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山里的天籁之音
——以侗寨小黄村为例

2022-11-27王伯文内蒙古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2年29期
关键词:大歌侗寨鼓楼

王伯文(内蒙古师范大学)

侗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内陆腹地,是中国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侗族大歌,是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侗族人的音乐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风俗节日、各类仪式等都离不开音乐。侗族的风俗节日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侗族的各种风俗节日都是侗族人民唱歌、交流的平台。所以笔者带着对侗族音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踏上了本次的侗寨采风之旅。

一、初入小黄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从江县,提前联系好带领我们进入侗寨的吴老师和姚老师已经早早地在车站等候我们,进入小黄侗寨还经历了三四个小时的自驾行,经过蜿蜒的山路,笔者一行人顺利地进入了小黄侗寨(图1),迎面见到的是寨子里目前演唱大歌的几名成员,简单向我们介绍了寨子的大概情况,笔者一行人来到一处小院,艺人老师们早已准备好了侗族特色食物,我们都略有疲惫,但在这阴沉的天气之下却有了归家的意味。随即安顿端坐下后,便与艺人老师们开始交谈。

图1 小黄侗寨(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小黄侗寨,被誉为“侗歌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进入寨门,便看到了标志性建筑——侗寨鼓楼(图2)。十几层的鼓楼不用一钉一铆,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一层一层搭上去直至顶峰。时代的更迭变迁不断赋予鼓楼各种社会功能,并世代沿袭下来,逐渐丰富鼓楼的内涵。停车的地方是一片很大的广场,是村民活动的场所,许多小朋友在篮球场打篮球(图3),有的没有穿鞋但仍不知疲倦地跑着,房屋里的孩童三五成群坐在桌子前嬉戏打闹,这种原生态的场景使笔者动容,广场被村民的房屋包围,房屋被绿水青山环绕,走在小黄的石板路上,可以看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大人怀里抱着孩子做着家务,三五成群的孩童奔跑在乡间小路,形成了一个幸福生机的生活环境。此时正值夕阳西下,看到此景笔者第一次感受到城市不曾有的慢节奏,随即产生了静谧与祥和之感。小黄村寨风姿鲜明的民族风格与色彩保持得这样完好,完全得益于开发较晚,甚至是完全没有开发,被群山包围使得信息、交通不便。

图2 侗寨鼓楼(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图3 小黄村篮球场(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二、深入小黄

首先与我们交谈的是侗族大歌传承人吴荣德老师和潘刷银花老师,经过交谈笔者了解到,在侗寨中潘姓和吴姓是两个大姓,侗族大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律跌宕、声音优美,并感到旋律中有很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鸟鸣叫、小河流水等声音,后与演唱的艺人交流得知此曲名为《蝉之歌》。细细研读歌词后笔者大致总结了侗族大歌的一些特点,侗族大歌的歌词一般比较短小,会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并且拉腔时还需要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

在阿妹演唱的同时,侗寨里的幼童会在旁边打闹嬉戏,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对于大歌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口传心授,这就使得歌声已经融入了侗族人的血液,受到了侗歌的滋养,无论大人小孩,只要让他们唱歌,总是开口就可以唱。侗族大歌的基本调式采用以五声为骨干音的特性羽调式,即高音“sol”(通常为最高音)是本位音,而低音“sol”(通常为最低音)则略高一点,侗族大歌是以二声部结合为主的一种民间合唱形式,其多声形态包括多声织体与和音结合两个方面。

小黄的夜晚不像都市般灯红酒绿,也没有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却充满了朴实的幸福感,完全可以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描述,对于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笔者来讲,小黄的夜晚使笔者内心无限向往。酒席结束之后笔者一行跟随艺人老师们的带领来到了位于下寨的鼓楼,鼓楼内歌手们围成圆圈而坐,场面十分壮观,鼓楼内男女对唱鼓楼大歌(图4),歌曲类型是对唱情歌,表达男女爱慕之情。艺人老师带领笔者走向鼓楼旁的屋内,向笔者讲屋内正在进行的宴会,笔者此时方顿悟,这是侗寨村民在因家中喜事宴请亲朋,而鼓楼内的歌唱则是本次宴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更加体现出来侗族的“歌唱即生活” “歌唱像一日三餐一样重要”,跟在酒席上的歌曲有所不同,鼓楼大歌声部更加完整,和声色彩更加强烈,淳朴且传统的氛围更加浓重,笔者第二次受到震撼,能够见到如此“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实属幸事!

