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挥在乐团中的作用

2022-11-26王璐甘肃省歌剧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期
关键词:谱子演奏者乐团

王璐(甘肃省歌剧院)

“在乐团中,指挥对乐团演奏良好进行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促使乐曲得到良好地呈现,应该加强对指挥作用的分析。本文通过深入探究指挥在乐团中的作用,并且基于乐团指挥应该具备的能力,进一步提出了几点提升乐团指挥能力的策略,从而确保指挥能够在乐团当中充分地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引导演奏者进行良好的演奏,将音乐作品及其蕴含的深刻内涵良好地传达给观众。”

基于乐团实际,通过科学的指挥,能够极大的保障演奏的有效性。结合乐团的特点,指挥家良好发挥自身能力,不仅能够充分彰显音乐特色,同时表演张力也得到了极大地保障。因此,良好的指挥,是乐团演奏的重要选择,也是未来提升乐团演奏品质的重要方向。基于这一点,在乐团演奏中,应该探讨指挥的作用,以及指挥的具体落实,为乐团演奏良好推进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乐曲得到良好地呈现。

一、指挥在乐团中的作用

(一)推动演出顺利进行

在乐团演出中,指挥通过有效使用自己的手指、手掌、上肢等相关部位,让演奏者做出节奏的切换和调整,让众多演奏者能够跟随一个明确的指令进行良好的演奏。指挥给予乐团相应的指导,不同乐器的演奏者良好地运用自身所演奏的乐器,引领观众沉浸到音乐中并切身体会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

除此之外,指挥通过与演奏者进行面部表情上的沟通,让抽象性的指导以更为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演奏进入高潮阶段时,指挥可以更进一步地利用自己的指挥棒、面部表情以及身体语言,推动演奏高潮迭起。在乐团中科学体现指挥的地位,能够有效避免节奏混乱的问题出现,即便面对跨度比较大的部分,指挥也能带领演奏者很好地过渡过去,推动演出顺利进行,呈现出一个美好的音乐作品。

(二)充分彰显音乐特色

对于乐团来说,指挥是灵魂的存在,因此指挥自身需要加强对曲目的了解,不仅要充分掌握其节拍、呼吸点等,同时更要深刻体会其所蕴含的情感和情绪。在演出的过程中,演奏者依据指挥的动作进行演奏,指挥通过提升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切实保障演奏的效果。从上台前的准备到预备等,一直到最后的收音和退场,指挥都要避免多余的动作和表情,需要全身心融入演奏之中,指挥的身体语言不仅影响着乐队的演奏,台下的观众也会从中感受到情感的传递。其次,指挥对于音乐特色要精准把握,重视音乐呈现的新颖性,让观众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新鲜感,不要将自己局限在单一的指挥模式中。要明确基于乐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创新,让音乐呈现更加具有张力,让音乐作品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呈现到观众眼前。

(三)加强与演奏者联系

通过良好的指挥,演奏者之间能够实现更为协调的配合,从而产生更为浓厚的默契。在日常排练和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指挥要明确自身在乐团中的作用,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对于乐团的演奏进行总结,带领演奏者进行不断地练习磨合。

同时,指挥对于乐队人员的安排也要十分准确,需要根据不同演奏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安排适合的声部,这需要指挥人员对于乐手的特点和能力熟悉,知人善用,才能够发挥指挥在一个乐团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指挥人员要引导演奏者之间展开良好的沟通,明确配合的重要性,促使演奏者能够清晰了解自身的地位,更加清楚指挥想要达成的效果。日常的排练是乐队也是指挥最重要的工作,每一首乐曲都需要整个乐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排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指挥就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整个乐团的演奏能力。

(四)精准掌控表演张力

所谓表演张力指的是音乐作品更为艺术性的表达,促使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彰显。指挥通过带领演奏者开展良好的演奏,将乐曲中的浓郁情感充分地挖掘出来,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在和乐队的演奏中相互碰撞,协调各个乐手将情感以音乐的不同节奏、旋律传递给听众。

在指挥过程中,指挥对于每个节拍的呈现和每个段落的衔接都需要做到精准的把握,让观众切实地沉浸到演奏当中,紧跟指挥和演奏者的情绪,感受这场视听盛宴。由此,指挥通过有张力地表达,能够促使音乐作品得到更为充分地呈现。

