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心理障碍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2022-11-27许秀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语言数学

许秀梅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小学,福建 莆田 351164)

所谓数学阅读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所学习的数学语言、数学信息、数学问题进行阅读理解时,因为各种因素,将其与“难”画上等号,从而在内心里产生了畏难逃避的情绪,降低了阅读、理解数学语言的信心,从而最终导致阅读的效果不佳或无效。数学阅读心理障碍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1]。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性阅读障碍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心理性阅读障碍之所以成为困扰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究其原因是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阅读量、怕麻烦畏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想阅读、懒得阅读。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学习内容生动、直观、形象,易于理解,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实现图例、符号与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描述,学会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解决,这些都需要数学阅读的支撑。同时免不了有超越学生认知范围的知识需要阅读和理解,比如数学中一些词句具有很强的数学学科特征,与学生的实际和认知水平相差甚远。虽然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和基础,但受识字数量和数学阅读经验不足等影响,这样的一个综合性阅读过程与他们的惯有的经验和行为就会产生矛盾,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阅读的不自信,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当他们面对句子较长、逻辑或推理性较强的数学语言、信息、问题时,感觉这些内容脱离了他们认知范围,就更容易主观地将其与“难”画上等号,内心产生畏难逃避心理;客观障碍因此导致阅读、理解不完整或不到位,重复的行为出现多次以后就造成心理压力,形成阅读障碍,从而降低了理解和学习的信心,并在之后的学习中容易升级形成理解性障碍,长期困扰学生,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使之成为潜在的差生。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要求学生对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有正确的认识。对他们而言,方位知识是有一定基础的,绝大多数能根据自我认知和生活经验正确地区分这些方位概念和相对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学生明显表现出看图口头描述与看图填空完成率的反差,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图中物体的相对位置,但当形成文字或图文结合形式的填空时往往完成的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对阅读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当题目较长、字较多,句式出现变化,题型不熟悉时,他们就犯难了,就没有独立思考解决的信心了,要么半读半猜完成,要么放弃阅读,随便应付,造成完成质量不理想。长期下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数学学习能力不足,影响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阅读障碍突破方法探析

阅读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方法,虽然其不限定运用于何种学科,但具有明确的学科特点。数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读书行为,只要读完就行,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观察、描述、阅读、思考并进一步加工理解,内化成自己认知的一个活动过程。而低年级数学阅读内容大都是以基础性知识为主,把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教材或书籍等提供给学生学习。这些低年级的教材和阅读书籍更趋向直观形象,以简单、易于观察理解的图例、符号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为主,但这也需要学生经历一个完整有效的阅读理解过程,才能有效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结合多年的低年级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突破学生心理性阅读障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做好示范教学和引导,夯实学生数学阅读基础

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他们习惯养成,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阅读教学,不管是在概念、法则等的建立理解上,还是应用、解题的实际过程中,要适时渗透阅读及分析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和有效的阅读技能。比如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学,以图和符号为主,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收集数学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时的数学阅读就是读懂图例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和符号含义,并尝试结合情境把它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形成完整的一个问题情境,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一些语言运用艺术,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述语言来描述同一内容。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上下前后》的主题图中货车与动车的位置关系描述时,教师可以变换句式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如,货车在动车的上面;动车的上面是货车;动车在货车的下面;货车的下面是动车。并引导进行适当的比较分析,适当渗透句式表达讲解分析,结合手势理解它们位置的相对性。教师在教学初期就要放慢速度,从示范引导逐渐过渡到放手自主,让学生从模仿叙述逐步过渡到自主叙述,实现图例、符号与语言之间的转化并逐步完善表述内容,丰富学生数学语言,培养学生语感,同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会交流,丰富他们的语境,促进他们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发展,使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阅读基础,降低害怕阅读的心理。

