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乡片区河道生态治理

2022-11-25叶国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乡水域片区

叶国祥

东莞市清泽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势必会对水乡片区的河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话和污染,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乡片区地索取也更加不节制,破坏了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和栖息在此处的生物体系。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建设,采取有效的防止手段保护水乡片区河道生态系统,保证在国家发展经济的时候也要重视水乡片区环境治理,还自然最初优异的形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目标。

1 水乡片区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河网密布的水乡片区是当地生态环境的显著特点。众多河道的存在,造就了当地的水乡文化,这是当地人民精神生活的标志性特点;水乡滋养了当地居民,水乡的存在,在当地的文化生活和经济建设中,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水乡地区的发展规划中,河道生态整治自然也就成了治理的关键点和切入点[1]。建设宜居的水乡环境,在工业污染后恢复清澈的河道,一直是水乡地区政府的重要工程。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特色水乡,还给居民清澈河道,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持续性工程。因此,进行水乡片区生态河道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文化建设的需求,更是构建水乡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态河道的建设,是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关键内容。从治理中小型河道开始,着力恢复河道天然的防洪、蓄洪、泄洪和灌溉的功能,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点。大力开展河道污染治理和河道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水乡地区河道水域环境的综合治理,满足沿岸居民对于河道景观的需求,满足沿岸农业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满足旅游业对于河道清淤、河水复清的需求,满足基于河道的工业用水的需求,通过整治河道,推动水乡片区综合性发展。水乡片区河道的生态治理,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群众的需求,实现水乡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水乡片区与河道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水乡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依赖河道取水的工业企业大量用水,造成河道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的不利局面;另外工业废水未经妥善预处理就排入河道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随着水环境污染,水生植物和堤岸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河道水域的植物涵养能力严重下降。河道周围的农业发展,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农业用水效率地下的原因,造成农业用水存在浪费现象,河道周围的农业区域水位也存在严重下降,同时还有水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这些情况来看,水乡片区河道地区经济的发展,给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得不良影响,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反向作用于河道沿岸的工业和农业,使得河道沿岸经济发展受阻。因此,水乡片区河道生态治理,是推动水乡地区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水乡地区开展河道生态治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2 水乡片区河道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传统的水乡片区河道治理措施制约着水乡片区河道治理的发展

水乡片区河道治理工作,负责具体治理工作设计指导的人员,仍秉持着老旧刻板的治理态度,这严重制约着新时代河道治理的成效性,致使新的治理思路和治理方法得不到应用和普及。由于在治理水乡片区的河道时,只考虑到蓄洪、排洪和泄洪这一方面,在河道周围加筑了混凝土的堤岸,这就严重破坏了河道周围水土并存的生态环境[2]。尤其对于水域、堤岸和河道周围土地的动植物的和谐共存,造成了严重得阻碍。同时,水域的水体自净能力,也遭到严重破坏。有的河道管理人员,对于河道予取予求,只考虑通过河道能够带来的短期利益,忽视保护水域环境多样性的需求,忽视长期利益,贸然把弯曲的河道改成直道,严重破坏了水域环境的多样性;从长远看来,给水乡片区河道的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2.2 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丧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威胁

水乡片区人民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短视行为,日益注重河道带给人民的经济利益,却越来越忽视对于河道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表现就是人们随意占用河道,把河道填平移作他用。这就导致水乡片区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河道的生态空间被僵硬地截断,给水域和堤岸上的动植物带来严重伤害,整个河道的生态调节能力和自然景观的整体性,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当地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中,肆意排入河道的污水没有得到及时地治理,水乡地区的河道成了污水的集中地。更为严峻的情况时,当一段河道被污染了之后,人们随后更加放弃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和自然景观,随后人们更加肆意和夸张地向河道排入农业和工业污水。上述行为大大加剧了水乡片区河道治理的难度,也给河道生态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影响,给治理污水和净化河道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阻碍。