图4 鼓楼大歌演唱现场(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经过艺人老师的介绍,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处处是歌声。在大歌演唱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很多孩童在鼓楼中嬉戏玩耍,他们耳濡目染最传统的大歌,便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演唱,接待我们的艺人老师讲:“唱歌对于侗族人来讲像一日三餐一样重要,如果女孩子成年之后都不会唱歌,就不会有心仪她的男孩子”。所以侗族的母亲会在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基本刚学会讲话时就开始教她们唱歌。教授的内容包括曲调、唱词甚至还有较难的转调。在侗族部落,唱歌并不是专属于女孩子要学习的内容,男孩也要学唱侗族歌曲,只不过比女孩子在时间上要相对晚一些。这种学习传授模式也让我开始思考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目前侗族大歌的主要传承模式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自然传承。师徒传承是比较正规且主要的传承模式,侗族人人能歌善舞所以对于传承的歌师来讲,他们每个人都能称之为“侗族大歌曲库”,他们对侗族大歌的传承具有极高的热情,传承的质量和数量都是要高于家族传承和自然传承的。家族传承顾名思义为家族内部的传承方式,一般为家族内的长辈对于自己孩子的教授,这种传承模式是侗族大歌最基础、最基本的一种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延续与发展。自然传承离不开侗族部落热爱歌唱的生活环境,在本次的田野考察之中,处处体现出来自然传承,在宴席上,在下寨的鼓楼内,处处充斥着孩童玩耍的身影,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当地的孩童学唱侗歌就像学习讲话一样自然。此外,侗族有很多风俗性的节日也为自然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侗族的风俗节日中,唱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大部分的风俗节日歌唱都是必要的点缀内容,甚至很多风俗节日的出现就是为了歌唱,久而久之形成了风俗性的节日,节日当天,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歌声连连不断。

三、侗歌的分类

基于以上的田野学习到的内容,结合笔者在课堂及论文中的学习,总结出侗歌首先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南北两个系别,小黄侗寨,根据方位归位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侗歌目前学界将其分为四类,分别为:大歌、小歌、礼俗歌、叙事歌。大歌“大”很重要,首先演唱的集体要大,人数多是大歌的一大特点,其次其曲式结构有严格固定的模式,一般演唱时低声部为主旋律,高声部由加华领唱构成。小歌并不是区别于大歌的队伍要大,小歌一般是指情歌,用于男女表达爱意,以歌为媒介传递感情。礼俗歌即与侗族地区的风俗节日相关,不同的风俗节日有不同的歌曲,有宴会时唱的宴歌、娶亲时唱的拦路歌等。叙事歌主要是通过歌曲内容讲述民间故事,伴奏使用琵琶或牛腿琴。

四、时代变迁下的侗歌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侗族大歌开始走出大山面向更为广阔的群体,通过与当地艺人老师交谈发现,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是由于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侗族大歌呈舞台化发展,故而以现代手段打造的舞台也成为传承侗族大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需要我们警觉,因为侗族大歌舞台化的发展必然会改变一些传统的内容,为了受众面更广,为了观看者更好接受,为了能够在舞台上更方便地呈现,这其中定会使一些传统内容有所缺失,所以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舞台传承的同时必须时刻严谨保持传统。二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自信充斥着每个人的内心,从2003 年开始,当地教育系统就提出侗歌进课堂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学校会聘请专业的侗歌老师,并且除了传统的教授侗歌歌曲外,还会讲授每首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相比于传统的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的传承更为严谨且知识面更为广阔丰富,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传承体的改变,过去传统的口传心授可以把传承体理解为师傅的在大脑中所积累的歌曲内容,现今出现的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则是把口传心授转变为书本上现实可见的内容,转变为书本的优势是可以更大程度地保存侗族大歌,不再会因为某位老者的离去而丧失很多传统歌曲,但同时缺点也呈现出来,即为不能够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和外延,缺少了传统少数民族歌曲自然飘忽的美。此外,现在媒体带来的传承体既能很好地弥补书本化带来的刻板,能够活灵活现的记录侗族大歌的实态,并且传播速度也是比其他几种方式快。在时代发展文化变迁的同时,侗族大歌的社会价值也随即开始显示,有相关报道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来到侗寨,其前期的文化渗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侗歌的欣赏,所以侗歌的传承、传播最明显即是给当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很多发展的契机,对于发展当地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社会价值显示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保持内涵的同时进行开发。

五、结语

回去的路上,笔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见到了如此原生态的村落并聆听最纯正的侗族大歌。田野的结束不等同于学习、思考的结束,侗族大歌淳朴悠扬的歌声久久回绕不去。侗族大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原始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很多原生态的东西慢慢消失,加之侗族没有文字,需要口传心授,如何传承侗族大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音乐研究者,更应寻找有效途径,弘扬侗族大歌的文化魅力,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文化遗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次田野考察,拓宽了笔者的视野,使笔者走出教室,离开书本,深入田野,感受音乐的熏陶,见识了优秀的侗族大歌传承人是如何进行演唱的。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更多地深入田野,追寻音乐的真正本质。

猜你喜欢

大歌侗寨鼓楼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鼓楼颂
鼓楼颂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侗寨春晓》创作浅谈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侗寨鼓楼传歌声
苗乡侗寨乒乓情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