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黄河的记忆

2022-11-28刘静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历城邹平断流

□刘静

2020 年的冬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说是北京电视台的,要拍摄一部关于黄河的纪录片,是黄委的领导推荐要来采访我。能向全国人民介绍黄河、令其了解黄河,我感到光荣和自豪。

纪录片《黄河安澜》在今年9 月份首播,采访我的视频镜头是在第三集《量水而行》。这一集的内容主要围绕黄河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看完整部纪录片,我心潮澎湃,一幕幕与黄河有关的场景在脑海中闪过。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靠近黄河的山东邹平,姥姥家就在黄河边。小时候放暑假,我就在黄河边的地里跑来跑去。1976 年黄河发大水,将快要成熟的庄稼全部淹没,我亲眼看见从上游漂下来的猪呀、羊呀,连同树木、农作物滚滚向东流,见识了黄河的无情。

由于当时小浪底水库还没有建,调蓄能力有限,邹平经常是夏季大涝,冬春季又大旱,每到春季小麦返青急需用水时黄河却干枯了,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群众苦不堪言,姥姥家的日子始终过得紧巴巴。

高中毕业后,我选择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上学,从此成为治理黄河中的一员。随着黄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黄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最严重的是1997 年,我当时在历城黄河河务局任办公室副主任,每天都去大堤上看看黄河来水了没有。黄河连续200 多天不见水,历城黄河河道变成了沙漠,引来一个电影摄制组在河道里拍摄沙漠题材的电影。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些演员骑着马在河道上驰骋,身后卷起黄沙漫漫。黄河断流的记忆远不止这些,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城济南,72 名泉无一喷涌。

1997 年年底,我调往山东黄河河务局工作,眼界更加开阔。其间,我接待了一个从三门峡水库来山东黄河河务局考察的青年干部团。他们看到黄河水在山东只剩下黄河沙,不禁感叹养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实在是不堪重负。

1999 年,为应对黄河频繁断流的严峻形势,国家出重拳,拉开了黄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序幕。山东黄河河务局于2002年成立了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处,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一直干到2020 年退休。难忘那些调水的日子,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利津水文站的流量,从最初利津水文站只要保证3 立方米每秒就不算断流,逐步提高到保证10 立方米每秒、20 立方米每秒、30 立方米每秒……要知道这涓涓细流只要上游有一个闸管控不住就可能断流。督查科的同事几乎天天奔波在各个闸口。一方面要确保黄河不断流,另一方面是地里的庄稼急需浇灌,为协调各方矛盾,我们综合分析上下游左右岸,根据节气变化采取分时段轮灌,节约利用好每一立方米黄河水资源。

时间来到2019 年,恰逢黄河连续20 年不断流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我深受鼓舞,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写下了《二十年印记》,献给黄河20 年不断流,被国内多家报刊发表。

万里长河从断流频仍到河畅其流,从羸弱不堪到水复其动,以全新的生命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支撑着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世界江河治理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中国范例”。作为一名黄河调水人,我由衷感到自豪。

猜你喜欢

历城邹平断流
《基本不等式》专题训练
全世界超过一半河流每年断流
在童话中游历
——阅读《能跑会跳的房子》
不一样的童话
——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农民
“五个一”规范提升街镇便民服务
邹平:“两址两园两制”解题人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蔷薇
1997年黄河断流出现了哪些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