出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活动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罗英姿、吕红艳[5]在研究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时,主要是从创新环境、创新特征、创新成果三个大方向来展开的。现有文献倾向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研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研究生自身的创新特征归结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则体现为学校支持、课程教学、导师指导等方面。从这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整合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界定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特点和构成要素。本研究初步设计了知识结构、创新素养、创新实践、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效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并且符合调研对象的特征,研究制定了访谈提纲,并选取了6位专家进行访谈,搜集整理并采纳相关意见,最终确定了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确定初始问卷并进行预调查之后,删除不符合研究的问题,形成了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以某高校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数据分析,最后依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表1 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对硕士生创新能力特征的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在评分时按照受试者所圈选的数字计为该题所得分数,数字越大代表受试者在该项目上的得分越高。调查以某高校2019—2021级硕士生为主要调研对象,开展随机抽样调查。为方便回收到足够的样本量,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回收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问卷324份,对答题时间低于30秒,选项几乎完全相同的样本进行删除,得到有效问卷32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77%。

(三)信效度分析

研究使用SPSS25.0对本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信度,信度分析用于检验问卷数据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的值表示问卷的信度,并不是代表答案的正误。一般来说,该系数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明信度越高。本研究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0,大于0.8,说明问卷的信度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效度可以反映量表对研究变量的测量程度,效度检验使用的是因子分析模型。首先,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判断是否可以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p<0.05,说明问卷的数据适用于做因子分析,且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KMO的测量值为0.937,远大于0.7,通过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较好。

(四)样本基本特征分布情况

调查的样本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学位类别、婚姻状况、跨专业考研情况、学科类别六个方面,详细的样本基本特征分布如表2所示。在有效被试中:男生92人,女生228人;研一年级230人,研二年级59人,研三年级31人;学术型170人,专业型150人;已婚12人,未婚308人;跨专业读研的有146人,本科和硕士期间专业一致的有174人;人文类174人,理工类146人。

表2 样本基本特征分布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硕士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描述性统计如图1所示。从专业知识来看,49.69%的硕士生认为自己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储量比较丰富。从研究方法来看,只有45.63%的硕士生系统地掌握了研究方法,说明研究方法这门课的授课方式有待改进,学生实践较少,虽然学习了该课程,但是不能系统地掌握研究的相关方法。从跨学科知识来看,71.25%的硕士生对于跨学科知识比较欠缺,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关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较少涉及跨学科知识。

图1 知识结构描述性统计

2.创新素养

在此次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中,将创新素养划分为创新动机、思维特征和创新个性[6]。被调查硕士生的创新素养描述统计如图2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对探究事物有好奇心这一题项中,选择非常符合的学生有20.63%,比较符合的有59.06%;在评价自己的思维特征时,42.18%的硕士生认为自己的联想思维或发散思维较好,在创新个性维度下,46.88%的硕士生表示符合。

图2 创新素养描述统计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硕士生虽然有一定的创新动机,能够认识到创新素养的重要性,但对自身创新素养的评价缺乏自信,侧面反映出被调查的硕士生有创新意识,但创新实践亟待提升,硕士生对创新素养维度下的思维特征、创新个性的不自信,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消极因素。

3.创新环境

在此次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中,将创新环境分为学术氛围、导师指导、院校支持。在浓郁的学术氛围熏陶下,更有利于硕士生及时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并与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融合,从而激发创新思维进行创新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硕士生认为课堂上师生互动活跃,学校有较为浓厚的学术氛围。

硕士生对导师学术研究水平的评价如图3所示,可以得出:有86.25%的硕士生认为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导师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导师的指导风格如图4所示,目标管理型导师占比最大,达到了70.94%,严格控制型导师只有10.62%,放任自流型导师占18.44%。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这类导师通过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目标来激励其学习积极性。

图3 导师学术水平

4.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是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转化、交换、组合的过程,从而创造新产品。在此次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中,将创新实践分为学校实践和社会实践[7]。硕士生在学校实践的状况如表3所示,61.25%的硕士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较高,是学校实践中认可度最高的选项。49.38%的硕士生有参与学术会议或论坛以及创新创业类项目的经历,可以看出被调查硕士生创新实践能力有待提升。调查显示,硕士生对专业实践的整体认可度较高。其中,84.06%的硕士生认为通过专业实践能够较好地增强自身的能力,是社会实践维度下得分最高的选项。61.88%的硕士生有过校外的实习经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49.06%的硕士生认为经常有机会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由数据分析可知,学校应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渠道。

表3 创新实践情况

5.创新成效

创新成效是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体现。本调查以学术成长、竞赛获奖、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及专利和软著得分情况综合考察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效各指标得分情况如图5所示(满分为5.0),被调查的硕士生创新成效各二级指标得分有一定的差距,学术成长部分得分较高,得分为3.49,竞赛获奖得分为2.98,科研项目得分为2.88,专利和软著得分最低,为2.20。调查结果说明该校硕士生相信自己通过读研期间的学习会获得学术成长。然而,大部分硕士生较少参加科研活动,科研产出能力与科研转化能力之间也存在一定落差,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被调查硕士生的思维不够灵活,原创能力不足。

