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探究——2020年甘肃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课题

2022-11-26许晓辉王丽萍龚正元

科学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院校

许晓辉,王丽萍,龚正元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期关键性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稳健快速地发展。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高职院校具有其一定的优势,一是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二是能够促进党建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1]。

一、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放松,只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的关键性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教育事业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得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作用,促进对人才的培养,为党和国家培育优秀人才提供必要的基础。

(一)学生党建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信仰、思想和价值理念等,给当前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党政建设领导地位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删除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对党的认同感。而进行思想教育的进行是能够充分对于协同理论的应用,通过学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将高校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节,也体现在党建工作环节。使得对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尽可能发挥两者的优势作用,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两者在其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都是通过利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成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学生党建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环节

通过构建大学生党建工作实践平台,从“实践—教育—认识—实践”过程中转变缺省的思想观念,能够有效促进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的顺利进行。[2]实践活动可以使得学生从内心树立起对党的思想和理念的认同感,树立起正确的党性思想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通过党建工作,在学生群体中给学生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党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学生党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性环节,提升学生的党性修养,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党建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

选拔优秀积极分子、增强组织战斗力是党建工作的使命。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提升学生的党性思想。同时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更好端正学生入党的动机,从而加深学生对党的情感和作为党员的使命感,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组织堡垒作用的核心保障

高职院校很多基层活动以多样化的态势出现,很多学生群体通过参与群体性活动,获得新知和思想。如果高校能有效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党组织建设的顺利进行,有效发挥组织堡垒作用的核心保障作用,构建以社团形式的组织活动的形成,能够有效提升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增强党的思想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促进党组织建设顺利开展。

二、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合作不充分

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目标、工作内容以及课程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现阶段两者在这几方面并未做到协同发展的态势。目前,从高校教育机制设置的情况来看[3],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其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组织部学生党建工作,对学生进行党员的吸收和培养,同时开展学生的组织发展等相关工作,但是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由各个专业的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负责,使得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模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起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应单单注重于对学生形式上的教育,对待党建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将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带头作用。同时,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辅导员日常工作复杂,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教育,无法有效推进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构建以及对相关工作的开展,造成两者协同合作不充分的局面。

(二)教育教学模式缺乏互动与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剧变,给学生的思想上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高职院校新媒体的运用,赋予教育手段新的生命力,与之带来的教育效果大幅度提升。但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模式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先进性,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灌输式或填鸭式,这就给思想教育工作造成极大的不利性,使得教育模式过于刻板,缺乏创新性,这就造成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学生不能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

(三)学生党建工作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因此,随着我党从严治党的开展,首先应该建立完备的监管机制[4,5],其次借助于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党建工作,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当前,高校党务工作者严重缺乏,造成很多党务工作流于形式。虽然有很多学生党员辅助式开展,但是由于无完善的监管机制,往往会造成党建工作监管落实不到位,使得无法对学生积极分子和党员干部进行深入性的教育,造成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要求,不能有效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造成教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6]。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缺乏一定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对于学生的党性培养只是进行党课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党员培养的程序,使得大大降低了党员的整体质量。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党员一旦入党,无法体现自身的先进性,严重时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

(一)积极建立有效机制,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

育人理念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构建形成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能够实现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和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高职院校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最大化促进育人机制构建,同时促进两者的协同合作。通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其引导和监督的功能。通过对组织结构的不断改善和优化,加强两者之间的统一领导,为两者之间的协同育人工作做有利的支撑[7]。

(二)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增强协同育人针对性

高校学生群体具有开放性特点,超出其他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但是随之而来带来更为明显的弊端,学生群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必要的手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借助于当前学生常用的微信和QQ等交流工具收集学生的日常动态[8],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处理,实时掌握学生的日常思想动态,提出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对策。通过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措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工作,促进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未病先防的功效,确保育人模式获得实际性的成效。因此,借助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进行分析,及时作出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增强协同育人的针对性,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三)发挥朋辈引导作用,提升协同育人亲和力

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应该大力发挥大学生党员学生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由于年龄、兴趣和爱好比较相近,大学生极易受朋辈群体的影响,容易进行交流和沟通,发挥大学生榜样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协同育人的亲和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朋辈群体的影响力更加能够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其积极方面的优势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两者协同育人的亲和力[9]。

(四)改革创新教育形式,保持协同育人先进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大多数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表达思想。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协同育人模式的开展,改善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对先进思想的宣传,通过先进的教育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进一步促进完善党的队伍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观念,促进高素质教育队伍的打造,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推广和优化[10]。通过抢占先进的互联网阵地,借助新媒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设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保持协同育人的先进性。也可以加强学校与其他校级机关的合作交流,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做到培训有计划,指导有依据,加强组织队伍的建设,优化创新教育形式,实现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有效监督。

(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协同育人实效性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不单单体现在学生从思想上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学生能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做到镇定且准确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积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将该思想和理念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有效体现出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因此,必要的社会实践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学会将党的思想运用其中,最大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促进两者协同发展,推进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强化学生的使命感,最大化激发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改革,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对学生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社团式的推广教育,使得具有比较全方位的互动,进一步实现两者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而建立有效的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对于思想的整合,促进学校立德树人最大化落实,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道路和空间,明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和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党和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院校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