(二)重视阅读良好习惯养成,保证学生数学阅读质量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良好习惯养成,比如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图文结合或纯文字呈现形式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阅读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让学生学会读通读细,减少主观失误。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指名读题、质疑提问、划重点、集体交流、画图、对比阅读等形式来掌握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1.要强调“读题三遍,其义自见”,把题目读顺读通,注意停顿分句等。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数学学习中,要将要求、问题、概念读懂、读透,不看错符号,不遗漏重要条件,看清楚问的是什么,在明了要求之后再思考解决方法,这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和根本。特别是数学问题中往往喜欢包含着“陷阱”——如人教版一年级常出现的“几”与“第几”问题的解答,学生往往粗心大意,很容易把“第”字忽略,从而导致答案“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因此仔细读题,拒绝马虎,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2.要“埋头做题,回头看路”,注重反推和思考,养成验算的习惯。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更需要有验算习惯的养成。在数学教材中,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已经有了“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个阅读步骤,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阅读过程,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及思考。但一部分数学教师只重视前两步,忽略了验算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其实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验算可以检验数学阅读理解的有效性,而学生做完题之后要回到题中,看看所得的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与规律,这也需要借助数学阅读来实现。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完成问题后进行习惯性检查,看看所答是否为所问,想想所答是否符合逻辑和条件,及时地查漏补缺,尽量地减少失误。低年级学生更需要扎实基础,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保证数学阅读的质量,以此发展学生完整的数学学习能力,减少学生感觉阅读困难的心理障碍。

(三)提供丰富的读本资料,拓展学生数学阅读理解深度

数学阅读是一种对图案、符号、文字等表达形式进行加工的活动,从而获得自己所需信息并理解内化成自己思维的过程,是建立在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之上,由此可见,数学阅读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而言十分重要[2]。

因此,首先教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供适合孩子年龄特征和水平的读本资料。读本资料可以分为课本教材、教师自己设计的练习或阅读作业、数学课外阅读书籍等。课本教材是专家根据学生年龄阶层、心理水平、学识水平等因素精心编制的适合孩子的最好读本;而数学课外阅读书籍和教师自己设计的练习或阅读作业是教材和课本知识的必要拓展和延伸,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进行学科融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观和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通过明确要求抓住关键信息,挖掘语言含义,明晰思路。无论是数学概念还是数学问题,都有制约含义理解与解答思路的障碍,抓住了数学语言中的关键信息,就抓住了数学理解的关键。要养成抓关键信息理解语句和问题的习惯,通过语义分析来挖掘外显和内隐的重要信息。例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例7 呈现“用13 元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教材就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数学信息“图里有什么?”抓住除了知道一共有13 元钱、4 种杂志的价格和必须购买两种杂志外,还有一个关键的信息“正好”,然后通过质疑“正好”是什么意思,分析得出应该是指13 元必须花完,不能剩余也不能少于,所以思考方向应该是计算哪两种杂志价格相加得13 元,那么就可以购买那两种杂志。这里通过阅读引导理解,让学生思考有序、明晰思路、建立模型、感受数学思想,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这也体现了语文与数学的学科融合思想,拓展了数学阅读深度。

延伸拓展的阅读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布置或选择时则要注意符号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从而唤起学生的阅读共鸣,并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和描述、复述、创作等方式,促进有效阅读,逐步形成逻辑思维,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深度。

(四)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和信心

解决心理性障碍的关键在于相信学生、激励学生,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给予他们提供成功的阅读体验。

1.要用好“等待”的教育艺术。低年级数学知识类型都是以基础为主,学生都能自主地解决大部分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反复读题,抓住数学情境或问题中的有用、关键信息进行充分交流理解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倾听、质疑、提示等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语言自我内化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出他们的真实水平,实现“等待”的价值。

2.要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都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当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借助数学阅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了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时,教师要不吝表扬和激励,使用小礼物等物质的、公开表扬等精神的激励方式,使之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了兴趣和信心,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就有了更好的心态,就能更好地克服数学阅读中的心理障碍。

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足见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3]。无论是数学课堂教学,还是数学问题解决实践,阅读都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要点、理解数学问题并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二法门。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和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行动,在数学阅读中理解知识、积累经验、思考方法并建构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语言数学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语言是刀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