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傈僳族服饰元素在皮质首饰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6张雪芳保山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期
关键词:傈僳族色块皮质

张雪芳(保山学院)

傈僳族服饰如其他民族服饰一样,是其民族精神与物质的表现,并随着民族的进步而共同发展。傈僳族服饰其“彩虹”般绚烂的色彩面料的拼接,灵动、秀丽的珠绣配饰的装饰,都是其服饰系统中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的表现。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利用其民族服饰文化特色与综合材料相结合进行创意首饰设计存在着可探索性。研究民族元素在首饰中的应用,需要从设计学特征方面做研究,在创作过程中,才能不断领悟民族服饰文化的魅力所在。在相互融合的设计中不断深入探索,才能将民族元素展现出其独特性的同时,又富有现代设计美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现代设计表现方式,在不断的“配合”下,完成设计应用。傈僳族民族服饰文化特色有较强的色彩辨识度以及形式存在,因此,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在现代首饰中如何展现,在现代首饰的研究中,对塑造艺术形象的形式研究十分重要,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风格上的呼应

傈僳族服饰有它固有的特性,民族性、审美性与象征性,这些性质构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内涵。在服饰研究的过程中,要能充分体验少数民族服饰表现,这是其民族精神和情感的纽带的前提,颜色的排列方式与纹样的来源、演变、装饰位置等表现形式与方法都塑造了傈僳族的独特风格。

傈僳族服饰与其它少数民族服饰既有区分,又有共性。其共性是民族服饰风格明确且有自己的工艺技法,不同之处是表现手法的不同,并区分了风格的差异性。如,傈僳族刺绣纹样、图腾较少的在服饰中体现,工艺表现种类也较少,主要通过平面化下的服装款式与配饰之间的搭配形式,运用较浓烈的色彩完成整体搭配。但苗族的刺绣图案以及针法运用就十分具有多样性,针法种类多,图案有规律性,比较严谨。部分地区苗族甚至以蜡染为主要工艺,搭配大件的银饰作为配件装饰,其服饰表现气势宏大,在反复多次的运用中,凸显民族艺术特色。而傈僳族的服饰特色以及精妙之处是利用多色块进行穿插处理,色块的大小则根据不同的身体部位剪裁就会有所不同。但大多以方形、长方形为主。在拼接过程中的拼布手工艺要求极高,能够达到手工缝制且不露针脚,通过整体的拼布完成整个服装的形制。色彩的穿插在多色块的表现中形成一种同一性,如,底色多为蓝色,在蓝调的基础上,马甲以细长横向排列的色块方式进行拼接,但始终保持左右两边的色块为对称,虽颜色较多,色彩饱和度较高,但通过层层叠叠的穿戴以及配件的叠戴,以及收腰的效果,整体色彩在整体表现下,并无混乱或繁杂的视觉感。

从傈僳族其服装形制上来看,为平面的、直线剪裁的方法,整件服装可平铺,结构简洁、宽敞且舒展,几何形的拼接表现手法单一,但在拼布的设计中,讲究严谨的布局。风格表现简单大方,又具有规律性。色块的衔接中并非统一宽度,有的长到30cm,在护腿处的布块长仅5mm左右。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运用皮质材料进行民族元素设计,其风格考虑主要是:手工植鞣皮皮质材料由于其硬挺、光泽柔和、质感较厚实的特殊性能,体现出材料的风格是质朴的。在进行傈僳族服饰文化在皮质首饰中的运用时,通过分析元素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剖析深层次的特征,对其风格进行统一,挖掘民族表现形式与材料之间表现形式的统一性。其方式是利用傈僳族多色块、几何拼接这一特性,将皮质以几何化的切割手法进行工艺表现,由于皮质材料硬挺,切割后边缘干净利落,与傈僳族的色块拼接风格能相呼应。颜色的色块上利用高饱和度的色相来进行搭配处理。植鞣皮其易上色的特征,也为民族风格的表现提供了可能性。元素与材料之间的风格在设计探索与不断调整过程中,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统一性。

在元素的选取中,也可通过研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环境、饮食等状态,也能够从中寻找到风格对应点。如傈僳族主要生活在海拔较高地区,其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较好,植物茂盛,家中后院喜种植海棠,海棠花朵开放季节花朵繁密,傈僳族喜食其果实,因此,海棠花卉就具有其创作的可能性。

二、色彩上的搭配

傈僳族由于历史发展的演变,在服饰中的记录表现形式十分鲜明,色块的拼接就是历史典故记录下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保山地区的花傈僳族群,由于居住环境地势较高,日照充足,在光照的影响下,服装色相饱和度较高,其色块丰富,每个人的穿着上没有固定的相似度,都在统一的形制下形成搭配色彩上的变化。花傈僳种类由此得以命名。

