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术“补泻兼施”药对研究进展

2022-11-25叶晓滨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厦门361012

江西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鸡内金泽泻麻黄

★ 叶晓滨(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12)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Koidz.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被誉为“健脾补气第一要药”[1]。“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2];“白术”之名始见于《本草经集注》,并提出“赤、白”之分[3];《本草衍义》最早根据药材性状对“苍、白术”进行界定[4]。白术是一味多功效的中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二经,具有健脾、固表、和中之功效。“药对”是中医药辨证施治内涵的体现,也是历代医家临证用药经验的精华,既能体现中药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又能反映七情相合的配伍原理[5-6]。白术根据“当用相须相使者良”的配伍方法分别与鸡内金、枳实、泽泻、防风和麻黄配伍,可分为补消并施、补利并施和补散并施等3大类。本文对白术“补泻”配伍药对的传统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探讨不同药对发挥功效的异同,为临床合理应用白术药对提供参考。

1 白术药对传统功效

1.1 补消并施——白术-鸡内金

鸡内金味甘平,可升发胃气、消食、化石。白术益气健脾为主,鸡内金长于消导为辅。二药配伍,补消并施,令脾胃健运自如,生化无穷。健脾化痰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白术和鸡内金二味生品中药组成,治疗脾虚食少痰多,该方补益兼顾宣通,使中焦枢机转运流利,气化正常,水谷精液四布,痰可祛矣[7]。

1.2 补消并施——白术-枳实

枳实味辛苦酸,性微寒,入脾、胃经,善于破气滞、消积滞、除痞结、导痰饮,与白术相伍,补消并用,健脾强胃,消痞散结。《金匮要略》中的枳术汤由白术和枳实两味中药构成,是“补脾”和“攻下”并用的攻补兼施经典方,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8]。

1.3 补利并施——白术-泽泻

泽泻甘寒,入肾、膀胱经,具清热利水、通淋消肿之功,白术重在健脾,泽泻重在除湿,相辅相成。二药相配,补利并施,健脾除湿,消肿利尿。泽泻汤源自《金匮要略》,是由泽泻和白术两味药组成的经典名方,可治疗水饮内停,代谢失常,具有利水健脾的功效[9]。

1.4 补散并施——白术-防风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而润,入肝、脾经,既能治一切风邪,除周身之湿,还能疏肝理脾,调肝脾之不和[10]。两者相伍,白术健脾、燥湿,防风疏肝、祛风,防风疏郁不伤气,白术益脾不壅塞,一补一散,和肝脾,祛风湿。方剂白术汤摘录自《此事难知》,由白术与防风配对成方,上解三阳,下安太阴,主伤风寒[11]。《丹溪心法》之玉屏风散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之白术防风汤、黄芪汤或《证治准绳》之白术黄芪汤名异药同,即白术、防风同黄芪为伍,三者合之,属相须相使之用,重在补脾益气,扶正固表,兼以祛邪,以防补中留邪之弊。

1.5 补散并施——白术-麻黄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功能宣肺解表、利水消肿[12]。与白术配伍,一表一里,一散一补。麻黄得白术之助,虽发汗而不致过汗;白术走里,得麻黄之助,能并行表里之湿,外能治风湿所致的痹病,内能治水湿内停之水肿。

2 白术药对配伍后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2.1 补消并施——白术-鸡内金

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多糖和内酯类成分等,内酯类成分是白术健脾的主要成分,也是白术传统功效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之一。其中,白术内酯Ⅰ健脾效果最明显[13]。鸡内金有效成分主要是糖蛋白类物质,蛋白质是其主要营养成分之一。白术内酯Ⅰ有增强尿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活性以及提高脾虚模型大鼠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14]。当白术-鸡内金1∶1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单萜和倍半萜烯、5-羟甲基糠醛和小分子糖、菊粉型低聚糖等促进胃肠蠕动成分增加,倍半萜烯内酯和聚乙炔等有可能会阻碍胃肠蠕动的成分进一步减少[15]。白术多糖能促进肠道细菌的消化,白术挥发油通过调节小肠Cajal细胞的数量来调节肠神经系统功能并促进蠕动,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组药对相使为用,一补一消,补消并施。

2.2 补消并施——白术-枳实

枳实主要含有黄酮苷类和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16]。挥发油为白术和枳实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枳术丸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单萜主要来自枳实,倍半萜、酸类、酮类和氧化物类主要来自白术。枳-术配伍后,白术中的苍术酮含量降低,转化成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γ-马榄烯和β-桉叶烯含量下降,β-桉叶醇含量升高[17]。以上研究显示,二者配伍后白术和枳实的辛燥之性受到抑制,降低了对胃肠道的刺激。枳实的消导理气和白术的健脾作用增强,提示枳实白术相使配伍,可增效减毒。

2.3 补利并施——白术-泽泻

泽泻主含萜类成分,其中三萜类成分和泽泻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泽泻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18]。周域等[19]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泽泻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包含泽泻醇A、苍术酮、白术内酯Ⅱ等10个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曹宁宁等[20]分析泽泻汤的HPLC指纹图谱,证明了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和白术内酯Ⅲ为泽泻汤的指标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和白术内酯Ⅲ有利尿的功效,白术内酯Ⅲ还能调节胃肠运动,符合泽泻汤具有利尿、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的特点[21]。泽泻汤以渗利水饮为主,其中泽泻重在祛湿,使所停之饮排出,治其标;白术重在健脾,水湿得以正常运化,并制泽泻之性寒,治其本。这与方中所含药理活性成分相对应。

