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2-11-26杨晓哲吕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数字化

杨晓哲,吕杰

(上海健康医学院 医疗器械学院,上海 201318)

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就是将校园文化中所承载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人格追求和行为准则的过程。构建现代化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数字化平台”,在新领域创造数字化技术和校园文化建设之

间的新生态关系,打造立体思政课堂、数字智慧校园。数字化时代作为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三对关系;高度重视文化承载的意识形态的导向性,避免去中心化的风险;充分考虑大学生文化受众群体需求进行精准化供给,避免文化传播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聚焦思想引领主线占领青年网络思想主阵地,避免社交圈层化和信息孤岛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搭建思政教育研究的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平台,高校应主动树立数字化思维,构建校园文化互联互通的工作矩阵;立足学生文化需求,充分激发师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内生动力;优化内容供给,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强化保障支撑,塑造良好的网络育人文化环境。

1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的新形态

1.1 数字化时代催生高校校园文化表达方式创新发展,打造“立体思政课堂”

文化的创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催生了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沉浸式视听体验活动及互动式文化传播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文化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校园文化活动立足“云端、课堂、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思政课堂,从系统化、立体化、内涵化整体设计,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信息传播由单向、自上而下垂直式沟通向双向信息交流情感互动转变,一个自由互动、开放平等的网络社交圈层伴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信息的不断加入,内容的不断更新,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学生们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上发表观点、展开讨论,提出建议,民主参与意识强烈,形成校园热点话题,能够更好地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自觉意识,尤其对于那些抽象思维能力强、具有丰富、多方面信息、接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生个体来说,简单灌输式的外围路线的教育方法很容易产生心理抗拒,而中心路线的方式突出信息中的优点、性质、合理性,并且告知接受者对立一方的观点,给人一种公平感,易于降低宣传对象的反感心理,使人们在理解的前提下主动接受教育,效果明显且稳定[1]。

1.2 数字化时代根据受众需求提供师生精准技术画像,打造“数字智慧校园”

数字化时代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AI 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精准画像定位学生校园文化需求,推动高质量文化供给和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融合,打造“数字智慧校园”,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相比较以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倾向于粗放型教育理念灌输、广撒网式校园文化活动等,育人活动缺乏针对性。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对海量信息的提取、筛选、甄别和分析,建立相应的算法公式,根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和鉴别,打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数字链条,打造高效智能的校园环境。利用“学生画像”精准预测学生心理状态、学业成绩、社交轨迹、就业倾向、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贫困程度等,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利用“教师画像”赋能教学科研创新,各种翻转课堂、智慧教室、VR 实践教学等前沿科技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管理水平。

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原则

2.1 处理好集中统一和去中心化的关系

数字化时代是一个四通八达、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数字化可以无缝对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功能,它能够实现文本,图片、图示、音频、视频等信息的转换、存储和电子传送。因其开放和去中心化的属性,网络空间打破了现实生活的围墙,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就如一个巨大的社交平台,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实时信息交流和分享,形式新颖、双向互动的网络文化传播方式更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显著提升文化元素在校园生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加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但与此同时,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之带来信息爆炸式、裂变式的增长,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交流,传播内容泥沙俱下,往往事件刚一发生就迅速传播,呈倍加之势,影响范围之广可想而知。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发挥工作结构扁平化的优势,又要化解去中心化的风险。文化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丰厚沃土和历史渊源,文化的核心是一定群体所形成的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文化领域在全方位无形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如果缺乏对于学生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深刻把握,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削减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生存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受到多元价值观念影响和冲击。

2.2 处理好受众需求和精准供给的关系

自2018年9月后,“00 后”正式成为大一学生的主体,现如今大学生群体基本都是“00 后”。“00后”大学生被称为数媒土著,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无不体现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一代”,“00 后”大学生的需求呈现碎片化、多维度、易变化等特点[2]。数字化时代带来了大学生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学生对于精神文化也有了更高质量的需求,传统的垂直式信息传递链条,单线的信息传播方式,内容投放出去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多维度的文化需求,而且开展的活动缺乏针对性指导,同质化明显,对文化的传播停留在形式上,在内容创作上追求博眼球,流量为王、泛娱乐化等现象广泛存在,育人效果不明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当今大学生群体受众需求,基于大数据网络状传播的深度融合,从技术上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获取与投放,既要建立数字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又要关注大学生的接受度,架起信息互联互通的桥梁,注重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与大学生群体需求相融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算法分析,从而提供精准化供给,能够显著提升育人实效。