二、乐团指挥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听觉能力

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个部分:音色、音高和音准。乐团是由多种乐器构成的,不会存在独奏的情况,这就需要多种乐器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不同的乐器所具备的音色不尽相同,而为了促使音乐作品得以良好地呈现出来,演奏更加丰富化,乐器会被定位不同的声部,无论是基于音色统一还是音调起伏的要求,都需要乐器之间进行科学的配合,由此,指挥则要通过不同的手势,对乐团进行相应的指挥,促使演奏得到良好的呈现。

因此,乐团指挥应该在演奏之前,对各种乐器的音色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演奏过程中指挥其进行相应的音准校对,同时精准调度音高,促使乐器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配合,不会出现不符合乐曲内容的声音。由此可见,指挥家的听觉能力要比较高,才能对各种乐器进行良好的辨音,在演奏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价值。

(二)读谱能力

在乐团演奏的过程中,每个演奏者会具有单独的谱子,与此同时,指挥还要对总谱开展深入地探究和学习。由此,作为优秀的乐团指挥,需要具备更为突出的读谱能力,从而能够确保在短时间内充分掌握乐谱的核心,实现良好地学习并在演奏过程中将其良好呈现出来。在不同的演奏会当中,基于各种情况和演奏要求的变化,乐团内演奏者需要调整谱子。这种情况就会给乐团演奏造成一定的问题,如果具备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磨合,能够促使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但是如果不具备较为充裕的时间,难以确保演奏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因为每一位演奏者的谱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果没有针对各个乐器的特点展开相应的配合,在演奏过程中就自然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指挥要具备良好的读谱能力,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对总谱的分析和理解,带领演奏者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磨合,有效避免这种不和谐的问题出现,实现乐器之间良好的衔接。在读谱能力的基础上,指挥还需要提升综合知识,演奏效果的提升也需要指挥对作品的风格、内容以及抒发的情感等都要能够敏锐感受到,将熟练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作品情感相结合,使得演奏变成真正艺术的展示。

(三)配器能力

乐团指挥想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指挥效果,应该进一步了解各种乐器的不同音区,比如高音区、中音区以及低音区,同时每件乐器都具有自己的最佳音区,指挥也要实现充分的了解。在实际演奏过程中,通过科学的使用各个乐器,让其能够在演奏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良好地传达乐曲想要呈现的情感内容。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能够将各个乐器的最佳音区充分呈现出来是最好的,但同时更要考虑到音区之间的衔接以及情感的表达。不同音区所表达的情感方向略有不同,比如低音区相对低沉和稳重,在表达一些悲伤的乐曲更具有优势;而高音区相对活泼轻佻,在表达一些轻快积极的乐曲具有更大的优势。由此,乐曲指挥要在总谱的基础之上,对乐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从而确保其在演奏中充分地传达给观众,这就是配器法存在的意义。但是这里也具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当总谱和当前乐团所使用的乐谱之间具有分歧时,难以避免地存在声部重合的情况,从而演奏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这就需要指挥能够将乐谱之间存在的分歧消除掉,确保节点之间实现良好的过渡,推动演奏有序进行。

(四)领导能力

乐团指挥应该具备的领导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指挥应该承担起乐团演奏的责任,推动演奏活动良好进行;其次,加强与演奏者的沟通,与演奏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强化彼此在演奏之间的默契度和信任度,让演奏者能够跟随指挥呈现出良好的乐曲。指挥的专业能力是引领乐团的关键,只有专业能力过关才能保障演奏的效果。这里所指的专业能力,要求指挥具备夯实的乐理知识,能够了解各种乐器在乐团中的定位和使用方式,具备突出的听觉能力,能够精准辨别乐器的音色。以指挥的专业角度,对演奏情况进行相应的总结,并提出演奏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演奏者合理正确的演奏建议,将乐器在演奏过程中的问题清晰指出,同时进行良好地调整,避免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在乐团演奏当中。除此之外,指挥要正确使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正确的指挥手势基础之上,要科学使用相应的身体语言,其中包括面部、手势、四肢等,带领演奏者实现各个节点的顺利衔接,促使乐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听众与乐团在音乐上建立联结,达到预期的演出效果。

