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儒医庆恕生平事迹考略

2022-11-28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秦晓宏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学图书馆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秦晓宏 吕 凌

辽宁地处边陲,地域广阔,人烟稀少,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缘地带,加之史书、志书记载稀缺,有史可考的医学发展历程相对短暂。直到清朝建立政权,辽宁地区与关内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医开始快速发展,才涌现出大量医家。本文介绍的庆恕就是其中一位。目前已有学者对庆恕的生平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但仍不够系统深入,我们查阅资料有了一些新发现,兹以补充完备。

籍贯考略

庆恕(1840—1919年),字云阁,满姓萨克达,清末奉天府满洲镶黄旗人,同治庚午举人,光绪丙子进士,曾任凉州知府,累官至青海办事大臣,有《医学摘粹》刊行于世。关于庆恕的籍贯,《辽宁医学人物志》《抚顺市卫生志》《辽宁省卫生志》均载其为抚顺县人[1- 3],而《奉天通志》记载其为“承德满洲镶黄旗人”[4]。此处的承德县(1664年设置,1911年撤销)指奉天府的附郭县(辖区包括现今的沈阳、抚顺市区和抚顺县)[5],虽然后来划分承德县东部地区为抚顺县,但考庆恕自订《年谱》可知,其出生地在沈阳城西北秋稼屯,晚年回沈阳活动在小南关、大南关[6]88,而这些地方均不在划分区域内。所以庆恕当为清奉天府承德县(今沈阳)人。

生平事迹考略

1.年少家贫,屡屡辍学

庆恕出生于蒲河(辽东湾水系浑河的支流)边的秋稼屯,其先祖与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各娶喜塔喇氏阿古都督一女为妻[7],属“皇亲国戚”,但到了庆恕一辈,这种身份已影响式微,他们与普通旗民一样,主要靠种田维生。其《庆勤僖公荣哀录·年谱》载“一日一餐者有之,终日不餐者亦有之”[6]61,可知其家境贫寒。庆恕8岁起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历经12年,其间数次辍学。主要因为蒲河泛滥,导致庄稼被淹、房屋被毁而背井离乡。在其14、15岁两年中,祖父因欠同乡夫子钱财未能按时偿还而被告入狱,全家因此事奔走求援,家产变卖殆尽。这次变故不仅让庆恕辍学,更体会到了世态炎凉。直到其21岁设馆教书,收取微薄馆金补贴家用,日子才稍稍好过了些。此后庆恕一边教学一边自学,为科举考试作准备。

2.为官务实,受民爱戴

庆恕于光绪丙子年(1876年)中进士,为三甲九十四名,赐同进士出身,入朝授户部主事。榜名庆恩,因与顺诚郡王同名,奉堂谕改为庆恕。在任职最初几年,庆恕因无人赏识,政绩平平。44岁时在东陵谒见户部尚书阎敬铭[6]73(为人正直清廉,不畏强权,善理财政,官至军机大臣,有“救时宰相”之称),相谈甚欢,为阎公所赏识,同年即派署江南司帮掌印。庆恕为官踏实肯干,不尚空谈,在户部任职期间,厘定杭州织造,楚军粮饷,汉员秩奉,暨陕西、甘肃、新疆放款各章程。其所编写的《新定楚军章程》一卷国家图书馆有藏。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筹款孔亟,庆恕陈开源节流26条,为当道所嘉许(可叹清政府内忧外患,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纵有庆恕一样勤恳实干的官员,却也难改覆灭的结局)。晋郎中,革黜舞文之吏,部务为之一振[4]。

光绪丙申(1896年),庆恕京察一等,简放凉州知府,由此开始了地方官生涯,先后任兰州知府、西宁办事大臣等职。任内清积案,结重案,正经界,平藩乱,从凉州府和兰州府离任时,当地百姓送万民衣伞、匾额,并设酒践行[6]82- 83。从西宁卸任3年后,当地人民感念旧恩,立生祠以感怀。

