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感情探讨

2022-11-25罗时旋

新课程 2022年25期
关键词:祥林嫂情感文章

罗时旋

(涟水县第一中学,江苏 涟水)

语文的天地广阔无边,语文的文字魅力无穷,语文的信息海纳百川,而千千万万个文字信息更筑成了美轮美奂的语文殿堂,因而不同的视角往往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而高中学段的语文,要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进行培养,便使学生始终有些力不从心。部分高中生也只能浅层面地理解知识的信息,无法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对此高中教师可采取想象审美创造、社会审美创造、综合审美创造等不同的形式,实现情感的共鸣,引领学生获得情感的纾解,进一步感受语文的大美内涵。

现阶段,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计划正在落实中。这期间,尤其应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创造思维意识、情感能力的培养、锻炼,让学生在审美中融合情感问题,并展开情感意义上的创造思考,才能够由浅入深地领会语文的内涵,摸索语文的文化底蕴,实现知识的累积。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知,将语文抽象的情境具象化,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语文的审美印象,进而去创新、创造,获得多层次的情感熏陶。

一、想象审美创造法

人的阅历是有限的,当一个人融入这个广袤的世界中,无非都是沧海一粟,宛如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显得那么渺小。有时阅历的深浅的确能够对学生的审美、创造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对这个世界有一些更多的了解,从而不会在社会中随波逐流。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一个方向,一个能够将他们“固定”的着点,那么就能够像放风筝一样,可以拉着他们一点,让他们飞得更高一点、更稳一点,从而不让他们漫无目的地“乱飞”。但显然高中生或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走进浩瀚无垠的语文空间时,都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渺小之感,很多语文描写的内容是我们不曾涉猎的,这也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将要进行教学的语文知识,也就是说做好备课工作。只有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而那些学生从未涉及的语文描写内容,就会让高中生在语文鉴赏过程中产生茫然无措的心理,从而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尤其是对于文言文来说,有着时间与空间的界限隔离,语言更是显得晦涩难懂,就算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更无法设身处地去感受语文的内涵和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无法提纲挈领性地总结故事发展规律。如此一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提升,成绩更是无法进步。

对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借助一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这就是要加强学生想象审美能力的培养。正是因为人类有了想象力的存在,才能够不断进行探索。人只有在脑海中对事物进行想象发散,才能去发现问题,最终才能形成促使人类不断探索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其实也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想象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当然,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某一情境去幻想另一更加宏伟的场景,将这个情境宏观化,将小的地方放大,并且对一些结果进行扩散,犹如蝴蝶效应一般,不停地去发散推进事情的进展。如我们借助语文中某一细致的描写去构思当时的背景故事,文章所描写的环境场景、人物对话、人物形象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高中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想象力所必备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引导学生去想象,进而通过想象去进行审美与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做到知识迁移,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必须有一定的掌握。如在教学课文《劝学》时,学生都是站在劝学的对立面,以被劝的立场来阅读理解的。那么,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学会转换视角,让他们从荀子的角度出发,从被劝到劝学,从被动到主动,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可反复诵读,在掌握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文言句式后,让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文本的思路,鉴赏比喻代议、寓议于喻论证的信息,让学生来想象审美。本文开篇就引出论点“学不可以已”,即学习不可以停止。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表达对此观点的看法,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观点中找到学生的出发点,然后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这样后面在总结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时,就可让学生现身说法,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出发来融入情感,而后再鉴赏“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鉴赏“终日思”和“须臾学”的对比,并进一步鼓励学生创造比喻论证,说说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一来,不仅解说了本文,还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启示,让他们能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比较,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契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社会审美创造法

在相对封闭和狭隘的环境下,人的审美往往是单调、单一、狭隘的。只有走进社会场景,走进更为广袤无垠的社会空间环境中,畅想社会美好愿景,才能够进一步去鉴赏文章的思想感情,获得情感上的升华,让自己的审美能力变得“更美”,让学生的审美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如在教学《祝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详细地为学生讲解背景,特别是本文对祥林嫂的悲剧描写,从而映射出中国封建矛盾与封建思想对当时社会背景下妇女的迫害。让学生明白,这与当今社会男女平等、社会平等的形态是形成鲜明对比的。因此,教师教授学生鉴赏理解《祝福》这一篇文章时,如果只是单一从祥林嫂的角度入手,单纯让学生感受人物心理变化,恐怕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层次的领悟,更加无法感受和体会到祥林嫂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经历过的一切,从而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精髓,只有让学生的思想与情感都能够扎根于社会层面,从社会的角度看待和了解这件事情,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去审美,并获得情感的触动和心灵上的感知。在学生了解课文的期间,教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简述祥林嫂的故事发展”,在文章中按照时间顺序让学生梳理出祥林嫂的故事:(1)到鲁镇以前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的一个春天没有了丈夫。(2)到鲁镇的那一年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吃了很多苦。在举行祝福活动的时候很忙……最后总结祥林嫂的特征: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坚强而又懦弱,祥林嫂就是当时中国旧社会中无数农村妇女形象的一个缩影,她本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但却落了个凄惨的结果,而后我们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总是被当时社会背景影响下的人们所践踏,被他们和社会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结论。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我国现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国情来分析,如果祥林嫂活在当代会怎样,或像祥林嫂那样的人活在当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在安分守己中来发奋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还是沉醉于现在的灯红酒绿中糊涂地了此一生呢?带着这样有趣的问题,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到社会层面,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情感理解更加深入。

三、综合审美创造法

综合审美通常要让学生能够有效结合文章的人物故事、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等多视角进行分析和总结整合,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融合自己平日里的生活情境、情感价值体验,让他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并让他们说一说对此有什么样的感悟与启示,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并在此过程中掺杂一些生活审美创造法,让高中阶段的语文审美“以简化繁”得到一定的提升,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如在教学《六国论》的时候,可以综合六国时代背景、社会实况、经济实力、历史形势等,再如结合苏洵“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家庭环境来综合分析,同时还可以导入苏辙的《三国论》及苏洵的《六国论》展开对比。在鉴赏的同时,先解决其中疑难性较大的句子,将难度较大的句子给学生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学生对该词句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分析作者的意图,让他们通过交流讨论个人看法,再将其他同学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相对比,改正和完善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讲解,给他们指明思考的方向,而不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地“胡思乱想”,牛唇不对马嘴地解答。只有综合各个层面的信息,才能够让学生学会更好地鉴赏分析,充分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以及对这种写作方式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认知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对文章的核心主旨有进一步的认知,并能够真实感受到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更是再一次与作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在明白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平经历之后,他们才能够明白自己坐在教室里吹着空调上课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让他们感悟到读书时不必再“凿壁借光”是多么的幸福。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常跟我们说这样一句话:“读书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两万五;读书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如此好的条件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教师可采取多层次、多视角、多方向的鉴赏审美创造形式,糅合情感,尽可能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挖掘语文的本质,体会语文的内涵,获得语文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得到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祥林嫂情感文章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放屁文章
台上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