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科普宣传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2-11-25冯力妮

技术与市场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科普科学时代

黄 茜,冯力妮,吴 霏

(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当前社会正面临着科技飞速发展的百年之大变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之间核心竞争力,科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有助于增强社会科学氛围,有利于激发人民追求科学务实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科普信息的创造、传播、扩散、应用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如此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并使得科技创新发展和国民科学素质提升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融媒体的产生为科普宣传提供了多样的渠道,现在人们打开手机便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科普信息,而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科普信息变得难以筛选、真假混杂,监控不当就容易出现“漏网之鱼”。科普宣传和时代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时代的进步为科普宣传奠定了基础,科普宣传为时代的进步作出了推动。科技知识的传播不仅有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和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科学意识的提高。

1 融媒体时代下科普宣传面临的机遇

1.1 融媒体技术拓展了科普宣传的方式与渠道

融媒体是所有媒体、媒介的集大成者,它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传统媒体的公信力高、科普信息质量好,但是传播范围窄,传播速度慢,缺乏创意和互动,不能适应新时代“速食主义”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但是科普信息难以筛选,为获取流量不择手段,标题党容易误导观众,而融媒体可以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并实现内容兼容、宣传兼容、利益兼容。

伴随着融媒体的产生,科普宣传不再仅限于文字、画面和声音,也不止见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通过巧妙的创意将这些视听语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带来视听上的享受。科普宣传在融媒体的“包装”下,不仅从严肃变得生动有趣,更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变得更加“平易近人”。融媒体作为宣传知识的媒介,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信息宣传手段,促进不同群体、个体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进一步缩小受众之间的认知差距,实现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

1.2 公众综合素质普遍提升,科普需求持续增强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深入普及和全面发展,公民基本素质普遍提升,科学已经全面代替封建迷信成为中国大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流意识,公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识和需求也进一步增强。融媒体时代,各类平台载体(抖音、快手、B站、腾讯视频等)以及自媒体井喷而出,为公众科普教育和全民学习搭建了全新平台和载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都可以通过融媒体平台,以多种方式传播和展示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1.3 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契机带来的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出台的指导意见与计划纲要,给科普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可靠的保障。199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文件指出:“虽然科普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但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有些地方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致使科普工作面临重重困难,科普阵地日益萎缩。与此同时,一些迷信、愚昧活动却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2006年《全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涨科普之水、行创新之船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根据《纲要》精神,于同年底出台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融媒体宣传效果带来影响,敲开了科普信息市场的大门。主流媒体在宣传时,更希望用“科学精神、文化品质、教育为先”的理念,面向群众,由此收获良好的口碑。例如2021年9月央视频播出的“三星堆 新国宝”系列短视频,“30秒看三千年”“三星堆舞担大立人出道”等20多集科普短视频,该节目的相关视频点赞量过百万,播放量已超5 000万次。

2 融媒体时代科普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的门槛不高、运营成本低、监管难造成了科普信息难以鉴别,标题党触目惊心。不少中老年人因为触网晚,不适应网络传播节奏,而轻信、误信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某些所谓的科普信息,并通过群转发的方式以讹传讹,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从现有的情况看,关于科普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科学技术普及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保密法》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该出台更加细致的法律,明确传播的主题、传播的途径、传播的范围,使真科学光明正大地传播,伪科学无处遁形,让科技传播事业尽快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2.2 科普经费不均衡

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目前的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一是科普资金不足,特别是人均科普经费指标偏低。二是筹措的资金渠道过窄。特别是市场化程度不够,企业主体参与少。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已经成为科技传播活动的主要力量,很多公司不惜耗费巨资,积极参与和开展科普活动。通过科普活动展示科技实力和企业文化。消费者不仅会了解更多科普知识,也能熟悉企业产品,实现了双赢。而在这一方面,我国企业的投入程度明显不足。

2.3 科普职业化和科教水平落后

科普教育的目的就是普及科技知识,但需要职业化的科普队伍,才能使科技知识普及。而目前缺乏专业教育和职业标准,大众媒体科普从业人员的知识不均衡,存在与相关岗位不匹配的情况。一些科普工作者科技知识相对薄弱,不利于理解和传播科技知识。

3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普宣传工作的创新对策

科普宣传在新时代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谋划工作,以《科普法》为行为规范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方式,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使科普宣传逐步稳健地向前推进。

3.1 构建政府牵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

融媒体时代的科普工作,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才能形成工作合力,达到最佳效果。因此要建立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参与的工作组织体系,要将科普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建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工作的协调制度,确保有人牵头,专人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要将科普工作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研究所、大专院校、高新企业等单位和场所定期向公众开放,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特别是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因为群众既是科普资源的生产者,又是科普内容的消费者,动员广大群众通过各类融媒体平台,宣传科普知识,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科普资源,完善学习形式,更可以通过群众的积极参与带动整体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3.2 依托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普宣传工作

有竞争才能显现潜力,不能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解决所有面临的问题。因此,融媒体时代的科普工作,也要转变传统政府主导的宣传模式,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机制,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构建以市场为主,政府指导为辅的机制,这样才能满足各个阶层的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阶层举办科普活动;建立完善科普宣传市场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创造科普龙头品牌,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多元化科普需求;组建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保障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中的合法权益。

3.3 依托信息技术,创新科普作品形式和内容

融媒体时代的科普工作,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特别是要充分运用5G、互联网、人工智能、VR等前沿新媒体技术,同传统科普教育紧密结合,创新科普作品形式、丰富作品内容,强化交流互动,感知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和视觉听觉感官冲击享受下收获科学知识。要紧密结合群众需求,将触手可及的新科技发展动态、精准个性的科普内容服务、丰富新奇的科普文娱活动,通过各类新媒体,以更加直观且样化的方式展现给受众,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

3.4 依托融媒体技术,让科普宣传深入“寻常百姓家”

融媒体时代的科普宣传工作,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克服自身互动性差、感情色彩弱的缺点,充分利用融媒体试听结合、创意性强、普及范围广的特点,实现自身的飞跃。科普宣传应当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由“正经严肃“到“平易近人”的转变,科普知识不应当是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也可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科普知识可以借助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动画、抖音短片、明星讲解等,通过受众能听懂、易接受的方式,实现对于大众的寓教于乐,做到知识的普及。又如科技扶贫、民生科普也是满足公众需求的举措,这些都是科普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下的科普宣传工作,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样也面临不少实实在在的风险挑战。新时代的科普宣传工作,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政府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依托市场化机制,动员一切可能的力量参与科普宣传工作,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宣传工作格局。要充分利用融媒体时代特点,依托智能信息技术,创新科普作品形式特色,拓展形式方法,让科普宣传深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群众了解科普、熟悉科普。

猜你喜欢

科普科学时代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