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2022-11-26陈晓辉

辽宁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德智体美五育

陈晓辉

(锦州市古塔区站四小学)

从“五育并举”的政策指导,到“五育融合”的实践探索,现代教育已经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高度融合。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政策引导和实践呼唤下,“五育融合”的理念以及实践探索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落地与实施,标志着教育正逐步解决“五育失衡”的问题,逐步建立一个追求“全人发展”“自主发展”并能持续提升学校育人效能的“五育融合”式办学生态体系。随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实施和“双减”政策的落地,有效推进“五育融合”已经成为学校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策略。因此,廓清“五育融合”的基本理论问题,探索基础教育实践的“五育融合”基本原则与实施路径,对于基层学校尤为迫切。

一、“五育融合”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五育融合”作为一种育人理念、育人思维和育人实践,被称作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对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一)“五育融合”是修复教育生态的重要手段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曾出现过“智育独大”教育评价观的偏颇、“工具化”人才观的狭隘、“速成化”培养过程的功利,造成了人才培养过程“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的“五育偏失”局面,并出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错误的教育价值观,导致教育生态畸形与失衡的不良局面。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加科学、有机、细致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探索适性育人、个性发展和高效融合的整体融通式教育模式。“五育融合”既体现了“五育”中的任何“一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平等地位,又体现了“五育”在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乃至学生个体素养方面的均衡发展,更体现了“五育”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和谐关系,对于修复和营造科学的教育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五育融合”是实现新时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大举措

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活动,但在培养、教育什么人的问题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新时代的教育,首先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表述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既是新时代教育的价值观,也是方法论。以德智体美劳为内容的“五育”,既体现了教育的内容,也突出了教育的方法,更突显教育的最终成果。

有学者在研究“五育”的功能时提出如下观点:“德”定方向,“智”长才干,“体”健身躯,“美”塑心灵,“劳”助梦想,“五位一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只有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受教育者才能成长为内心丰盈、人格健全、精神饱满、能力全面、知识渊博的新时代栋梁,才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

所以,学校要想实现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必须走“五育融合”之路,构建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体系,让受教育者真正成为具有“善”“真”“健”“美”“实”等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五育融合”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效改变了应试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但由于素质教育侧重于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这一目标来指导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育手段的丰富,在实践路径上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生态、课程知识衔接等环节的改进缺乏针对性指导。因此,在“五育”方面,依然存在着“各自为政”“育分不育人”的现象,甚至没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和教师负担加重等问题。而“五育融合”的探索与实施能够从根本上打破“五育”的边界,改变“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等素质发展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实施“五育融合”不仅能够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培养劳动技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协同育人功能。通过“五育融合”可以完善素质教育的实施措施,铺设全人教育、成人成才通道,真正拓宽素质教育的视野,筑牢实践基础,让素质教育有效落地。

二、“五育融合”实践探索的基本原则

当“五育融合”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探索,当一所学校真正通过教育实践去实施“五育融合”的时候,教育者必须遵守基本原则,以确保“五育融合”在正确的轨道上实施。

(一)适宜恰当原则

“五育融合”作为一种育人实践,并不是融合度越高越好。因为“五育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整体育人,需要根据育人目标突破学科局限,实现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融合,所以学校及教师要追求“五育融合”的适恰度,要杜绝“为融合而融合”的观念,不能把“五育”进行简单的拼凑和整合,更不能把“五育融合”仅仅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而是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科学性、人文性和适恰性,从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去探索“五育”之间有机渗透、有效衔接的方法,最终实现“五育”中各“育”的互促互补、共进共美。所以,在“五育融合”的实践中,要从学科需要和目标成果的角度,进行适宜、恰当的融合。

(二)求同存异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尊重“五育”的特点和差异,要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实现“和而不同”的效果。因为,德智体美劳中每一“育”都有各自的特点、任务和价值,这是实施“五育”的基础。如德育教人为善,智育教人求真,体育教人健体,美育教人臻美,劳动教育教人生活。学校的教育活动具有多维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如果把“五育”机械地混在一起、综合应对,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缺少着力点。因此,学校及教师应结合“五育”中每一“育”的独特内涵,使其共同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进行“五育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全面兼顾,根据育人任务,打造每一“育”的独特性,求同存异。