2.3 河道景观遭到破坏,人和水体的亲近性减少

许多工商业者为了使商业利益最大化,在河道周围大量开垦土地,土地的复种率很高,这样无限制地开垦超过了河道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给河道周围的动植物系统带来灭顶之灾,破坏了河道水体的涵养能力,也破坏了河道周围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河道也因此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同时整个河道的自然景观的美观性和景观的一致性遭到严重地破坏。另外,在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河道周围,前来旅游观光的人们,带来了大量的塑料垃圾等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聚集在河道水域内,聚集在河道周围,带来一阵阵恶臭和视觉效果的严重破坏。从而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和河道的美观性,人们再难产生和水体的亲近性,这对于水乡片区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都带来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3 水乡片区河道生态治理的策略分析

3.1 治理思路

水乡片区河道生态治理的总体思路是: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分类治理。开展河道生态治理,要把着力点放在河道现存的突出问题,首先就是着力恢复河道在蓄洪、排洪、泄洪和堤岸挡水的生态功能。河道在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是河道存在的首要意义,也是建设生态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的过程中,做好河道污水处理,利用先进的污水治理技术和治理设备,恢复河道的清澈水源,让人们重新恢复对于水乡片区河道的亲近感。在多年的传承中,水乡人民对于家乡的水域的亲近感一度遭到严重破坏,通过河道治污工程的开展,在下一代身上重建水乡文化,重构水乡人民的精神世界。让水乡片区的河道建设和治理,能够适应河道沿岸农业、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在水乡片区河道的生态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当地具体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治理。来自其他地区甚至本地其他河道的治理方法和治理经验,都有可能并不适应正在治理的河道的水文特点,不能做到“因河制宜”,就会影响治理的效果和导致理想治理效果的延后。在治理的过程中,要保护河流沿线的生态湿地,滩涂、植被和水生生物,致力于恢复河道的美观和河道的整体生态效用。

具体说来,对于在水乡片区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对于有航运要求,要防旱涝灾害要求的河道,要建设防土墙的河道,一定要做好防土墙周围的植被保护,做好防土墙周围被破坏的植被的恢复工作。进行防土墙建设,务必不能破坏河道的生态功能。对于建设在城区的景观性河道的治理,要注意规划河道沿线的景观,既做到河道周围的植被复原工作,同时也带给沿岸居民良好的景观。这样城区的河道治理工作,既满足了河道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需求,也满足了河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需求[3]。同时,城区的河道建设,还原河道未受污染之前的清澈水质,进行河道水体污染治理工作,需要积极尝试最新的污水治理技术,大胆尝试新型的污水治理设备,给城区水体附近的居民一个清澈的河道,是城区河道建设的思路和主要诉求。对于没有航运压力,沿线非居民聚集,无抗洪防旱要求的河道,是没有建立防土墙的要求的,因此在治理这样的河道时,要尽可能减少甚至不使用石砌(混凝土)堤岸的。这样的河道在治理时,重点在河道清淤、河道水域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复建工作。治理时要顺着河道的水势规划河道生态系统,清理河道内的污染物和人为垃圾,建设清洁河道,建设美丽河岸。

3.2 治理内容

治理水乡片区生态河道需要考虑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程,因为农业和城市化建设是造成河道污染的主要源头,如果政府想要长久的维护河道的神态环境,需要提前对此区域的农业和城市建筑进行管控,并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注意河道两侧的生态环境,在治理工程中注重生态多样性发展,因地制宜,而不是照搬其他区域的治理方针,顺应实际的河道水流趋势,并选取合适的地点建立防护网,在行为上对周全民众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切实保障对水乡片区河道治理的效果。

水乡片区生态河道建设主要包括了:建设高标准堤岸和岸线生态工程;开展河道疏通工作;建设和谐的水域生态系统;以及建立生态保护林的工作。这是具有普适性的主要工作,具体在实际当中,这四个方面要综合考虑。在短期首先进行堤岸建设,再开始岸线生态工程建设。先疏浚河道,在建设堤岸上的生态保护林。最终的目标和始终贯彻的标准就是恢复水乡片区河道的生态功能。