3.精通医术,救死扶伤

大约在庆恕27岁时,其母亲患疾而遭庸医误治,病情危笃,这让庆恕认识到通晓医术的重要性,遂立志学医。因无人指示,起初庆恕只找来寻常医书闲读,后至京城做官,在闲暇之余赴书市买书,了解到黄元御、陈修园、徐灵胎等同时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后,始知《黄帝内经》《伤寒论》乃医学之源。此后,庆恕朝着这个方向孜孜以求,朝夕揣摩,历经20余年终有所得。

根据现有资料,最早记载庆恕有行医事迹是其在京为官时。《庆云阁医学摘粹·序三》载:“当其供职部曹,一时彼都人士,问诊求方者,接踵其门,投以刀圭,无不立瘥。”[8]序一描写了众人上门求医的盛况,该序的作者张奎彬,因友人疾一同造访庆恕,庆恕为其友诊脉出方而立起沉疴,可见其辨证之精准。又《庆勤僖公荣哀录·行状》载:“世荣于光绪乙未通籍时尝染时疫,受公活命之恩……”[6]16但以上医事活动并未提及症状及诊治过程。《庆云阁医学摘粹·序一》载:“乃云阁下车伊始,予适以心、肺、胃三经之火上冲,遂龈烂唇肿,作脓作痛,烦躁不堪;蒙投以甘露饮,一剂而轻,再剂而愈。”[8]序三庆恕看诊的人群不限于同辈、后进等,就连上级也信任其医术。庆恕任凉州知府时,曾奉令进省为督宪看病,诊治数次而获痊愈。可惜的是,庆恕虽看诊众多,但公务繁忙,没有时间记录医案,仅在相关资料中零星见得一些医事活动。

庆恕卸任回沈阳后,受张奎彬(字得珊)之邀,在其创办的中国医学研究所教学,并将其医著《医学摘粹》作为教材使用。《庆勤僖公荣哀录·年谱》记载:“又有医学研究所校长张得珊,邀余至该所专讲《伤寒》《金匮》各书,余为传道计,亦慨然乐从,此后每遇星期一日、星期四日,即赴学讲书,学生听之,尚怡然称快焉。”[6]89

著作考略

1.非医学类

《养正山房文稿》刊于光绪丙申年(1896年),主要是庆恕在京教书期间自拟范文和批改学生文章所得。

《养正山房诗稿》《大学衍义约旨》完稿和刊印均在光绪己亥年(1899年)。庆恕在披览《大学衍义》一书时,觉其卷帙浩繁不易阅读,遂撮其大意,写文62篇,命名为《大学衍义约旨》,又将其旧存试贴诗辑为一本,名为《养正山房诗稿》,两者一并付梓。

《三字心法》《讲武要法》皆成书于光绪甲辰年(1904年),并于同年刊印。庆恕在批改书院学生文章时,发现诸生专务词章之学,而于处世精微之理不甚讲求,遂作《三字心法》一卷,令学生传抄,以期诸生能从流溯源,专务根本之学,又作《讲武要法》令学生操练揣摩,以期造为有用之才。

《课士文钞》作于凉州、秦州任内,刊于宣统己酉年(1909年),著作内容尚不清楚。

2.医学类

于永敏在研究清末民国时期辽宁医药卫生史时,收集到庆恕所作的《医学实在易》[9]。我们查阅各种资料,发现这本书最早记载于《奉天通志》,但在《年谱》中并未提及此书的撰写及刊印,希望后续可以得见此书。

