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知识检测类作业优化设计

2022-11-27胡莲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检测作业

胡莲英

(顺昌县埔上中心小学,福建 南平 353200)

学情检测常见的方式有考试及知识检测作业,教师以此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或指导学生查缺补漏。知识检测类作业频次高,考查面广,信息反馈效果好,是教师了解学情的基本方式。

2021 年4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对学校作业管理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再次强调“作业布置要更加科学合理”。知识检测类作业作为常规性作业,理应是落实“双减”改革的首要对象。传统的知识检测类作业突出知识检测,强调直接考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常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如抄写默写类的知识检测作业,往往要求学生重复抄写,机械化的无效作业和重复性的枯燥练习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同时,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检测类作业布置没有区别对待,自然达不到检测目的。所以,在“双减”背景下,知识检测类作业总量要适度控制,要立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一、以学生为中心视域的全过程检测

在知识检测类作业设计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权。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作业方案。这要求教师在作业设置时,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或设置不同的作业方案,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同时,让知识检测体现阶段性,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的知识检测作业设计主要用于学生学习诊断,使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学习水平或已有的知识经验。课中则选择情境游戏互动的作业形式,让枯燥的知识检测融于趣味情境中,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并巩固知识。课后则让学生以拓展提升的方式完成知识检测。

如部编版《狐假虎威》一文教学,为更好地展现文中动物形象,体会寓意,笔者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材料,动手制作相应的表演道具,调动起学生知识检测作业汇报的积极性,也激发学生舞台表演的兴趣。课堂设计课本剧表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扮演,有的扮演老虎,有的扮演狐狸,有的扮演其他动物,根据文本描写再现狐假虎威的场景。因为是自己喜欢的角色,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会认真揣摩角色心理,进行栩栩如生的演绎,学生通过舞台演绎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后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课下演绎或者班级内分享交流。这种形式的作业设计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带动鲜活课堂的建构,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二、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形式检测

教师在布置知识检测类作业时可以借助智能学习平台或APP 的辅助功能、拓展教学功能。例如开启“一起作业”功能,当学生在做知识检测类作业时,其他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共享展示,通过竞争氛围的营造,检测类作业诊断功能进一步强化。教师可以及时反馈指导,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记录,对于难点知识可以及时答疑解惑。此外,智慧作业APP 具有批量学豆奖励和评语评价功能,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当学生学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礼品。评语又为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运势,让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更强,也更加自律。

如教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弈》,为让学生读好句中停顿,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笔者运用“出口成章”APP,学生可在APP 里听范读,然后自己朗读,APP 自动给学生的朗读打分,并且学生的朗读可以共享展示。通过多次朗读比对,学生不仅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还借助正确的朗读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本语言的幽默、风趣。“出口成章”APP 收录了小学所有语文课文,针对其他课文,也可以布置相对应知识检测类作业,每次作业的积分可以累计,每个单元根据累分给予学生奖励。这种竞争氛围的营造,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检测类作业诊断功能也进一步强化。

三、设置合理比例的全方面检测

小学语文知识检测类作业设计中应力求通过作业内容的合理拼插,实现对小学生全方面的知识检测。“调结构、提质量”是内在核心,这亦是摆在诸多一线教师面前的至关重要的“双减”命题[1],教师应解读教材,研读教材,站在高位把握教材篇目之间的联系,从中选择检测重点内容,并以此为发散点细化作业内涵,对学生进行言语、逻辑、空间、人际、自然探索等多方面的检测考察。例如在知识检测作业设计中,其一,设置一定比例的阐释性内容考察。让学生学会段落归纳、提炼主题,考察学生课文综合理解能力,能做到简要复述或创造性复述。其二,设置一定比例记忆性考查内容,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检测练习中内化“习得”。这类作业设计应减少低效重复训练,以阅读、探究、合作、体验等作业类型设计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巩固提升。其三,增加一部分理解性的内容比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的考察。这部分内容设计应强调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设置一些有难度开放性的题目。其四,增加一部分体验性的内容。

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笔者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设计作业清单,完善作业结构和比例。小学古诗词是积累类的作业[2],课前让学生收集送别古诗,课上分享交流古诗,提炼古诗主题,教师播放送别古诗PPT,学生以组为单位朗诵并且随机积累古诗。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笔者设计三个作业:(1)让爱画画的学生将诗中的美景画下来;(2)爱诵读的同学配乐朗读;(3)爱表达的同学想象诗中的故事讲给小伙伴听。不同方式的作业设计,即检测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全方面检测及时回顾课堂学习内容,了解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并让学生了解自我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将零散、碎片化的知识检测习题推向学生言语能力考查的高度。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提质增效,必须进行作业设计的创新优化[3]。作业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诉求等,增加作业的趣味化设计考虑,让学生乐享作业,高效高质完成作业。知识检测作业作为常规作业类型,必须认识到趣味化设计的必要性,以趣味化身、全过程考察、学习平台的智能支持等,带来知识检测类作业布置的大变革。这既能消除学生对知识检测作业的抵触情绪,也能让教师真正获取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

猜你喜欢

双减检测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