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肺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2-11-28郑民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利巴韦病毒性抗病毒

郑民洁 张 博

1 天津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天津市 301700; 2 新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开始由上呼吸道受病毒入侵导致的疾病,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并且具有向下蔓延的趋势。目前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亿人口感染病毒性肺炎,其中,成人与儿童的占比各半[1]。WHO的调查数据则显示,病毒性肺炎的死亡病例每年为400万,占全球死亡人数总数的7%[2]。现代医学对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但是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且极易产生耐药。中医则认为病毒性肺炎属于温病范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多靶点、多通路抑制,还体现了中医辨证的精髓。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炎症反应是导致病毒性肺炎发生的核心环节,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器官功能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范中娥等人[3]研究显示病毒性肺炎患者炎性反应增强,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如IL-6、C-反应蛋白等)显著性增高,利巴韦林加用炎琥宁注射液可以抑制炎性因子表达、保护体内脏器官。TNF-α可以作用于肺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造成肺损伤,且与IL-6协同放大炎症反应。黄芩可显著性降低FM1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小鼠肺部组织中TNF-α、IL-6 等促炎因子的过度表达,中断炎症瀑布保护靶器官。

研究显示,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可抑制NF-κB 信号通路活性,使炎性因子分泌减少从而减轻病理程度[4]。水通道蛋白(AQP)在病毒性肺炎小鼠的肺气管以及内皮细胞中表达明显,病毒入侵后导致肺气管以及肺泡表面细胞液体交换能力变差,而小鼠 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可分泌两种细胞因子Th1、Th2,其中Th1可以分泌产生IFN-γ,银翘散、玉屏风散则能明显抑制AQP4、IFN-γ[5]。有学者采用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发现观察组的IL-2 及 IL-2R实验结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6]。岗藿抗感汤联合达菲治疗病毒性肺炎,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10、IFN-γ水平表达上调,加用岗藿抗感汤后抑炎因子IL-10 和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γ水平升高。有研究显示,应用清肺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可显著性降低炎症反应,使IL-6、TNF-α水平表达降低[7]。由此可见,中西医联合疗法可以降低患者体内促炎因子的过度分泌,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机体免疫作用的调节

相关研究证实,患者免疫力低下可以导致病毒性肺炎的发生,T淋巴细胞始于骨髓,成熟于胸腺,之后转移至外周发挥免疫作用,CD3+则是成熟的T淋巴细胞,而CD4+起辅助发挥免疫功能,CD8+则是抑制免疫功能,因此CD4+/CD8+可以体现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处于正常水平。病毒性肺炎患者的CD3+、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说明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解毒利肺口服液可使病毒性肺炎小鼠血浆中IL-2及IFN-γ表达升高,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8]。白虎清解汤相对于利巴韦林,可以显著性影响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性肺炎小鼠体内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表达,从而调节机体内免疫平衡,发挥抗病毒作用[9]。有学者采用解毒利肺汤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肺炎发现,患者CD3+、CD4+、 CD4+/CD8+表达上升,CD8+表达下降,使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得到控制,抗病毒能力显著提高[10]。有学者采用安宫牛黄丸辅助利巴韦林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发现,患者免疫球蛋白 IgM、IgG、IgA 含量上升,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 含量也显著上升,免疫系统趋于正常[11]。

病毒性肺炎发生后患者IL-2可以高度选择与CD56+NK细胞结合产生INF-γ,发病期CD56+NK细胞数较少、杀伤力低,恢复期明显提高,提示肺部组织恢复情况。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发现NK细胞增多,可抑制TNF-α、IL-6 过度表达进而稳定内环境,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有研究显示,对于H1N1病毒引发的肺炎,相比利巴韦林组,经银葛双解剂治疗后的小鼠体内NK细胞含量增多,肺部炎症明显缓解[12]。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已经处于紊乱状态的免疫系统恢复正常水平,对失衡的T细胞群进行逆转,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抗病毒作用