具体说来,首先建设高标准堤岸和岸线生态工程:在水乡地区,上世纪7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初期,挂浆船的大量使用,行船时产生的波浪对于堤岸的冲击很大。严重破坏了堤岸的植被生态,造成堤岸的塌陷,土壤淤积。尽管现在挂浆船已经不允许使用了,但是之前的年份里建设的直立混凝土堤岸,仍然存在着破坏水域水土生态圈的生态整体性,混凝土治理堤岸仍存在坍塌的风险,这就给河道的防洪抗旱功能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4]。因此,尽可能减少甚至不再建设直立混凝土堤岸,退岸还水的工程尤其必要。同时还要做好岸线的生态建设,绿化岸线,不仅是生态保护的要求,也是河道景观建设的要求。其次是开展河道疏浚工程:彻底清除河底淤泥,清除河道及河岸地区的人为垃圾,可以有效提高河道的蓄水能力,让河道在多雨水时候发挥蓄水功能,在干旱的时候进行引水灌溉,发挥河道对于恶劣天气的调控能力。同时,疏浚河道工程也能够净化水质,提高了河水的纳污能力。再次,要建设和谐的水域生态系统:保证水域及周边动植物的和谐共存。最后,建立生态保护林:在河道周围保护范围内,植草种树,既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优化了水乡片区的人居环境,有利于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空气清新、植被富氧的水乡景观。

3.3 河道治理的效益评价

水乡片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是针对民众侵占河道、生态退化以及改善水质污染两三方面,因此在进行治理的时候需要对治理效益进行一个综合考量,集思广益,采取最合理的改进措施。水乡片区水利工层体系属于公益性项目,由政府进行拨款和提供治理人员改善河道的发展现状。从多方面对河道治理进行效益评价,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环境效益,因为政府治理水乡片区河道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政府可以划分出一部分区域建立生态景观,以此为切入点吸引外来人员参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限制人流量和外来人员的行为。在进行生态型河道建设效益评价的时候,要考虑到河道在环保、农业、工业、旅游业的综合作用,考虑到河道的文化意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具体说来,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的效益评价时,要考虑到河道在抗洪防涝、引水灌溉、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5]。

具体说来,生态河道治理的主要效益有:首先,在进行河道清淤,河水净化,河岸垃圾清理,岸线绿化和岸线植树造林之后,提高了河道的涵养能力。河水在周围地区干旱时,可以引水灌溉;在周围地区雨水过量时,可以蓄积洪水。因此,评价河道生态治理的效益,第一条就是河道的抗洪防涝的功能。其次,灌溉效益:在开展河道生态整治之前,由于河道周围水土流失严重,河道积蓄了很多淤泥。在干旱时期,河道水位也很低,有的河段因为严重的淤积,致使河道在干旱时期无水可引,不能很好地发挥河道给当地农业供水灌溉的作用。而经过水乡片区河道的生态治理,河水的灌溉效益得到了保障。再次,由于之前大量建设直立的混凝土堤岸,中断了河道两侧水土平衡状态。经过少建甚至不建混凝土堤岸,取而代之建设生态堤岸,并且在堤岸沿线建设生态保护林。发挥水域和河道沿岸植被的生态价值,减少河道两岸的水土流失现象,保护河道沿岸的土壤存量。最后,其他效益:经过生态堤岸工程之后,河道两岸的绿化工作,保护了河道周围的水土平衡,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了河道的水质,保障了河道水流的流畅,极大程度减少了河底淤泥的数量,恢复并且强化了河道的功能。这对于提高水乡片区的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推动水乡片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功效,是人民生活中看得到的巨大进步。

4 总结

水乡片区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需要科学规划,长期坚持,与时俱进,因河制宜的工作。治理方案的设计者要具备生物学、工程学、水利学和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意识到在水乡片区进行生态河道治理,是一件对于沿岸居民的文化生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沿岸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的综合性工程。因此,相关从业人员要坚持长期规划、持续发力做好生态河道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水乡水域片区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水乡哪里美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