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种公牛站净化案例
——完善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化种公牛站

2022-11-26钟代彬,张海涛,王慧强

农民文摘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区效价公牛

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种公牛站(原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始建于1973 年,是我国建站最早的种公牛站,也是农业农村部在国内建立的第一个种公牛性能测定中心,1995 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其主要任务是培育和饲养优秀荷斯坦种公牛及其它品种的种公牛,为全国奶牛、肉牛改良提供优质冷冻精液。

中心拥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标准。2003 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每年顺利通过复审换证。2003 年通过北京市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评审和验收。2005 年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4A 级评审和确认。2007 年同行业首家通过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一级认证, 每年顺利通过复审换证。

筑牢基础防线 加强日常监管

(一)场区布局

种公牛站与生活区完全分开,常年实行半封闭管理。公牛站生产区内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生产区中分设净道和污道,有专门的粪便堆积发酵场和污水沉淀池,采取干粪堆积发酵还田,粪水集中收集氧化后灌溉饲料地的处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规章制度完善

种公牛站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种公牛进站与淘汰制度,免疫和检疫制度,布病、结核及口蹄疫净化制度等,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冻精销售均提供有完整的系谱资料和遗传评定资料,并配套质量承诺和售后技术服务。接待了国内许多奶牛场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实习;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派出有关技术人员去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和信息。

中心管理、育种、生产和销售完全实现计算机系统管理, 各部门有独立的数据库。种公牛档案资料齐全,各种记录完整,内容包括:公牛出生情况、生长发育情况、体形外貌评定、体重体尺、系谱资料、兽医保健、免疫检疫、疫病检测报告等。

(三)技术力量

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各部门负责人均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多年种公牛选育、管理、牛冻精生产、质量检验等实践经验。中心下设有四个部门:育种部、种公牛站、质检部、市场营销部。中心每年除选派有关人员走出去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及参观学习外,每年在内部都要举办5~10 期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防疫情况

1. 防疫设施建设

种公牛站有独立兽医室、更衣室、淋浴间、车辆消毒池、员工消毒通道、消毒车等防疫设施设备。中心制订了严格的场内防疫制度,生产区与办公区隔离,进入生产区须经过两次消毒、更衣方能进入,站内员工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章制度。全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持健康证上岗。每年由延庆区疾控中心对所有员工进行布病检测。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

2. 防疫制度

防疫和监测制度健全,制定了疫苗免疫程序,以及布病、结核、口蹄疫检疫和监测方案并严格执行,严格按程序每年春秋两季注射口蹄疫疫苗,注射后3 周进行抗体效价监测,抗体效价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补免。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站种公牛布病、结核病进行检疫,保证了种公牛牛群的健康。

3. 环境卫生及消毒

保持圈舍环境的清洁卫生,每班清扫圈舍,每周清洁食槽、水槽。有完善的消毒制度和科学的消毒程序,每周2 次开展环境消毒和圈舍消毒工作。

生活垃圾由市政市容统一清运,医疗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处理,从而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病死动物、废弃物等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统一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净化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没有发生任何一、二类传染病和国家规定的其他疫病。2018年5 月通过了国家“牛结核病净化示范场”、“牛布鲁氏菌病净化示范场(非免疫)”评审。2021 年,先后通过了动物疫病净化省级评估推荐、部级专家评审,最终被评定为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连续多年被延庆区农业农村局授予“奶牛布鲁氏菌病非免疫净化场(群)”称号。

(五)日常监测管理

1. 自检

每年春秋两季所有在群公牛采血进行布病检测。结核检疫工作由种公牛站的专业兽医人员严格按照牛结核病防控方案进行,对站内所有牛只进行保定、刮毛、量皮、注射结核菌素、记录及结果判定。每年春秋两季对在群公牛进行口蹄疫疫苗免疫,免疫后21 天监测抗体效价,抗体不合格的及时补免,确保免疫率和抗体效价合格率100%。

2. 监督检验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延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疫控中心等单位的采样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3. 后备公牛隔离检疫

后备公牛坚持“45+进站双检疫+补免”的综合隔离措施,即检疫合格后进入隔离场隔离45 天,再次检疫合格后方可进站,期间对口蹄疫抗体效价不合格的牛只及时进行补免。隔离结束进站后持续跟踪检疫,确保了进站后备公牛的健康安全。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保证动物的健康安全

生物安全体系,即防疫体系,主要是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制度。就是为动物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采取一系列预防疫病发生的综合措施,阻断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入侵动物机体,从而保证动物的健康安全。建立防疫体系是为了净化牛群,防止疫病发生、蔓延和流行。

(一)场区布局

布局合理,周边有围墙、隔离带和生物安全沟,有利于防疫和饲养管理。生活区与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分开。站内净道与污道分开。

(二)健全的防疫管理制度

制定了《健康巡查制度》《消毒管理制度》《隔离饲养管理制度》《疫苗免疫程序》《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等40多项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免疫、检疫、隔离、淘汰、扑杀、疫病监测、净化技术、无害化处理等疫病净化综合技术措施和规章制度。

(三)搞好环境卫生

每班清除圈舍及运动场粪尿,集中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避免病原传播。定期清洁料槽和饮水池。消毒前的卫生清除工作,可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90%。

所有装存公牛饲料的车辆用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洁,保持干净;饲料包装袋一次性使用。

(四)执行科学的消毒程序

加强消毒,严格入场人员、车辆、圈舍、环境、物品的消毒,做好粪污和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有效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在大门入口处设立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进出场的所有车辆必须经过消毒、人员必须淋浴后方可出入。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消毒,并换上工作服。料槽、饮水池、圈舍、运动场以及场区内外的道路每周进行两次消毒。未经许可,外来车辆和人员不允许进入生产区。不允许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

(五)定期驱虫、灭蝇、灭鼠

夏季每周进行灭蝇;定期在固定地点投放灭鼠药;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驱虫。

(六)隔离检疫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可防止引进牛时从异地带进传染病的风险。绝不从发生传染病的地区和国家引进牛,可有效防止疫病的入侵。确需引进种公牛时,应从非疫区且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畜场引进。并严格进行隔离观察45 天,按要求进行疫病的检疫,并监测口蹄疫抗体效价,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补免。隔离期间适时驱虫。

(七)免疫和检疫

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免疫工作。定期监测牛群抗体效价,抗体效价不足时需补免。

按要求每年春、秋两季对结核病、布病、副结核病等进行检疫。检出阳性或可疑反应的牛,按规定及时处置。

(八)无害化处理

病死动物、废弃物等委托第三方具有资质的公司处理。采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模式,牛粪集中堆积高温发酵后还田。延庆基地拥有饲料地2100亩,完全能够消纳现有的牛粪。污水采用沉淀池二级沉淀方式。

(九)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处理

生活垃圾由延庆区市政市容统一清运,医疗垃圾集中送延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处理,从而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猜你喜欢

生产区效价公牛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公牛赞
2018年中国荔枝上市时间分析
快跳!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情绪的确定性评价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
维生素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