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2-11-25孙鹏程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吉林省导师大学生

孙鹏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因此针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也不完善,而国外多数高校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吉林省高校在国家和政府政策引导下,也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相关工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导致高校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对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建议,有利于促进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一步发展。

1 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现状

吉林省高校依据国家、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纷纷在所属院校设置负责学校创业教育的相关机构,统筹学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各高校积极培养专属师资队伍,合理制定创业课程培养计划,使得一部分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创业课程后,对自主创业产生兴趣,自发组成团队,由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并帮助项目进入创业孵化园,进一步将创意实体化。高校的创业导师基本为各高校的专兼职教师,创业课程也依据不同专业、年级进行分类设置。随着国家对创业教育愈发重视,国内创业类竞赛爆发式增多,成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这也使得吉林省内高校的大学生们掀起了参加该类竞赛的热潮。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竞赛方面,也是纷纷制定了相关奖励措施。对在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创业团队指定学校创业导师进行辅导,并直接进入到学校的孵化器,促进其项目转化为实体企业。对没有取得竞赛名次的学生创业团队,学校也会指派创业导师,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选择性推荐进入学校孵化器。通过参加创业竞赛,能够让具有创意的学生团队进一步验证。其项目可实施性,加速了创意转化过程。高校也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扶持,在资金、技术和交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政府也针对这些大学生创业团队给予了政策、共建等方面的帮助。

2 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问题分析

2.1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循环性欠缺

吉林省高校虽然近几年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上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该系统的循环运行方面还存在欠缺。高校的创业导师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讲授,使得部分学生萌生创业意向,借由创业竞赛和高校孵化基地等平台,辅助学生的创业项目落地建设,而这些平台成为该系统的分解者。成功转化为企业的学生创业项目最终会进入到相应经济行业中,成为经济循环中的环节,完成知识向实体企业的转换过程,产生经济效益后,为相应行业的发展提供循环发展的动力,并成为该系统中的消费者。但是,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关机构却忽视了该部分成功孵化的创业企业,对于该部分企业的后续跟进工作缺失,没能够将学校创业资源、课程设置与之有效结合起来,进而导致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欠缺闭环性循性。

2.2 政府和社会参与度不高

在高校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学校主要从事创业教育和创业辅导,并帮助学生寻找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辅助学生将创意孵化为实体企业。成功转化的创业企业,其技术成果也会参与到经济运行中,并进行商业转化,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反哺整个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只是从政策法规和银行资金方面给与相关优惠服务,但是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创业学生在创意转化企业过程中,更多是依靠所在学校的各方面扶持,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技术转换的项目时,多数是由所在高校的专业教师帮助解决。实际上对于创业大学生而言,在整个创业项目转化过程中,政府只是进行了政策倾斜,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扶持、孵化跟踪反馈工作。

2.3 创业导师师资结构不合理

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导师,多数是各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和商学院的专兼职教师,这些导师多数为专门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教师,没有创业经验,缺乏企业实际运营经验,背景单一,师资结构不合理。而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作为创业导师,更多的是需要具有实践背景,多学科融合背景的专职教师。并且需要各高校开展持续性针对创业导师师资培训,使得不断有成熟的创业导师加入到队伍中来,扩大创业孵化辅导的覆盖面。

2.4 忽视创业文化培育

吉林省高校积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工作,各高校都鼓励在校大学生组建创业类社团,并开展与创业相关的的学生活动。同时,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举办企业家论坛、组织创业竞赛、参观实名企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进行创业实践的机会。但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而多数高校现阶段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创业竞赛、社团活动和创建学校孵化器,缺乏与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对接的环节,存在一定的流于表面的现象,没能有效培育创业文化氛围。

3 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对策

3.1 增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闭环循环性

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是使得该系统中存在的各项资源形成闭环循环性成为可能。高校在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时,也要注意该系统的循环性的可实施性建设。特别是当成功创业的学生所建立的企业进入到经济行业后,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负责跟踪这些创业企业的后续发展动态,将之与学校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并吸取这些创业企业提供的建议,完善学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实现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反扑,真正让资源形成闭环循环。

3.2 增强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参与度

政府应该依据国家相关创业文件精神增强对省内各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参与度。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具有可实施性的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倾斜优势资源扶持省内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同时,也要做好对各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活动的监督工作,做到将政策真正的落实到创业的大学生,让创业大学生享受到政策法规的真正福利。当然,政府也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为高校提供方便开展创业教育的场地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指导。将高校与企业进行有机结合,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共同培养学生。

3.3 优化创业导师师资结构

在健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同时,也要注重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建设,也就是创业导师师资队伍的优化。创业导师需要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技能的人才作为有效支撑。而对这部分人才的吸纳,吉林省内各大高校可以采取外聘和培训的方式。外聘一些拥有成果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和企业高管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创业导师师资力量。让这些创业导师将实践经验分享给创业大学生,并在项目孵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各高校也要重视现有创业导师师资队伍的培育,可以通过企业下场锻炼、参与校企合作和国内外创业活动交流等方式,逐步提高该部分创业导师的技能,优化师资知识结构。

3.4 培育高校创业文化

良好的创业氛围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客观环境基础。高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式感受创业教育的实质。同时,高校也应为创业大学生尽可能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为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提供更便捷的条件,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各高校创业孵化场地使用率。高校对于创业大学生也要实施项目跟进,对于初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要配备专属的创业导师,帮助其分析和查找创业失败的原因,依据实情给予资金和场地的二次资助,帮助这部分学生恢复创业信心。另外,针对创业成功的大学生,省内各高校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更多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向榜样学习,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吉林省导师大学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登泰山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V eraW an g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