(三)融合共生原则

“五育”之分,是基于育人功能的划分,“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实现“五育”之间的真正渗透,做到融合共生。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融合”不是做加法,不是以“某一育”为基础,再分别叠加其他“各育”;真正的“融合”是融通、整合,是“各育”之间的彼此渗透。因此,教育者对“五育”应同等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既要做到“五育”中一个都不能少,又要各具特色,保持平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进而实现“五育”之间的共进、共美。

三、“五育融合”的实施路径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对“五育”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和不同学段的内容、知识、思想、经验等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从理论上讲,“五育融合”的实施路径有多种,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都能探索出基于自身发展特点的路径和策略。

(一)建立适应“五育融合”要求的工作体系

“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终要通过“机制”来实现,这是引导“五育融合”走正规化、科学化的基本方法。学校要想真正实现“五育融合”,要深入研究适合“五育融合”实施的“土壤”,也就是学校要走出强调“五育边界”、迎合“分科教学”“功利评价”的误区,重新建构基于“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一套基于“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体系。“五育融合”既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因此,学校把“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文化体系中,作为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的理念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学校要基于本校的文化特色,构建“五育融合”的文化理念;尝试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将“五育融合”作为标尺,引领全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和方法确定,其目的是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形成基于学校特色的“五育融合”共识,重点在理念层面解决“为什么融合”“融合的条件有哪些”“谁与谁融合”“通过什么途径融合”“怎样融合”“融合的保障措施有哪些”等问题,指导“五育融合”的有效实践。

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案。学校可以科学规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地开展“五育融合”,解决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五育融合”的步骤安排和实施环节,厘清在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对面临的困难、障碍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三是建立“五育融合”工作体系。根据“五育融合”理论与实践需要,重建学校的管理机制、课程机制、研训机制和家校合作机制等,进而生成能够实现并满足“五育融合”需求的新的领导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在师资培养和成长方面,要把每一名教师都培养成能够承担“五育融合”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和践行者,着重培养教师的融合意识、融合能力、融合素养,让教师成为“五育融合”的真正实施者。

(二)建立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关键一环,“五育融合”的实施必须通过课程教学这一基本路径。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五育”的边界,敢于破除各学科之间的边界,敢于打破学科共同体的边界,避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产生局限。消除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立足整体思维,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整体推进和有效提升。

1.“育内”融合:整合元素

德智体美劳每一“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手段和任务。“五育融合”首先应该是“育内融合”,充分整合“育内”的各项元素,将“融合”的理念渗透其中,促使“单育”的作用最大化。比如,将德育中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元素相互融合,以及将其教育教学手段进行的创新式融合,这样才能促进德育在现有的教育大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育间”融合:建立“育+”模式

“五育”之间之所以能够融合,前提在于“五育”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育间”融合是指某一“育”与其他“育”直接融合。以德育为例,在把德育渗透在教育全面发展中,就需要德育为其他各“育”定向、铸魂。学校可以发挥德育“以德定才智、以德健体魂、以德悦美、以德塑造劳动品格”的作用,探索并建构“德育+”模式。首先,要做到在“一育”中发现“五育”,进而通过“一育”渗透“五育”,并在“一育”中调动“五育”各元素融合,实现“融合育人”的目标。其次,还要通过“五育”促进各“育”的发展,让每一“育”在“五育融合”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提升。

3.“跨育”融合:构建“学科群”

教育者应树立大学科理念,把学校教育中的每一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项工作都作为实施育人任务的途径,要打破学科间、“五育”间的边界,坚定学科立场,寻找学科间的融合点,通过“一育引领,五育并举,协同发展”等方式,整合课内和课外活动,探索并构建“五育融合”的学科群,从而建立“五育融合”课程体系。

(三)建立基于“五育融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是衡量“五育融合”成败的关键。因此,学校在实施“五育融合”的过程中,要结合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建立“五育融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评价机制要指向如何整体评价“五育融合”的效果,改变以往的孤立评价,要以“五育融合度”为评价单位进行整体评价。此外,还要建立基于“五育融合”的区域评价、学校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标准,逐步形成关联互动的“五育融合”评价体系。

总之,“五育融合”是一个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学校和教育者不断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学校落实“五育融合”,要用新理念创造新方式和新格局,紧紧抓住校本化实践为“五育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带来变革的契机,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五育融合”的创造性转化,进而有效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德智体美五育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