在此类傈僳族的服饰表现中,除服装版型中利用色块搭配外,在配饰中利用了高饱和度的毛绒球以及线圈的方式在帽饰以及裙摆多处做点缀,大多以串珠下链接毛球来做处理,从而增强了服装的立体效果,增加了服装整体的厚重感,在傈僳族舞蹈过程中,腾空的毛球与线圈,能随着人的舞蹈动作的变化,上下跃动,充满了灵动性,且在审美表现中,利用多色彩多饱和度的搭配风格下,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切表现元素都以最直接,最鲜明的视觉效果呈现。服装面料的平面感,加上表面装饰珠绣的线型、点状的色彩感,一并构成傈僳族整个服装体系,从视效中凸显出来,并达成一种和谐性。在皮质首饰的运用中,色彩表现是最直观的元素运用方式,但是,在色彩分析过程中,应该掌握其民族固有的色彩搭配特性,否则无规律的色彩搭配,容易削弱傈僳族色彩特征。

在设计中,要强调以蓝色为主色,黄、红次之,民族发展以及纺织工艺的发展后带来的“新色彩”,荧光色系的搭配使用面积变化以及利用大小,范围等的思索,否则,傈僳族的质朴感无法传递,民族服饰的服饰文化特征,也无法较好的传递出来。如,傈僳族的蓝色,色彩表现纯度极高,像秋日的天空般湛蓝,在皮革工艺上,由于植鞣皮的可塑性极强,通常在色彩表现上,可以利用最直接的染色工艺的方式形成。

在染色过程中,要注重色彩的饱和度与均匀度的调整与处理,就可达到风俗风格色彩的表现。在工艺上面,皮质由于材质硬挺的属性,可借鉴傈僳族拼缝的方式或叠加色块的方式,运用皮革处理技巧来完成。

因此,不论是色彩表现工艺,还是拼接方式,这些色彩表现手法都能够形成傈僳族服饰元素,在皮质首饰中进行设计的可行性。

三、肌理上的对比

首饰的表现力与不同材料的特性有着很强的关系,首饰的风格也通常受到材料质感的影响。如金工镶嵌珠宝的首饰,其风格就是高贵典雅为主,羊毛毡首饰其毛绒质感就是温暖感的风格为主。肌理的分析能够在设计中,让艺术语言起到升华的作用,设计过程中除触觉感形成的肌理外,还有视觉肌理感的分析也十分重要。设计师Yuki 的首饰作品中,有芭蕾腿型胸针、布偶娃娃、娃娃头胸针,主要利用手工工艺进行创意首饰设计。在材质上,运用高质量的亚麻布作为主要材料,对主体的人物面部、身体部分进行塑造,因为亚麻布其特性质朴、能平铺,利于刺绣人物五官中娃娃的表情刻画。穿着方面,利用串珠的光泽感去塑造娃娃头部饰品的立体效果以及眼珠、睫毛的灵动感,运用蕾丝的网纱质地以及轻薄的面料质感去塑造娃娃裙子上的褶皱。这样根据肌理“语言”的不同形成的两种配件搭配使用,增加了娃娃服饰的优雅姿态与人物面部微小的表情精准刻画,这是对材料的肌理分析利用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设计师Yuki 善于捕捉材料的“灵光”,能为她创作中捕捉快乐,分享喜悦情绪的主题以及思维的趣味性的发挥增加烘托力。

在手工皮质首饰的制作中,植鞣皮塑造方式的多样性,造就了它在首饰设计中,可发挥的空间很大,肌理的分析十分必要,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光泽感植鞣皮,在肌理表现上的语境都有不同。羊皮柔软细腻利于造型,牛皮挺括、肉感强利于独立塑造首饰形体。

傈僳族在服饰表现特征中,除了色彩的拼接以外,还有串珠的处理方式,现代配饰中的珠子,其肌理感“冰凉”,都能在皮质色块的基底之上,增强服饰中女性柔美活泼的特征。皮质首饰的设计工艺能够利用皮质的质朴属性搭配完成傈僳族服饰简约的款式塑造这一特征,为增强作品灵动性,突出女性佩戴首饰的效果。装饰珠从触觉肌理是具有光滑感的,视觉性上又具备光泽感、透明感,在傈僳族的服饰中,可起到灵动的装饰作用,在设计皮质首饰中,可利用珠绣与串珠的方式融入作品中,作用可削弱皮质的呆板僵硬感,增强首饰的装饰功能的强化。利用珠类材料的光泽感以及排列中点元素的运用,也让作品的鲜活程度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现代首饰潮流构思方式的运用

