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022-11-26马荣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法氏囊病鸡圈舍

马荣德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 潍坊 262600)

鸡传染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引发,通过脱落的羽毛囊皮屑、粪便、空气等途径传播。鸡传染病不仅会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造成鸡的急性死亡,威胁养鸡户的财产安全。伴随着我国鸡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饲养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鸡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也迈向了更高的台阶,但因圈舍内鸡密度增加、部分养殖场卫生环境不佳且技术滞后、选址建设不科学,导致鸡传染性疫病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促进鸡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应总结常见鸡传染病并找准其预防与治疗措施。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1.1 发病症状 该病是由喉气管炎病毒诱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幼鸡与成鸡。喉气管炎病毒主要在鸡胚细胞、鸡肾细胞内增殖,病毒接种后4~6h可引起细胞肿胀,36~48h后形成多核细胞体;60h后细胞核中出现包涵体。感染喉气管炎病毒的病鸡先出现呼吸困难、头颈伸直的症状。随时间推移病情加重,出现甩头、咳嗽症状,且咳出液中隐有血丝。

1.2 预防与治疗措施 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为接种疫苗及定期消毒。在接种疫苗时,建议没有该病流行的地区不接种弱毒疫苗或自然强毒疫苗,而是采用圈舍消毒、隔离观察病鸡的方式避免鸡群感染。该病流行地区,在圈舍消毒的基础上定期接种弱毒疫苗,并配合滴鼻、点眼免疫。

2 鸡非典型新城疫

2.1 发病症状 该病是由新城疫病毒诱发的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俗称“鸡瘟”,多发于寒冷的春、冬季节。感染初期病鸡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发病严重后病鸡排除绿色稀便,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症状,且部分病鸡头颈部向后,出现神经症状。该病为急性、高接触性鸡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病鸡口鼻分泌物、粪便等向空气内排出病毒,当健康鸡接触到携带病毒的粪便及空气后便极有可能感染该病。

2.2 预防与治疗措施 该病的治疗以预防为主,在挑选雏鸡时尽量选择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鸡苗,并按照国家防疫相关规定,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定期接种新城疫疫苗。若养殖场以蛋鸡养殖为主,则需要待蛋鸡60~120日龄内接种疫苗。

确诊该病后可选择药物治疗,肉鸡按每100kg饲料1袋的用量将清瘟败毒散拌如鸡饲料内让病鸡自然食用。商品蛋鸡按照1g/kg.bw将清瘟败毒散拌入饲料内,1次/d,连用4d。同时,将1袋氟立佳掺入100kg水中并搅拌均匀,1次/d,连用4d。药物治疗48h后可缓解病鸡症状,4d后可痊愈。

3 鸡传染性鼻炎

3.1 发病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多发于秋季、冬季,尤其以冬季最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冬季温度较低,圈舍为保持温度导致其通风情况不佳,会加剧病毒的滋生与传播。该病的潜伏期约5d,病鸡表现鼻青眼肿,出现甩头、流鼻涕等症状。幼鸡感染后生长缓慢。商品蛋鸡感染后产蛋率最多降低70%。鸡传染性鼻炎致死率较低,但鸡群大规模感染后会影响肉鸡成熟和蛋鸡的产蛋量,依然会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2 预防与治疗措施 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圈舍通风,在保证圈舍温湿度适宜的前提下增加通风设施,进而降低疾病的大面积暴发概率。同时,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便,定期更换饲料与饮用水。治疗该病可采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到痊愈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最佳的防治措施为接种疫苗,可选择鼻炎油剂、鼻炎三价铝胶苗,其中含有的菌株能够抵御该病。通常,35日龄以上的健康鸡可以肌肉注射疫苗0.5mL间隔4周以上进行第二次接种。