《养生说》成书于1908年,刊于宣统己酉年(1909年),具体内容尚未得见。此外在民国丙辰年(1916年)重校《濒湖脉学》等书。

《医学摘粹》是集中反映庆恕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曾多次付梓,大量刊行。该书首刊于光绪丙申年(1896年),乃庆氏择诸多中医经典精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成之作,是一部医学丛书,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杂证要法》《四诊要诀》《本草类要》,其后附有黄元御《六气解》《天人解》。关于其版本,根据各种资料[10- 12]记载,有1896版、1897版、1903版、1913版、1914版、1915版、1916版,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印刷的1983版和2011版。我们通过查阅各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及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收集到如下版本。

《医学摘粹》1949年前刊行版本情况:1896年版,版本类型为铅印本/刻本,馆藏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新乡市图书馆;1897年版,铅印本/刻本,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1903年版,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青海省图书馆;1914年版,铅印本,国家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1916年版,铅印本,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另有清光绪版,具体年份不详,刻本,藏于四川省图书馆。

1916年版是庆恕生前最后版本,增补了《伤寒证方歌括》《杂病证方歌括》。该版本经彭静山点校后于1983年出版。现市面上流传较多的是2011年版,由彭静山点校、王春月整理。该版又名《庆云阁医学摘粹》。

《伤寒十六证类方》 本书首列伤寒证六经提纲,将各经病的特征症状标明,以按语的形式详解病机,并列出对应的方剂,提纲挈领,一目了然。再根据八纲辨证的表里、寒热、虚实,将其细分为十六证,分别为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里实证、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证、表里俱寒证、表里俱热证、表里俱虚证、表里俱实证,不属于上述范畴的另列杂治方。庆氏所创的以证类方之法贴合临床实际,可操作性强。

《伤寒证辨》 此书仿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以某一症状为切入点,详论同一症状的不同分型,言简意赅,实用性强。如咽痛一证,可分阴阳,“咽干肿痛,为三阳热证,宜甘桔、半夏、苦酒、猪肤等汤调治”,“不干不肿而痛,为三阴寒证,宜四逆汤加桔梗主治”。

《四诊要诀》 四诊之法是诊断的基础,要想辨证精准,就必须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解读,因此四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的内容基于《黄帝内经》,并采各家之长,分为望色、闻声、问证、切脉、杂诊法五章,编排格式短小精悍易学易记。

《杂证要法》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用经方来治疗杂证。所载经方多取自《伤寒杂病论》、陈修园《公余五种》、黄元御《黄氏八种》,兼取各家之说,总以辨证论治为准而不拘一家之言。

《本草类要》 中药发展至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药物达1897种,全则全矣,但用之不便。庆氏择常用药物180种,仿张景岳方剂“八阵”之意,将药物分为补药、攻药、散药、固药、寒药、热药6门,每门之下又分类,共计27类。对药物的注解取自黄元御的《长沙药解》和《玉楸药解》,择要而录,精简明了。

两种歌括及诗钞 《伤寒证方歌括》将《伤寒十六证类方》的内容以歌诀的形式阐述,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杂病证方歌括》亦仿此。《论书诗钞》则是以诗句的形式评述历代医家及其著作的优缺点,以期后世学者“择善而从,庶不至被书所误矣”。

医学思想考略

1.理法先行,方药后继

理法方药是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四个步骤。理,指中医理论;法,指诊法治法;方,指方剂;药,指药物。这四个过程在逻辑思维上具有先后顺序,先明生理病理,次求诊法治法,最后定方药。正如庆恕《庆云阁医学摘粹·杂证要法·自序》所云:“脏腑生成之象,经络起止之原,六气循环之理,五行生克之机,必须一一讲求明白,始可以论证出方。学问有体,而后有用,岂可区区专重夫末节哉?”[8]66故其在《医学摘粹》之后特附黄元御《天人解》《六气解》,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期后世之人论证开方不忘根本。

2.八纲辨证立纲领

庆恕擅用八纲辨证,在伤寒、杂证的诊治,四诊法,本草分类中均有体现。

八纲论伤寒 伤寒学派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而庆恕于三派均有理解吸收,于错简重订派吸收太阳病三纲鼎立说,于维护旧论派吸收六经气化学说,于辨证论治派则遵循八纲辨证论伤寒。其《伤寒十六证类方》以表里为纲,分为表证(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里证(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里实证),表里兼证(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证、表里俱寒证、表里俱热证、表里俱虚证、表里俱实证)及杂治方,符合外感伤寒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