三、提升指挥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听觉能力的训练

基于乐团演奏的需求,指挥所需要接受的听觉训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音色、音高和音准。乐团指挥应该经常性地开展听曲练习,强化基本功,需要注意的是训练要具有针对性,将不同模块的训练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结合科学的检测方式对练习情况做出评估。指挥在练习之前,应该对自身听觉能力具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了解自身所具有的薄弱处,科学规划练习的难易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完善自身。除此之外,指挥可以清楚地对乐器的音色进行区分,因此指挥需要加强音准判断的练习,在乐器独奏或者和音等部分都能够做出精准的判断,比如乐器所在音区、表达方式是否存在问题等。当指挥在训练听觉能力过程中,对于乐器演奏存在疑惑时,指挥应该积极寻求演奏者的帮助,与其合力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对于音准和音色的分辨以及调度能力。由此,指挥能够对所使用的乐器进行精准的判断,对于合奏过渡进行科学的衔接,并完善相应的表演形式,推动乐曲得以良好地呈现出来,乐曲中的情感也得到充分的挖掘。一般情况下,乐团在演奏的过程中,指挥应该对演奏节奏和呈现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引领,在这个过程中,指挥应该确保各个乐器之间的呈现是协调的。在现场演奏过程中,指挥也需要时时关注演奏情况,对于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及时灵活处理,这对指挥的听觉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要较高的要求。

(二)加强读谱能力的训练

乐团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乐谱进行,演奏者需要清楚自己在乐团演奏中的角色,用乐器将相对应的谱子呈现出来,针对这一点,作为乐团指挥,应该具备更为突出的读谱能力,良好掌握总谱。一些长期合作的乐团,其会形成独树一帜的演奏形式,他们对于谱子的呈现要求也是具有自己独特习惯的,结合实际演奏要求对谱子进行相应的标注。但是问题在于,乐团在一些演奏中,所使用的谱子并非符合之前的习惯,从而与其之前的演奏形式具有一定的出入,演奏者在演奏时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难以确保深入乐谱,很有可能给实际演出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指挥应该良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针对总谱和独奏谱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一一协调和调整其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将不流畅的部分进行相应的改善,积极了解演奏者存在的问题,让乐团能够实现良好的融合,推动乐曲得到充分的呈现。总而言之,指挥应该明确一个总的节奏感,为曲目更好地诠释和进一步创造奠定夯实的基础条件,结合自身的指挥张力,促使总谱和独奏谱实现有效的融合,演奏节奏得到深刻的呈现。

(三)加强学习乐团演奏知识

乐团演奏良好进行需要多种乐器和指挥之间良好的配合,为了促使乐器能够更好地演奏,充分彰显自身在乐团中的价值,其会精心选择相应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然而在不同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下,即便是同样的乐器,声音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乐器本身来说这种差异比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乐团来说却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演奏效果。因此,指挥作为乐团演奏的指挥者,也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于不同种类下乐器的区别做出充分的了解,明确各种乐器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从而科学调配演奏中的呈现形式。

其次,指挥应该明确自身在乐团演奏中所具有的责任,有意识地优化自身的指挥能力,不仅是指挥技能,对于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也要科学运用,比如手势语言、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促使音乐中的情感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表达,让演奏者更加清楚指挥想要表达的含义,也让观众更加充分地沉浸到演奏当中。肢体语言对于指挥来说是情感表达非常重要的方式,其对于指挥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乐团指挥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指挥想要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奏,想要更为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仅靠指挥模板是无法做到的。更为重要的是指挥要具有张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指挥和演奏者之间要建立良好的联系,具有一定程度的默契。

由此,指挥要加强对乐器和演奏者的了解,在练习过程中要与演奏者展开积极的沟通,积极解决演奏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演奏技巧上和心理上都要能够帮助乐手建立演奏的信心,再基于不断地磨合,促使演奏得以顺利推进。针对大众对于音乐品味的不断提升,对于乐团演奏也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由此指挥需要跟随音乐发展不断加强学习,时刻保持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推动乐团演奏的水平实现不断地提升。

四、结语

通过对乐团的了解,在演奏过程中,有效的指挥,对提升演奏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乐团实际,在演奏过程中,指挥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调配,促使演奏者之间良好配合,将乐器良好地呈现出来。因此,应立足于乐团实际,明确指挥的作用,指挥家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乐曲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大众对于乐团演奏日益提升的要求,为艺术领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谱子演奏者乐团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滚烫的交响灵魂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我有一个“大盆友”
试一试,才知道自己真的很棒
我的扬琴学习大法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