图5 创新成效各指标得分

(二)跨专业对硕士生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本研究通过差异性检验来分析跨专业对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纵向来看,在知识结构和创新成效的满意度方面,显著性双尾概率分别为0.003、0.041,小于0.05,表明跨专业硕士生与非跨专业硕士生在知识结构和创新成效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跨专业的硕士生对知识结构的评价要高于非跨专业的硕士生,且其创新成效的评价也高于非跨专业的硕士生。

表4 跨专业对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检验结果

研究发现,跨专业考研的学生,由于缺乏新专业的学科背景,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劣势。但正因为跨专业,这部分学生本科就已积累了一个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该领域的历史与前沿,比非跨专业学生多了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在硕士生招生考试的过程中,跨专业考研的学生逐步了解所跨考的专业领域,从基础知识不断深入到学科核心。进入硕士生学习阶段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深知自身与非跨专业同学之间的差距,通过不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了解该领域学术权威,并将本科和硕士所学知识恰当融合,搭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更为完备和稳固的知识结构。因此,跨专业硕士生与非跨专业硕士生在知识结构方面有显著差异性。

本研究注重调查硕士生从事科研的基本素养,包括宽厚的知识背景、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往往抽芽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思维方式的融合之中,多学科、多技术、多方法的交叉,不仅能够促进硕士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能促进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的提升创新能力。跨专业硕士生为学科交叉、创新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潜在可能,跨专业硕士生突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界限,加强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创新实践促进创新成果产出,相对于非跨专业的硕士生在创新成效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培养跨专业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硕士生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推动跨学科培养模式升级

要全面培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完善跨学科培养模式实现模式升级。

第一,重视跨学科硕士生生源录取,注重跨专业硕士生培养。本科与硕士阶段所学专业的跨越,为跨学科培养奠定了基础,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学校要对招收的跨专业硕士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补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分派专业基础课程教师指导等措施进而填补其知识空缺。

第二,构建“核心+多学科”的跨学科硕士生课程体系。硕士生培养应该打破学科壁垒,秉持“核心+多学科”的课程设置理念,开设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科交叉。学校要建立有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课程架构。首先,要重视专业课的深化力度,深耕专业文化基础,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会和掌握,丰富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其次,调整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数量,突破学科之间的围墙,调整课程间的相互融合,设立跨学科课程,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辅修,培养个性化的创造性人才。

第三,创新跨学科硕士生的考评、奖励制度。硕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开展,亟需从制度方面入手。高校应建立公平的奖励制度,国家、社会和学校需要高度重视,为硕士生跨学科创新实践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8]。跨学科硕士生考评制度应该从学业考评和素质考评两方入手,打破成绩作为评价的单一手段,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高校需要更新考评和奖励制度,制定科学、明确、公开的制度,激发硕士生进行跨学科创新的动力,确保硕士生跨学科培养的有效性与长效性。

(二)打造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

科研实践对于硕士生创新技能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学校应搭建“线上+线下”的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创建跨学科研究项目,吸引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硕士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可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硕士生创新实践平台。

第一,组建线下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成立,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招生和培养改革,也能极大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9],通过组建线下科研创新实践平台,为在校硕士生提供全面的科研创新条件,极大地促进了硕士生的创新创造。

第二,搭建线上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建立线上创新实践平台,共享大量的创新实践资源和途径,以创新实践项目为载体,招募大量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优秀硕士生建立创新实践团队,各自发挥其学科特长,并在交流合作中了解跨学科知识和思想。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创新实践经历,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跨学科硕士生创新实践平台应以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建立起适合校内众多学科硕士生均可参与的创新实践平台,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三)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团队

读研期间,导师的指导无疑为硕士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重要方向,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团队是促进跨学科培养的基本保证。我国先后推出了单导师制度、双导师制度和导师组制度,据调查,目前大多硕士生仍然是由单一导师指导。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单一导师很难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跨学科人才的需求,而促进硕士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则是导师的有效指导,因此,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可以依托学校现有的创新团队,为创新团队分派多学科的指导教师。导师团队的构成成员需要从分专业转为分学科,最终融合成为一个或多个交叉学科。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虽然成立了创新实践平台,也组建了导师指导团队,但如果没有完全运行起来,以学科为单元的固化思维得不到转变,在这方面的投入对硕士生的跨学科培养作用不大。因此组建的导师指导团队应该是一个有生气的、稳定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导师组,将多学科、多领域导师联合起来,汇聚不同风格导师的智慧,极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为硕士生提供全面的跨学科指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学校为研究生提供了较好的创新环境,成果奖励制度以及院校提供的途径和平台能够基本满足硕士生的创新活动;从导师层面来看,有86.25%的硕士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认可度较高,且大多数的导师重视学生的管理,通过目标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推动跨学科培养模式升级、打造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及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团队三大改进建议,为硕士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但本研究还处于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层次,后续还将深入研究跨专业研究生的背景,调查跨专业研究生跨度大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情况,了解跨专业硕士生的学校层次和学校类型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

猜你喜欢

硕士生跨学科导师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