2.4 补散并施——白术-防风

防风的主要成分有色原酮、香豆素、挥发油以及微量元素等[22]。防风与白术配伍之后,防风所含成分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含量均降低,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Ⅲ含量下降。王卓[23]对玉屏风散不同配伍进行研究发现,君药黄芪与佐药白术、使药防风合煎后,君药黄芪中的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明显增加,芒柄花素含量也明显增加,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君药扶正固本的作用,体现了三者相须相使之用。黄月纯等[24]研究玉屏风散不同配伍中药成分的含量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发现,玉屏风散煎剂中白术的内酯类及苍术酮成分提取率相当低。以上为白术与防风的配伍规律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5 补散兼施——白术-麻黄

麻黄中主要的化合物有麻黄碱类、挥发油类等[25]。刑学锋等[26]研究麻黄-白术配伍后其水煎液有效成分的变化发现,麻-术药对与麻黄单煎液相比,随着白术比例增大,水煎液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含量均下降;与白术单煎液相比,水煎液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的含量显著降低,证明麻-术配伍后,对彼此的有效成分溶出有抑制作用。朱钊铭等[27]研究麻黄-白术药对在效应器官和消除器官内的分布发现,麻黄配伍白术后,白术通过增加麻黄生物碱的排泄来减少在体内的蓄积;麻黄通过减少白术内酯的排泄来延长在体内的时间。综上,麻黄与白术配伍,白术降低麻黄生物碱在体内的毒性,麻黄增加白术内酯在体内的疗效,起到增效减毒作用,这与麻黄加术汤“入肺而发汗解表,入脾则健脾祛湿”的功效一致。

3 白术药对药理作用

白术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28]。其有效成分挥发油、白术多糖和白术内酯共同作用可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白术内酯和白术多糖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使白术多以配伍形式应用于免疫系统疾病;白术内酯类成分有抗肿瘤、保护神经、抗抑郁和抗骨质疏松作用,白术多糖还可以抗氧化。

3.1 补消并施——白术-鸡内金

现代研究表明,白术对肝硬化大鼠胃动力减退有治疗作用,鸡内金能促进胃肠运动和消化液分泌,二者配伍可用于肝硬化患者[29]。白术-鸡内金药对治疗肺癌有疗效[30],可能与其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和胃有关,通过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力,符合肺癌 “虚、毒、痰、瘀” 的病机特点。

3.2 补消并施——白术-枳实

枳实-白术配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恢复肠Cajal间质细胞数量及分布、调节肠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的含量、促进胃肠动力、调节水通道蛋白的表达等有关[30]。但文超等[31]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枳术丸调节血脂的机制发现,调治血脂异常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和柚皮素等,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HIF -1信号通路降低脂肪的产生有关。综上,枳实-白术药对能够提高肠平滑肌的收缩频率与振幅的变化率,能够较快清除胃内的残余物,证实了枳实-白术药对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胀的功效,及通过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多条通路来发挥治疗作用。

3.3 补利并施——白术-泽泻

白术-泽泻配伍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脂代谢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肝功能损伤等疾病[32-34]。泽泻-白术药对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改善钙离子超载发挥脑保护作用;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脂质代谢、调节基因表达与配伍比例发挥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调控p65/Nrf2/Jund信号通路和自噬减轻肝损伤,改善肝功能;通过调节钠吸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一氧化氮信号转导等信号通路及生物过程来调整血压。

3.4 补散并施——白术-防风

白术-防风配伍可以调控肠机械屏障损伤关键信号通路,协同保护肠黏膜机械屏障,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阐释了白术-防风药对“补散兼施,固肠止泻”的科学内涵。白术配伍防风可以提高免疫力,二者与黄芪组成经典方剂玉屏风散,通过干预氨基酸代谢和体液调节,调节机体免疫,介导多个生物通路来维持机体功能[35]。

3.5 补散并施——白术-麻黄

麻黄-白术配伍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肾病,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6-37]。麻黄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能减轻肺损伤,具有抗病毒活性。其多糖、有机酸、黄酮类和鞣制等非生物碱成分能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和血压,影响脂质代谢。麻黄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作用,麻黄多糖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免疫抑制作用。从白术中提取出来的白术内酯已被证明具有抗炎、抗氧化、镇痛、保肝、抗肿瘤、抗骨质疏松和神经保护作用,白术中的苯丙烷、聚乙炔也有显著的抗炎活性,白术多糖可以调节免疫、促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和降血糖。白术通过抑制水分重吸收而具有利尿作用。综上,白术和麻黄在抗炎、抗氧化、保肝、抗肿瘤、免疫抑制和利尿等方面具有协同作用,配伍后对麻黄生物碱又起到减毒效果。

4 结语

本文对白术3类不同功效药对配伍后传统应用及对有效成分的影响与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药对配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起到减毒或增效的作用。现国内外对白术药对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研究局限于某些特异性指标成分,缺乏具体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深入讨论,临床研究样本量十分有限。未来可利用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和药动学挖掘白术药对有效物质基础和靶标,并深入讨论其有效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多样本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鸡内金泽泻麻黄
建泽泻与川泽泻转录组测序及泽泻三萜生物合成分析
消化不良试试鸡内金粥
麻黄 治感冒要药
麻黄张仲景的心头好
黄金卷卷鸡内金
泽泻降脂食疗两方
泽泻
鸡内金巧治小儿胃疾
鸡内金
心中的麻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