2.3 处理好现实参与和网络实践的关系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更乐于在微博、微信及知乎、抖音、B 站等互动社区上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各个高校高度重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各类官方网站、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直播等平台逐渐占领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营造良好网络育人环境、传播主流价值声音、增强双向互动、提升网络育人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会根据个人的喜好推送相关信息,信息不知不觉长期处于被选择中,信息定制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们思维眼界变的狭窄,正如马尔库塞讲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全面控制了这个社会里的人,使其失去了原本应该具有的对社会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导致这个社会的主体—人,成为单向度的人[3]。而人也就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了这个单向度的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社交圈层化和信息孤岛效应更严重,学生现实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文化的理解浅尝辄止,学生对于现实文化的认识和实际存在的客观事实存在很大的认知偏差,可能接受到的知识更多受到网络媒介的影响,更多是“象征性现实”而非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

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多维路径

3.1 树立数字化思维,有效构建校园文化互联互通的工作矩阵

数字化世界到来后,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式,人和机器将共同发现新的知识。这就意味着,人类创造新的企业,创造新的社会进程,改变世界的速度将焕然一新。因为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多”的进程大大加速了[4]。因此,数字化不仅是一种网络技术,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数据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度重视数字化时代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熟练掌握数据处理能力,打通信息壁垒,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工具强化自己的能力,感知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势,拓展眼界视野,更新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由封闭转向开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模式方法与技术力量的深度融合,有效构建校园文化互联互通的工作矩阵。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因此,构建校园文化互联互通,一是要搭建共享数据云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二是要搭建校园文化管理协同建设平台,实现组织互联,互通;三是要搭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平台,实现功能互联互通。

3.2 立足学生文化需求,充分激发师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内生动力

大学生文化的需求直接体现其心理特征及思维表现形式上,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熏陶下飞速成长起来的一代,随着数字化时代开放、多维度、交互性的信息传递优势,大学生在文化需求上表现出多维度情感互动和信息交流特征,学生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获取知识也更为便捷和主动,人人都有麦克风,他们喜欢表达观点,自成焦点,喜欢追求新奇的文化凸显自我意识;另一方面“00 后”长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的优势,使得青年大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更强的文化自信。因文化本身就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教育价值,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学生需求,占领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主阵地。学会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贴近学生的语言习惯和接受方式,创新文艺创作,丰富文化内涵,通过优秀校园文化创新发展培育项目的孵化和建设,丰富学生活动形式,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培育优秀文化创新成果,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等网络传播新模式,创作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兼具思想性和感染力网络文化作品,激发师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灵感动力,以优秀的作品感染学生,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心。

3.3 优化内容供给,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7]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含义深刻、蕴意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基础,孕育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首先,厚植爱国之情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风貌和特征,是提亮青春底色之基。其次,砥砺强国之志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是凝聚和调动最广泛社会力量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源泉。最后,担当报国之行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孕育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文化有很强的渗透性,特别是会借助于知识文化传播、影视文化媒介、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对社会施加影响,统领我们的精神,决定我们的认识,无形中发挥着指导实践的作用。牢牢把握好数字化时代文化的内容属性,让亲近、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青年追求的新时尚,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工作中铸魂育人功能。

3.4 强化保障支撑,塑造良好的网络育人文化环境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新的思想文化阵地,虚拟的世界甚至比现实世界更为复杂。自媒体化的信息生产、社交网络的裂变式传播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形成了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场域和社会舆论生态[8]。思想政治教育向人们传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各种环境因素所肯定、所强化,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成为其行动指南。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氛围,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舆情监控,在数字化时代,面临各种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的冲击,尤其是对于各种煽动性的言论要及时引导,严控不稳定因素,做好关键时期、热点时期的正面发声,牢牢把握好网络话语权,形成积极强大的“舆论场”;另一方面优化技术保障,提升数字化社会议程设置力,有序引导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从而有效抵制错误思潮文化的侵袭,发挥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力,把学生吸引到官方网站、微博、微信、B 站及抖音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环境,活跃“云思政”氛围,夯实思想引领阵地,以青年视角、青年话语讲述青年故事,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网络阵地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发挥。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