4 马立克氏病

4.1 发病症状 马立克氏病亦称为神经淋巴瘤病,为二类传染病,由一种细胞结核性疱疹病毒(MDV)感染所致。易感鸡群的死亡率高达100%。马立克氏病的症状被划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其中神经型症状的表现为一肢或多肢麻痹或瘫痪,病鸡采食困难、脱水最终死亡;内脏型病症的表现为厌食、消瘦,羽毛光泽度降低且呈灰暗色,最终病鸡因内脏器官衰竭死亡;眼型病症的表现为虹膜颜色不正常、双眼逐渐失明。

4.2 预防与防治措施 马立克氏病潜伏期较长,致死率较高,预防及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对该病需要以预防为核心。首先应对1日龄内的雏鸡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后观察3周,若无马立克氏病症状后才可以将雏鸡放入鸡群内。其次,定期对圈舍进行情节与消毒,保持圈舍通风良好,并保持圈舍良好卫生条件,以抑制病毒与细菌滋生。最后,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如果要购买鸡苗需要采用血清检验的方法检查其是否感染疾病,选好的鸡苗也需要观察一定时间后放入鸡群。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5.1 发病症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包括呼吸型与肾型两种,其中呼吸型在雏鸡中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部分患病鸡嘴部张开、鼻腔有粘稠分泌物,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现象,发病后12d死亡。成年鸡感染呼吸型后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产蛋量明显下降,所产蛋多为畸形蛋,蛋清与蛋黄分离。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会导致患病鸡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多发于20~40日龄雏鸡,症状严重时患病鸡会出现呼吸困难、甩头、稀便等症状。

5.2 预防与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以接种弱毒疫苗为主,对18日龄雏鸡,可通过点眼、滴鼻等方式进行免疫;对8~10周龄鸡可以接种H120、H52等类型弱毒疫苗,并需严格按照国家防疫规定多次接种才能起到免疫效果。同时需要保持圈舍环境安静、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避免鸡应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以采用联合对抗、呼吸灵、肾宝等药物治疗,用量分别为100g/150kg水;100g/200kg水;200g/200kg水,用药1次/d,连续用药5d。除此之外,对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以在饮水内添加适量的0.1%碳酸氢钙,采用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抗菌型药物,并在日常饮水与饲料中添加适量VA。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6.1 发病症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诱发的常见疫病之一,亦称甘波罗病,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2~15周龄的鸡极易感染,且该病死亡率较高,严重发病群死亡率高达60%以上。该病潜伏期约为2~3d,潜伏期内鸡羽毛蓬松且光泽度较低,食欲减少且畏寒,部分鸡啄食自己的泄殖腔。发病后鸡出现腹泻症状,泄殖腔周围羽毛粘有排泄物,病情严重时鸡垂头不能行动,发病后期鸡体温明显降低、脱水严重,最终死亡。对死亡鸡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法氏囊肿胀出血,严重时法氏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肾脏、腺胃等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与渗血。

6.2 预防与防治措施 该病的预防以恰当的接种为主,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在免疫前监测雏鸡母源抗体,如果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此时便是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期。如果不能监测雏鸡母源抗体,适宜在1~14日龄 口服1次弱毒疫苗。对该病的防治,可以将100mL活力、80mL克液、20g维舒尔康兑入100kg水中,由鸡自由饮用,连续饮用4d。该病暴发后,肌肉注射高免血清,每只鸡注射0.5~1mL。在发病初期紧急注射2~4倍量弱毒疫苗,可降低发病群死亡率。

7 结束语

鸡传染病主要由细菌、病毒诱发,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且无明显的季节性,不仅会制约鸡群整体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使养殖户承受较大经济损失。常见鸡传染病包括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非典型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鸡传染病应当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通过疫苗接种与圈舍管理降低患病概率,并对病鸡采取隔离、科学治疗措施,避免疾病大面积扩散。

猜你喜欢

法氏囊病鸡圈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Ghrelin 对IBDV感染雏鸡法氏囊T 淋巴细胞浸润的影响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