八纲论杂证 在《杂证要法》一书中,庆恕将各种疾病按表、里、寒、热、虚、实、七窍及妇人分类,将疾病归入其最突出特征一类,并在实际辨证时结合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其他辨证方法,既有宏观上的认识,又有分层、分部的定位。以《杂证要法·里证类》“心腹痛”为例。首以“土湿而木贼之”概括基本病机。其次分析病位偏上偏下。痛在心胸,病位偏上,责之土湿而胃胆上逆;痛在少腹,病位偏下,责之土湿而肝脾下陷。最后结合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论证出方。食积而痛用大黄附子汤或厚朴七物汤,水积而痛用五苓散或十枣汤,血积而痛用桂枝茯苓丸或下瘀血汤等,痰积而痛用姜苓半夏汤,虫积而痛用乌梅丸。

脉诊重八纲 在临床实际中,一种脉象常主多种疾病,同一种疾病也可以有多种脉象,纷杂而难以掌握。庆恕释脉有的放矢,着重在脉象提示的最基本信息上。如“浮脉”,先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总括为“为阳,为表,主六气风邪外因之病”,揭示了浮脉所代表的最基本病机,再分论浮脉的不同类型,“浮而有力表实也,浮而无力表虚也”“浮细气少也,浮涩血虚也”,以获得更详细的病情信息,为辨证开方作准备。

八纲分本草 历代本草分类可归为两种,自然属性归类法和功能分类法。其中,后者更适用于临床实际,《本草类要》分类法即属于此种。论及本草功能,已属于治疗的范畴,所以此处八纲意指寒热、虚实、表里等证的对应治法。全书分为补药门、固药门、散药门、攻药门、热药门、寒药门,分别对应治疗虚实、表里、寒热等证。

综上所述,庆恕将八纲辨证的精神融汇贯穿于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病理认知及诊疗系统,提纲挈领,条理分明。

3.伤寒传变分里气

庆恕研究伤寒受黄元御影响极深,认为在伤寒传变过程中,里气的阴阳盛衰极大影响着传变方式。其中,阴阳平和之人,里气不偏不倚,若未经失治误治,则日传一经,而病邪始终在表,六日经尽而汗愈。若患者素来阴偏盛,则不拘何日而易入脏成三阴病;若平素阳偏胜,则不拘何日而易入腑成阳明病。

4.针砭时弊,医医病也

庆恕善用古方,回沈阳行医的过程中,市医见其所出之方,皆谓古方不能治今病。而观市医治病,治气之方堆砌各种行气药,治血之方堆砌各种活血药,杂药滥投,不讲章法,更甚者“伤寒不知通经解表,而先施攻下之方;治温病不知泄卫滋营,而专用苦寒之药……”凡此种种,谬误叠叠。庆恕见之痛心疾首,遂邀志同道合之人将伤寒杂病的证和方均编成歌括,方便后学批吟,以期纠正滥治之风。

庆恕官至高位,精通儒医两道,秉持儒家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廉洁奉公,为国为民。其为官37年,身无长物,甚至卸任返乡都是同乡资助,清贫如此,实可叹焉! 其身为医者,博览医书,精研医术,集历代医书之精粹者为《医学摘粹》,示人以医之正道,教人以简易之法。可能在理论上少所创新,但于临床运用却大有助益。张奎彬评价庆恕有云:“其救世之心苦,其医医之心切,其传道之心殷,医国医人之目,微先生其谁与归?故谓为名儒也可,谓为名宦也可,即谓为名医也亦无不可。”[8]可以说极为贴切。

猜你喜欢

医学图书馆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