首饰的艺术价值,通过穿戴,组合成服饰的一部分,起到了烘托人的内在气质的作用。现代女性由于生活、工作方式都处于一个较快的节奏过程中,对服饰以及服装的搭配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含了人物本身个性体现、佩戴方式的便捷、搭配服装功能性与多样性。在首饰设计过程中,以上几点都必须纳入设计思维范畴。

利用民族服饰元素创作首饰,在凸显民族服饰文化的前提下,应该对其表现形式做深入的探索,往往在构思时为相互交叉的思维方式,如民族风格与时尚类风格相融合,民族风格与华丽风格、浪漫风格、前卫风格相融合。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寻求到最佳设计方案。每种构思方式之间的相互交融,都需要对其表现手法融入设计中做考量,其中,也包含了可行性的分析。如前卫风格需要鲜明的色彩构成,根据这个风格的表现,就能合理的定位它与民族风格之间的联系性与可行性。因此,在民族服饰设计中,可运用前卫风格中的夸张、不对称、立体效果的手法以及装饰效果强的方式融入设计构思中。但在前卫风格中关于材料的制作手法,如,破损、高科技、杂乱、无章法的效果不能在此选题中统一使用。这样会导致作品失去民族服饰文化的蕴含,同时容易喧宾夺主,从而影响民族元素首饰作品的功能性。

五、现代首饰设计人性化的思考

首饰作为装饰人类肤体的这一功能,首先应该考虑是否符合其人体工程学的规律,其次再纳入审美范畴做进一步探索。围绕人做设计,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首饰的价值,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层次的设计追求。特别是首饰作为接触肤体的设计,其柔软舒适的性能,这样的实用功能被逐渐放大。如,梵克雅宝品牌中的四叶草为元素的设计,元素在体现女性花型的象征性外,还注重对材质属性的选取,镶嵌宝材为天然材料贝母、孔雀石等,其细腻的质感为简单的形体设置增加了女性首饰“氛围感”的烘托。肤体感受材质的冰凉与光滑,符合设计女性的服帖、舒适的触觉需求。这些微妙的变化都源于设计师对围绕人做设计观察、体验到的敏锐洞察力,这是设计中更进一步地深入感官层面。又如设计师moegi,她与多家服饰品牌合作,首饰作品充满了超现实主义色彩,设计中的逆向思维构思方式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基本材料都运用了树脂与金属的搭配。树脂作为新兴的设计材料,其通透的质感、轻盈的重量感、低廉的价格为现代年轻人的喜爱。

设计师在首饰设计中,突破了传统首饰高贵、奢华的设计语言,突破首饰的固有属性,更加关注的是对主题艺术语言的传递以及现代年轻人的喜好及佩戴方式入手,探索创作材料的新形势来突出风格迎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及消费心理。皮质首饰,以植鞣皮作为基本材料,有其透气性,肉面肤感光滑且细腻,能够达到比较贴肤的效果。在材料的挑选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一特征选择较薄轻盈的舒适型皮料进行塑造,能够削减首饰作品的重量感,达到舒适的佩戴效果。

傈僳服饰的文化属性与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中,要能够更好地体现现代首饰特性,但需要探讨人类生活方式,以现代人的搭配经验,便捷、轻盈,搭配率性能强,成为一个设计思索要点。现代女性承载着更多的社会任务,在社会竞争激烈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教育、健康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首饰设计更加需要考虑其佩戴方式舒适性能与设计上的简约性能。如在手镯的设计上强调脱取方式便捷,可考虑开口侧戴的款式、搭扣按压、松解的款式等。在设计上减少琐碎的无效细节,在满足功能性的作用下,最大程度的简化处理。

在搭配形式上,现代服装除特定工种、场合的影响下,休闲、舒适的服装称为潮流大军。在这样的前提下,对首饰设计师要求以及设计导向都会有一个全新的“影响”。但是,简洁款式的首饰设计,并非一味缩减元素在设计中的表现,这种简化是丰富的集中的统一简化方式。

在皮质首饰中,可以利用的“去繁就简”的表现方式,融合皮质特性的工艺表现,将打磨、缝制的工艺缩减,替换或利用与傈僳族服饰元素相关联的手法如拼皮、钉珠的方式来强化设计风格。如杜嘉班纳品牌以西西里风情为主题,设计者将民族风格置于华丽感中,在春夏走秀中的服饰配饰搭配上,运用大量的编织工艺,由此显露出淳朴的设计。

六、结语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首饰设计领域有多种探索的可能性,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对风格、肌理、色彩、设计思维等多方面进行探究,要能结合材料属性、社会属性等多方面做研究,能够将我国灿烂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通过现代首饰作为的传导,达到让更多人认识、感知民族服饰文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傈僳族色块皮质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皮质褶皱
迎秋
暗香浮动
佳节
多元游牧
大色块拼接
三个色块
眼睛,请接招
傈僳人的阔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