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

2022-11-26陈英

科学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活动生物

陈英

(山东聊城文轩初级中学,山东聊城 252000)

自新课改以来,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更加重视实际与理论的结合,除了强化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也逐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初中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生物教学内容,改善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推进初中生物的发展。另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内容。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应重视实际生活与实际教学的结合,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实际生活与初中生物相结合的意义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今素质教学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方式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作出改革,以此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而基于初中生物科目本身的特征,将实际生活合理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将原本枯燥和单一的教学课堂形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容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生活化教学方式响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初中生物课堂中真正的小主人,进而实现科学的初中生物教学方式。

(二)建设新型初中生物课堂

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和学习的意义,端正学生的学习观。

(三)促进学生的发展

知识源于生活,通过学习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更加有助于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力有效培养。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和身心健康。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初中阶段相较小学阶段学习任务相对增加,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时间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学生在机械式学习中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初中生物教学效率降低。

(二)课堂时间分配不当

由于初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受传统教学影响下,大部分教师课时安排不均匀,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少之又少,进而教师教学任务受到阻碍。

三、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

(一)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应革新教学观念,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各科教学常见的教学方式,它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相关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有意识进行生物知识探索。在初中生物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情境教学方式,立足于实际生活,创设生活相关情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内化知识内容,增强自身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丰富情境教学形式:①设置针对性问题,教师在创设情境后,可以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设置针对性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完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②多媒体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它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科教学中,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多媒体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特点,包含知识相对广泛,生活案例和生活现象资源丰富,有效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扩充学生大脑。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以动画和视频形式将教材内容进行转换,从直观上引发学生学习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推进初中生物发展[1]。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空气质量与健康》知识进行探索中,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随之,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空气污染对人类危害的视频,并对学生举例:你们家里装修房子后都会开窗通风,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生活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根据学习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得初中生物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生物教学的实践性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生物学科的实践性,以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发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使其掌握初中生物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构建实践活动时,可以将生物理论知识作为依托,为学生搭建户外实践平台,将初中生物教学变得更具有生活气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并让学生对实践活动完成记录,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将实践报告作为参考,验收学生学习成果,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自新课改以来,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将小组合作形式合理引入实际生物教学活动中。其中,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合理和科学地划分小组,从而构建和谐的小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民主形式,选取小组组长,组长负责对组员的管理和监督,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实践活动中,确保初中生物教学的时效性[2]。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知识探索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课外实践,并提出: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会感觉更凉爽等问题展开生物实践活动,教师让学生根据不同时间对树叶进行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内容,进而掌握植物蒸腾作用原理:水分蒸发的同时会带走周围的热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研读生物教材,设置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方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应加深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材内容为前提,教师在研读教材过程中,应提取生活化教学资源,将其进行整理和归纳,设置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吸取其他教师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丰富生活化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实现高效化初中生物教学课堂[3]。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进行知识探索前,教师首先应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活动,把握教材知识的重点与难点:①让学生了解反射的定义。②放射弧的五个环节。教师在研读教材中,将生活化内容进行提取:人类的膝跳反射。随之,在实际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应选取两名学生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膝跳反射与神经调节相关,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进行有效的生活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四)创新生活化教学方式,增加初中生物课堂趣味性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教师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输知识内容,也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善传统初中生活教学存在的不足,在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使用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现代化初中生活化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考虑,结合初中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以下几种方式使得初中教学课堂更加有趣,进而增加学生学习动力:①游戏教学更加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使其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生物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在开展游戏生物教学活动时,应结合生活化内容和教学目标,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增强学生学习效果。②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方式,将生物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为学生拓展学习思路,使得知识得以灵活运用[4]。③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重要的环节,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上,忽视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在开展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引入教学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点评下,激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生物系统》进行知识探索中,以游戏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将实际生活内容作为游戏活动开展的前提,教师可以选取几名学生扮演食物链中不同的角色,假设其中一个生物链灭亡,其他生物也将无法生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生物知识内容。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社会不断发展,学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个体出现差异,学生在学习时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完善传统观念的不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化,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与关心,使其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下,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改正,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5]。

(六)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之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学科教材,选择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不仅如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补充教学内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不能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环境的适应性相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大自然中的情况,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真实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体温在室内和室外的不同变化,让学生形成更加真实的体会。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活中存在的生物知识,科学合理地应用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学生将知识和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感悟。

(七)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知识和大自然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课堂教学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如果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得不到有效地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更加应该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为学生选择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就能够应用生物知识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个人认识。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时,能够充分结合实际生活。

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在学生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意义,同时还可以收获生物知识。在实践中,学生就可以体会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就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更是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在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其更好融入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生物学习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实现高质量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加快初中生物改革的步伐,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活动生物
生物多样性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生物多样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上上生物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第12话 完美生物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