病毒性肺炎发生的原因中35%是由病毒入侵宿主导致的,因此加强抗病毒作用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症状的减轻。感毒清口崩片相对于利巴韦林能明显抑制流感病毒所致的肺炎模型小鼠体重下降趋势,减轻小鼠的症状特征,提供中西医联合抗病毒的依据[13]。穿琥宁能清热解毒,联合强力宁可抑制白细胞升高,抗病毒作用明显,治愈率非常高[14]。炎琥宁主要成分为穿心莲,与利巴韦林联合使用可加速病毒的灭活时间[15]。采用利巴韦林联合清肺口服液治疗可使体内正气恢复,机体抗病毒能力增强,还可参与形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机体内复制[16]。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功效,利巴韦林则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模型小鼠的成活率,使肺部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速感宁胶囊对体外细胞中的多种菌类均有所抑制,体外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可以抑制萨科齐病毒、疱疹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模型小鼠体内中吞噬细胞以及免疫功能均有所恢复[17]。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可以更好地抑制病毒RNA酶活性,切断病毒在体内的增殖链[18]。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肺炎可以显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抑制病毒在机体内增殖。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相关菌群的调节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菌群以及胃肠道菌群均有所改变,可以诱发更为严重的细菌性感染从而威胁患者生命,除此之外,菌群紊乱还可以影响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病情加重。H1N2感染导致的肺炎还伴随肠道反应,“银翘”药具有抗菌作用,可以使模型小鼠体内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合成减少,通过改变肠道的代谢水平达到治疗目的。肺炎的发生会伴随肠道紊乱,导致肠道的免疫屏障被破坏,进而反作用于肺部,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银莱汤可调整模型大鼠的肠道结构,识别相关通路的受体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验证了菌群平衡影响免疫系统从而使炎症反应发生改变[19]。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相关组织的保护作用

病毒入侵机体会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病理性的改变,病变部位出现出血、充血,炎症反应严重时肺部组织出现炎性渗液,肺泡功能受损,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老年病毒性肺炎,可使大部分患者的感染病灶完全消失,抑制病情恶化[20]。阿洛西林与清肺汤联合使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使症状减轻,肺部杂音消失,缓解呼吸痉挛[21]。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及肺部噪音消失时间,加速患者康复[22]。黄芩苷可使病毒性肺炎模型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Caspase-1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阻止细胞凋亡[23]。感染病毒后,模型小鼠MDA含量上升明显,总SOD活力呈相反趋势,提示小鼠体内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抗自由基能力降低,白虎清解汤通过提高机体对抗氧化能力缓解肺部因此受到的损伤[24]。迷迭香酸苷对模型小鼠的肺部组织由明显的保护作用,肺泡灌洗液中的蛋白含量减少,肺组织中的氧化应激酶呈同样的下降趋势,可减轻病毒对肺部组织细胞的浸润[25]。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肺部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且可以作用于不同通路与靶点。

6 讨论

病毒性肺炎在传统医学中属于“温病”范畴,温邪入侵机体,热毒蕴肺、湿瘀内阻,机体正气内虚导致发病。病毒性肺炎发病多由于外因,外邪上受,首先影响肺,中医认为肺是一个功能的整体,肺主气,肺气上逆导致咳嗽,外邪与内气相争导致恶寒发热,另外瘀阻导致患者出现痰,所以就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有的患者会出现便秘或者大便不爽,这是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中医对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在于辨证论治[26]。治疗病毒性肺炎要有整体观,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发病原理、病理类型等,机体阴阳平衡才能自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患者体质得到改善,自身免疫系统恢复平衡,对抗疾病能力增强,即使过程中病毒类型改变,但基于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机体免疫系统可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做出调整,所以机体依然能抵抗病毒,这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本文重点阐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效确切,可以抑制病毒性肺炎引发的炎症,调整机体免疫系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保护病变的组织,改善肺部纤维化程度,中医治疗病毒性肺炎的历史非常悠久,可根据不同病症给予不同方剂,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体现当代治疗方式的有效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利巴韦病毒性抗病毒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治病毒性感冒
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几大误区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